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摘要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出版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具備了“現代”的品格,其中最為凸顯于學術界的,是出版界開始把商業(yè)化運作與強調讀者意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這一過程中也更加重信守諾和注重責任意識。饒有趣味的是,不論是整個知識界,還是波及整個社會,對出版的這一特性都開始有所認知,這種出版與學人之間的相互“體認”,不僅更加完備了出版本身的現代素養(yǎng),而且更重要的是,現代出版在學人學術道路以及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出版業(yè)也借此進一步拓寬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關鍵詞現代出版,二三十年代,學人地位
中圖分類號K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7-6241(2009)02-0037-05
“述而不作”應該是一種學術態(tài)度,但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對現代出版空前發(fā)展置若罔聞的學人當不為常見。事實上,一方面時人對出版界(包括報刊雜志)的一些現代理念不僅有著深刻的認知,另一方面,以這些理念為指導的出版界對二三十年代學人學術地位的形成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出版理念的跟進
民國時期的學者舒新城曾經提到:“(民國)二十三年之所謂雜志年,不過是個開端,二十四年而大進,二十五年則漸降而進入安定狀態(tài)亦未可知?!睆慕y計數據來看,舒新城所論當為可信,因為據上海通志館對上海出版的雜志數量進行統計時發(fā)現,1933年僅上海的雜志總數達215種,而到了1935年全國各省市雜志出版品種總計達到了1518種,可謂盛況空前。筆者同時還注意到,早在20世紀20年代的1926年9月1日至1928年9月2日的兩年時間里,北方較有影響的《大公報》不僅發(fā)行數由2000份增至12000份,廣告收入也由每月200元左右增至3000多元。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版界的商業(yè)氣息濃厚,商業(yè)化運作已非常流行。值得稱道的是,此間的出版界并不僅僅是“銅臭味十足”,與此相呼應的,是其時出版理念的跟進,即,一些現代元素的凸顯。
首先,是出版界的重信守諾風氣的盛行。1937年,正當國難之時,商務印書館卻在此兵荒馬亂之際發(fā)了一則啟事,稱:“敝館五年以來,兩遭國難。二十一年一二八之役,總館及總棧全毀,損失奇重,總館因是停業(yè)半年。復業(yè)后,鑒于學術救國之重要,于同年十一月一日,宣布每日出版新書至少一種,五年以來,從未間斷,且逐漸增加至每日三四種,教科書及大部書尚不與焉。本年八一三之役,敝館上海各廠,因在戰(zhàn)區(qū)以內,迄今無法工作,書棧房亦無法提貨。直接損失雖未查明,間接損失實甚嚴重。自滬戰(zhàn)發(fā)生之日起,所有日出新書及各種定期刊物、預約書籍等,遂因事實上之不可能,一律暫停出版。月余以來,就較安全之地點,設置臨時工場,并就分廠力量,設法調劑,決自十月一日起,恢復新出版物。唯是能力有限,紙張短缺,運輸亦重感困難,只能量力分別進止,其繼續(xù)進行者,亦只能分別緩急次第出版。邦人君子鑒于敝館今日處境之困難,始終為文化奮斗之誠意,當能垂諒一切也!”時間標出的是民國二十六年九月一日,即1937年的9月1日。先不說商務印書館秉持的“學術救國”理念的感人之處,唯是在“紙張短缺,運輸亦重感困難”的“國難”之際,還欲在當年的10月1日“恢復新出版物”的舉措,就把重信守諾的理念發(fā)揚到了極致。
第二,以尊重和服務讀者為本。如當時的新文化運動健將魯迅就以服務讀者為創(chuàng)辦刊物的宗旨,在編輯內容和編輯形式上注意挖掘讀者的需求,并時刻留意內容的社會意義和人生價值,以滿足讀者的需要。魯迅在編輯《奔流》時,出版15期,為與讀者充分交流、互通聲氣,寫成的《編校后記》就達12篇。而在編輯《莽原》時,當發(fā)現第10期和第11期有些許錯別字時,本著對作者和讀者負責的精神,在第12期上魯迅毅然決然地登出了一篇《正誤》予以更正,這同時亦是對讀者的尊重。
鄒韜奮更在1927年3月27日出版的《生活》周刊第2卷第2l期中,特別說明了刊物要充分考慮民眾生活,時刻不能脫離民眾,編者“要用敏銳的眼光,深切的注意和誠摯的同情,研究當前一般大眾讀者所需要的是怎樣的‘精神食糧,這是主持大眾的編者所必須負起的責任”。在《經歷》中,鄒韜奮還說:“我不愿有一字或一句話為我所讀不懂的,或為我所覺得不稱心的,就隨便付排。校樣也完全由我一人看,看校樣時的聚精會神,就和在寫作的時候一樣,因為我的目的要是它沒有一個錯字”,雖然,以編輯的角度來說,“一個錯字都沒有,在實際上也許做不到,但是我總是要以此為鵠的,至少能使它的錯字極少”,要做到這樣,鄒韜奮“每期校樣要看三次。有的時候,簡直不僅是校,竟是重新修正了一下”。其對讀者負責的精神可見一斑。
第三,出版界對社會和民族也大都抱著極端負責的精神。1926年是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建三十周年之時,其所創(chuàng)造的館歌頗能體現這一精神:
乘時應運而崛起,為天之驕子。
經營締造歷巨艱,于今三十年。
中則昃,盈則食,天地與時為消息。
戰(zhàn)戰(zhàn)栗栗,安恩危,大業(yè)永毋虧。
正是以“安思危”責任,商務印書館才不至于在大災大難中消亡。其時的董事長張元濟曾在給胡適的信中道出了此種真諦:“商務印書館……設竟從此澌滅,未免太為日本人所輕。兄作樂觀,弟亦不敢作悲觀也?!边@反映了他當時的態(tài)度。當時的總經理王云五多年后回憶這段經歷時也說:“敵人把我打倒,我不力圖再起,這是一個怯弱者。一倒便不會翻身,適足以暴露民族的弱點。自命為文化事業(yè)的機關尚且如此,更為民族之恥。”事實上,“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斗”的口號,不獨商務印書館所有,追求社會前進,民族富強的一代出版人大都以此為旗幟,抱持著對民族學術文化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進行這些出版活動的。
出版界的這種現代理念的流行,使得出版行為不僅僅停留于一種商業(yè)活動,而且到了一定時期內還成為學術界理性思考的一個重要營養(yǎng)源,如向來被學者稱為商業(yè)氣息濃厚且時有保守傾向的《東方雜志》,事實上對當時的一些問題就有過一些理性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介紹說:“政治上,它愛國,反對封建專制、主張君主立憲……文化思想上,它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主張新舊折中,中西調和……在編輯方針上,經常體現了這樣兩個特點:第一,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兼容并包的傾向比較明顯……第二,在兼容并包之中還有他一定的側重點和傾向性……總的來說,它還是厚‘舊學、薄‘新學,重‘國粹、輕‘歐化,揚‘東方、抑‘西方的?!笔聦嵣希搅?0世紀二三十年代,學術界恰恰需要這種不趨時的“聲音”存在,以后見之明,《東方雜志》等報刊的這種傾向,包括廣為學者所詬病的《學衡》雜志所堅持的學術理念,與其他主流學界的報刊雜志一起,共同形成了這種有“分唱”的和諧之曲,這樣的出版界是具有現代元素的,也只有這樣的出版行為,才能塑造成
流傳后世的一批批著名學人。
二、出版界與學人理念的“暗合”
自清末民初以來,相當一批近代知識階層在復雜的社會學術背景下,
還是表現出了對學術的極大興趣,并且把這種對學術的向往與國家的命運發(fā)展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如王國維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中,便借機抒發(fā)自己對中國學術的看法“其所以繼承前哲者以此,其所以開創(chuàng)來學者亦以此。使后之學術變而不失其正鵲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顯然以王國維為代表的學人對清學懷有一種復雜的情緒,既想繼承其優(yōu)良治學理路,又不想被原有的學術傳統淹沒。對王國維的治學途徑深表贊同的陳寅恪在為楊樹達作序時,也用了相同的手法,抒發(fā)了對時局和中國學術的期許:“先生少時即已肄業(yè)于時務學堂,后復游學外國,其同時輩流,頗有遭際事變,以功名顯著,獨先生講授于南北諸學校。寂寞勤苦,逾三十年,不少見綴。持短筆,照孤燈,先后著書高數尺,傳誦于海外學術之林,始終未嘗一藉時會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與彼假手功名,因得表見者,肥瘠榮悴,固不相同,而孰難孰易,孰得孰失,天下后世當有能辨之者。嗚呼!自剖判以來,生民之禍亂,至今日而極矣。物極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陰森殘酷之世界,而為晴朗和平之宙合,天而不欲遂喪斯文也,則國家必將尊禮先生,以為國老儒宗,使弘宣我華夏民族之文化于京師太學。其時縱有如夢之青山,寧復容先生高隱耶?然則白發(fā)者,國家之象征,浮名者,亦儒宗所應具,斯誠可嘉之兆也。有何嘆哉?又何嘆哉?”國家處于戰(zhàn)亂中,一代學人對前途本心無定數的:未來發(fā)展到哪里,個人命運,國家前途與時局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但又不是一介書生所能決定的了的。從序言中仍能看出陳先生“天而不欲遂喪斯文也”的信心,其“國家必將尊禮先生,以為國老儒宗,時宏宣我華夏民族之文化于京師太學”的斷言,更表現了其時學人把自己命運與國運興盛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心靈獨自。
對學術的執(zhí)著并不代表對學術的沉醉。20世紀二三十年代應該說是科學勃興的時代,把學術納入科學的范疇已經是許多學者的主張。如主持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傅斯年一方面把史學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看的非常清楚,同時,傅斯年立足于史料的謹慎甄選及在此基礎上的擴展。因此,傅斯年曾經在1928年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歷史學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帶點古世中世的意味,且每取倫理家的手段,做文章家的本事?!彼磳κ芳裔槍κ穼嵶鬟M一步的推論,如果研究者“發(fā)揮歷史哲學或語言泛想”是不能作為嚴肅的史學研究的。涉及學術與當前的教育問題傅斯年進一步聲稱:“我們不做或者反對所謂普及那一行中的工作?!备档脑蚴恰皻v史學和語言學之發(fā)達,自然于教育上也有相當的關系,但這都不見得是什么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要有十幾個書院的學究肯把他們的一生消耗到這些不生利的事物上,也就足以點綴國家之崇尚學術了——這一行的學術”。傅斯年的宣言主張史學和相關的語言學在一般教育中要逐漸地淡出,是認識到了近代的史學不僅僅是學術的一個分支,作為近代的史學它已經不能單純存在,因為史學歷代相襲的其他社會功能使史學不可能按照純學術的既定框架發(fā)展。如前所述,時人對史學的認識毫無例外的籠罩在科學的氣氛下,京師大學堂的史學門教員陳黻宸在所編講義中就認為:“科學不興,我國文明必無增進之一日。而欲興科學,必自首重史學始?!彼忉寖烧叩年P系時強調說史學“凡事凡理之所從出也”,“史學者,合一切科學而自為一科者也。無史學則一切科學不能成,無一切科學則史學亦不能立。故無辨析科學之識解者,不足與言史學,無振厲科學之能力者,尤不足與興史學”?!白x史而兼及法律學、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物理學、輿地學、兵政學、財政學、術數學、農工商學者,史家之分法也;讀史而首重政治學、社會學者,史家之總法也”。從陳黻宸的這番論述中不難發(fā)現20世紀上半葉對史學學科和科學關系的認識。事實上,在西方學術的沖擊下,原有中國學術的發(fā)展脈絡被迫中斷,史學從傳統的經學中分離出來,在科學主宰時代的氛圍下,史學也需要合一切科學而自為一科。這種看法并不因為史學流派的不同而大相徑庭,相當一段時期內,民國時期的學人都以此為探究史學之匙。深為科學史學信仰者和大力推行者的傅斯年更是反復強調:“現代的歷史學研究,已經成了一個各種科學的方法之匯集。地質,地理,考古,生物,氣象等學,無一不供給研究歷史問題之工具。”這種重科學的風氣其最終原因,還是學人們想以學術為救國救民的一個突破口。
如前所述,以商務印書館為代表的出版界也是以振興民族文化學術為己任。事實上,不唯商務印書館,其他如《國學季刊》《北京大學月刊》《清華學報》《燕京學報》等等都是以學術為職志的,《國學季刊》在1932年曾專門刊發(fā)《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編輯略例》,其中就提到“本季刊為北京大學發(fā)行的學術季刊之一;主旨在發(fā)表國內及國外學者研究‘中國學的結果”,其中還特別說明“本季刊雖以‘國學為范圍,但與國學相關之各科科學,如東方古言語學,比較言語學,印度宗教及哲學……亦予以相當之地位”,其振興中國學術之情可見一斑。而先前以胡適為首的北大文科的編輯同人早就提出了三個相互督責和勉勵的編輯方向:“第一,用歷史的眼光來擴大國學研究的范圍”“第二,用系統的整理來部勒國學研究的材料”“第三,用比較的研究來幫助國學的材料的整理與解釋”。其他如《北京大學月刊》亦明確提出“以介紹西洋最新最精致學術思想”為其宗旨,實際上也是以發(fā)展中國學術為己任的。在報刊雜志以及書籍出版空前發(fā)展的前提下,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開始出現各種學科的專業(yè)期刊,正如筆者所論,這種專業(yè)期刊誕生的內驅力,大都是基于中國學術落后于西方的基點上的。出版界這種對學術的關注,實際上成為商業(yè)氣息濃厚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仍不乏現代元素的重要因素,也是出版界對學人進行關注和扶持的內因之一。
三、出版界對學人地位的促動
如前所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出版界異?;钴S,以傳播學的視角而言,以報刊、雜志、書籍等為代表的媒介在實現思想文化傳播過程中,很明顯有編輯主體和客體之分,且有著互不統屬的傳播特質。但筆者以為,編輯客體從某種意義上也受到編輯主體的影響,尤其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版這種機構,一個編輯群或一個著者群的水平和特色往往直接影響了其傳播的效果。為達到這種既定的目的,出版界在此方面也有意做了很多工作,事實上對學人地位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許多學界的“名人”都曾有過在出版機構工作的經歷。筆者曾以20世紀二十年代的商務印書館為例,對1920---1929年間的進館人員作過統計,發(fā)現包括周昌壽、陳布雷、謝六逸、鄭振鐸、周建人、周予同、李石岑、王伯祥、王云五、楊端六、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