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俊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做到: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同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也對相應等級(2~9級)學生的年閱讀量作了明確規(guī)定。然而,調查發(fā)現,學生經過幾年的在校學習,并未完成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閱讀目標,學生的閱讀能力滯后,高耗低效現象普遍存在。我校經過在初一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較濃的學習興趣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中的探索與實踐,發(fā)現在“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訓練,是快速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一條新途徑。
●“1∶1數字化環(huán)境”的內涵
“1∶1數字化環(huán)境”指的是,以中國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語言技能發(fā)展規(guī)律為根本出發(fā)點,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強有力的輔助訓練工具,設計提出的一項全新、高效的英語訓練原則(www.gxenglish.net),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英語訓練新流程。
“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的英語閱讀訓練的本質是:應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將英語教學中兩大主要流派(語法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的優(yōu)點整合在一起,摒棄這兩種方法固有的缺點,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學生英語訓練的效率和效果。
●“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英語閱讀訓練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的閱讀訓練由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構成,這三者之間是一種相對松散耦合的模式;而在“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教學系統(tǒng)變成一種緊耦合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內部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頻率和強度,極大地提高了系統(tǒng)內部各要素之間信息傳遞和轉化的效率。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能實現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生與資源之間的多重交互,能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學生的按需學習,從而把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課堂的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變化,也使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落到實處。
在“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英語閱讀教學內容的內在結構發(fā)生了轉變,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交流,學生可以從多種學習對象和教學資源中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語言實踐量,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使學生在自己“最臨近發(fā)展區(qū)”范圍內獲得最大的發(fā)展,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也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豐富語言的內涵并達到長期記憶的效果。
●“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英語閱讀的準備工作
1.配備適合的計算機教室
由于是在網絡上進行閱讀訓練,故要有適合閱讀訓練的計算機教室。計算機教室的要求是:①用于監(jiān)控學生閱讀進程及狀況的計算機;②網速較快;③裝有病毒攔截功能的瀏覽器,如Firefox等;④所有用于閱讀訓練的計算機均需安裝網絡字典,并將其設置為屏幕取詞、適時發(fā)音,以便學生在閱讀中及時了解生詞的音、意(通過發(fā)音刺激大腦,無形中加強對單詞的記憶);⑤配備耳機,供學生了解生詞的讀音,并用于未來的視聽訓練。
2.培訓英語教師
在“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運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進行英語閱讀訓練時,英語教師是指導和監(jiān)控者,故教師要熟悉計算機的使用,如網絡字典的使用,計算機監(jiān)控功能的運用,計算機普通故障的排除,教學課件的制作,文本的下載、編輯等。
●“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英語閱讀訓練前的語法認知訓練
該環(huán)節(jié)是整個訓練的基礎。在閱讀中,學生肯定會遇到超出自身知識的語言現象,故在閱讀訓練前必須向學生介紹基本的語法現象(學生能認知即可),為接下來的閱讀掃除部分語法障礙?;菊Z法包括:①形容詞、副詞的三個等級;②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現在分詞的功能;③16種時態(tài)的結構;④被動語態(tài);⑤從句(包括高中內容);⑥五種基本句型,即S+V,S+V+O,S+V+P,S+V+IO+DO,S+V+O+C;⑦十大詞類在句中所能充當的成分。其中,五種基本句型的成分劃分應始終貫穿于以上的語法認知訓練中,其目的是快速反映出句子(特別是復雜句子)的結構,并判斷該句的意思,提高閱讀速度。學生經常有這樣的反映:句子中所有的單詞都很熟悉,但就是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究其原因,就是對句子結構的分析能力欠佳。了解并掌握句子結構的語法規(guī)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通過對我校初一學生30課時的集中在校訓練,學生能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知以上語言功能,閱讀速度大大提高。(圖1為句子成分劃分示例)
●“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英語閱讀訓練的開展
(一)第一階段:用句子成分劃分拉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1.劃分《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句子成分
在教師的指導下,我校初一學生在英語訓練系統(tǒng)內劃完了《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句子的成分,并通過訓練系統(tǒng)提供的答案校對功能自行檢驗答案,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通過句子成分劃分訓練,學生快速辨別句子結構(尤其是復雜句子)、理解句意的能力迅速提升,閱讀速度也隨之提高。
2.閱讀原汁原味的語料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胡文仲說:“對于初、中級英語學習者,我特別推薦英語簡易讀物,讀的材料要淺易,故事性要強,讀的速度盡可能快一些,讀得越多越好。這是學英語屢試不爽的好方法?!笨梢姡褂们‘數摹拜斎搿闭Z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這樣,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閱讀興趣,又能幫助他們積極思維,提高閱讀能力和效率。因此,隨著句子成分劃分的進行,我們在訓練系統(tǒng)內給學生提供了大量適合學生認知能力的英文原版讀物,包括短文、信件、公文、報刊雜志、《牛津書蟲》(1~6級)等,并指導學生在網絡字典的幫助下開展閱讀訓練。同時,也為學生建立了閱讀信息反饋表,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狀況。(見表1)
學生經過第一階段約70課時的訓練,讀完系統(tǒng)提供的原版讀物后,其閱讀能力已接近高二水平,閱讀速度大幅提高(見表2),詞匯量也大大增加。故第一階段訓練結束時,受訓的初一學生做初三中考閱讀理解題時,平均正確率達80%以上。
(二)第二階段:大量閱讀伴隨聽寫訓練
1.進行網上自主閱讀訓練
目前,網上閱讀資源非常豐富,英語網站眾多,如www.storynory.com,www.nytimes.com,www.bedtime-story.com,www.sciencenews.org等,這些都便于學生在閱讀時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取材。
學生在學校計算機教室進行網上閱讀訓練時,教師要利用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跟蹤監(jiān)控,了解他們的閱讀材料和閱讀進度。學生在家進行自主閱讀訓練時,需由家長監(jiān)督,并填寫閱讀信息反饋表,以郵件的形式發(fā)給教師。
2.聽寫《新概念英語》(第二冊)
根據訓練計劃,在第一階段訓練結束后,學生開始在系統(tǒng)內聽寫美音版《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其目的是:①訓練并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②通過聽寫再現生詞,從而帶動學生詞匯量的提高;③通過聽寫為未來的寫作訓練打下基礎。
聽寫訓練的操作流程是:快速記憶被聽材料中的生詞→跟隨錄音朗讀被聽材料(2~3遍)→佩戴耳機逐句被聽聽力材料,并在系統(tǒng)內寫下所聽內容→校對答案(系統(tǒng)提供)。
第二階段100課時訓練結束后,受訓的初一學生在做初三中考閱讀理解題時,平均正確率達86%;受訓學生參加學校統(tǒng)一考試,其平均分高出校平均分15分以上。同時,在網絡字典的幫助下,受訓學生已能在網絡上閱讀英文版的《紐約時報》和《中國日報》,閱讀速度也有了大的飛躍。(見表3)
● 詞匯量的檢測
解決詞匯量問題的另一方案是借助網絡字典認讀單詞,利用網絡字典的即指即譯功能,在閱讀中記憶。學生對不會的單詞反復點擊,就能基本掌握這個單詞的正確讀音和基本涵義,這解決了學生懶得查字典和停下來查字典影響閱讀進程的問題。
訓練系統(tǒng)提供了中考詞匯、高考詞匯、《新概念英語》4冊詞匯。我們定期在訓練系統(tǒng)內對學生的詞匯量進行跟蹤。具體做法為(以中考詞匯為例):學生進入中考詞匯→選中并刪去已知詞匯→保存未知詞匯→統(tǒng)計未知詞匯量→得出已有詞匯量(使用工具欄中的字數統(tǒng)計功能)。(見表4)
實踐證明,在“1∶1數字化環(huán)境”下,經過一學年約200課時的集中與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大量接觸外語原版材料的“耳濡目染”,向大腦輸入大量的語料及相關信息,經大腦分析、理解進而儲存,可以達到需要時將有用信息有效輸出。這就是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加大語言材料閱讀量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這也是提高外語教學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步驟。同時,通過長期的閱讀訓練,學生的詞匯量也隨之迅速擴充,閱讀效率和能力不斷提升,學生也逐步養(yǎng)成了在現代化網絡平臺下進行自主英語閱讀訓練的習慣。這樣,初中學生定能完成《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年十萬至十五萬詞閱讀量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