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鳳芝
1 準備:巧設實驗,吸引學生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做實驗: 在杠桿支點左右兩側分別掛4個和2個質量相等的鉤碼,使杠桿平衡。
師:在上題平衡杠桿兩側各去掉1個鉤碼,杠桿還平衡嗎?
生:不能。因為杠桿左右兩邊力與力臂的乘積不等。
師:對。要想使杠桿平衡應如何去掉鉤碼?
生:右邊去1個,左邊去2個。
(教師按學生回答的進行實驗,杠桿仍能平衡。)
2 習題:層層深入,靈活多變,拓展引申
例1 杠桿兩側分別掛著質量為m1、m2的鐵塊,m1=2m2,杠桿平衡。若使兩鐵塊同時浸沒水中,杠桿還能平衡嗎?為什么?
師:請同學們分析討論后,發(fā)表看法。
(學生討論熱烈,看法不一。有些同學深思不言,有的急于發(fā)言。)
生甲:我認為不能平衡,因為兩鐵塊體積不等,浸沒水中大鐵塊受到的浮力大,這端肯定向上傾斜。
師:同意這種看法的舉手(約占80%)。請不同觀點的同學發(fā)表看法。
生乙:我覺得杠桿還能平衡。原因與剛才準備題中去掉鉤碼的情況相似。
(教師端起燒杯,使兩鐵塊緩緩進入水中,在實驗過程中杠桿不?;蝿?,這時有人就說:“看!還是不平衡吧?!庇钟腥苏f:“別急,還沒有全部浸沒呢!”當鐵塊全部浸沒時杠桿保持平衡。許多同學感到驚奇。答錯的開始反思錯在哪里,答對的同學有些沾沾自喜。)
師:同學們不要滿足結論的錯對,應深思其道理。剛才乙同學把該題與剛才的準備題聯(lián)系起來,思路是對的。希望大家從兩個不同實驗中,找出它們相同的本質與特點,從中悟出杠桿平衡的道理。(學生議論。)
生:大鐵塊受的浮力是小鐵塊的2倍,這相當于剛才準備題中右邊去掉1個鉤碼,左邊去掉
4 增加趣味性實驗
例如學習“光的色散”時,設計噴泉實驗觀看光的色散現(xiàn)象,利用所學知識將社會生活、自然現(xiàn)象中的一些問題聯(lián)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積極性,提高學生“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意識。
5 利用身邊物品自制實驗儀器進行實驗
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物理實驗,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另一方面,由于這些物品本來的用途并不是進行物理實驗,所以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還能通過低成本實驗解決設備不足的問題。例如在“小孔成像”的教學中,我改變以前只是教師自己做儀器,自己演示讓學生觀察的方法。課前讓學生預習,讓每個學生都制作一個小孔成像實驗器材,上課時學生們得意的拿出自己制作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但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看到小孔成的像。沒有做成功儀器的學生可與同桌共用,學生自己總結出小孔成像規(guī)律。實驗結束后,讓他們找出失敗的原因,最后學生歸納出兩點:第一,礦泉水瓶透光;第二,小孔成像的小孔做得太大。通過學生自制實驗器材,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享受制作小孔成像儀器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欄目編輯王柏廬)
2個鉤碼。受浮力后大鐵塊對杠桿的拉力還是小鐵塊對杠桿拉力的2倍,仍符合杠桿平衡條件,故還能平衡。
師:問題的關鍵已答出,下面我們用數(shù)學語言寫出推理過程。
∵杠桿平衡∴G1L1=G2L2(1)
ρ鐵V1g L1=ρ鐵V2gL2
∴V1L1=V2L2(2)
浸沒水中,左邊力矩:
(G1-F1)L1=G1L1-F1L1=G1L1-ρ水V1g狶1 (3)
右邊力矩:
(G2-F2)L2=G2L2-F2L2=G2L2-ρ水V2g狶2 (4)
由(1)(2)(3)(4)得:左邊力矩=右邊力矩。
一變例1:若杠桿兩邊掛的鐵塊質量是3倍,還平衡嗎?(平衡)
二變例1:若杠桿兩邊掛的鐵塊質量相等,是等臂杠桿,還平衡嗎?(平衡)
結論 杠桿兩邊掛同種物質平衡,同時浸沒同種液體中仍平衡。
例2 若將例1的大鐵塊浸沒酒精,小鐵塊浸沒水中,杠桿還平衡嗎?為什么?
眾:不能平衡。
師:請說明原因。
生:既然兩鐵塊浸沒水中杠桿平衡,那么大鐵塊浸沒酒精中受的浮力比在水中小,而且其它條件不變,當然不能平衡,浸沒酒精的一端下沉。
(教師進行驗證性實驗)
拓展:如果把小鐵塊浸沒酒精中呢?(哪邊浸沒酒精哪邊下沉)
結論 杠桿兩邊掛同種物質平衡,同時浸沒異種液體,液體密度小的那端下沉。
例3 若將例1的大鐵塊換成等質量的銅塊,浸沒水中,杠桿還平衡么?
生:不會平衡。因為銅塊和換掉的大鐵塊質量相等(力臂不變),體積不等,浮力就不等,銅塊體積小,銅塊浸沒水中受浮力小,因此銅塊這端下沉。(教師進行驗證性實驗)
拓展:如果把小鐵塊換成等質量的銅呢?(哪邊掛銅哪邊下沉)
結論 杠桿兩邊掛異種物質平衡,同時浸沒同種液體,物體密度大的那端下沉。
例4 若將例3中的大鐵塊換成等質量的銅塊,平衡后,大銅塊浸沒酒精中,小鐵塊浸沒水中,杠桿還平衡嗎?
(學生思考,難以回答。)
師:問題比較復雜,我們用數(shù)學語言證明一下:
∵杠桿平衡∴G1L1=G2L2(1)
左邊浸沒酒精中,力矩:
(G1-F1)L1=G1L1-F1L1=G1L1-ρ3V1g狶1
=G1L1-ρ3G1×L1/ρ1
=G1L1(1-ρ3/ρ1)(2)
右邊浸沒水中,力矩:
(G2-F2)L2=G2L2-F2L2=G2L2-ρ4V2g狶2
=G2L2-ρ4G2×L2/ρ2
=G2L2(1-ρ4/ρ2)(3)
由(1)(2)(3)得:
若ρ1/ρ3>ρ2/ρ4時,ρ1端下沉;
若ρ1/ρ3<ρ2/ρ4時,ρ2端下沉;
若ρ1/ρ3=ρ2/ρ4時,杠桿仍平衡。
3 小結
杠桿兩邊掛異種物質平衡,同時浸沒異種液體,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比值大的下沉。
拓展:若例4中,兩邊都浸入水銀中呢?(浮力等于重力,杠桿不受拉力,平衡)
(教師強調前面的規(guī)律僅適合物體密度比液體密度大的情況,學生情緒飽滿,受益匪淺。)
教學實踐證明,用實驗來輔助習題教學的策略,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的思維向縱向滲透,向橫向發(fā)展,對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欄目編輯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