莫偉群
撰寫小論文是活動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一種綜合的教學形式,是架構理論與實踐的主要橋梁。同時撰寫小論文又是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實現自我教育、自我評價的重要方式。學生撰寫小論文,對于適應素質教育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政治教師有必要對中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指導。下面就筆者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的一些做法,談自己的感受。
一、培養(yǎng)學生撰寫論文的興趣
初中生剛學寫論文時,往往無文可論,有畏難情緒,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寫作動機,沒有寫作欲望;論題太大且空洞,脫離學生實際;學生缺乏寫作的技巧;社會實踐體驗不足,或對生活體驗不加以思考加工。這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過程中脫離學生實際,不尊重學生主體造成的。因此要消除學生寫小論文的畏難情緒,首先應當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只有當學生真正地了解小論文對學科學習的用處時,才會激起興趣,才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去面對、去探究,這樣的學習才能成為最好的、最有效的學習。
在進行論文前期指導時,要注重講透政治小論文的地位及特殊作用,以增強學生寫小論文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去學、去寫。首先從理論上分析政治小論文是學生知識、能力、覺悟水平的綜合體現。它有利于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是提升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小論文的寫作練習容易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覺悟的全面發(fā)展。其次向學生說明,近幾年各地中考有關政治小論文的試題的比重有上升的趨勢,指明論文寫作與中考成績息息相關,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平時論文寫作對提高中考成績的重要性,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指導學生選好題
首先,小論文的題目應當簡潔、易懂、準確,能高度概括文章主旨。在選題時應當立足于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如《網絡是把雙刃劍》、《凈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等,這些題目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也是初中生關注的社會問題,體現了學生對自身發(fā)展的關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探索能力,真正達到知、行、義的統(tǒng)一。其次題目選材范圍要盡量小且新穎,不落俗套。如讓學生寫《談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環(huán)境問題》等題目,既大而空,使學生對論文寫作產生抵觸和畏懼心理。反之,如《我看“1分錢”官司》、《破壞環(huán)境就等于毀滅自己》等題,只是從某一內容、某一個側面說明某一個問題,并不需要多方面材料的題目,學生易于下手,有理可論,則樂于寫作。
三、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材料
小論文雖小,材料卻不可少。充分占有資料是寫好小論文的基礎,是擴充知識、探索新見解的出發(fā)點和階梯,是寫好小論文的關鍵一步。因此,題目選好之后,教師應指導學生去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資料。一般說來,材料的收集有三種途徑。第一,收集和閱讀文獻資料。教師要簡略地向學生介紹所選定的題目的研究歷史、現狀和未來的趨勢,讓學生大致知道前人、今人對這個問題得過什么結論。然后,指導學生通過書目、索引、文獻等工具書刊,找到有關資料,從中得到借鑒、印證、補充和依據。第二,通過觀察和調查研究獲取素材,得到第一手材料。第三,通過網絡媒體獲取素材,接著是整理資料。無論通過哪種途徑獲取的材料,都要根據論文的內容需要加以分析、比較、歸納和綜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之作為小論文的依據。中學生在對待資料的取舍上常有這樣的情況:或不分主次,貪多求全;或陷于資料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拔;或急于形成自己的觀點,匆匆忙忙翻閱材料,斷章取義,亂摘亂引。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如何以自己小論文主題為中心,重點搜集、整理與主題有關的資料,認真弄懂有代表性、有典型意義的東西,按其本來面目,客觀地、誠實地引證。
四、加強論文習作的方法指導
俗話說: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在布置論文前,我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寫論文的方法指導。首先讓學生弄清楚政治課小論文不同于一般的語文作文,其具有五方面特點:(1)政治性,即鮮明的階級立場、態(tài)度。(2)現實性,有直接的現實針對性,往往以就近發(fā)生的社會生活現象為論述對象。(3)理論性,雖然小論文主要回答現實中的具體實踐問題,但它必須同理論相結合,要有理論色彩。(4)邏輯性,主要用邏輯思維,靠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概括生活、表達思想。(5)短小精悍,通常是一事一議,以小見大,文字精練生動。只有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特點,才能寫出精彩的政治小論文來。
在具體撰寫技巧上的指導上,要求學生選題的切口要小,避免“大”而“空”,泛泛而談,要做到以小見大。讓學生明確,要寫好小論文,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掌握小論文寫作的基本框架。小論文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是什么”即問題的提出,點明觀點是什么。觀點可以從材料中提煉出來,可以用格言名句引出來,也可以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來?!盀槭裁础奔瓷钊胝撟C觀點。這是文章的關鍵部分,寫作時要注意應用材料中的理論、觀點作為理論依據,同時將收集到的材料作為事實論據。論證要有真情實感,要有邏輯性,層次要分明,由事及理,層層深入?!霸趺礃印奔刺岢鼋鉀Q問題的辦法。政治課的歸宿點是“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這部分是小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寫作時可先寫國家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再聯(lián)系個人實際寫我們應該如何做。要敢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見解。學生的思維往往是活躍的,常出現一些新的想法,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對于學生出現的一些過激的言詞,教師應當及時加以引導。
2.層次分明,語言規(guī)范。小論文的層次安排一忌偏離中心,二忌混亂,三忌重復堆砌。材料要服從觀點,主次要分明。語言要規(guī)范、簡潔,注意文中使用的專用名詞的準確和統(tǒng)一。切忌夸張和帶有感情色彩。
3.把握好“三個聯(lián)系”。一是聯(lián)系材料,切忌引用材料簡單堆砌,應有自己的分析論證。二是聯(lián)系教材,政治小論文不能通篇都是自己的話,也不能大段抄或堆砌課本上的內容,要聯(lián)系教材中的內容,用活教材理論。三是聯(lián)系實際。學習思想政治的目的就是要認識并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寫作時只有聯(lián)系實際,論文才有現實意義。
五、組織評比,適當獎勵,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學生論文完成后,要及時有效地評價,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層面上的反饋,讓學生的辛勞成果得到價值認同。因而在學生完成論文之后,要對學生習作進行對比、評價,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又滿足了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要持之以恒,把它當作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效信息,有意識地用課本中的“想一想”、“議一議”、“活動課”,尋找話題,啟發(fā)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參與社會調查活動,同時多給予指導,加強論文習作,克服寫作的畏難情緒,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責編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