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對流浪兒童實施“保護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兒童救助政策的目標是要在臨時救助流浪兒童的基礎上,強制性地將他們護送回家。對流浪兒童的民族志調查發(fā)現(xiàn),在沒有致力于解決流浪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的情況下,這種“保護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實滿足流浪兒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兒童。流浪兒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別考慮流浪兒童自己的生存實際與主觀選擇。
關鍵詞:流浪兒童;流浪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福利政策
中圖分類號:C913;D6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257-5833(2009)04-0080-07
作者簡介:程福財,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所助理研究員、博士(上海200020)
一、政策背景與研究目的
目前,我國共有100~150萬左右的流浪兒童。他們終日浪跡街頭,得不到負責任的成人的照護,不僅自身面臨生存危機,也給社會秩序的維持帶來挑戰(zhàn)。1995年,中央明確指出,要試辦流浪兒童保護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兒保中心”)。從這一年開始,民政部著手建立兒保中心,嘗試制度化地為流浪兒童提供照顧、保護。民政部要求每個地級城市都建立一所兒保中心,到2005年底,全國兒保中心的總數(shù)達130個。在尚未建立兒保中心的城市,流浪兒童的救助工作則繼續(xù)由救助管理站承擔。
長期以來,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的運作都缺乏明確的政策指導。它們的具體運營,主要是依據(jù)旨在保護一般兒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與2003年國務院出臺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這些法規(guī)政策,只對流浪兒童的救助保護作了抽象的原則性規(guī)定,操作性低。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流浪兒童的救助工作,2006年初,民政部等中央十九部委發(fā)布了《關于加強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見》;2007年,民政部與國家發(fā)改委聯(lián)合制定了《“十一五”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體系建設規(guī)劃》和《關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這兩個文件對我國現(xiàn)存的流浪兒童救助工作經(jīng)驗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對我國未來流浪兒童的救助工作提出了總體性的規(guī)劃。不過,從這個總綱性的規(guī)劃出發(fā)到具體的政策實踐仍需要一個過程。
與針對一般流浪乞討人員的、建立在自愿基礎上的救助管理不同,針對流浪兒童,目前,我國各地普遍借鑒江蘇等省的經(jīng)驗,探索實行對流浪兒童進行保護性救助政策。按照這種政策。流浪兒童被視為缺乏民事行為能力的個體。因此,針對他們的救助,被認為不適于建立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所強調的“自愿救助”的基礎上。無論流浪兒童個人的意愿如何,保護性救助模式一律將流浪兒童視作自愿接受救助,堅持實行“發(fā)現(xiàn)一個救助一個”的政策?!蛾P于加強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公安機關對于執(zhí)行職務時發(fā)現(xiàn)的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打擊犯罪行動中解救的未成年人,以及有輕微違法行為但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不予處罰且暫時無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責任人的未成年人等,應當及時將他們護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接受救助?!彼斜凰瓦M救助機構接受救助的流浪兒童,未經(jīng)同意,不得擅自脫離救助機構。他們的離開,須有監(jiān)護人的陪伴。在救助機構內,救助機構對受助對象享有一定的管理權限。為了防止機構內流浪兒童的擅自出走,采用保護性救助模式的機構都采取了一定的防范、保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機構內流浪兒童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空間。
各地流浪兒童救助部門為機構內的流浪兒童免費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住宿與醫(yī)療等服務。民政部也積極建議各中心為流浪兒童提供心理咨詢與文化教育。從實務層面看,一般地,在流浪兒童主動或被動地(被公安、城管等執(zhí)法部門移送)送到救助機構尋求救助時,救助機構將努力通過這些兒童聯(lián)系他們的自然監(jiān)護人。如能順利找到他們的監(jiān)護人,這些兒童就將被護送回家,或者直接被他們的監(jiān)護人領回家。如果長時間與他們的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不上,這些兒童將被轉介到兒童福利院或其他政府辦的兒童服務機構內接受看護。
迄今為止,以兒保中心等為載體的流浪兒童救助體系的建立與運作已逾十年,預期的目標是否已經(jīng)達成?現(xiàn)行流浪兒童福利政策是否有效地幫助了流浪兒童,解決了流浪兒童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目前仍然缺乏系統(tǒng)的評估研究。由于無法取得關于全國流浪兒童救助機構運作的詳細數(shù)據(jù)資料,特別是定量統(tǒng)計資料,對現(xiàn)行政策績效的客觀評估研究很難進行。為此,本研究擬根據(jù)該政策的目標群體——流浪兒童——對于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的主觀經(jīng)驗與評價,去評估現(xiàn)存流浪兒童福利政策的運作效果。這一研究思路的選擇,也是由于流浪兒童是我國流浪兒童福利政策的最直接利益相關人的事實。他們的主觀經(jīng)驗、感受與評定,對我國流浪兒童福利政策效果的評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流浪兒童,在本研究中,特指18歲以下的、大部分時間在城市公共場所流浪、得不到負責任的成人監(jiān)護的未成年人。本研究的線人(Informants)是研究者在街頭調查到的49名流浪兒童。這49名兒童中,有21位曾經(jīng)一次或多次、主動或被動地去過上?;蚱渌鞘械牧骼藘和戎鷻C構接受救助,他們親身體驗過這些機構的運作。另外28位兒童則是從它處獲得對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的間接體認。這些孩童的年齡在9歲到18歲之間;其中僅4位女孩;只有1位是上海本地人,其他的都來自外省市;他們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一年級以下;流浪時間從2天到14年不等。
(二)數(shù)據(jù)收集
研究采用民族志(Ethnography)的方法進行。民族志的研究路徑給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在“自然”情境中了解流浪兒童的機會,它使得研究者有可能通過長期的互動而與被研究者建立可靠的信任關系,從而深入流浪兒童的日常生活,傾聽、記錄他們的聲音,獲得許多其他研究方法所無法得到的翔實而可靠的數(shù)據(jù)。從2005年4月到2006年1月,研究者先后用7個月的時間在鐵路上海站附近,觀察、訪問流浪兒童,先后在街頭接觸流浪兒童49人,寫就60萬字的田野調查筆記。2008年10月開始,研究者對該地區(qū)流浪兒童開始了新一輪的追蹤調查。有關流浪兒童對我國流浪兒童救助政策的經(jīng)驗、感受與評估,正是在該項民族志的調查中獲得的。
由于流浪兒童一般不愿意接受正式的結構式訪談,本研究主要通過無結構式訪談收集數(shù)據(jù)。為了盡可能地確保訪談的質量,所有的訪談都是在研究者成功地與流浪兒童建立起信任關系之后進行。在訪談中,研究者鼓勵被訪流浪兒童自由地表達所有關于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的感受。訪談大多以小組形式進行。當研究者在訪談一個流浪兒童時,他/她通常要求邀請其同伴參與,或者其同伴會主動要求加入。他們更樂意集體性地與研究者分享他們的經(jīng)驗。在訪談過程中,小組中的流浪兒童總是傾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與體會,及時地或確認、或糾正、或補充其他流浪兒童的說法。因此,研究者所收集的資料,大多是在訪談小組內的流浪兒童相互提醒、互相驗證之下獲得
的。得到被訪流浪兒童的同意,研究者對訪談進行了錄音。在訪談現(xiàn)場,除了適時控制訪談過程外,研究者簡要記錄了被訪者的表情、肢體動作等無法錄音的信息,并在翻譯錄音時一并紀錄。
(三)數(shù)據(jù)分析
民族志調查的數(shù)據(jù)分析過程起始于數(shù)據(jù)的收集過程。在本研究中,每天的田野調查結束后,研究者就盡可能快地詳細寫下田野筆記,并將錄音資料翻譯成文字。在隨后反復閱讀這些文字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以數(shù)據(jù)主導(Data-driven)與理論主導(Theory-driven)并重的方法對所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的編碼、分析,逐步發(fā)現(xiàn)一些相關的主題(Themes)、類型(Types)與模式(Patterns),自己在此過程中的感受、初步的理論思索與分析等也以備忘錄的形式記載下來。在結束所有的田野調查、訪談后的正式的數(shù)據(jù)分析階段,研究者對由全部的田野筆記與翻譯成文字的錄音反復閱讀,采用Glaser與Strauss倡導的反復比較的方法追蹤業(yè)已出現(xiàn)的所有主題、類型與模式,直到穩(wěn)定的關系模型出現(xiàn)后為止。為了確保研究的可信度,研究者采用成員檢驗(Member checks)的方法,邀請受訪的流浪兒童對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和闡釋予以確認、補充或校正,以便在更大程度上確保本研究能夠準確反映流浪兒童的心聲。同時,也對與研究發(fā)現(xiàn)的關系模式不吻合的負面數(shù)據(jù)予以特別的強調、分析,以進一步保證研究的可信度。
三、研究結果
對于現(xiàn)行流浪兒童救助政策的目標與手段,本研究調查到的流浪兒童大多都不予認同。盡管他們在救助機構內可以免費獲得包括食物、衣物、住宿、醫(yī)療等在內的基本生活資料,但他們無法接受這些救助機構采用的防范他們擅自外出的嚴格的保安措施,亦拒不接受救助機構確立的強制性護送他們回家的所謂“家庭融合”的政策目標。
(一)保護性政策手段的控制性
為了確?!凹彝ト诤稀钡恼吣繕说膶崿F(xiàn),救助機構采取了嚴密的措施防范流浪兒童擅自外出。但是,調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受訪流浪兒童都不認同這些“保護性”的救助策略。他們明顯不滿意自己“被關在兒保”的經(jīng)歷,抱怨自己在救助機構缺乏必要的自由,生活太過單調。訪談中,15歲的流浪男童王濤這樣說道:
我是自己主動去兒保的。但是,我去錯了。我以為那(兒保)是個好地方??匆粋€家伙,也是流浪的,比我大,說兒保是個很好的地方——有免費的飯吃,有地方睡,不用干活。實際上不是那樣。第一次進兒保的時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分明就是一個監(jiān)獄。鐵門、鐵窗,還有大鎖鎖門、保安看門,進去了,根本就出不來,不自由。
王濤非常反感兒保的鐵門鐵窗。說起這個的時候,他的語調明顯加強,失望而憤怒。在他看來,在兒保的生活,“實在太沒有意思”。因為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他們都被限制在特定的房間里。他認為這樣的保護性救助并不適當,救助機構不必要限制他們的外出,不必要規(guī)定兒童的外出須由成人的陪護,“如果我真的想回家,我自己能回去?!阒?,我當初就是自己出來的。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15歲了,不需要別人陪”。當他還在兒保的時候,他一直伺機逃跑、重返街頭。在研究者的要求下,另外一個流浪兒童羌利不無得意、繪聲繪色地回憶了自己當初翻墻逃離兒保的經(jīng)歷:
那是前年[2003年]。我被關在三樓,一共有20來個小孩。每天我都想逃跑,里面不好玩。有一天,我在拉屎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廁所窗戶外有一根大的水管子。這管子從地上通到樓頂。我就想我順著這管子往下爬,就可以逃跑出去。……那時候,廁所的窗戶還沒有用鋼筋封住,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另外兩個小孩,我們都很興奮,但是,沒有告訴其他人。這種事,要悄悄做,不然就會被兒保的叔叔發(fā)現(xiàn)。后來,終于有一個好機會。一天晚上,很晚,下大雨。保安都睡著了。我們就打開窗戶,順著那水管往下溜。一到地上,我們就往圍墻那里跑,翻墻逃跑。很多小孩都跟著我們逃跑,我們都跑掉了。媽的,那些小孩應該感謝我。要不是我,他們哪里能出去?
羌利的逃跑經(jīng)歷及其對該經(jīng)歷的敘述,生動地體現(xiàn)了流浪兒童對于兒保的“保護”的不滿與抗議。為了逃跑,他們不惜冒從三樓墜樓的風險,夜半翻墻;為防止泄密,他們盡可能地不將逃跑計劃告訴他人。當他們認定的逃跑的好時機——大雨滂沱的黑夜——來臨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地從三樓外的水管往下滑。在背后驅使他們如此行動的,是其對充滿“保護性”措施的兒保中心單調生活的反抗和對自由童年生活的向往。盡管這次逃跑距離訪談的時候已兩年多,羌利對于免費提供食宿的流浪兒童救助機構仍心存戒懼。他說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去那里。不僅如此,他更嚴肅地警告他的朋友光頭——一個13歲的流浪男孩——不要試圖去兒保尋找?guī)椭?/p>
經(jīng)過勸說,原來一直想去兒?!绑w驗生活”的光頭再也不提去兒保的事,盡管他知道兒保會為所有的流浪兒童免費提供食物、衣服與住宿。但是在街上“找得到吃的、不缺衣服、能睡覺的地方多著呢”。兒保嚴格的保護性措施,剝奪了他對于該機構提供的免費服務的興趣。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被訪流浪兒童都不認同兒保中心內的單調生活。即使是自己選擇、心甘情愿地待在兒保的流浪兒童呂強與小沈,也抱怨里面的生活太過單調。根據(jù)他們的敘述,他們當初之所以自愿選擇待在兒保,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有更好的歸宿。他們在自己的家里找不到溫暖,但是,他們也不喜歡漂泊的、充滿風險的街頭生活。因此,一旦被警察轉送到兒保,發(fā)現(xiàn)有免費的生活必需品,也便在其中待下去。不過,呂強也抱怨兒保內生活的不自由。后來,他有機會被兒保的職員選中為工作助理,協(xié)助機構內職員做清潔等內務工作。作為非預期的報酬,他因此可以獲得更多地在兒保內自由活動的機會。對此,他十分欣喜。
可見,盡管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為流浪兒童提供了免費的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以一種良好的動機與辛勤的努力為流浪兒童提供保護,但是,那種依保護性路徑展開日常運作的救助機構,實際上剝奪了不少流浪兒童從中尋求幫助的意愿。流浪兒童不僅需要食物、衣服、住宿等可見的生活資料,更需要自由歡快的童年,需要自主的生活。
(二)家庭融合政策目標的強制性
如上文所言,將流浪兒童護送回家,實現(xiàn)其與家庭的“融合”,是我國流浪兒童救助機構運作的目標。不管流浪兒童個人的期望如何,他們一旦進入到救助機構,該救助機構就將想方設法與他們的父母、自然監(jiān)護人取得聯(lián)系,以便將其護送回家,以實現(xiàn)所謂的“家庭融合”。不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救助機構這樣的努力,對于大多數(shù)的流浪兒童來說,都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大多數(shù)的流浪兒童與自己的家庭、父母的情感聯(lián)系都比較微弱,他們拒絕被簡單生硬地護送回家。對于那些因為被父母、家人忽視、虐待而外出流浪的兒童,尤其如此。
讓我們先以光頭的故事為例加以說明。光頭來自安徽農村。很小就被過繼給他的姑媽。不幸的是,他不但得不到養(yǎng)父母的關愛,還經(jīng)常遭受他們的挑剔、責罵與毆打。他的親生父母盡管知道他的經(jīng)歷,卻不加干預。2005年農歷新年過后,光頭忍無可忍而離家出走。盡管他不清楚他
的父母、養(yǎng)父母為什么要那樣對待他,但是,他很明確地告訴研究者:“我一點都不想回家?!彼?,盡管他一開始非常有興趣于兒保中心,但在得知兒保的目的就是要送其回家后,他倍感沮喪。對于家的厭恨,是他選擇與以送流浪兒童回家為目標的兒保保持距離的重要原因。
對于兒保中心確立的“家庭融合”的目標的反應,光頭并不是特殊的個案。那些因為被家庭忽視與虐待而離家外出流浪的兒童,大多有非常類似的看法。在呂強得知自己的父母終于被兒保中心找到、自己將被很快送回家的時候,他非常失望:
我情愿呆在兒保,我不想回家。我爸總是打我。他很殘忍,真的,你能想象他曾經(jīng)逼我光著腳在冰上站很長時間嗎?他一點都不在乎我,我媽也是那樣。她總是挑我的刺,然后唆叫我爸去打我。我恨我爸,恨我全家。從來就不想回那里去。
但是,由不得他的不喜歡,呂強很快就被安徽救助管理站的職員從上海帶走。不過,呂強很得意地告訴研究者,他設法騙得當?shù)刎撠熅戎ぷ鞯拿裾止賳T的同意而脫離其監(jiān)控,并想法回到了上海,繼續(xù)流浪。顯然,呂強無法接受回家的安排。在他看來,家里只有輕視與虐待。和回家相比,他寧愿選擇他也不甚喜歡的兒保。盡管被強制性地護送回到他們家鄉(xiāng),他仍想方設法回到上海。他所需要的,不是兒保所安排的“回家”,而是遠離那個在他看來沒有關愛的家。
在所有被調查的流浪兒童中,只有一位與其父母、家庭仍然保持良好關系的流浪兒童認同兒保中心“家庭融合”的制度安排。這位16歲女童的一位親戚曾經(jīng)許諾她父母幫她在上海找一份工作。然而,當她來到上海后,等待她的工作,卻是做妓女。在美容院待了15天后,她終于成功逃脫,并被警察護送到兒保中心。她十分想念她的父母,急切地想回到家里。對于這位女孩而言,在街頭流浪并非她的自主選擇,她與父母仍然保持著良好的心理關聯(lián),她的父母仍然關愛著她。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的“家庭融合”的安排,正好切中與這位女孩的具有類似流浪經(jīng)歷的流浪兒童。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因為父母的忽視、虐待而離家出走的流浪兒童來說,簡單地將他們送回家,并不是對他們的保護,而是將他們重新推入到一個缺乏關心和愛、充滿忽視或虐待的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
四、結論與討論
我國現(xiàn)存的流浪兒童救助政策的核心,在于通過強制性的措施將流浪兒童送返回家,實現(xiàn)所謂的“家庭融合”的目標。這樣的一種政策安排,與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有其一致性。從現(xiàn)實的情況看,這個政策,對我國流浪兒童問題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那些因為被騙而不幸流浪的兒童、那些因為迷路走失而流浪街頭的兒童、那些因為一時沖動而離家出走的流浪兒童、那些被人拐騙綁架外出的兒童等,都能從這樣的政策安排中獲益良多。將他們護送回家,在實際上幫助了他們擺脫充滿風險的街頭生活,并重新回到一種有利于他們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真正認同目前的流浪兒童救助政策、渴望被送回家的兒童,僅僅是少數(shù)。對于大多數(shù)與父母、家庭的情感關系微弱甚至斷絕的流浪兒童來說,除非發(fā)展出有效的公共服務來改善他們的親子關系、家庭環(huán)境,否則,“家庭融合”的安排就不會為他們接受。從本研究的結果看,旨在保護和教育流浪兒童的救助機構實際上成為了流浪兒童眼里的剝奪他們自由的“監(jiān)獄”,大多數(shù)流浪兒童都抱怨救助機構內生活單調、乏味。需要反省的是,提供免費的食物、衣物與住宿的救助機構,緣何不能吸引住流浪兒童?他們?yōu)槭裁纯偸撬艡C外逃、重返街頭、抗拒回家的安排?對于這些問題,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解釋。
(一)成人統(tǒng)治與兒童反抗
根據(jù)我國的有關法律,救助機構有義務照看好這些兒童;在道義上,救助機構的職員也可能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些流浪的孩子護送回家。一般看來,放任兒童返回街頭流浪的做法,將使得這些年幼的兒童重新返回到危險之中。在這個意義上,以強制護送回家為核心內容的保護性的救助政策獲得了其合理性。然而,流浪兒童并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他們有權決定是否留在救助機構接受救助服務,有權決定是否回家、如何回家等涉及到他們切身利益的問題。很多流浪兒童相信,如果他們真的想回家,沒有成人的陪伴、護送,他們照樣能夠順利地回去。這一點,可以從王濤的有關述說中得到清晰的認識??梢?,對于他們在街頭的生活以及生活的能力、能動性(Agency),流浪兒童有著與成人社會不一樣的體認。不過,由于成人與兒童之間權力關系的不對稱性,他們的意見大多數(shù)時候都未能被成人社會的嚴肅考慮,他們的個人選擇亦未能被成人社會認可、尊重。救助機構的職員從流浪兒童的逃跑等抗拒性反應中一定可以看到兒童對其間所謂的保護不滿,但是,從民政部門公布的資料看,所謂的保護性救助模式仍為民政部門所倡導①。筆者以為,兒保中心采取的嚴密的保護性救助措施、嚴格的保安措施等,其實是成人社會對流浪兒童的能力、能動性的不信任的反映。這種不信任的結果,則是此種保護性救助服務的失效。
顯然,流浪兒童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判斷與選擇,他們遠非被動的服務接受者,而是能動的社會行動者。班杜拉(Bandura)的研究曾經(jīng)令人信服地指出,除非讓兒童參與到?jīng)Q策過程之中,否則,他們就不會積極地參與到?jīng)Q策的執(zhí)行過程中去。認真傾聽并尊重流浪兒童的聲音,是流浪兒童工作者成功地與流浪兒童建立信任關系并有效開展流浪兒童工作的前提。在決定是否放棄以及如何放棄流浪生活的問題上,流浪兒童自己的意志具有決定性作用。
(二)基于流浪兒童需要與實際的服務的缺位
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03年底,民政部累計投入部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2000多萬元,地方配套資金投入了上億元,建成了130個專門為流浪兒童提供救助服務的救助保護中心。民政部門每年對150000人次的流浪兒童進行了救助。然而,目前流浪兒童救助機構提供的服務相對比較欠缺。救助機構通常只負責為其中的流浪兒童提供生活必需品、醫(yī)療服務與強制性護送回家服務。據(jù)統(tǒng)計,有69.2%的流浪兒童救助機構僅有住宿床位,缺乏獨立的生活空間和活動場地,無法開展心理輔導、行為矯治、教育培訓等工作。不僅如此,因為流浪兒童的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兒童對文化教育活動甚至毫無興趣,救助機構內的文化教育活動對教師的要求又比較高。然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流浪兒童救助機構的職員都來自原來的收容遣送站,他們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教育教學訓練,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沒有專業(yè)的流浪兒童工作者,便很難有效地發(fā)展出專業(yè)的流浪兒童服務。這種局限性與嚴格的保安措施一起,使得機構內的流浪兒童生活變得單調乏味。
流浪兒童離家外出的原因多種多樣。不過,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與其父母的關系都存有一定的障礙。對于這些兒童的發(fā)展來說,必要的親子教育技能訓練與替代性的兒童照顧方案,尤為緊要。然而,在目前的流浪兒童福利政策框架內,并沒有針對護送流浪兒童回家后的后續(xù)跟蹤服務,沒有致力于消除流浪兒童外出流浪的根本致因的努力。我國流浪兒童的流出地大多是相對欠發(fā)達的中西部農村地區(qū),流入地則為大中城市、特別是沿海大中城市??紤]到我國幅員遼闊與福利政策行政的地域性現(xiàn)實,沿海城市的流浪兒童救助機構往往很難發(fā)展出有效的服務去消除家在中西部農村的流浪兒童的家庭問題;而中西部地區(qū)又相對欠發(fā)達,農村地區(qū)的兒童福利水平落后,針對流浪兒童的預防性服務與治療性服務都很欠缺,如果不能建立針對這些兒童所在家庭的支持性服務、解決他們的家庭問題,即使將流浪兒童強制送返回家,他們也不會在那個充滿問題、缺少關愛的家庭久留并健康成長。
從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可見,現(xiàn)存的流浪兒童福利政策的合理性有待重估。我國政府已經(jīng)承諾將會繼續(xù)加大對各地流浪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的投入,強調要加大對救助機構的設施建設。但是,只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硬件建設,并不足夠。流浪兒童救助機構提供的服務,應該更大程度地切合流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比如,其中的文化教育活動要切合流浪兒童的特殊性;可以開展必要的專業(yè)的心理咨詢?yōu)榱骼藘和迦松哪繕?;適當從社會引進志愿者加入到流浪兒童救助工作中來,讓流浪兒童在更大范圍與社會保持聯(lián)系。
根據(jù)Bar-on的研究,對于那些無法從父母、家庭那里獲得必要照顧的兒童來說,流浪生活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對于一味簡單地將流浪兒童送返回家的做法,那些幫助流浪兒童更好地在街頭生活的政策措施,可能更能切實地提高這些兒童的生存質量。在這方面,目前亟需要采取具體的行動來防止流浪兒童在街頭被黑社會人士、犯罪分子所剝削、濫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流浪兒童有更好的生存之道,他們就不會去越軌犯罪。各地流浪兒童救助機構可以主動走上街頭,尋找并幫助那些浪跡街頭的兒童;警察與城管等在街頭執(zhí)法的公務人員,也要在必要的時候為街頭的流浪兒童提供幫助、保護。
(責任編輯:薛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