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是不靠譜的。”這話好像王朔說過。因為“不靠譜”,所以大眾的心理總有一種起哄的快感,看到長著同樣的面孔的人卻比我們大眾高出一大截,便在潛意識里生出一種把這人拉下來的沖動,一旦讓偉人人了我們的伙,那么我們就再也不用被人鞭策著去追趕偉人了,就可以和從前一樣地優(yōu)哉游哉了,誰也用不著羨慕誰,誰也別笑話誰。大家平等了。
大約是為了迎合公眾的這種“拉名人下馬”的趣味,文化界流行了揭丑,扯下高高在上的名人們的遮羞布,我們不是名人,誰也不是名人。這種現(xiàn)象有人美其名曰還原名人的真實面目,讓名人更有親和力。孔子自然也不能例外。他成了下崗職工,成了找不到工作、租不起房子的“喪家狗”??鬃訌膩聿谎陲椬约合氘?dāng)官想發(fā)達的愿望,表示如果能有錢,干拿鞭子的工作都可以,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去當(dāng)城管都愿意??鬃由磉叺暮门笥巡⒉欢?,有很多心里話他只能給學(xué)生說。寂寞的時候,他有機會就跟學(xué)生說,為官之道我很懂,比如說和下大夫該怎么交往,和上大夫又該怎么交流,和國君說話該怎么樣說,這些禮節(jié)我很懂的,孔子這些話明顯有書生氣,所以說歸說,事實上他做官很不成功,比起他的學(xué)生子貢來差得很遠,而且在國際上子貢的名氣甚至比孔子還大,而子貢呢?還是什么都聽老師的。賺錢了還得拿過來幫助老師。
孔子這個人不安分,又備受挫折,很沮喪的一個人。他的主張在他活著的時候就不是特多人聽。他有一句著名的感嘆:愛好道德像愛好美色一樣,這樣的人,我還沒有見到過。說起那個時代的女人。他更是毫不留情地說:女人和小人一樣難養(yǎng)??梢娍鬃硬皇莻€富有女人緣的男人,盡管他的身高和姚明有一比。
孔子愛聽音樂勝過愛吃肉,但他酷愛的是韶樂,絕對的古典音樂,他強烈反對流行音樂,這一點和墨子差不多。而且,孔子還要求他的學(xué)生一定要讀詩,這些要求都是超小資的。屬于貴族欣賞的,一般勞苦大眾肯定更喜歡“窈窕淑女”之類的流行音樂。這是孔子很反感的音樂。流行音樂就不是音樂了嗎?宋代的時候程朱理學(xué)鬧得那么熱鬧,可是大眾都在唱柳永。有幾個人理會韶樂是個啥調(diào)調(diào)?
孔子“五十而學(xué)周易”,很刻苦,幾至“韋編三絕”。對《易經(jīng)》理解之深,古今中外無人能及,他一定是從卦象中得知自己的思想被后人惡化,毒化,偽化,異化。他憂心忡忡。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終于完成了《春秋》這篇傾注了自己畢生心血的歷史巨著。據(jù)說,為了預(yù)測這篇文章的后世評論,孔子占了一卦。突然他面色鐵青,仰天長嘆:“沒有人知道我呀,沒有人知道我呀?!彪S后倒地,呼吸、心跳停止,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幾乎所有的史學(xué)家都認為孔子是病死的。那么孔子到底是得的什么病而去世的呢?我們從《論語》中并沒有看到孔子死前對自己癥狀的描述。只知道有一次孔子生病了。子路為他禱告,孔子知道后說:我早就禱告過了。這說明孔子對自己的病比較了解,不是很危重。
著名臺灣學(xué)者曾仕強認為:中國人大多是氣死的。莫非孔子也是氣死的嗎?
當(dāng)然,對于孔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學(xué)界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我們姑且不去討論。
也許是因為幾千年的文化過于神化了孔子,把他還原為一個真切而可以觸摸的普通人,符合大眾的心理欲求,但客觀地說,任你再怎么還原,孔子也無法成為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他身上有太多異于常人的地方。哪有一個普通人死后兩千年還一直有人研究他、背誦他的語錄,學(xué)習(xí)他的精神?而且孔子一直紅,看樣子還要永遠紅下去。
孔子年輕的時候很窮,這一點很像普通人的家庭出身,但是他一直以來就不甘于平淡、平凡,雖然他一直倡導(dǎo)平淡和平凡,不要驕傲,事實上。他一直想有所擔(dān)當(dāng),一直就想要當(dāng)大人物,于是當(dāng)過幾年官,辦過學(xué)校,跑過好多個國家,招過三千弟子,在當(dāng)時那么多人口的對比下,三千個學(xué)生是什么概念?等于現(xiàn)在非常龐大的組織或者說幫派,他就是這個三千人大幫派的頭頭。
孔子晚年還編了《春秋》等幾本大書。這三千弟子可不是一般人。大多都是各國的精英,從外交、經(jīng)濟到軍事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像子路,性格像張飛、李逵,很有俠氣,說話非常直爽,又有學(xué)問,所以一看到老師被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冷落了,就請示孔子:老師,你點個頭,我們干吧!孔子嚴肅地批評了他,教他要做君子,要有修養(yǎng),不要沖動,更不能莽撞。像子貢,那可是國際財團的大亨,只要他愿意,可以操控一個國家,讓它陷入“金融危機”或者“次貸危機”之類的。只要他愿意,只要他點個頭,任何一國的政權(quán),他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不干這種事情,他要的不僅僅是權(quán)力,而是仁之道和影響深遠的文化,是恢復(fù)周禮。他在夢里都想見周公,對于堯、舜、禹的公天下推崇得不得了。
后來儒家稱譽孔子為“素王”。意思是真正的王,沒有土地,沒有人民,只要人類歷史文化存在,他的權(quán)勢就永遠存在。當(dāng)然,他的后人比較謙虛。到過曲阜孔廟的人都知道,在那個石碑前,孔家的人放了個石桌子。把“王”字最下一橫擋掉了,以示不敢稱“王”。
孔子活著的時候,很可憐,但在死后,他的思想影響千秋萬代,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無論朝代怎么變更,孔子都是帝王們無法繞過去的人,孔子一直都是那么紅,不曾被人遺忘。他是真正的貴族,這就是真正的學(xué)問。
孔子這樣的人,再也看不到了,只能在書中尋覓他的身影了,或者在聽歌的時候,也可以讓我們回到孔子那個時代。
(選自《孔子為什么這樣紅》/陳清華著/崇文書局/2009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