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坤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如果平鋪直敘,內(nèi)容再好,也不易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但如果在作文中運用一些技法,給文章制造一些波瀾,自然更容易吸引讀者去探尋究竟。 那么,寫作時應如何達到波瀾起伏、一波三折的效果呢?下面為同學們介紹一些小技巧。
一、巧設懸念,吊人胃口
懸念,在古典小說里稱為“扣子”或“關子”。 這里所說的“懸念”是指,在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時刻,故意岔開不作交代,使讀者產(chǎn)生急于追尋探究的心理的一種結構技巧。 如小說 《一碗陽春面》 就是很好的范例。 文章開篇寫大年三十兒深夜十二點,母子三人來到北海亭面館吃面,且合吃一碗,這一情節(jié)足以引起讀者的好奇。 接下來寫一年后他們二吃陽春面,仍沒揭開謎底。 再寫又過了一年他們?nèi)躁柎好?,時間、地點、人物依舊,陽春面變成了兩碗,這又是為什么?就在讀者越發(fā)好奇的時候,小說恰到好處地通過母子三人的對話交代了他們所遭受的厄運。 繼而又寫母子三人十年沒有來吃面,由此設下了新的懸念:他們?yōu)槭裁礇]有來?他們的命運怎樣了?多次巧設懸念,扣人心弦,使文章曲折有致。
二、妙用誤會,引人入勝
妙用誤會就是借助人物之間的各種誤會造成一定的矛盾沖突,從而鋪排情節(jié)。 如 《紅樓夢》 中寫寶玉與黛玉之間的誤會,引出下文黛玉以殘花自況、荷鋤葬花的情節(jié);后又寫桃花坡上寶黛二人見面和解。 層層深入,引起了讀者的心理期待,猜測寶黛的愛情糾葛和黛玉的命運歸宿。
三、善用巧合,增添魅力
設置巧合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技法。 如 《水滸傳》 中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就安排了許多巧合。 開篇寫林沖巧遇李小二,為后文寫李小二感恩圖報埋下伏筆。 后寫李小二巧遇陸虞候,引出林沖上街買刀欲復仇的情節(jié)。 再寫草料場巧遇大風雪,正是風大雪緊,林沖才出門沽酒御寒,途中見到了山神廟;正是風大雪緊,草廳被壓倒,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正是風大雪緊,林沖進了山神廟,才用大石頭頂住廟門,從而聽到了仇人的談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無可忍,憤而殺敵。 整個故事以巧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推動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
四、抑揚呼應,波瀾起伏
這是為文章造就轉(zhuǎn)折、形成波瀾的又一重要技法。 可以是先抑后揚,也可以是先揚后抑。 如 《戰(zhàn)國策》 中“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開頭寫馮諼既無愛好,又無能耐,還愛發(fā)牢騷;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寫他如何為孟嘗君經(jīng)營“三窟”,表現(xiàn)了他非凡的才能。 開頭的“抑”是為了后面的“揚”。 如此,前后抑揚呼應,形成波瀾,增強了表現(xiàn)力。
五、虛實相生,富有情趣
這里說的“實”是指正面直接地寫,“虛”是指側(cè)面間接地寫。 文章要以實帶虛,虛中見實,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又一個波瀾。 如 《藤野先生》 一文主要敘述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但開頭三小節(jié)作者以冷嘲熱諷的筆調(diào)刻畫了清國留學生逛公園、學跳舞等不學無術的現(xiàn)象,表達自己對東京的失望,同時也是為國人的麻木而痛心,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之情。
六、合理突轉(zhuǎn),一波三折
突轉(zhuǎn),指情節(jié)發(fā)展似乎到了盡頭,卻突然筆鋒一轉(zhuǎn)柳暗花明,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心理反差,并在這種反差中感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 如 《荷花淀》 中,先用婦女們的對話和寧靜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她們輕松悠閑的心情;隨后情節(jié)發(fā)生突轉(zhuǎn),日本船只開過來緊緊追趕,她們駕著小船駛向荷花淀深處。 讀者的心情也隨之緊張起來。 這時,故事再次發(fā)生了突轉(zhuǎn),她們耳邊響起了槍聲,敵人已陷入了戰(zhàn)士們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一場伏擊殲敵戰(zhàn)很快告捷。
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有致的技法是多變的。 只有廣泛涉獵名篇佳作,用心靈去開啟社會生活這把金鎖,才能寫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