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無邪”是孔子提出的傳統(tǒng)文論中一個重要命題,雖然語出《詩經(jīng)·魯頌·駉》,但由于孔子解詩、用詩時不重本義,偏重引申義的原因,其具體所指不甚明了。荀子是《詩經(jīng)》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從何晏、邢昺、朱熹對于“思無邪”的解釋可辨荀子論詩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思無邪 “正” 孔子 荀子 邢昺 朱熹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這是孔子本人對于《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所做出的總體評價,換句話說,“思無邪”代表了孔子對《詩經(jīng)》全部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和定位。
“思無邪”是出自《詩經(jīng)·魯頌·駉》:“思無邪,思馬斯徂?!编崱豆{》對它的解釋是“思遵伯禽之法,專心無復(fù)邪意也”[1]鄭玄認為“無邪”可以理解成:取法先王之盛德,專心于勵精圖治,內(nèi)圣而外王。我們暫不去論鄭《箋》的解釋是否符合詩本義,因為從《論語》中所記載的孔門相關(guān)論詩的言論中也可以看出,孔子所重視的并非詩本義,而是引申義。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要正確理解所謂“思無邪”的含義,更應(yīng)該從孔子本人對《詩經(jīng)》所采取的一貫主張入手。
記載孔子論詩的主要資料《論語》一書,其中涉及詩論的部分共有十六處以上,有兩則尤為重要: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論語·陽貨》
前一則講的是《詩》的政治作用和外交作用;后一則談的是《詩》的社會價值和認識意義。可以看出,一方面孔子主張在學《詩》的過程中要格外重視它在政治外交、倫理道德、禮儀規(guī)范等方面的社會功用;另一方面孔子在習《詩》、論《詩》、用《詩》的同時逐漸認識并總結(jié)出了詩三百篇可用于“興、觀、群、怨”的經(jīng)驗。有意思的是,孔子一邊聲稱“思無邪”,另一邊也并不否認“詩有怨”。更加明白地說,就“怨”的功用而言,孔子是認同可以在《詩》中抒發(fā)、宣泄個人心中怨憤情緒的,進而言之,他也不反對憑借一些所謂怨詩“怨刺上政”的作用來達到“邇之事父,遠之事君”的效果。對于孔子提出的“思無邪”命題,關(guān)于前人解釋的直接記載各有所本,略有不同:
《集解》引包咸的解釋為:“歸于正”[2]。
——何晏《論語集解》
《注疏》解釋為:“《詩》之為體,論功頌德,止僻防邪,大抵皆歸于正”[3]。
——邢昺《論語注疏》
《集注》解釋為:“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fā)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chuàng)人之逸志,其用歸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
上述邢昺的《注疏》是基于《集解》“歸于正”而作的進一步闡釋,他從《詩經(jīng)》本身內(nèi)容要合乎政治思想、倫理道德、禮儀規(guī)范出發(fā),所說的“正”是與“僻”和“邪”相對立的;而朱熹強調(diào)的則是《詩》對人們的教化作用,即“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兩者從不同角度均強調(diào)了“思無邪”的“本”應(yīng)該歸之于“正”的特點。雖然他們的解釋未必能概括孔子“思無邪”的真正含義,但兩者間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相似的認識呢?原因可能在于它們都來源于后來儒家詩樂文藝傳統(tǒng)的一貫主張。
《荀子·大略》中有這樣一段話:“《國風》之好色也,《傳》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誠可比金石,其聲可內(nèi)于宗廟。《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5]這里所謂的“盈其欲而不愆其止”似乎是在孔子“思無邪”基礎(chǔ)上所做出的進一步發(fā)揮[6]。在《論語·八佾》篇上有記載“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正像是關(guān)于“思無邪”的一個注腳。與之相應(yīng),上文詩《傳》里談到的“盈其欲而不愆其止”也仿佛緣此得到了啟發(fā)。更為重要的是,在這里并不僅僅強調(diào)情欲的宣泄要有“禮義”的約束,而且更加高揚了詩歌的抒情作用。尤其是荀子本人對于《小雅》精神的理解對于后人的影響更為巨大,這種精神甚至還同樣適用于《詩經(jīng)》其他的篇章。“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闭f的就是《小雅》的作者不是用詩來給君上潑污水,而是以臣下的身份盡忠進諫。引申開來,就可以做出這樣的理解,即:詩批評時政是應(yīng)該贊許的,只要不是心懷惡意。上引何晏《集解》、邢昺《注疏》中對“思無邪”的解釋,剛好是從正面受到了《荀子·大略》中對于《國風》和《小雅》的這種評價的影響。此外,朱熹在《論語集注》所做的類似“善者可以感發(fā)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chuàng)人之逸志”這種教化層面的評價,其邏輯起點是他一貫主張的“正心誠意”之學。從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角度出發(fā),其目的是要“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荀子曾在《儒效》篇中主張“隆禮義而敦《詩》、《書》”[7](“敦”亦有作“殺”,此從王先謙《荀子集解》),之所以提倡禮義與《詩》、《書》并重,是因為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關(guān)于心與性的學說?!败髯訁^(qū)分外在的‘禮義——‘偽與內(nèi)在的‘性,又分‘性為‘情欲與‘心?!橛m可致‘惡,‘心則足以辨識禮義”,與此相關(guān),朱熹雖然表面上拋棄“性惡”轉(zhuǎn)而認同孟子的“性善說”,但他也分“心”、“性”為二。朱熹以為“‘性具于‘心而非‘心,它是先驗的‘在天者,‘心則是經(jīng)驗的‘在人者”[8]。這樣,正是由于朱熹把善歸之于“性”,把惡歸之于“心”,他在理解孔子“思無邪”的詩論命題時才做出了要“使人得其性情之正”的判斷?;剡^頭來,當我們再看荀子“盈其欲而不愆其止”的時候,對于他如何會把“情欲”與“心”分成兩個方面來就可以得出更加明晰的印象了。
也許在孔子那里,“思無邪”僅是他用來衡量文藝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寬泛尺度,對于《詩經(jīng)》中所反映出的喜、怒、哀、樂各種情感,他都采取了“思無邪”的博大胸襟予以包容,只是漢代以后的儒生們一方面受到荀子所傳詩論的影響,一方面限于政治、倫理、道德等方面的原因,滲透進了自己的判斷,才展現(xiàn)給我們今天的面貌。
注釋:
[1][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2頁。
[2][3][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頁,第15頁。
[4][宋]朱熹:《論語集注》(19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頁。
[5][7][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11頁,第138頁。
[6]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頁。
[8]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版,第563頁-564頁。
(杜春龍 江蘇淮安 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 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