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雷
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許多院校對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采取“學生評教”、“督導評教”、“同行評教”和“教師自評”等措施,努力從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來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但經(jīng)過調研,筆者發(fā)現(xiàn)在“學生評教”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學生、督導和同行使用相同的評價指標來對教師進行評價,評價指標中的一些內容脫離了學生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使他們不能對任課教師做出客觀的評價。
教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教師選擇怎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需要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性質而定,布置多少作業(yè),做怎樣的題目合適也與此有關,這是教育學的有關知識,學生不一定了解。怎樣的教學態(tài)度是端正的,怎樣的教學方法是恰當?shù)?,應該怎樣組織課堂教學,怎樣的語言表達通俗易懂,怎樣的教態(tài)自然大方,更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和精湛的藝術,對于這些評價指標,有時就是教師自己可能也比較模糊,學生恐怕就更難給出一個準確、客觀的評判。
1. 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
“學生評教”指標體系的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內容不僅要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教學,更要通俗易懂、簡潔明了,讓學生看得懂,能將指標的內容和教師平時的教學聯(lián)系起來,便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全面的評價。例如,對于教學態(tài)度一項,“治學嚴謹”、“教風端正”和“敬業(yè)勤勉”等概括性的詞語無疑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但在“學生評教”指標中就不如用“遵守教學紀律、準時上下課”、“上課精神飽滿、儀態(tài)端莊”、“能夠耐心、認真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具體的敘述更為恰當。雖然這些具體的敘述不具有概括性詞語的感染力,但它們能使我們的評教指標更具操作性。隨著對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特點和規(guī)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高職院校的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將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理念融入課程改革的設計之中,積極開展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的探索,在課堂教學上還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開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更要強調教、學、做相結合,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職業(yè)素質的養(yǎng)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顯然,以上內容應該及時納入到學生評教指標體系中去,但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講,難于理解,無法接受。因此,在“學生評教”指標體系中應該以一些具體的做法來代替“行動導向”、“項目教學”和“任務驅動”等名詞術語,例如“教師是否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同學是否清楚通過該課程可以學到什么知識、培養(yǎng)什么能力”,“是否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是否注重案例的使用”,“是否經(jīng)常介紹相關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發(fā)展趨勢”等等,讓學生將任課教師的教學活動和評價指標對應起來,從而給出正確的評價。
2. 評價指標的設計方法
設計“學生評教”指標體系,首先應該根據(jù)職業(yè)教育的規(guī)律,確定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翻譯。所謂翻譯,就是將充滿名詞術語的優(yōu)秀教師標準轉換為學生可以接受、易于理解的通俗語言。接下來將翻譯好的優(yōu)秀教師標準分解為評教指標體系,并將評教指標體系在部分學生中進行試用,通過試驗對不足的地方進行修改。最后得到內容較為科學、適合學生的評教指標體系。需要指出的是,“學生評教”過程還存在簡化和硬性統(tǒng)一標準等問題,所有課程都用同一份標準。課程性質不同,評價指標也應該不同。要考慮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理論課和實踐課的特點與區(qū)別,要考慮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實驗教師工作的不同,分別設計評價指標體系,這樣評價結果才會更加合理、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