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東云
〔關鍵詞〕 聾啞學生;心理健康;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01(B)—0013—01
一、聾啞學生心理異常的原因
1.家庭方面
——遺傳因素的影響。生理上的聾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的心理健康。如因聽覺受損,致使他們上課時容易視覺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
——家庭教育的影響。一些家長由于不了解殘疾兒童的身心特點,缺少正確的交流方法和科學有效的教育,有的不切實際地按正常兒童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有的方法簡單、粗暴,動輒拳腳相加;有的悲觀失望,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如此種種,不但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相反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殘疾少兒的自信心、自尊心,從而形成任性、自私、孤傲、膽怯、自卑、撒謊等異常心理。
2.學校方面
——教師心理懲罰的影響。一些教師責任心不強,不了解殘疾學生心理特點和思想教育方法,對學習成績不好又經常違反紀律的聾啞學生進行簡單粗暴的訓斥、挖苦,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教育成效的影響。有的教師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看得特別重,對自身所付出的勞動希望能有較高的回報,盼望每個學生都 取得好成績,一味地追求教學效率,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3.社會方面
——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聾啞學生雖然聽不見、說不出,但同樣受到社會上種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他們更容易受到拜金主義浪潮的沖擊,盲目追求物質享受,滋長自私自利、好逸惡勞等習氣。
——受成人的影響。聾啞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別強,社會上一些成人的舉動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如成人抽煙、酗酒、賭博、染發(fā)等,他們也會效仿。
——社會偏見的影響。社會上對殘疾兒童存在偏見,視殘疾人為“殘廢”人,對他們冷漠、疏遠, 對殘疾人的教育、發(fā)展沒有正確認識,就連有的“普?!?、幼兒園的教師都把殘疾兒童拒之門外,這也會導致聾啞少兒產生心理異常。
二、聾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學??赏ㄟ^成立家長學校、開展家教咨詢活動、召開家長座談會等方式幫助家長提高修養(yǎng),轉變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并通過家訪、學校開放周、走訪成功家長等方式,使學校與家庭及時溝通,使教師與家長統(tǒng)一認識、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確保聾啞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2.倡導校園文明,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對聾啞學生來說,影響最直接、最明顯的是與他們交往密切的老師和朝夕相處的同學。因此,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能給他們“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有序的學校管理、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良好的校風班風、和諧的人際關系、濃厚的學習氛圍、共同的理想目標等,都會使聾啞學生在心理上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要努力營造校園文明氛圍,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集體規(guī)范的認同效應、校容校貌的陶冶效應、人際關系的凝聚效應和良好校風的導向效應。
3.開設心理輔導站,教會學生調整心理的方法。聾校應讓教師學習掌握殘疾兒童心理學,開設心理輔導站,針對每個聾啞學生的不同心理,開展心理輔導,建立心理檔案,使聾啞學生個性心理中的缺陷得以補償和矯正。同時,在輔導中還要教會聾啞學生如何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如何抵制和糾正錯誤心理、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
4.讓聾啞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學校應打開校門,大膽地讓聾啞學生走出校門,走上社會,擴大生活圈子,增加他們的交往機會,學會交往,了解社會,熟悉社會,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消除由于封閉而產生的心理誤區(qū)。
5.教給聾啞學生生存的技術,消除聾啞學生心理上的后顧之憂。聾啞學生在社會上受歧視,不僅因為他們身體殘疾,更主要的是沒有生存能力,如果有了技術,學會了生存,情況就會改觀。
6.架起溝通橋梁,融入文明社會。聾啞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需要每一個健全人與他們架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梁,關心他們的心理發(fā)展。關注他們,了解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疏導和矯正,有計劃、有目的地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排除他們心理上的苦惱,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消除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避免他們可能產生的挫折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使他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融入文明的社會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