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朦朧詩人舒婷在1970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愛國主義詩篇名作,欣賞它需要把握兩個層面,一是愛國主義,一是朦朧詩。
關鍵詞:舒婷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朦朧詩 愛國主義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朦朧詩人舒婷在1970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愛國主義詩篇名作,欣賞它需要把握兩個層面,一是愛國主義,一是朦朧詩。
一、愛國主義詩歌的基本美學特征
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文學領域,愛國主義早已成為評判作家思想性的一個重要原則??v觀中國文學研究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凡是被劃入愛國主義范圍的作家一般都受到較高的贊賞與評價。
愛國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抱有不怕困難、不計得失、勇于奉獻、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情懷。最早如《詩經(jīng)·秦風》中的《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p>
愛國主義詩作最著名的是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p>
近代以來,山河飄搖,愛國主義名篇又有很多,如譚嗣同的《有感》:“世間無物抵春,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p>
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詩篇往往產(chǎn)生在國家危難之時,對時局強烈的憂憤伴隨詩人對祖國執(zhí)著而深沉的情熱,使詩句充滿激昂慷慨之氣,因此人們常說:國家不幸詩家幸。在太平盛世,歌頌我們偉大祖國的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繁榮昌盛,是一般詩人在構(gòu)思時很容易想到的固定的套路,詩人們往往在鋪張而華麗的描述中,寄寓著對祖國的輝煌的往昔、燦爛的今天和美好的未來的深情贊頌。
從情感美學上,愛國主義不屬于當下人喜歡的優(yōu)美型,而是一種壯美的情感。在美學范疇上,審美類型一般涉及優(yōu)美和壯美兩種。優(yōu)美,諸如春花秋月、小橋流水等自然風光,愛情、親情、友情等日常情感,委婉的曲線和形體、柔和的聲音、和諧的色彩及搭配等形式,其特征是:符合均衡、勻稱、比例、多樣統(tǒng)一等形式美的法則,具有形體小、力量弱、性質(zhì)柔、質(zhì)量輕、速度慢等特點。壯美,諸如長江大河、高山廣原等自然風光,磨難、志向、恩仇等傳奇經(jīng)歷,直線、響亮的聲音、強烈的色彩等形式,其特征是:空間大、力量強、質(zhì)量重、速度快、氣勢壯。愛國主義情感在文學中,往往攜帶著浩蕩的氣勢、充沛的激情、或者深沉的感嘆,帶給人們靈魂的升華、人格的重鑄,以及心靈的凈化,因而屬于壯美類型。與優(yōu)美形象的塑造相比較,壯美是更難完成,也更見功力的美學范疇,也是能帶給人們更多感動,更深震撼的美學境界。
概而言之,愛國主義基調(diào)是昂揚的。高亢的激情、博大的情懷、熱烈的情感帶給詩歌昂揚亢奮的語調(diào),這些構(gòu)成了愛國主義詩歌的基本美學特征。
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情感基調(diào)
但是,《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歌卻有所不同。本詩從總體來說基調(diào)是低沉的,低沉而不壓抑的語氣、失望中不放棄希望的執(zhí)拗是本詩獨有的詩美特征。
本詩第一節(jié)撲面而來五個意象: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都象征祖國。但這些意象帶給我們的都不是歡暢,而是窒息。水車是“老”的,“破舊”的,那“疲憊的歌”聲里,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吱吱呀呀作響、缺梁斷柱、數(shù)百年來走走停停的“中國”;礦燈不是锃光瓦亮的,而是“熏黑”,浸透了污垢,燈光下的風景也是不美的,黑暗的歷史隧洞里爬滿了蝸牛一般的中國人,他們因看不清前進的方向而四處“摸索”;稻穗是干癟而沒有營養(yǎng)的;路基是失修而不堪重負的;駁船已經(jīng)擱淺在淤灘上,還想拉它前行的中國“脊梁”與“臂膊”們,即使勒出一道道的血痕,也難以讓它搖動分毫。行文于此,詩人已近窒息,所以不得不深吸一口氣(破折號),發(fā)出意味無盡的感嘆“祖國啊”!
第一節(jié)的五個意象充滿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朦朧,第二節(jié)詩人放下了手中的豎琴,直接以政論概念點題。“貧困”、“悲哀”的高度概括,揭示了中國物質(zhì)、精神的雙重“不文明”狀態(tài)。一般而論,詩歌寫作忌用抽象概念。形象的、感性的語言,才叫詩的語言。這里詩人用“貧困”、“悲哀”點題,說明了詩人的急迫與無奈的心情。后兩句詩人使用了“花朵”這一意象,看似帶來了輕松與美的感受,“飛天袖間的花朵”也象征著春天和希望,但這春天和希望卻是“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祖祖輩輩的中國人痛苦并希望著,痛苦中追求新的希望,新的希望帶來新的痛苦。
第三節(jié),詩人筆鋒一轉(zhuǎn),使用了“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等一系列的意象,仿佛象征文革過后我們國家的新形勢。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祖國,一個充滿希望和奮進精神的祖國。雖然這些希望只是開端,還難以看到它們的將來,但新的起點總是帶來新的希望和期盼?!啊鎳?”欣喜、興奮,對祖國明天有力的呼喊如銀瓶匝破一般使人眼前一亮。
第四節(jié),詩人借“乳房”意象,把祖國比擬為母親,詩人自己則成了母親翼下的一個漸趨成長的孩子。“傷痕累累”重復了前兩節(jié)的意象特點,讓我們不由想到祖國母親多災多難的歷史,特別是飽受欺凌和摧殘的近現(xiàn)代中國史,心中翻出無盡的酸楚。對這一意象的深入理解,就使得詩人的“深思”、“迷惘”、“沸騰”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言之有歷史內(nèi)涵和人格內(nèi)涵。這不僅表達了走過“文革”的一代青年的情感歷程,而且也是中華民族心靈歷程的高度概括。綜觀歷史,多少炎黃子孫為貧窮落后的祖國“迷惘”、“沉思”,為新生的、騰飛的祖國而“沸騰”!在這種情感歷程和心靈歷程的觀照下,抒情個體“我”將把“我”的一切奉獻給祖國母親(“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就傳遞出了更多的歷史與情感內(nèi)容。
本詩的一大特征是抒情主體和抒情客體、對象的交錯換用和彼此交融,(“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顯示了我與祖國骨肉相連,榮辱與共的高度統(tǒng)一關系。
全詩共四節(jié),是一個起承轉(zhuǎn)合的結(jié)構(gòu)。低沉的語調(diào),悲涼的情懷,前兩節(jié)已成定調(diào),雖有第三節(jié)新的希望、鮮艷的色彩破空而出,最后一節(jié)又用“傷痕累累的乳房”重復了這一基調(diào)。雖然詩尾收攏了從迷惘到深思到沸騰的情感線索,也難以掩蓋全詩的悲涼之氣。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詩人的描繪真實嗎?這樣的愛國主義有價值嗎?詩人為什么這樣描述中國?這要求我們回到詩的創(chuàng)作年代,考察舒婷那一代人的情感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時的文化背景。
三、朦朧詩和憂患的年代
舒婷原名龔佩瑜,與北島、顧城共為朦朧詩派三大代表詩人。詩集有《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代表作有《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后者還是她的處女作?!蹲鎳?我親愛的祖國》發(fā)表于1979年,成詩卻早在1976年“四五”之后的動蕩時代。
一般認為,朦朧詩是自1978年北島等主編的《今天》雜志開始的。他們的詩歌與當時詩壇盛行的現(xiàn)實主義或浪漫主義詩歌風格呈現(xiàn)截然不同的面貌,這些詩歌后來被統(tǒng)稱為“朦朧詩”。
朦朧詩這一概念,來自評論家章明的一篇評論的題目《令人氣悶的“朦朧”》。章明認為這些詩歌受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不良影響,過于追求個人化的意象與詞匯,涵義有時顯得晦澀,整體意境顯示某種荒誕而詭異的色彩,有時還呈現(xiàn)某種灰暗低沉的情緒。這種觀點代表了當時絕大多數(shù)人的思想認識,“朦朧詩”的概念也逐漸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不過,當時有三篇非常有影響的詩歌評論,后來被稱為“三個崛起”,即北京大學教授謝冕先生的《在新的崛起面前》、福建師范大學的孫紹振先生的《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和當時還是吉林大學中文系學生的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他們的這三篇評論,肯定了朦朧詩的作用和成就,為朦朧詩起到了鳴鑼開道的作用。
到底孰是孰非,我們先看幾首詩。
北島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么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fā)現(xiàn)了,/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竟?/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zhàn)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再如《一切》:
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云/一切都是沒有結(jié)局的開始/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一切語言都是重復/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愛情都在心中/一切往事都在夢中/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一切爆發(fā)都有片刻的寧靜/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總體來說,他們拿著人性和理性的武器,要顛覆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包括政治熱情、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偉大、高尚、真誠……
朦朧詩不是一個孤立的文學現(xiàn)象,1978年始,在政治文化和文學領域里發(fā)生了一系列大事:撥亂反正、批判兩個凡是,真理標準大討論,陡然間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方向,也改變中國社會文化的進程和氛圍。以傷痕文學為發(fā)端的文革后文學,配合政治上的斗爭。從最初的對文化大革命的反省、否定,進而對現(xiàn)實社會中的種種弊病給予大膽的暴露。文學界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一直走到尋根文學,主要的聲音是揭露、批判、懷疑和叛逆。在撥亂反正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思潮沖擊下,社會上極左價值觀陡然崩塌,而新的價值觀有待確立,出現(xiàn)了一時的信仰真空。一時人們驚呼“上帝死了”,尼采、薩特成了風云人物。
80年代的青年被稱為“叛逆的一代”。當時的時代的關鍵詞著名的有:百廢待興,崔健與搖滾,喇叭褲、蛤蟆鏡、迪斯科,傷痕文學、朦朧詩,《河殤》以及本土黃色文明的危機等等。
四、“50一代”的精神歷程
“朦朧詩”代表詩人中,顧城的年齡最小,1955年出生,其他的都是1949年到建國后兩三年這個時間出生的,可以稱為“新中國的同齡人”或“50一代”。
50年代,幼年時的他們被形容為“長在紅旗下,生在蜜罐里”。被領袖寄予重托,“你們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祖國的未來寄托在你們身上?!彼麄円沧杂X地、自豪地承認這一點,“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幼小的心靈中,一開始就被灌輸了純正的革命觀念,對世界、對人生有明確而堅定的認識和理解。
從此,從紅小兵到紅衛(wèi)兵,十五六歲開始社會活動就趕上文革,從停課鬧革命到斗私批修、文攻武衛(wèi)、批林批孔、打砸搶,從上山下鄉(xiāng)到返城,他們狂熱的、忘我的投入到一次又一次“革命運動”中。到70年代末的撥亂反正時期,他們卻成了被耽誤的一代和文革的懺悔者。他們不但是多年政治生活中的害人者,是歷次政治運動的主力軍,是傷痕文學的反面主人公;同時他們也是受害者。所以文革過后,左的“革命”信仰被全面清算,傳統(tǒng)價值觀念被全面顛覆,舉國上下一片懷疑、叛逆、批判的聲音。文革過后的一代被稱為懷疑的一代、叛逆的一代。朦朧詩是其中的代表。
他們表達的是一代新中國的同齡人共同的感受。他們所要表達的是受騙的感覺和覺醒后的痛苦反思。在狂熱的“革命”信仰突然崩塌,新的價值觀念尚未建立之際,他們提倡個人的理性。
五、舒婷愛國主義詩歌魅力
這個時候,朦朧詩三巨頭之一的舒婷,唱出了維護理想,堅持愛國主義的高音。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執(zhí)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愛祖國、愛所愛的人,雖有傷痛但仍然無怨無悔的愛,發(fā)自內(nèi)心而優(yōu)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針對朦朧詩主將之一北島的《一切》,舒婷唱到《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樹,
都被風暴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夢想,
都甘愿被折斷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燒自己,
而不把別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僅指示黑暗,
而不報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聲,
都掠過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
就一個民族的振興來說,愛國主義精神當然是應得到歌頌的。但當我們面對歷史而進行一番反思的時候,不能不感到,愛國主義并不是單一的格調(diào)。作為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許多具體的感受,反映到作品之中,這也就形成復雜多樣的局面。
有兩種愛國主義,對照得十分鮮明:一種是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心系祖國和人民的;一種是虛偽的、華而不實的、標榜自我、人云亦云的。而真正的愛國主義總是不拘一格、發(fā)自肺腑、純樸自然的。不必強求格調(diào)的統(tǒng)一和內(nèi)容的一致。既可以是昂揚的贊美,也可以是深沉的憂慮。舒婷屬于后一種。
愛國主義在兩種情況下是最難能可貴的,一種是國家危難之時,愛國行為有很大可能帶來災難或犧牲;一種是愛國情感曾經(jīng)受到欺騙和利用,正在受到普遍理性懷疑的時候,愛國思想無所適從。比較前一種情況,后一種情況不但要有戰(zhàn)勝一己私利的勇氣,還要有戰(zhàn)勝社會一時思潮的勇氣。舒婷也屬于后一種。
(孫寶靈 河南鄭州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人文社科系 450001)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