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婷
唱了半天,還是唱不清楚這城市的孤獨;唱了半天,還是唱不干凈這城市的痛苦。
——崔健
每個人的KTV
在北京去唱歌的話,十個人里估計有八個人的第一反應是,要是想效果好,還是去錢柜吧。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去錢柜唱歌,也算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錢柜在北京的KTV里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品牌,音效好,自助餐好,有檔次,當然,也貴。
唱歌的人一般分為幾類,第一類人是大家熟悉的麥霸,麥霸分唱得好與唱得不好的,其共同之處是每首歌幾乎都會唱,而且都要拿著話筒唱,麥霸其實是KTV里最不能少的人,去唱歌如果沒有人當麥霸,簡直是了無生趣;第二類人是比較守規(guī)則,按照平均分配主義,偶爾露一手,這類人要么是一鳴驚人,要么就是普普通通;第三類人是輪到他的話,唱就唱吧,一般有幾首讓大家都知道的代表作,只唱代表作是最鮮明的標志;第四類人是只聽歌、埋頭吃東西、偶爾會瞌睡,這類人通常是男的,屬于打死他也堅決不唱一首歌的人。
我有個閨蜜,說最喜歡和男朋友周末早上去錢柜唱歌,一是為了練歌,二也是娛樂消遣,我聽了后,覺得要是不考慮錢的話,確實算個不錯的業(yè)余活動,可用我家屬的話來說,這純屬吃飽了撐著,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么大。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某年圣誕節(jié)與同事在錢柜唱歌,唱了三個多小時,花了3000多元,估算下來,大概是每分鐘15塊錢,回來后心疼了好久,不是自己花錢,勝似自己花錢。
其實說起KTV,我總難忘劉若英的《一個人的KTV》里面的話,“唱自己的歌,想著這幾年來我的臉的改變。唱自己的歌,讓那些日子一幕幕重現(xiàn)眼前。唱別人的歌,聽聽別人的心情,想象別人過的日子。最后嗓子終于沙啞了,淚水也終于布滿了我的臉頰。”這哪是唱歌,分明是回憶與不舍,她并沒寫唱誰的歌,但細細想來,除了陳升的歌曲,還能有誰讓她淚流滿面。
她說“我不過是一個人在KTV里扮演平凡女子的悲喜劇”,而我們去KTV呢,是作樂尋歡,再多的歌,畢竟都是別人的。
咖啡里的小野麗莎
一個咖啡館里播放的音樂通常能讓人看出它的品位與檔次,電影《卡薩布蘭卡》有句經(jīng)典的臺詞,“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咖啡館,而她偏偏就走進了我的”,很多人偏愛去某個咖啡館的原因之一也許就是因為喜歡那里放的音樂。
北京的特色咖啡館里,“雕刻時光”算是一家,他的分店較多,最特別的是香山店,這家店偏愛放鄉(xiāng)村音樂;后海的咖啡館,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從煙袋斜街一路走過去嗅到的都是咖啡與喃喃細語的混合味道,音樂隱隱約約在湖面上蕩漾,走一段就變了一段風格,民謠、薩克斯、藍調……三里屯的咖啡館,總是沒有三里屯的酒吧出名,這里更有時尚感一些,所以在三里屯聽JAZZ似乎更為適合。
有人評價小野麗莎的音樂最適合在咖啡館里聽,一杯醇香的藍山咖啡,一本杜拉斯的《情人》,足以消磨一下午。記得年前小野麗莎在北京演唱會的舞臺便是一個小小的咖啡館,聽著她的音樂,心可以慢慢靜下來,不刻意,不張揚,像一陣風無聲地拂過發(fā)梢,一朵花微微搖了搖,一片葉子落了下來。
小野麗莎讓更多的國人知道她并且喜歡上她,大都是因為電影《天下無賊》里那首插曲《玫瑰人生》,從而也知道了波薩諾瓦(Bossa NONA),這種自然柔和、帶點慵懶、性感的異國情調。
還記得左岸咖啡館那首著名的廣告曲“Ay Cosita Linda 可愛的你”嗎?如果沒有聽過,不妨找來聽下,在某個夕陽西下的傍晚,為自己泡杯咖啡,讓小野麗莎海風般清爽的聲音,留下一個值得懷念的夏日記憶。
開往春天的地鐵
如果北京地鐵要選代言歌曲的話,我第一個投票的就是當年那部徐靜蕾主演的電影《開往春天的地鐵》里的主題曲,甚至到現(xiàn)在,只要我坐地鐵,聽到地鐵報站聲“下一站復興門……”,我的腦子里就會響起這首歌的曲調。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清楚記得電影里的情節(jié),一個整日在地鐵中消磨時間的男人,苦于怎樣鼓足勇氣向妻子坦白自己失業(yè)的事實,而正處于七年之癢的妻子卻對另一個男人有了微妙的感情。當我們在現(xiàn)實的城市中迷失了自己,地鐵似乎成了北京的庇護所。
每天,匆匆忙忙的都市人,他們通過地鐵,扶著冰涼的欄桿,復雜的換乘,密不透風的貼身依靠,在這城市的地底穿行,從城市的一個角落,與擦肩而過目光交錯的陌生人同車,再經(jīng)過一段忽明忽暗的旅程,一陣陣輪軌碰撞聲回蕩在隧道里,帶上耳機,好像通過了一個隔絕在外的世界,達到城市的另一個角落,終點,或者起點,繁擾的,也是孤獨的,上上下下來來回回,猶如每一段人生,載著快樂和憂傷、夢想與希望,越過寒冬,開往春天。
記得電影的結尾是在地鐵站的茫茫人海中,妻子突然想起和丈夫剛到北京時的情景,兩人滿懷希望,地鐵里的風吹動他們的頭發(fā)。一切猶如一場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