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海
【引子】
天寶十四年十月,唐玄宗攜楊貴妃前往驪山華清宮避寒,十一月,安祿山舉兵造反。杜甫途經(jīng)驪山時,唐玄宗、楊貴妃正在享樂,殊不知安祿山叛軍已鬧得不可開交?!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詩人途中的見聞。華清宮裝飾得像仙界一般,而宮門外隨時有尸體陳路,咫尺之間,貧富差別竟如此之大,當(dāng)政者的荒淫實在讓人觸目驚心。這兩句使用的便是借代這種修辭方法。以“骨”代替尸體,是部分代替整體。作者在反映凍死的人這一當(dāng)前事物的時候,因為胸中早已積壓了萬分悲痛,理性和直接的表達已經(jīng)不能宣泄他的憤怒,以“骨”代人,使作者積壓已久的郁悶之情得以發(fā)泄。從表達效果看,以“骨”代替尸體,讓人不寒而栗,不禁想到當(dāng)時窮人的生活狀態(tài),并由此引發(fā)了讀者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當(dāng)權(quán)者的憤慨。
【基本概念】
借代就是利用事物間的相關(guān)性作示意體,本體不出現(xiàn),與本體相關(guān)的具體的或形象的事物作為代體的修辭格。
【基本分類】
借代的基本類型有以下幾種:
1.借特征或標記代人或物。例如:“喂,胖子,先抽支牡丹,然后請你喝杜康。”“胖子”代某熟人,“牡丹”代牡丹牌香煙,“杜康”代杜康酒。
2.用部分代整體。例如:“我離不開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秋”是四季之一,以“秋”代年。
3.用特稱代泛稱。例如:“群眾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上萬個諸葛亮,每個鄉(xiāng)村,每個市鎮(zhèn),都有那里的諸葛亮?!薄爸T葛亮”是專有名詞,這里泛指聰明能干的人。
4.用泛稱代特稱。例如:“水生說:‘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瓡蠜Q定成立一個地區(qū)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女人”是泛稱,這里特指水生妻。
5.借具體代抽象。例如:“人家肚里有墨水,說話、辦事比咱強?!薄澳蹦司唧w事物,此處指代“文化”這個抽象的概念。
6.借實數(shù)代虛數(shù)。例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薄叭摺敝负芎?“一日”指時間很短。
7.借處所代人或物。例如:“為啥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因為漢朝時,商賈集中在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當(dāng)時到東京、西京買貨物,俗稱買東西?!薄皷|西”是處所“東京和西京”的并列簡稱,就借代了東京和西京的貨物,“買東西”沿用至今。
【注意事項】
辨別和運用借代時,要注意借代和借喻的區(qū)別。辨析借喻和借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借喻能換成明喻,而借代則不能換成明喻。例如:“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泵坊ㄩL在枝頭上,所以“花枝”代指“梅花”。這里若換成明喻的形式就是“還有那個像花枝一樣的梅花在俊俏地開放?!边@樣解釋明顯不通。
【跟蹤訓(xùn)練】
一、下列各句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方法,請指出來。
1.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間沒有永恒的冬天。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3.幾個蒼蠅咬幾口,決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
4.一群紅領(lǐng)巾飛上主席臺,向英雄獻花。
二、讀下面一首元曲,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秋風(fēng)遠寒皂雕旗,明月高臺金鳳杯。紅妝肯為蒼生計,女妖嬈能有幾?兩蛾眉千古光輝,漢和番昭君去,越吞吳西子歸,戰(zhàn)馬空肥。
A.“紅妝”“蛾眉”都是借喻,分別比喻王昭君和西施,突出了古代美女的特點。
B.“女妖嬈能有幾”是設(shè)問,后面以王昭君和西施作答,突出兩位女性的偉大。
C.“戰(zhàn)馬空肥”一句與“紅妝肯為蒼生計”是對比,譏諷統(tǒng)治者不抵抗強敵,不如紅妝女兒勇敢。
D.“越吞吳”的“吞”字,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越王的兇暴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