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福軍
摘要:其思想基礎在于條約制度的形成這一現(xiàn)實,其思想來源在于:清朝官員開始懂得用條約限制洋人。其思想含義是一方面是指在對外交涉中我方官員對條約必須作到熟悉和了解,以求辦事符合條約,并利用條約,在條約范圍內(nèi)爭取我方最大權益;另一方面,對于洋人,則以條約為必要手段,限制束縛對方,對于條約外的不合理要求一律駁斥之;對于其不遵守條約的行為,則責以公法,申明條約,據(jù)理以折之。其思想的意義在于:這種外交策略是抵御西方列強侵略的有效策略。對條約內(nèi)容利弊得失的深刻洞察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對國家主權的力爭是其難能可貴之處。
關鍵詞:張之洞;條約;外交;主權
中圖分類號:K2.5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9)03-100-04
張之洞一清朝末年有名的督撫,以著《勸學篇》和修漢陽鐵廠而聞名于當世。晚清督撫權重,作為晚清重要權臣之一,他對晚清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外交都頗有影響。就張之洞在外交方面的影響而言,身為封疆大吏的張之洞雖未能頻繁地直接參與到外交事務中,但他的言論對當權者不能不產(chǎn)生影響。在中俄伊犁交涉中身為一屆清流的張之洞曾以兩本《熟權俄約利害折》和《詳籌邊計折》名震朝野,在外交事務中嶄露頭角。接著他又在兩廣總督任內(nèi)在外交事務上鋒芒畢露,對國家主權多有維護。他頻頻地向朝廷獻言獻策,許多都被采納。從成為清流健將到卸任兩廣總督這一時期,他主張御侮自強,主張以夷制夷,主張進行積極的外交,此后在湖廣和兩江任內(nèi)由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洋務事業(yè)中,他的外交思想沒有得到多大發(fā)展。在甲午戰(zhàn)爭后,其外交思想更是漸趨消極。因此本文把探討的重點放在19世紀80年代。
由于清王朝的國力衰弱清朝政府在與西方列強的交涉中明顯處于下風,清朝官員在外交過程當中所能采取維護主權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而運用中外雙方簽定的條約來維護國家主權成為有識之士的共同選擇。張之洞在外交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條約為章程”的外交思想。
國內(nèi)關于張之洞外交思想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對其重視條約的外交思想來說尤其如此。國內(nèi)僅有少數(shù)研究者曾在其研究著述中約略提及張之洞的這一思想。寧寧在《論張之洞的外交思想》的碩士論文中曾經(jīng)說到:張之洞注重對中外條約加以運用。不僅重視中外條約,而且更強調(diào)對萬國公法的采用。張之洞認為只有學習“公法諸端”,才能真正融入國際社會。二是他尤其強調(diào)利用萬國公法來保護中國權益。在其之后發(fā)表的論文《張之洞早期外交思想述論一以伊犁事件為中心的考察》(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也曾約略地提到這一思想。
縱觀國內(nèi)對中國近代條約公法的研究,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近代條約、公法只是列強強權的產(chǎn)物,對積弱積貧的近代中國而言更多情況下無異于一紙空文,對信守條約的大臣也指斥為迂腐和不切實際。實際上這種說法未免偏頗。對近代條約、公法研究頗多的李育新在《論清政府的信守條約方針及其變化》一文中指出:“如果當時不采取信守條約的方針,清政府是否還有別的良策?中國貧弱落后,難以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抗衡,如果違約,就可能受到更大的打擊,甚而走向戰(zhàn)爭,而戰(zhàn)爭的結果總是導致一個更加苛刻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需要運用近代國際關系準則和國際法,維護國家權益,進而與列強建立一種真正平等的條約關系。當然,僅僅依靠國際法是不可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還需要其他條件,但它可以為此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論武器。而且通過和平手段達到此目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改變了與西方列強之間不平等的條約關系,便是一個例子。實際上,張之洞重視條約的思想和實踐在當時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一、張之洞的“以條約為章程”的思想的基礎、來源
(一)其思想基礎在于條約制度的形成這一現(xiàn)實。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伴隨著一系列條約的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的“條約制度”逐步形成。美國學者費正清說:“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這二十年構成了中國對外關系新秩序的第一階段。從西方的觀點看來,那是這種條約制度結構得以逐步形成的初創(chuàng)階段,后來的幾個階段是使條約制度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中變?yōu)樵絹碓街匾囊蛩亍?費正清將1860—1950這90年依次分為三個三十年,即三個階段,外國人的影響在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這三十年間達到了高峰)。在1840年至1860年間,隨著《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以及《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中西雙方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得到確認并以載入條約的方式確定下來。在中西雙方遵守條約的前提下,條約制度得以形成。
(二)其思想來源在于:清朝官員開始懂得用條約限制洋人。在與西方人交涉過程中,中國人開始逐漸接受條約制度,并學會以條約為據(jù)限制對方。
在條約制度體系下,公法、條約越來越受到中國人的重視。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逐漸認識到:在中外交涉中,如果行事不以公法、條約為依據(jù),中外之間就很容易發(fā)生矛盾和沖突,引起更大的麻煩。曾經(jīng)蔑視條約,嚴令桂良、何桂清等人修改《天津條約》的咸豐皇帝在戰(zhàn)后不得不在《北京條約》訂立之后即立刻明降諭旨,“其和約內(nèi)應行各事宜即著通行,各省督撫大吏,一體按照辦理”。并令奕新將該諭旨宣示該夷“示之以信,使之不疑”。奕新提出的當時的外交方針是:“按照條約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隱示羈縻”。兩江總督何桂清也說:“中外交涉事件,有不能憑律例以決斷者,全恃條約以為范圍”。又如利用條約收回部分利權,洋人在內(nèi)地游歷可用嚴定章程的辦法來約束等等做法“凡此皆所以尊崇國體而藉條約以維系之也”。清朝的統(tǒng)治階級意識到:條約在必須遵守的同時,也可以作為約束對方、維我主權的手段,作為扼制列強條約外侵漁的工具。承認和維護條約,這一政策不僅避免了列強的合理抱怨一這種抱怨有可能成為西方國家采取懲罰性行動的借口,同時它也可以使清朝藉此限定外國人按條約行事。
二、張之洞“以條約為章程”的外交思想的內(nèi)容
1882-1884年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1883在山西巡撫任內(nèi)時期,張之洞在《延訪洋務人才啟》中提到外交之道,他說:“查中外交涉事宜,以商務為體,以兵戰(zhàn)為用,以條約為章程,以周知各國物產(chǎn)、商情、疆域、政令、學術兵械、公法律例為根柢,以通曉各國語言為入門”。張之洞在《延訪洋務人才啟》中提到中外交涉之道要“以條約為章程”。綜觀張之洞的言行,“以條約為章程”的含義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指在對外交涉中我方官員對條約“必須熟考詳酌緩急”,以求辦事符合條約,并利用條約,在條約范圍內(nèi)爭取我方最大權益;另一方面,對于洋人,則以條約為必要手段,限制束縛對方,使之“就我范圍”,對于條約外的不合理要求一律駁斥之;對于其不遵守條約的行為,則責以公
法,申明條約,據(jù)理以折之。張之洞這個思想的側重點在于后者,因為在與洋人交涉中,彼強我弱,對方常常恃強凌弱,在外交中我方常處于被動地位,因此以條約為斗爭武器是有必要的。
(一)就前者而言,張之洞認為官員對于條約,平時宜詳加體察,這樣遇事時方能辦理得宜,才能在處理洋務的過程當中不至于使我方權益受損。
1886年張之洞鑒于“廣東遠控南洋,距各國洋界最近,交涉事件尤為緊要”,“且條約本極細密,洋情又極變幻,必須熟考詳酌緩急,操縱方能合宜”的現(xiàn)狀,憂于官員“引約章則多舛,援成案則多歧……”?!案餮瞄T多諉為無關職任,不加深求約章,全不究心成案,直未寓目以致隔膜無當”的情形,特設立辦理洋務處。洋務處“薈集條約檔案中外圖籍以便查核”。洋務處除運司主管外“兼派在省四司道督同大小官員籌辦”。此舉之目的在于“督飭各衙門講求洋務”,“兼以練習人才,俾資器使”。
張之洞自己在辦理洋務時也力求與條約規(guī)定相契合。中法戰(zhàn)爭期間,廣東“民情洶洶,張之洞深恐發(fā)生事變,立飭地方官出示,“將法國教堂概行封禁,諭以法人開釁,擾害地方,所有法國教堂物業(yè)均應查封備抵……凡法國教士出境,密飭地方官妥為保護”。張之洞“再四通飭曉諭聲明:法國官商教士不因爭戰(zhàn)而來,本與法兵有別,嚴飭諸將約束各營,明示密防,費盡心力”。由于辦理得宜,合乎公法,清廷在日后外交中取得了主動。
(二)張之洞在自身守約的同時也要求對方守約。在與洋人交涉中,張之洞以條約為據(jù)駁斥對方無理要求及非分言行;以條約為手段為己方爭取最大權益。
在中法會勘中越邊界時,法軍強占江平等地并驅逐虐待當?shù)厝A民,張之洞引條約為據(jù),嚴詞駁斥:“且查津約第一款云:中國僑居人民及散勇在越南安分守業(yè)者,無論農(nóng)工商賈其身家產(chǎn)業(yè)均得安穩(wěn)等語,是確為越地于僑民華民尚應優(yōu)待,況此未勘未定之界,不匪不勇之民乎?”。張之洞的駁斥一針見血,讓英國人辯無可辯。
在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期間,英人法德嘉在華走私被抓,英領事請求會審,張之洞據(jù)理駁斥:“交涉案如被告系英人,只準英員觀審,煙臺約已載明,英領事請會審,已據(jù)此駁之”。英人的企圖終未得逞。
中法戰(zhàn)爭期間,法國企圖在澳門購買軍需、招兵屯兵,葡萄牙人想據(jù)此與法國交易。張之洞聞之,立即照會澳門葡萄牙主管羅大臣:“查《萬國公法》內(nèi)載,凡屬局外之國均不得在境內(nèi)準交戰(zhàn)之國招募兵勇,置辦戰(zhàn)具并不準戰(zhàn)船入口及借地屯兵等事,例禁綦嚴,萬國遵守……如法人果有是謀,本部堂深知貴大臣必援公法自守局外之義,堅持不許?!辈⒅赋觯骸百F國人之居于此者實與中國休戚相關,內(nèi)地安則澳門安,內(nèi)地有事則澳門不能無事”司。張之洞義正詞嚴的立場使得澳門主管大臣對自己的行為不得不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
張之洞引公法之義最正,斗爭立場最堅,斗爭效果最明顯之舉莫過于他嚴拒法領事之妄索的壯舉了。
中法戰(zhàn)爭后,法國駐廣州領事師克勤回赴本任,欲向中國索賠戰(zhàn)時教堂教民損失,照會中說道:“應請貴部堂命令地方官立將占霸教士房屋之人全行逐出并委員會同主教所差之人查明所占何地,所毀何屋,所缺何物,詳細查明秉公辦理”。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收到照會據(jù)理駁斥:“查自去年七月初間,中法已成敵國而粵東仍肯衛(wèi)送貴國教士,使之行止自由;封守貴國教堂,使之稽察易及……來文乃以衛(wèi)送為驅逐,封守為霸占,豈尚欲追論失和時事乎?況貴國首開釁端,兵禍連結,荼毒人民不可勝計,即使驅逐教士,產(chǎn)業(yè)入官,在當時并不為過舉,況實系護送,實系封守乎?本部堂以為前此教士無論是驅逐是衛(wèi)送,教堂無論是封守是霸占,事在開戰(zhàn)以后議和以前,此時皆不當復問,況自和議定后粵東各處教堂先經(jīng)本部堂拆封交還,教士入境者亦飭按約保護,原不待貴領事官之請而后行”。在照會中張之洞闡明了我行之當和彼行之非,駁斥了其無理要求。
張之洞拒絕與囂張跋扈的師克勤會面,法國政府只得將師克勤調(diào)離廣州赴越勘界,另派法蘭亭繼任法國駐廣州口岸領事。孰料法蘭亭更有甚于前者。1886年初在給兩廣總督衙門的照會中他認為:中法戰(zhàn)爭期間“因各地方官未能實力保護……是以各處百姓將教士教民任意欺凌,無可安生,此次被擾被害又失巨款,深為可憫”。開出失單33張,聲稱共計失銀三十八萬余元,要求“速為將案辦結”。
為此,張之洞于5月11日照覆法領事。在照會開頭他對法蘭亭的不合公法之舉進行了譏諷:“貴領事官素來深明公平道理,備悉各國交涉章程,不應又生波瀾,為此不合情理之請”。接著,張之洞在照會中對法領事的照會逐項進行批駁,就法領事所陳細與辯論,共分三端。關于教堂“有事時則官府代為封固看守,事平后則點明交還,保護之道,不過如此。此教堂無可議辦者也”;關于教士,“教士出境則送之,留粵則衛(wèi)之,保護之道亦不過如此,此教士之無可議辦者也”:“至于教民一項,其人雖習法教,仍系中國子民,領事官離粵期間粵省教民之事,豈能復行追問?如欲追問,是不啻干預中國保護子民之權矣!此尤教民之無可議辦者也”。在照會最后,張之洞又利用公法對法蘭亭的無理要求進行了強有力的駁斥。他認為如計損失“即專以廣東一省而論,擄廣海之渡船,封北海之商口,省潮廉瓊道路梗阻,貨物停銷,商工船漁俱受虧損。統(tǒng)計廣東省各口損耗銀數(shù)約計三百八十余萬兩,按照《萬國公法》自應以舉兵至人之國生釁者認其咎,貴領事官須先言明將此項銀三百八十萬兩若何查辦,若何歸結,籌有妥善切實辦法,與本部堂議明辦妥再為查辦教堂損失零星物件可也”。
由于張之洞義正詞嚴的駁斥,法國無奈,只得將法蘭亭調(diào)往福建任職,另派白藻泰任法國駐廣州領事,以示修好。
在這件事情上,張之洞一方面遵守國際公法與慣例,將法國在粵之教堂教士妥為保護,使洋人無可指摘;另一方面,對法國領事的訛詐妄索則據(jù)公法明駁力拒,使對方駁無可駁,堅決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在這場斗爭中,張之洞有理有節(jié),力折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使之最終放棄了藉口教案妄索之舉。
對于既成公法條約,張之洞能夠做到知悉、遵守并引以為據(jù)駁斥對方無理要求以維我主權。而對于未定之條約,張之洞主張:在其簽定的過程中要深察細究,辨明得失利弊,恃理辯議,審慎進行。于條約草簽之后,如發(fā)現(xiàn)果有損我主權之處,應力圖挽救,否則貽害無窮。總之,他主張最大限度地限制束縛對方,而在最大程度上維護我方主權。
在《中法新約》簽定前,張之洞屢屢上書,苦爭詳約。在1885年的一份電奏中說:“惟緊要數(shù)端必應早議:一、我雖撤兵,彼亦不得進兵,宜扎原處……一、雞籠,澎湖宜令即退,以為和好實據(jù)。一、津約但言于法商務極有益,宣增為中法商務彼此均有益,以昭平允……一、自去年開仗以后停戰(zhàn)以前,中國毀傷法人物業(yè)應勿庸議……”。張之洞的這些主張正是欲以條約為依據(jù)限制束縛對方行為,使之活動“就我范圍”。中法停戰(zhàn)后,張之洞前后電奏22次,三爭撤兵,余爭條約、地界、
商務、劉軍、義民。然而“公迭次電奏請,無可挽回,惟于約內(nèi)增‘不礙中國體面一語而已”。
在勘定中越邊界訂立勘界條約之時,張之洞力爭領土主權。張之洞派員赴各地履勘,并搜羅圖文舊載,窮舉十處以證明部分疆界之我屬。又在勘界圖上繪出四線以分出議界的順序與層次,使勘界較易下手而不失主權。張這洞此舉之目的在于:“正以西例最重在證,故欲專持證據(jù)辯論,以四線相機操縱”。
張之洞在條約簽定過程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在勘界談判過程中,“總署意在速了,惟以各請現(xiàn)界為主,請旨電飭不必強爭,然公與欽使猶堅持力辯。法使知我不可奪,率以嘉隆八莊歸華”。
勘界條約草簽之后張之洞力爭主權,極力辯明白龍尾等地確屬華地,法不應占。“白龍尾系龍門協(xié)水師訊地,洞前奏圖上填作黃色,尚可覆按”,“請電飭鄧大臣將約內(nèi)白龍尾一處抽出,萬萬不可許其駐兵。我疆我土,即法國其將何詞?”,“對約內(nèi)‘法兵照現(xiàn)在情形中國且不置議一語,萬不得已亦宜于“照”字、“不”字之上均添入“暫”字,或可留為后圖”。
由此可以看出,張之洞對條約力爭的態(tài)度是堅決的,他能夠做到不懼洋人,不畏權貴。張之洞“力爭條約”的方法也是多樣的。比如,他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來進行談判:通過條約文字上的增刪變動使不利于我方的問題懸置而不至成為定案。
三、張之洞的“以條約為章程”的思想的意義
這一思想的意義在于:這種外交策略是抵御西方列強侵略的有效策略?!捎谠V諸條約,走私和非法的海上的貿(mào)易得到了制止??嗔Q(mào)易在一定范圍內(nèi)也得到了控制。外國人開始哀嘆:中國人正在用他們所承認的那些依據(jù)來對抗他們。應該看到,在處理外交事務中,條約作為“國家及其它國際法主體間所締結而以國際法為準并確定其相互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一種國際書面協(xié)議”,在協(xié)調(diào)中外關系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中外交涉中依據(jù)條約所定條款來作為處理中外紛爭的依據(jù),在一定程度上對列強條約外的侵略欲求也能產(chǎn)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張之洞很好地運用了這一策略,很好地掌握了近代外交的原則和規(guī)范,他利用《萬國公法》以及相關條約駁斥了洋人條約外的無理要求,維護了國家主權。
張之洞這一思想的獨特及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他對條約內(nèi)容利弊得失的深刻洞察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對國家主權的力爭。
清朝末年,盡管清王朝掀起了洋務運動,但地方官吏中不愿講習洋務者很多。他們或將公法條約束之高閣,或者在刊布條約的時候將其首尾倒置,胡亂粘貼,這也是清廷屢次刊印條約頒諭各省府縣而收效甚微的一個原因,也是各地教案頻發(fā)的一個原因。既然不愿講習洋務,自然對條約無可置喙。在清朝的封疆大吏當中,對條約中有損國家主權的條款敢于力爭者間或有人如左宗棠、劉坤一等人,但他們對條約內(nèi)容的分析很難像張之洞一樣鞭辟入里,一針見血。
張之洞對條約內(nèi)容的利弊有比較精當?shù)姆治?。他曾就中葡條約一事提出“七可慮”、“八條理由”和五條挽救措施。曾就中法戰(zhàn)爭末期撤兵、議約等事屢電總署,力爭利權。推及以往,也曾就中俄伊犁條約剖明其“十不可許”之處,指出:“必改此議不能無事,不改此議不可為國?”。
盡管張之洞常常對條約發(fā)出精辟入理的議論,提出比較適宜的建議,但這些對懼怕洋務枝節(jié)叢生,情愿交涉盡快了結的清朝統(tǒng)治者來說,并無多大實際意義。他們常常將張之洞的建議視為節(jié)外生枝,因而常常對其置之不理。
清朝末年,由于西強東弱,我國在外交中常常處于被動地位,又由于清廷一再曉諭各地官吏,要“恪守條約”,結果形成“官怕洋人”的局面。薛福成說:“邇來當事,愿生事者較少,而習畏事者較多,故失之剛者常少,而失之柔者常多”嘲。如此,對條約敢于力爭者少之又少。
張之洞對國家主權的力爭不能不與那些在外交上持妥協(xié)傾向的外交官員形成鮮明的對比。于是在外交上就出現(xiàn)了兩種聲音,兩種態(tài)度。外交事務上意見的相左使他們成為政治上的敵人,時人便將張之洞與李鴻章視為一對政敵。
總而言之,張之洞之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他能夠在西強東弱的情況下能夠依據(jù)公法、條約比較理智、客觀地對國家主權進行維護和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