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虹
摘要現(xiàn)當代西方文學新理論、新流派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越來越艱深的新名詞、新術語和新概念,使得英語文學辭典的編撰有了新理念,本文將對20世紀以來的英語文學辭典作一概述。
關鍵詞英語文學文學辭典演變
一、引言
公元前4世紀,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的文學專著《詩學》(Poet—ics)問世,它第一次對悲劇、喜劇等被后人廣泛沿用的術語進行了歸納,是古希臘唯一一部系統(tǒng)闡述戲劇理論的著作,總結性地探討了古希臘悲劇藝術的成果。這部著作也是歐洲戲劇理論的開山之作和奠基之石,一直被看作一部重要的文學典籍。從12世紀開始,《詩學》被陸續(xù)譯為各種歐洲語言。1498年,瓦拉將其譯為拉丁文后,《詩學》逐漸對歐洲文學產(chǎn)生影響。但是,由于這部著作長期以來遭受人們的誤解和歪曲,所以,當時歐洲學者受其影響并不大。直到19世紀。《詩學》受到重視,并在歐陸廣為傳播。在這部著作中,亞里士多德對史詩、悲劇、喜劇和酒神頌等進行了對比,對許多文學和藝術領域的名詞進行了闡釋。
古羅馬學者賀拉斯(公元前65—前8)于公元前1世紀創(chuàng)作了《詩藝》(The Art of Poetry)?!对娝嚒吩跉W洲古代文藝學中具有承前啟后的地位。它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理論和古典主義文論,以及16至18世紀的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戲劇與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在《詩藝》里,賀拉斯主要從創(chuàng)作實踐出發(fā),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情理”、戲劇的“程式”和詩句里音步的處理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雖然相隔三個世紀,賀拉斯與亞里士多德在各自的著作里都提到了一些當時人們普遍采用的常見術語。例如,他們都提到“薩堤洛斯”劇(Satyrus),指出悲劇是從中發(fā)展而來的;“把神請下來”(deus ex machina)等在現(xiàn)代文學甚至影視作品里仍然是人們常用的創(chuàng)作手段。
人們把這兩部經(jīng)典著作,尤其是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看作西方早期的文學辭書。此后至20世紀前,歐洲幾乎再沒出現(xiàn)過像《詩學》一樣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理論發(fā)展如此持久地發(fā)揮重要的積極作用的辭書式文學理論著作。
英語語言的快速發(fā)展與變化促進了英語文學的發(fā)展。英國文學發(fā)展過程中,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以及19世紀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等造就了一次次的文學巔峰。1755年,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博士編寫的《英語詞典3(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出版。這部辭典收有四萬多個詞條。約翰遜博士從許多優(yōu)秀作家的作品里收集例句,闡釋一些有趣的文學術語(piquant terms);他還對莎士比亞等作家的作品做了引文和詞匯說明。這部辭典曾被18、19世紀的英國作家廣泛使用,據(jù)說著名詩人勃朗寧(1812—1889)少年時曾通讀該辭典,為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队⒄Z詞典》中涉及文學方面的詞語定義和注釋多年來一直是文學研究者認真揣摩的對象。
二、20世紀上半葉出版的英語文學辭典
18世紀末至20世紀前的文學理論處于側重研究作者的階段,因此這個時期的英語文學辭典基本以作家生平傳略及其代表作品概要為核心內(nèi)容,1907年出版的18卷本百科全書式的《劍橋英國和美國文學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andAmerican Literature)是這些辭典的縮影。而進入20世紀以后,隨著人文學科的快速發(fā)展,英語文學辭典逐漸豐富起來,這些辭典按照時間或者類別編纂,有的則兩種方法兼用。它們越來越多地為人們學習和研究英語文學提供極有價值的參考。
在這一階段,辭典的發(fā)展首先與現(xiàn)代西方文學理論的興起和發(fā)展密不可分。20世紀初期至二戰(zhàn)前,西方的文學理論與傳統(tǒng)的文學理論相比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學者們紛紛從研究作者轉為專注于文本的研究,文學理論遂以形式主義理論為主導。在這一階段,起源于俄國的形式主義以及后來的英美新批評等文學運動雖然給英語文學帶來了諸如“陌生化”(defamiliarisation)、“暴露技巧”(to lay bare techniques)、“文學性”(iiterariness)、“對話性”(dialo gism)、“復調(diào)”(polyphony)、“狂歡化”(carnival)、“細讀法”(clos—ing reading)、“悖論”(paradox)、“意圖迷悟”(intentional fallacies)和“感受迷悟”(affective fallacies)等術語和相關理論,以及結構主義詩學、結構主義敘事學、后結構主義文論等文學理論流派,但是,這一階段初期的文學辭典仍然保持以作家和作品簡介為主導,如約翰。庫辛(John w.Cousin)出版于1910年的《簡明英國文學傳記辭典》(A Short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Litera-ture)等。不過,20世紀30年代,文學辭典編纂發(fā)生了明顯變化,這表現(xiàn)在編著者們開始將視線從單一的作家與作品概述轉移到文學流派和文學運動等更加廣闊的領域。例如,英國學者保羅,哈維(Paul Harvey)于1932年首次編著出版的《牛津英國文學指南》(The OxJb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它的特點是取材廣博,論述精深,風格醇美,見解獨特。該辭典在20世紀60年代前被多次再版。
二戰(zhàn)以后,西方以形式主義理論為主導的文學理論發(fā)展為以主體理論為主導,大批文學批評術語隨之出現(xiàn)。繼傳統(tǒng)的闡釋學和現(xiàn)象學批評之后,普萊的“批評意識”(the critical conscious)、茵加登的“作品層次和空白”(layers and gap-filling)、海德格爾的“定在”(dasein)等術語陸續(xù)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時,超越經(jīng)典精神分析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也帶來了拉康的“鏡像階段”(the mirror stage)、“無意識的語言結構”(language and the unconscious)等術語。文學理論研究的對象也從專注于文本研究轉移為研究讀者,以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理論為代表的讀者取向理論(reader-ori—ented theory)逐漸走向人們研究視野的中心。羅蘭·巴特的“作者之死”(death of the author)和克里絲蒂娃的“說話的主體”(the speaking su bject)等理論越發(fā)為人們所關注?,F(xiàn)代文學辭書越來越多地反映文學發(fā)展的新動向。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文學辭典是約瑟夫·西普利(Joseph T.Shipley)1970年編纂出版的《世界文學術語·體裁·技巧·批評辭典))(Dictionary of World Liter—
ary Terms,F(xiàn)orms,Technique,Criticism)等。
三、20世紀下半葉出版的英語文學辭典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以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英美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新歷史主義和文化唯物主義、后殖民主義理論等為中心的社會一歷史一文化理論又給現(xiàn)代人帶來了諸如“現(xiàn)代主義與錯誤意識”(modernism and false conscious hess)、“藝術光環(huán)與機械復制”(aura and mechanical reproduc—tion)、“兩性同體”(androgyny)、“類像”(simulacra)、“宏大敘事的終結”(the end of Grand Narratives)、“消費文化”(consumer cul—ture)等術語。這些艱深復雜的新術語和新概念爆炸式地頻頻涌出,促使人們在學習和研究西方文學的過程中對各種工具書愈發(fā)依賴,這使得20世紀下半葉的英語文學辭典得以更加快速地發(fā)展。在我國,除了學習和參考借鑒一些傳統(tǒng)的以作家和作品簡介為主的辭典外,20世紀80年代末及90年代的大批英語文學的學習者和研究者曾深受英國學者羅吉·福勒(R.Fowler)編著的《現(xiàn)代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A Dictionary of Modern Critical Terms)(1987),美國學者Joseph Childers和Gary Hentzi編著的《哥倫比亞現(xiàn)代文學和文化批評辭典》(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1995),以及我國學者編著的《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林驤華,1989)等反映當代西方文學發(fā)展動態(tài)的辭書的影響。
在研究、介紹、闡釋新的文學術語、文學動態(tài)和新流派的同時,文學中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受到重視,如《盎格魯一撒克遜文學文化淵源》(The Sources of Anglo—Saxon Literary Culture)、《西方文學典故詞典》(A Dictionary of Western Literary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謝金良編,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外國典故詞典》(林書武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等引導人們追根溯源。
一些反映典型事物的象征意義和文學傳統(tǒng)的辭典,如漢斯·貝德爾曼(Hans Biedermann)1989年以德語編寫出版、于1992年由詹姆斯·胡布爾特(James Hulbert)譯為英語的《象征意義辭典》(Dictionary of Symbolism),以及由彼得-坎姆普(Peter Kemp)編寫的《牛津文學引文詞典》(The Ox ford Dictionary of Literary Quotations)(1997)等,在當時均影響了我國英美文學界。
四、21世紀我國出版的英語文學辭典
進入21世紀,我國學界在英美文學、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文學等方面的學習和研究進入新階段,對外交往和越來越多的國際學術對話使我國在近十年的時間里涌現(xiàn)出一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yè)學者和更多勤奮探索的學習者。專業(yè)化的學習和研究帶來了高水平的學術成果。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美國文學辭典:作家與作品》(虞建華主編)是中國第一部有關美國作家和作品的專業(yè)辭書。該辭典共收錄作家和作品詞條506個,每一個詞條均占一頁,按作家的漢譯姓氏拼音排序,按出版年代排序的作品詞條緊隨其后。作家詞條主要介紹作家生平和創(chuàng)作,作品詞條主要提供故事梗概、必要的創(chuàng)作信息及簡短的評述。該辭典所收作家及作品截至2005年。書中還附有作家姓名和作品名稱的英文索引,以方便讀者根據(jù)英文原名查找所需資料。
同時,大批經(jīng)典文學研究辭典也被介紹進來。例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引進了英國學者M.C.霍華森(M.C.Ho—watson)和I.希弗斯(fan Chilvers)編著的《牛津古典文學辭典》(Ox for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該辭典為1989年版的The Concise Ox ford Companion to Classical Literature的縮寫本。辭典涵蓋的內(nèi)容始自公元前2200年古希臘人的先民進入希臘時,它對公元三世紀的基督教作家至五六世紀之間的哲學派等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列有詞條,對從中世紀至文藝復興這段時間與古典文學有關的事件也有詞條進行概括介紹,該辭典收錄了大多數(shù)著名古典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對“悲劇”和“戲劇”溯源的文學術語,以及大量涵蓋歷史、政治、社會和藝術背景的詞條。它成為人們學習和研究歐洲文學的必備參考書之一。
費力斯·哈特諾(Phyllis Harmoll)編著的《牛津戲劇辭典》(2000)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引進出版的另一種牛津英語百科分類辭典,它對戲劇的過去與現(xiàn)狀進行了權威的闡述,是一部受到高度贊譽的暢銷工具書。該辭典收錄了2500多個詞條,涵蓋各地區(qū)各時代的戲劇,介紹了著名劇作家、演員、設計師、制片人和評論家,著名劇院、戲劇公司和戲劇節(jié)目以及各種戲劇風格,內(nèi)容全面、清晰、權威。次年,該社又引進了英國學者漢密爾頓(Ian Hamil—ton)的《牛津二十世紀英語詩歌辭典》(Ox,ord Companion to20th—Century Poetry)。該辭典收人了一批著名詩人撰寫的條目,其中包括一系列有關作者和題材的極其精彩的評語,如湯姆·波林評特德·休斯,西姆斯·西尼評羅伯特·洛厄爾,以及安妮·史蒂文森評西爾維亞·普拉斯等。該辭典對所選的1500名詩人的生平作了介紹,并對他們的作品作出評價,書中還收錄了有關文學刊物、文學運動和評論術語等的條目。
這一階段,在我國引進的辭典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文學術語類辭典,這與前文提到的現(xiàn)代西方文論的快速發(fā)展分不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引進的由英國學者鮑爾迪克(Chris Baldick)編著的《牛津簡明文學術語詞典》(Ox ford Concise Dic—tzonary of Literary Terms)就是其中一例。該辭典詳細地解釋了1000多個文學術語,涉及的體裁從古代的頌歌到當代黑人的快板詩,從通俗的新浪漫故事到貴族階級的假面劇等;內(nèi)容廣泛,覆蓋傳統(tǒng)戲劇、詩歌、修辭和文學史等;它還較全面地收錄了當代文學理論各學派的最新詞語;解釋了與文學、語言相關的常用外來語;提供了一些詞語的變體,并為較難發(fā)音的詞語標注讀音。
目前,文學術語類辭書中影響較大的當數(shù)《文學術語匯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該辭典初版于1957年,編著者是編纂《諾頓英國文學選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的美國著名評論家艾布拉姆斯(M.H.Abrams)。近半個世紀以來,該辭典多次修訂再版,2004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將其引進出版。該辭典內(nèi)容特別豐富,不僅包括當代重要的名詞和術語,以及數(shù)千年來西方文學史上出現(xiàn)的重要名詞和術語,還涵蓋了文學、文學史、文學批評等三個方面的多項內(nèi)容,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文學術語辭典。每一個詞條都附有供讀者進一步學習研究的書目,重點詞條不僅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概括其基本定義,還用相當?shù)钠v述該術語產(chǎn)生、發(fā)展和演變的脈絡,或者對其在不同語境中流傳演變的情況加以探索。編者對書目的選擇十分用心,對一些重要書目作了簡要述評。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編者不僅費心地列出了詞條的索引,還做了有關書目作者的索引,通過這些制作精細的索引,讀者查找詞條極為便捷。
除了上述辭典外,文學術語類辭書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喀登(J.A.Cuddon)和普瑞斯頓(Claire Preston)于2000年編著的《文學術語與文學理論辭典》(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這部辭書同樣注意選收最新出現(xiàn)的名詞術語,普遍受到專家和讀者的好評,在學術界也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
文學辭典一般受到社會語言發(fā)展、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發(fā)展的影響,從約翰遜博士的《英語詞典》算起,現(xiàn)代英語文學辭典的編纂在兩百多年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和更迭,了解辭典的演變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敏銳地掌握英語文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