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明
摘要:本文闡述了“三點一線”教學法的內容,并以《向心加速度》的教學設計為例,分析此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關鍵詞:三點一線;體驗;教學臺階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09)5(S)-0008-3
1 “三點一線”教學法
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了一種經(jīng)驗性教學方法——“三點一線”教學法,教師運用此教學法時需要關注以下三點內容。
第一,了解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這是保證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建構主義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主動地將原有經(jīng)驗和新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和重建知識結構,學習內容不應僅僅由教師直接傳遞,而應由學生有意義地進行建構。
第二,喚起學生情感和思維興奮點。眾所周知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孔子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啟示,而“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則表明學生的情感與思維對教學的重要意義,也說明了課堂學習中學生具備有意義學習心態(tài)的重要性。
第三,明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物理學是科學知識、科學過程與思維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統(tǒng)一體,這決定了中學物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因此明確了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
“一線”強調“教學按照知識的發(fā)生和形成過程組織教學”,具體指課堂教學中內容結構的主線安排井然有序,思維主線發(fā)展層次分明,這有利于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傊?,物理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概念的準確和線索的清晰,還應重視科學思維方法、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這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基點和目標。下面以物理必修2《向心加速度》教學為例闡述“三點一線”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2 文本分析
傳統(tǒng)教學中,向心力與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的流程如下:首先從生活現(xiàn)象引入,分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向心力作用;然后借助向心力演示儀,采用控制變量法,通過實驗定性得出向心力的大小跟m、r、ω有關;再根據(jù)教科書得出結論:“精確的研究可以證明,向心力的大小等于F=mrω2?!弊詈蟾鶕?jù)“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導出向心加速度的意義和表達式。這樣的教學過程,盡管滲透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但仔細推敲仍發(fā)現(xiàn)存在不足之處:其一,實驗裝置比較復雜,使學生對向心力大小的顯示方式很難理解;其二,學生并沒有經(jīng)歷概念形成的過程,對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容易混淆;其三,學生只有動力學的向心加速度概念,對加速度的運動學含義沒有認識,這會影響離心現(xiàn)象教學。鑒于此,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進《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
3 教學流程
筆者按照“三點一線”教學法,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的思路如下:
3.1 呈現(xiàn)直觀形象,喚起學生的興奮點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興奮點源于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最有效的教學途徑是通過創(chuàng)設含有真實問題的情境,最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景,來喚醒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促進學生在探究事件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建構知識。因此,教師對材料與問題的選擇至關重要。
提出問題:
問題1:如果物體不受任何作用力,它將做什么運動?它將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
問題2:圓周運動不是直線運動,則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力沿什么方向呢?
實例分析:
例1 地球繞太陽近似做勻速圓周運動,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這個力可能沿什么方向?
例2 水平光滑桌面上一個小球由于細線的牽引,繞桌面上的圖釘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受幾個力的作用?這幾個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課堂教學中建立問題情境,了解學生的原有認知,注重體驗式教學,這是喚醒學生學習興奮點的重要方法之一。課堂教學中采用“從力推知加速度”的思路,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因為學生對合外力與加速度關系有正確的認識,故學生能判斷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3.2 層層深入,強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
奧蘇貝爾認為,能否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是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教材中從運動學角度來學習向心加速度,其難點是“速度變化量”的教學,尤其是“圓周運動的速度變化量沿半徑方向”的理解,教學中教師應設置臺階,降低教學坡度。
3.2.1教材處理
聯(lián)系直線運動中速度變化量的知識,將其引申到曲線運動中速度變化的計算。分四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復習同一直線上速度變化量的方向,可列舉初速度大于末速度和初速度小于末速度兩種情況。(如圖1所示)
第二步,復習不在同一直線上的速度變化量方向,可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平拋運動實例,讓學生回憶“不在同一直線上矢量合成遵循三角形定則”。(如圖2所示)
第三步,求質點作圓周運動時,在Δt時間間隔內的速度變化量方向。
第四步,當時間間隔很小時(趨于0),讓學生分析出“此時速度變化量與該點速度垂直,指向圓心”。
3.2.2教學臺階設置
考慮上述第三步和第四步過程中學生對圓周運動的速度矢量不熟悉,教學中可進一步設置如下教學問題來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如圖3所示)。
①分別作出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在A、B兩點的速度矢量,如圖3甲。
②將v瑼的起點移到B,并保持v瑼的長度和方向不變,如圖3乙所示。
③以v瑼的箭頭端為起點, v瑽的箭頭端為終點作矢量Δv,如圖3丙所示。
④Δv/Δt是質點由A到B的平均加速度,Δv 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⑤當Δt 很小時,AB非常接近,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接近直角,Δv 的方向跟v瑼(或v瑽)的方向垂直,即指向圓心,如圖3丁所示。
這里必須說明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鋪設教學臺階,使學生能進行合理的遷移,實現(xiàn)學生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從而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3 理論探究,落實教學重難點
運用數(shù)學知識分析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實踐證明,若教學中適當?shù)劁佋O臺階,降低坡度,學生是可以掌握這一難點的,此過程對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理論探究推導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達式。(如圖4所示)
①由于是勻速圓周運動,所以v瑼、v瑽的大小相等,用字母v表示v瑼和v瑽的大小。
②當角θ用弧度來表示時,弧長QP可以表示為QP=rθ。當θ很小時,弧長和弦長近似相等。
③由圖3中丁圖可知,圓內的三角形△OAB與初速度、末速度和速度變化量構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
④嘗試推理:引導學生聯(lián)系數(shù)學相似三角形知識,用v、r等物理量來表示a=ΔvΔt中Δv,且利用v=ΔsΔt獨立推導向心加速度公式。
由相似三角形知,rv=ΔsΔv,將其代入a=ΔvΔt中,由v=ΔsΔt,即可得:a=v2r。
發(fā)散思維:因Δs=rθ,則rv=ΔsΔv=rθΔv,再根據(jù)a=ΔvΔt,由ω=θΔt,v=ωr,可得:a=ω2r。
應該說明的是,在學生進行理論探究過程中,教師應做到“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坝兴鶠椤敝饕附處熞鶕?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不同的指導,“有所不為”指具體操作和分析判斷仍必須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不能越俎代皰。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來感知現(xiàn)象、建立表象,并對其有效整理、初步分析和判斷,進而形成概念、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4 思考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點
創(chuàng)新點產(chǎn)生的基礎源于教師對教材和所教學生特點的分析,如對教材編排思路的分析,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分析等。教師通過預設學生學習后會提出什么疑問和見解,并思考如何用此來啟發(fā)學生思維。這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啟發(fā)、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習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本節(jié)課中,如何讓學生正確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兩種表達式a=v2r和a=ω2r的物理意義,是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關鍵,所以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充分掌握。
提出問題:根據(jù)公式a=v2r,向心加速度與圓周運動的半徑成反比;根據(jù)公式a=ω2r,向心加速度與圓周運動的半徑成正比。下面從兩個角度討論這一問題。
①在y=kx這個關系式中,推出y與x成正比,前提是什么?
②自行車的大齒輪、小齒輪、后輪三個輪子的半徑都不一樣(如圖5所示),它們的邊緣有三個點A、B、C。其中哪兩點向心加速度的關系適用于“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正比”,哪兩點適用于“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反比”,并做出解釋。
③圖5所示為自行車傳動機構的示意圖。假設腳踏板每2s轉1圈,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自行車前進的速度,還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請在圖中用字母標注出來,并用這些物理量推導出自行車前進速度的表達式。請利用身邊可獲得的自行車,實際測量這些數(shù)據(jù),計算出前進的速度大小,然后實測自行車的速度,比較二者相差多大?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討論,學生明白了向心加速度兩種表達式的物理內涵,對“皮帶不打滑”和“同軸轉動”兩種常見的物理模型有了直觀的認識,同時增強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意識。通過提供學生深入思考實際問題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設計解決實際問題方案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楊心德、吳紅耘.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張大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2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第2版.
[3]廖伯琴.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2必修[M].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7)第3版.
[4]汪明.物理課堂教學中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實踐[J].物理教學探討.2008,(11).
(欄目編輯趙保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