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亮 張發(fā)祥
關鍵詞:丹尼爾·笛福 魯濱遜 冒險 殖民主義 開拓者
摘 要:丹尼爾·笛福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小說家,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成功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在作品中,通過對資產(chǎn)階級在其上升時期的冒險精神及其追求財富的思想情緒的生動描述以及對資產(chǎn)階級的進取精神的熱情頌揚,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典型的殖民主義男性開拓者的形象。該小說一反古典主義創(chuàng)作的清規(guī)戒律和荒誕虛構的流浪漢小說的傳統(tǒng),以普通的中產(chǎn)階級人物為主人公,以現(xiàn)實社會生活為主要題材,在環(huán)境的具體描寫中刻畫人物性格,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寫作,從而為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對英國及歐洲現(xiàn)實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深遠影響。
丹尼爾·笛福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小說家,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他出身于一個小商人家庭,早年經(jīng)商,曾到過西班牙、德國、法國和意大利。1688年,英國資產(chǎn)階級趕走斯圖亞特王室,荷蘭信奉新教的威廉第三登陸英國,奪走了王位。笛福加入了他的軍隊。1692年笛福經(jīng)商破產(chǎn),不得不改行謀生。從事寫作后,他善于寫政論文和諷刺詩,反對封建專制。1697年撰文提出社會各部門的改革意見,表達了啟蒙主義思想。1702年寫文章諷刺國教會迫害不同教派人士的行徑,被當局(威廉已死)逮捕入獄,判禁6個月,并受枷刑示眾3次。受枷刑時,他散發(fā)了他的長詩《枷刑頌》,反擊諷刺當局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奉他為英雄,將鮮花撒在他身上,以示敬意。他出獄后,曾為蘇格蘭歸并英國奔走。1719年,笛福發(fā)表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深受讀者歡迎,不久又出版了第二部《魯濱遜漂流續(xù)記》和第三部《魯濱遜的沉思集》。此后,笛福還發(fā)表了《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弗蘭德斯》(1722)等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
笛福的一生充滿了坎坷, 他出身于下層資產(chǎn)階級家庭,終生從事經(jīng)商、寫作和政治活動, 但經(jīng)商活動歷盡艱險,政治活動幾經(jīng)沉浮,晚年在貧困中度過,最后死于神經(jīng)病的折磨。但作為一個啟蒙主義者和上升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他始終堅信自己的社會政治理想,他的世界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他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淋漓盡致地傾注了他一生的社會政治理想和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世界觀。
作品簡介
《魯濱遜漂流記》的開頭講的是主人公魯濱遜出身于英國約克郡的一個“體面家庭”,他是這個家庭中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長子死在戰(zhàn)場中,老二外出下落不明,父親希望小兒子魯濱遜能夠留在家里守業(yè),但是渴望航海,到海外去冒險的念頭自幼就充斥在魯濱遜的腦海里。他背叛了父親的意志,違背了母親的意愿,不足19歲,就瞞著父母親出海,跟一個朋友離家出逃,乘船赴倫敦。首次航行就遇到風暴,船只沉沒,被別的船只救起,險些丟命。不久,他又冒險赴非洲經(jīng)商,獲得成功,使他擁有一筆財富。之后,魯濱遜第三次出海,航行中遭土耳其海盜船的襲擊,被摩爾人擄到摩洛哥,給海盜船長當了奴隸。兩年后,魯濱遜被派往海上捕魚,他劃著主人的小船乘機逃跑,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到了巴西。在巴西,魯濱遜買了一個種植場,經(jīng)營數(shù)年后,仍不滿足于現(xiàn)狀,跟一些人再次出海到非洲合伙販運黑人奴隸,航海中,船遇到了暴風雨后觸礁,海水涌進船艙,全部船員慌忙登上一個小艇逃命,向附近的一個島嶼拼命劃去,突然,山一般的大浪從后面滾滾而來,將他們的小艇打翻,頃刻之間,船上的人都被巨浪吞沒,魯濱遜的十幾個同伴全都遇難,唯獨魯濱遜幸存,被大浪拋到一個荒無人跡的小島上。站在岸邊,他向四周遠望,到處是一片凄涼景象,波濤洶涌的茫茫大海包圍著荒島,遠方海面上看不見一只船帆的影子,此時此刻,他感到?jīng)]有一點出路,沒有獲救的希望,唯一等待他的就是死亡,他完全陷入了絕境。
次日,風平浪靜,魯濱遜發(fā)現(xiàn)他們的大船仍然停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船尾上翹。于是他脫掉衣服就向大船游去。爬上船后,他首先從船上拆掉幾塊木板和帆桿,做了一個大木筏,然后將船上完好的糧食、衣服、木工工具、數(shù)只鳥槍和手槍、彈藥、連同帆布和纜索等所有有用的東西全部運到島上,他依山建造自己的房屋,在小山旁搭起帳篷,在帳篷周圍用木樁圍上柵欄,在帳篷后挖洞定居下來,他下決心依靠艱辛的勞動改善自己的環(huán)境:制作桌椅,獵取禽獸,采集果子,播種谷物;他發(fā)現(xiàn)島上有許多山羊,就開槍打死山羊,得到了充饑的食物?;鹚幱猛暌院?他就追捕山羊,由于長期追捕野生動物, 他跑得甚至比狗還快。他還馴養(yǎng)山羊,用捕殺的獸類脂油作燈,用粘土燒制鍋、盆、碗、罐,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制造出了可以容納26個人的大型獨木舟。沒有衣服,他就用釘子當針,用拆下來的破襪子線將羊皮縫起來穿在身上御寒。他還用木頭和羊皮蓋起了一間臥室和一間廚房。后來遇上一些人到島上舉行人肉宴,從他們手中救出一個將要被殺的土人,取名“星期五”,作他的奴隸。就這樣, 魯濱遜在島上生活了28年之久,最后他幫助一個英國船長,制服了叛變的水手,奪回了船只,將叛變的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上“星期五”和船長搭乘這只英國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氐接?,他成家立業(yè),有了三個孩子。妻子去世后,他又帶船隊出海經(jīng)商,并特意來到他曾生活的孤島“視察”,發(fā)現(xiàn)留在島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島上一片繁榮興旺景象,魯濱遜又送去一批新移民,將島上的土地租給他們,并留給他們各種日用必需品,滿意地離開了小島。后來他去巴西經(jīng)營種植園致富。
作品賞析
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風行世界、家喻戶曉的英美文學名著,該書由3部分組成:第1部分描述魯濱遜最初航海情況及其在巴西經(jīng)營種植園的情景;第二部分記敘了主人公魯濱遜流落荒島長達28年的種種經(jīng)歷;第3部分介紹魯濱遜離島回國后的狀況。
魯濱遜是一個典型的殖民主義者、資產(chǎn)階級開拓者和冒險家,他胸懷大志、勇于進取,自幼就充滿了勇于進取的冒險精神;他不聽從父母的勸告——留守家業(yè),不愿意守在家里過那種安逸舒適的生活,不滿19歲,他就棄家出逃,到海上漂泊,航海中沉船遇險,被擄為奴,經(jīng)歷了種種挫折、磨難和失敗,后來到巴西經(jīng)營種植園獲得成功,但他仍不滿足現(xiàn)狀,開始向往未經(jīng)開發(fā)的非洲,于是冒著風險,他再次橫渡大西洋。在航海中,魯濱遜所乘坐的販運黑人奴隸的船遇到了暴風雨,除他以外,船上的人全都遇難,他被大浪拋到一個荒無人跡的小島上,結果滯留在海島上長達28年之久。
他沒有什么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凄涼的環(huán)境中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fā)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于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里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活下去。
但是28年之久的孤島生活并未能阻擋住他的進取和冒險,在荒島上,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不是坐以待斃、聽天由命,而是面對現(xiàn)實鼓起勇氣、下定決心,自己動手、克服困難,全身心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爭中,他不氣餒,不回頭,不知疲倦地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小天地,靠著自己的雙手,克服了無數(shù)的困難。他挖洞圍欄、馴養(yǎng)山羊、制作桌椅、獵取禽獸、采集果子、播種谷物、燒制鍋盆、制造木舟。最終,他以自己頑強不息的精神和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衣足食。他之所以能夠在荒無人煙的海島生存下來完全靠的是自己堅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滿腔的熱情、積極的進取精神和充滿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智慧。為了做一塊木板,他花費了42天的時間,為了做一只獨木舟,他整整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正是憑著這種堅忍不拔的毅力, 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生存的條件,同時也改造了大自然。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他不怕艱難險阻,不怕失敗,持之以恒,直到取得成功。他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與英雄本色,他這種充滿自信、不畏艱險、勇于進取和從不滿足的積極向上的追求真實地展現(xiàn)了西方社會上升時期資產(chǎn)階級的精神面貌和開拓創(chuàng)造精神。
在他來到荒島上的第25年的一個星期五,魯濱遜從望遠鏡里看到約有30余人乘著五只小船朝荒島駛來,靠岸后從小船上拖出兩個被俘的土人,在海灘上燃起火來,準備燒食他們。其中一個土人趁機撒腿向魯濱遜住的方向跑來,魯濱遜朝后面追趕的兩個野人連放兩槍,將其擊倒,成功地把一個即將被殺的土人從野人手中解救出來。魯濱遜給這個土人取名叫“星期五”,讓他給自己當奴仆,稱自己為主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成了一種被作者美化了和諧的奴隸主和奴隸的關系,魯濱遜成了一位和藹可親的奴隸主,星期五成了對主人忠心耿耿的奴仆,他知恩圖報,效忠主人,魯濱遜則認真地教“星期五”學習英語,學干各種活計,并用基督教義開化“星期五”……在魯濱遜身上,勞動者的本色和資產(chǎn)者的氣質(zhì)融為了一體,他既是個勞動者,同時又是一個資產(chǎn)者和殖民者,孤島上還僅僅是他一個人生活在那里的時候,他就自言自語道:“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他將孤島視為自己的“領地”。當島上出現(xiàn)了“星期五”的父親和西班牙人后,他覺得自己就是他們的“國王”,并為這些“臣民百姓”對他的服從感到無比的滿意。他甚至在回到英國后,還親自返回他的“領地”——孤島視察,看望他的“臣民百姓”,還將島上的土地租給新定居在那里的居民。在魯濱遜身上,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和進取精神、追求財富的思想情緒以及剝削掠奪的本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魯濱遜漂流記》最大的藝術成就是在英國文學中成功地塑造了魯濱遜這樣一位嶄新的殖民主義男性開拓者和首位資產(chǎn)階級正面典型形象。而魯濱遜樂觀、勤奮的開拓精神則是小說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結語
《魯濱遜漂流記》是笛福在真實發(fā)生的航海故事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而成的。它是一部成功的現(xiàn)實主義不朽之作。作品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西方資產(chǎn)階級在上升時期的精神面貌,引起了廣大讀者,特別是文學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在這本書里,笛福通過對資產(chǎn)階級在其上升時期的冒險精神及其追求財富的思想情緒的生動描述以及對資產(chǎn)階級的進取精神的熱情頌揚,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典型的殖民主義男性開拓者的形象。在作品中,笛福賦予主人公魯濱遜的形象以深刻的寓意,魯濱遜熱愛勞動、意志堅強、樂觀自信、不畏艱險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體現(xiàn)了整個人類的某些優(yōu)秀素質(zhì),其意義超越時代,跨越階級,其藝術構思遠遠超出了現(xiàn)實生活中個人遭遇。在創(chuàng)作中,笛福貼近生活,尊重人性,以簡樸明晰、通俗淺顯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他開辟了以寫實為風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現(xiàn)代長篇小說發(fā)展的道路,他用生動逼真的細節(jié)把虛構的情景描寫得真實可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魯濱遜漂流記》以普通的中產(chǎn)階級人物為主人公,以現(xiàn)實社會生活為主要題材,在環(huán)境的具體描寫中刻畫人物性格,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寫作,從而為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對英國及歐洲現(xiàn)實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深遠影響,其思想和藝術都無愧于世界名著之稱譽?!遏敒I遜漂流記》象征著整個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從而使笛福本人在世界文壇上名垂不朽!
(責任編輯:水 涓)
作者簡介:楊大亮,上海電力學院直屬外語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與翻譯;張發(fā)祥,河南科技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與文學翻譯。
參考文獻:
[1] Blewett, David. Defoes Art of Fiction. Toronto: Toronto University Press, 1979.
[2] Bloom, Harold, ed. Robinson Crusoe.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95.
[3] Earle, Peter. The World of Defoe. London: Atheneum, 1977.
[4] Fitzgerald, Brian. Daniel Defoe: A Study in Conflict.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 1954.
[5] Rogers, Pat. Robinson Crusoe.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79.
[6]Starr, George A. Defoe and Spiritual Autobiograph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