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
近日購得程巢父先生《思想時代》一書,書中收錄專論陳寅恪、胡適及儲安平的文字近二十篇,都不是一時應景之作。其中更多的篇什是在為胡適“辯冤白謗”。如《關于林損對胡適怨懟的辯證》一文的最后,程巢父先生稱賞自己的朋友、長年研究胡適的學者耿云志晚近為《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所寫的序,說耿寫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胡適年譜》、《胡適論稿》,觀點不免很“左”,多不足道,但晚近的工作,意義則大不同:“當研究工作逐漸深入以后,他就轉變?yōu)橐粋€學風務實,在胡適研究領域糾正片面性,處處為胡適‘辮冤白謗的人。”既以直道、諍言表明自己不違古之為友之道的立場,又為朋友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服膺真實之心終于掙脫意識形態(tài)成見的屏蔽而由衷欣喜。接下來,他還說了這樣幾句很有人情味的話:
這說明,一個原本具有良知的人,多讀胡適的文字,可以洗滌“左”的污染,恢復理性??朔詮埖男睦恚谥螌W上趨向純正。我相信多讀胡適可以改善人心。這就是我為他辯白的初衷。
我很欣賞程巢父先生在為胡適作“辯冤白謗”的同時。也明言胡適不是完人,胡適也是可以批評的,只是必須切中肯綮的話。那么,謹遵《詩經(jīng)》“執(zhí)柯伐柯,其則不遠”的古義,我想就程文在重新審訂林損怨懟胡適這樁陳年公案中,判定林損應負全責,胡適無需擔責的判詞,提供我的一份質(zhì)疑。
所謂林損怨懟胡適這件公案。事發(fā)于一九三○年代初,蔣夢麟出長北大,祭出改組北大的大旗,任胡適為文學院院長并兼國文系主任,致使原國文系主任馬裕藻,教授林損、徐之衡三人相繼辭職。林損并就此作出種種激烈對應。
林損(1890-1940)早年受教于舅父、浙東名儒陳黻宸(介石),民國初時年甫二十即任北大文學教授。因為資格老,又有名士氣,加上愛喝酒,講學問寫文章便不免有借酒使氣的地方,總之,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出道的一批新銳和放洋歸來、有留學背景的新派學者,相處得確實并不融洽。程文所引《吳宓日記》中有關吳宓受邀人住林宅后,日常生活中因受到種種匪夷所思、瑣碎之至的侵擾,以致懊悔不迭的記述,以及記錄在《知堂回想錄》中的一段奇妙對話,都可以見出他“固執(zhí)怪僻”、與人難以融洽的一面?!吨没叵脘洝防锼浀囊欢螌υ捠沁@樣的:
一天我在國文系辦公室遇見他,問在北大外還有兼課么?答說在中國大學有兩小時。是什么功課呢?說是唐詩。我又好奇地追問道,林先生講哪個人的詩呢?他的答復很出意外,他說是講陶淵明。大家知道陶淵明與唐朝之間還整個的隔著一個南北朝,可是他就是這樣講的。這個緣因是,北大有陶淵明詩這一種功課。是沈尹默擔任的,林公鐸大概很不滿意,所以在別處也講這個,至于文不對題。也就不管了。
知堂是將這段“妙對”作為謔而不虐的一則笑話來談的,旨在渲染林損的處境和性格。知堂揣度林損講學時的“語無倫次”和不惜錯置時代,完全是因為跟人負氣、使性的結果。但在我看來,林的“錯置”時代,并非簡單犯下的常識性錯誤,而是有某種“深意存焉”的,很可能是出于另一層緣由的考慮,那便是,要講唐詩,或疏解某部分唐詩的源頭,至少須得追溯到陶淵明那兒,才有可能講得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這涉及到一種值得我們留意的治學思路,至少不是可以輕易加以嘲笑的。你憑什么就斷定。林損不是為了這層“歷史的眼光”,在講唐詩時,勻出大力氣,去疏講陶淵明的呢?當然我的本意并不在澄清林損上述“妙對”的真正本意,當事人的真實本意注定已不得而知,除非我們能起公鐸先生于九泉之下,這也只是我的一種揣度和解釋。但理解歷史,不都得憑藉解釋嗎?
我不贊成知堂的推測,自己另辟新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無非是想借這樣一個機會來說明,對中國新文學的理解,也同樣需要格外留意這樣一種“歷史的眼光”,不能只是“就事論事”。除了需要細致、深入了解新文學自身的“獨創(chuàng)性”,還得了解“世界性因素”之于新文學所起的型塑作用,除此之外,還得適度明了晚清的新思想學術運動,是如何為后來的新文學的基本精神品格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我所說晚清新思想學術運動,大致范圍為:在陽明心學、顧炎武、黃宗羲、戴震、章學誠等置身于時代大變局的思想學術,轉換為晚清經(jīng)世學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接納一切有助于應對中國現(xiàn)代危機的外來思想學術資源:雖通常采用古今文經(jīng)學或漢學宋學的名目激烈駁難,但由以展開的,則是各自積極應對現(xiàn)代轉型危機和重建文明秩序的種種設想。具體體現(xiàn)者則從魏源、龔自珍,至康有為、梁啟超、黃遵憲、嚴復、譚嗣同、宋恕、夏曾佑、章太炎、劉師培……晚清以降,中國知識者承受著巨大的時代危機的壓力,他們在積極應對危機的責任感、使命感的驅策下。以一種最新獲得的世界性眼光。對本土思想文化傳統(tǒng)作出新的詮釋、梳理和評價,視野的開闊和所涉及問題的錯綜復雜。為中國思想文化開辟出千年未遇之新局面。中國新文學最基本的精神品格即肇始于此。我近年所作研究的關注點,也多側重于此。我想就此作些梳理。以便弄清中國新文學最初和最直接的思想精神源頭。是如何根基于晚清以降五四之前中國知識學術對現(xiàn)代轉型所帶來的時代危機所作出的積極有效的回應之中的。
作這樣的梳理當然是有感而發(fā),是有所針對的。近年海外漢學過于抬舉晚清以降擅長以世俗生存技巧化解現(xiàn)代危機焦慮的欲望——消費性通俗寫作的“現(xiàn)代性”,致力于重建“被壓抑的現(xiàn)代性”譜系,意在推出文學史敘事的新方案。無論有意還是無意,新方案都將從根本上質(zhì)疑并顛覆建立在五四啟蒙精神理念之上的現(xiàn)代文學史敘事框架。而我對此一新方案則是存有疑慮的。事實上,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降。中國當代文學身上越來越張揚的那種與過于“物化”的當代現(xiàn)實之間過于“親密”的關系,不僅無助于我們洞悉自己復雜的現(xiàn)實境況,還可能妨礙我們對人的無限豐富的精神可能性的揭示,這份窘迫和尷尬,海外學者近年所致力的對新文學本源的新解釋,即一味提升對晚清民間以世俗生活技巧化解現(xiàn)代危機和焦慮能力的評價,似應承擔一份推波助瀾的責任。盡管造成這種現(xiàn)狀還有其更為復雜也更為直接和主要的現(xiàn)實原因。這一話題說來話長,不便在此多作引申,要說清楚,需得另找機會。還是回頭來談北大解聘林損這件陳年公案。
程文引了保存在胡頌平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中的有關一九三四年四月的若干“原始”資料。來再現(xiàn)林損被解聘一事的經(jīng)緯以及他當日種種對應的如何有失“學者風度”。這些資料程文引錄得都很完整,可供有興趣者覆按,這里不再詳引。但胡適一九三四年四月十六日回復林損的信,因為是程文認定林損被辭與胡適無關的直接證據(jù)之一。故還須引錄:
公鐸先生:
今天讀手示,有“尊拳毒手,其寓之于文字者微矣”之論,我不懂先生所指的是那一篇文字。我在這十幾年之中,寫了一兩百萬字的雜作,從來沒有一個半個字“寓”及先生。胡適之向來不會在文字里寓意罵人,如有罵人的工夫,我自會公開的罵,決不用“寓”也。
來信又說:“頃聞足下又有所媒孽”。這話我也不懂。我對人對事,若有所主張。無不可對人說,何必要作“媒孽”工夫?
來函又有“避賢路”之語。放聞命矣。
匆匆奉復,敬問
晚安
胡適廿三、四、十六夜
這封回信能證明胡適與林損的被解聘沒有關系嗎?我是有疑慮的。程文用來證明解聘林損實與胡適無關的另一條證據(jù)。仍然出自當事者之一的胡適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寫的《北京大學五十周年》一文中的一節(jié):
民國二十年一月,蔣夢麟先生受了政府新任命?;氐奖贝髞碜鲂iL。他有中興北大的決心,又得到了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研究合作費一百萬元的援助,所以他能放手做去,向全國挑選教育與研究的人才。他是一個理想的校長,有魄力,有擔當,他對我們?nèi)齻€院長說:“辭掉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nèi)プ??!?/p>
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解聘舊人,由校長蔣夢麟一人擔責,院長只負責引薦新人,因而北大“中興”工程中林損的被解聘,蓋與新長文學院的胡適無涉。
真的與胡適無涉嗎?我看難講。
程巢父先生前后“花六七年的時間”。才陸續(xù)找齊了他認為足以取信的史料證據(jù)。讀程文所征引的這些史料則很清楚,一九三○年代初,蔣夢麟之所以能夠如胡適所高調(diào)譽揚的那樣。痛下“中興北大的決心”并施展出“放手做去”的果敢和擔當意識,并非是他本人真的擁有什么特別出眾的大學管理資質(zhì)和手腕。而不過是因為他有所憑恃并且擅于憑恃:一是因為北大有一批實際掌控實權的教授可供他依恃,二是他能獲得中基會雄厚財源的扶持。而這兩條,均為胡適“共襄其成”、“與有榮焉”的。
據(jù)程文,早在一九三○年蔣夢麟準備出長北大前夕,胡適、傅斯年等即已在為蔣的“改組”北大擬就一份具體方案,這便是翌年提交中基會通過的“北京大學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合作研究特款辦法”。該方案議定雙方出資二百萬,也即各出一百萬,用以“研究教授”的薪俸發(fā)放(年俸4800-9000元不等)和設備費(1500元以內(nèi))等,同時對教授擔任課時、學術著述及指導學生的工作量也一一作有相應規(guī)定(看來今日我們不得不躋身其間的大學的“量化管理”,實在是淵源有自!),嚴格規(guī)定“研究教授”不得兼任校外教務或事務(錢是比原來拿多了,卻也因此失去了個人自主空間)。這份“辦法”草案即由胡適親手草擬。胡適是中基會重要成員,并主持中基會編譯委員會。決定出長北大并意在施展其“中興”宏圖的蔣夢麟,此時亟需財力作為堅實后盾,所謂“氣粗”須得“財大”、“有恃”才能“無恐”,此時此際。自然格外需要對在中基會中很有說話份的胡適有所倚重,此其一也。接下來說二。蔣夢麟留美,拿的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他在中國文史方面并無專門著述,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教育專家,于中國文史專門之學畢竟是個外行,因而涉及到諸如林損去留的相關學術評議,只可能出自專家如胡適、傅斯年之手。蔣最多只是仰仗、聽從他們意見,然后出面做主而已。退一步說,就算蔣決意要出面辭退林損,他也不能不先商之于胡、傅。也就是說,此時胡、傅的意見之于林損的去留,應該是很重的一個砝碼?;蛘咴偻艘徊秸f,就算決意解聘林損的動議,最初完全是出自于處世行事向來頗有殺伐果斷之風的傅斯年(這倒是極有可能的),但如果沒有胡適的默認,蔣也不會全盤采納,并且傅的作風再怎么“專橫”,此時也不至于對自己的意見堅執(zhí)其必,畢竟胡適是他一直格外敬重的老師和朋友,在幾乎所有重大的決策性問題上,他總得先征得胡適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說,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林公鐸的被解聘,胡適必有脫不了的干系。
我所用的證據(jù),也就是程文所采信的證據(jù),可我從這些證據(jù)中,卻怎么也得不出程文得出的結論。我的看法是,程文認定“解聘林損,與胡適無關”,林損怨懟胡適是怨懟錯了人,并不足以成為這樁公案的定讞。而嗣后林損口出惡言、罵上門去,也絕非捕風捉影、胡攪蠻纏,因為胡適對于林損的解聘,確實負有推卸不了的責任,他不去找胡適,又該去找誰呢?程文替胡適曲為辯解,似無必要。
二十幾歲即受聘北大文學教授的林損,并非等閑之輩,北大乃國中第一學府,“尤名師所聚,一時朋輩如陳漢章、劉師培、黃侃、黃節(jié)、吳梅、錢夏、張爾田之流,或已經(jīng)史著,或以辭章顯”(據(jù)程文所引林損門人徐英1943年3月撰《林先生公葬墓表》),雖不排除有舅父、名家碩儒陳介石照應的因素,但如果本人沒有點真才實學,要像林損這樣以弱齡從容周旋于這些名公大師之間。根本是難以想像的。但林損的學問,在胡適、傅斯年他們眼里肯定是視若無物的,這從程文所引胡適晚年的談話錄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胡適本人的學問呢?學界中看不大起的,也不是一直大有人在嗎?至少在當時的一批以中同學術傳統(tǒng)的傳人作為其自覺擔當?shù)膶W者那里,我們倒是絕少能看到他們對林損的學問有什么不屑和詬病的。在民國學界記憶中,向來以恃才傲物、師心使氣著稱的黃侃,在《知堂回想錄》中,也只是以他特有的出言不遜的方式,規(guī)勸林損少喝廉價劣質(zhì)酒,而這在知堂看來,實在“算是他對友人的道地的忠告”,除此之外,并未見有對林損學問說三道四的話語。事實是,在林損遭到北大“中興”當局解聘的落難之際,正是黃侃向他伸出援手,為他在南京的中央大學重新薦得一份教席。使他得以免受生計無著的蹇蹶。
但就是這樣一位雖有“名士”癖性。卻還是值得尊重的北大“元老”級學者,在其執(zhí)教北大二十余年之后,卻被人以“中興”北大的名義,說解聘就解聘了。不說此舉對學者所格外看重的學術聲譽和人格尊嚴簡直是個毀滅性的打擊,就其日常人倫講,你斷了人家一直藉以養(yǎng)家糊口的薪俸來源,人家能不跟你急嗎?一個術業(yè)有專攻的北大學者,遽然之間遭此“無妄”之災,作出“不堪入目”的“村婦罵街”式的沖動性對策,實為被人逼上絕路時,為爭得自己起碼的生存權利所不得不作出的本能反應,是很可悲憫的事,而與道德不道德無關。被人斷了炊飲,還得忍氣吞聲,甚至強顏歡笑,到人前去作揖打躬,那不僅懦弱可憐,而且顯得矯情和虛偽。與其這樣,倒還不如像林損的所作所為,為維護自己應有的生存權利,“破罐子破摔”,作出無所顧忌的反應。在我看來,這并不會對他個人的私德造成任何的損失,也不是他什么“人性上的弱點”,而恰恰是他人格中率真的地方??v然將之歸為“人性上的弱點”,那也必定是一種可敬可愛、可親可近的人性弱點。僅就這一點而言,林損無愧為一介真名士。
(選自《書城》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