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迪
【摘要】 輔導員是學院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本文著重論述了輔導員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提出輔導員應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探索,做到與時俱進,努力使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 輔導員責任意識奉獻精神
輔導員是學院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織部分,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學生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的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人與人的細致入微的心靈接觸,是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養(yǎng)性情、以心靈感動心靈的過程。實現(xiàn)這一過程的基本前提就是輔導員在工作中必須要具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這樣才能把學生教育好、管理好。因此,輔導員在班級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對良好班集體的形成、發(fā)展和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 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是輔導員工作的內(nèi)在要求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繁雜而艱辛的工作,涉及到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社會實踐、文體娛樂、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既要完成日常工作,又要及時處理好突發(fā)事件。輔導員工作既復雜多變,又默默無聞。輔導員工作的好壞、學生的思想穩(wěn)定與否將直接關系到學院工作的大局。作為輔導員,應把學生工作當作一項偉大的事業(yè)來對待,心里時刻都要裝著每一個學生,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做到每一件事都心中有數(shù),把握全局,有的放矢,保證和維護學院的安定團結,用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來激勵自己,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在輔導員工作實踐中,繁重的具體事務影響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發(fā)揮,事務性工作過多,導致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間相對減少。和學生談話過少,輔導員將不能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在工作中輔導員若只注重對學生的硬性管理,只注重對違紀學生的處理結果,而忽視對處理過程的分析,結果將出現(xiàn)學生當面接受,背后卻是拒絕的情況。這有悖于教育學生的初衷,也有悖于輔導員工作的原則。
例如,某班學生王某擅自離校去照顧病重住院的好朋友,輔導員經(jīng)過多方努力,先與該生取得了電話聯(lián)系,然后多次在電話中給他講道理、擺事實,通過交流使他明白了輔導員的良苦用心。一周后,他主動返校,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中。自這件事之后王某到畢業(yè)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違紀現(xiàn)象。在處理整個事件的過程中,輔導員從對學生負責的角度出發(fā),向班上同學、家長和王某本人了解情況后得知,他之所以擅自離校,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好朋友身患重病住院而沒有人照顧,一心只想著去照顧自己的好朋友,而造成擅自離校的結果。因此,輔導員在批評教育他時,首先肯定了他的這種動機,并多次利用休息時間主動跟他談心,進一步分析了他擅自離校的弊端,使他從心靈深處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下決心要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努力改正。
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占用大量業(yè)余時間、內(nèi)容繁雜、責任重大的工作。而繁雜的具體事務使輔導員在平日里工作很忙,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時間,很多事情是不能夠完成的。這就要求輔導員能夠犧牲更多的休息時間,具有很強的的奉獻精神和責任心。在實踐中,很多輔導員工作難以進展,究其根本原因,不是缺乏輔導員工作藝術和經(jīng)驗的因素,而是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具備了責任心和奉獻精神,輔導員工作才能做得深入,才能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二、 尊重學生是輔導員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
渴望賞識,是每一個人深層的精神需要,賞識是個人精神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它體現(xiàn)的是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輔導員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輔導員與學生雙向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學生的潛能和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輔導員應經(jīng)常的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真的愛學生。愛是尊重的基礎,如果離開了對學生的真愛,尊重只能是虛假的形式,唯有發(fā)自肺腑的愛,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尊重。作為輔導員,應把一顆摯愛的心傾注給自己的學生,既要當老師,又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細心地教導他們怎樣去學習、去生活、去做人,幫助他們解開學習中的疑難,擺脫思想上的困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班級里不免有被孤立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的學生,甚至還有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如果輔導員能接納而不排斥他們,就是愛,就是尊重。要做好學生工作,輔導員必須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并深入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與他們平等相處,真誠相待,用自己誠摯的感情去激發(fā)學生,這樣才能形成相互間的情感溝通與共鳴,也才能得知真情,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從而為自己正確的開展學生工作提供依據(jù)。同時,輔導員在工作中應做到正人先正己,輔導員先站在學生的位置上審視一下自己,在教育中是否理解學生?自己如果在學生的位置上會怎么做,等等。想好了這些問題后再審視學生,也許輔導員的工作就迎刃而解了。
做輔導員工作需要大量不計回報的付出與投入,愛每一個學生,正是這種付出與投入的表現(xiàn)。同時,輔導員工作必須要有責任心,時時想到學生,想到學生家長的期望、教師的責任、學校的名譽和國家的希望。奉獻和責任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是廣泛的,但又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施加于每一個學生身上,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只要是有了問題,輔導員都應給予及時的關心與幫助,并針對具體問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責任心的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這樣才達到教育管理學生的最佳效果。
三、 學會反思是輔導員形成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動力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千頭萬緒的工作,每天都要跟不同的學生打交道,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中發(fā)生的各類違紀事情,作為輔導員是無法回避,而且是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面對學生中各種各樣不同的違紀事件,除了追究違紀學生的責任以外,作為輔導員更要學會反思,做到要敢于正視自己,解剖自己,敢于觸及自己的靈魂。引導、教育學生成長成才是從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是每一個輔導員責無旁貸的義務。通過反思,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去教育和引導學生,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成為學生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為我們留下了這句誓言。同樣在當今的教育事業(yè)中,也要把“教育”與“思考”,特別是“反思”結合起來,“經(jīng)驗加反思等于成長”。輔導員管理工作既是一門領導科學,又是一門領導藝術,很多東西貴在總結,貴在反思。輔導員工作難免會憑經(jīng)驗或出現(xiàn)定位思考而產(chǎn)生矛盾,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管理行為和教育理念,在工作過程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對輔導員工作大有幫助。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輔導員在工作實踐中所積累的一些認識和經(jīng)驗的周期也會隨著縮短,如果其僅僅滿足于已獲得的經(jīng)驗,而不進行深入的反思和總結,那么其認識就不會深入。這就迫切需要輔導員把反思作為一種主觀愿望,時時刻刻進行反思總結,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工作新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實現(xiàn)輔導員工作的持續(xù)發(fā)展和不斷創(chuàng)新,在工作實踐中做到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變化發(fā)展的要求,使輔導員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貴庫.淺談高校輔導員應具備的品質(zhì)和觀念[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5(2)
[2]張陽.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案研究[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5)
【作者簡介】 李迪(1978-),男,壯族,廣西田陽人,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干事, 助教。
(責編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