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亞娜
摘要:文學(xué)作品中的悲劇人物,雖然有著一樣的悲劇人生,但她們經(jīng)歷著不同的苦難際遇。本篇通過對文中兩位悲劇人物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雖然是不起眼的渺小人物,卻能產(chǎn)生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這樣的藝術(shù)形象經(jīng)久不衰。
關(guān)鍵詞:祥林嫂大堰河悲劇命運(yùn)藝術(shù)魅力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作為舊中國千千萬萬勞動婦女中遭踐踏、被蹂躪的典型形象——群林嫂與大堰河,她們的悲劇命運(yùn)讓人同情,讓人為之震撼。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們已經(jīng)成為不幸婦女的代名詞。祥林嫂是魯迅先生著名短篇小說《祝?!返闹魅斯彩鞘苓^中學(xué)以上教育的人,沒有誰不知道祥林嫂,小說通過祥林嫂的悲慘遭遇,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大堰河是現(xiàn)代著名詩人艾青的成名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主人公,這是一個用乳汁用母愛喂養(yǎng)別人的孩子,用勞力用忠誠服侍別人的舊中國農(nóng)村婦女形象。祥林嫂和大堰河,她們沒有竇娥感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林黛玉蕩人心魄的魅力,普通得有如一粒塵埃,落入歷史的長河中,不起一個波瀾,沒有一點聲響就被沖走了,這樣兩個渺小的人物,卻被偉大的小說家魯迅和偉大詩人艾青用飽蘸感情的筆墨精心雕刻,傾注了對她們悲苦一生的深切同情。讓我們看到了兩個舊社會最底層的農(nóng)村婦女相同的悲劇命運(yùn)和她們不同的苦難際遇。
一、相同的價值取向,一樣的悲劇歷程
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毕榱稚┖痛笱吆佑袃r值的東西太多了,她們雖然地位卑微——卑微得連姓名也沒能擁有,祥林嫂是因丈夫名叫祥林,人們稱之為祥林嫂,大堰河就是她村莊的名字,但她們?nèi)匀挥梅e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勤勞、善良、寬厚、淳樸。不求任何索取。祥林嫂從婆家逃出來到魯鎮(zhèn)魯四老爺做幫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dān)當(dāng),魯四老爺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而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同樣大堰河勤勞一生,含辛茹苦,她自小是童養(yǎng)媳,后為生活所迫到地主家做保姆,她整日忙著抱乳孩子,洗著衣服,切著蘿卜,掏著豬食,扇著爐火,包好被柴刀砍傷的手,捏死襯衣上的虱子,她用自己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在流盡自己的乳汁后,又到地主家打長工,每日疲憊不堪,盡管如此,她的生活充滿了歡樂,大堰河始終是“含著笑”面對沉重的生活。她們有共同的人生價值取向:有勞動的資格,有付出的權(quán)利。這是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然而這美德的層面上籠罩著一層灰暗的悲劇色彩,它反映了舊中國勞動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而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對自己的地位和遭遇已是完全麻木了。她們只求能夠付出,對那個不平等的社會沒有一點過分的要求。祥林嫂死了丈夫、死了兒子,孤伶伶一個人,只求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生活下去,這是她全部的希望;而大堰河只在夢中想著;“吃著乳兒的婚酒,坐在輝煌結(jié)彩的堂上,而她的嬌美的媳婦好親熱地叫她婆婆”,這看起來單純,甚至幼稚的夢境,卻是飽受著人世間凌辱的貧苦勞動婦女在夢中才有的一點所謂的歡樂和希望。大堰河的夢反映了當(dāng)時大多數(shù)尚未覺醒的勞動婦女的微渺的希望。
舊社會在對她們進(jìn)行物質(zhì)上的完全剝奪以后,便在精神上予以打擊。既然她們視付出為幸福,那么就剝奪她們付出的權(quán)利。祥林嫂替人勞動、受人剝削的權(quán)利最終也給剝奪了。在年底祭祀的時候,魯四老爺嫌她一寡再寡,不干不凈,是個“謬種”,不準(zhǔn)祥林嫂“沾手”。她“終于沒有事情做了,只得疑惑的走開”。這樣就剝奪了祥林嫂勞動的權(quán)利,使早已受夠了各種打擊的祥林嫂,精神上再度受到摧殘,最后成為一個木偶人被魯四老爺一腳踢出家門,慘死在雪花滿地的街頭。大堰河付出愛的權(quán)利被剝奪了。她十分憨厚地深愛著自己的乳兒,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著他,為他準(zhǔn)備好吃的,“在年節(jié)里,為了他,忙著切那冬米的糖,愿他吉祥”“把那畫的大紅大綠的關(guān)云長貼在火灶的墻上”,她愛她的乳兒,這里既沒有偉大也沒有壯舉,給人的卻是一種圣潔的愛。然而,“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領(lǐng)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這童稚心靈的疑惑,激起了我們洶涌的感情、揪心的痛苦。物質(zhì)上的赤貧,生活上的勞苦壓不垮勞動婦女,只有精神上的摧殘、感情上的踐踏,才是對她們致命的打擊。大堰河終于帶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美夢和對乳兒的苦苦思念撒手塵寰。她四十幾歲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大堰河含淚地去了!”
二、不同的苦難際遇,不同的悲劇音符
祥林嫂除了有普通勞動婦女遭凌辱、受損害的共同命運(yùn)以外,還有她獨特的悲劇際遇。她年紀(jì)輕輕(二十六七歲)就守了寡,第一次到魯家當(dāng)幫工不久,就被“嚴(yán)厲的婆婆”五花大綁捆了回去,強(qiáng)行賣給賀家山的賀老六。與賀老六生了一個兒子,滿以為苦盡甘來,但不久賀老六又被傷寒奪去了生命,隨后兒子阿毛又被狼叼去。喪夫喪子,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同情,連族中的大伯也來收屋。這雪上加霜的災(zāi)難,逼得祥林嫂走投無路。這真是悲中之極悲者。吃人的社會在將她剝削得一無所有、折騰得走投無路以后,便將她拋入迷信的魔掌里。年底“祝?!钡臅r候,魯四嬸因嫌她“敗壞風(fēng)俗”、“不干不凈”,不讓她擺“祭品”。為了做一個干凈的人,為了做一個不受歧視的人,為了恢復(fù)她作為女傭的地位,祥林嫂拿出了“歷年積存的工錢”,到土地廟捐了門檻。她要通過“捐門檻”這種方式洗刷別人強(qiáng)加給她的種種“罪名”,她要通過“捐門檻”這種方式來爭得勞動和生存的權(quán)利。正是出于這種想法,所以她在“捐門檻”回來后,才能有如釋重負(fù)之感,“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比欢膵鸬臄嗪龋骸澳惴胖?,祥林嫂!”擊毀了她最后一絲希望。她沒找到可以慰藉靈魂的希望,于是她帶著對生活的絕望,對陰陽兩世界的絕望痛苦離去。她的悲劇結(jié)束得那么徹底,她死時無夫無子、無牽無掛,萬念俱灰。對她來說,一切都成了空白。
比較起來,大堰河的悲劇則更帶有舊中國勞動分婦女的普遍性。她有丈夫,有五個兒子,這算比祥林嫂有福分了,然而她一生要為人乳兒、為人做傭,被人剝削,遭人凌辱,還有丈夫的打罵,最后悲慘死去?!按笱吆?,含淚地去了!/同著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著數(shù)不盡的奴隸的凄苦,/同著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同著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著一手把的紙錢的灰……”生時拼命操勞,死時一無所有,這正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真實寫照。
跟祥林嫂不同,大堰河死時是還有許多未了心愿和牽掛的?!按笱吆?,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彼摹皦簟本褪悄茉试S她“深愛她的乳兒”。乳兒結(jié)婚時,“嬌美的媳婦親切地叫她‘婆婆”。這種要求從常情常理來看已是何等低下,可是對于大堰河來說,卻只能是一種異想天開、一種遭嘲笑的意念而已!盡管她用自己的乳汁養(yǎng)大了地主的兒子,但那不可逾越的階級鴻溝,不允許大堰河以乳兒的“母親”自居,她只有付出愛的權(quán)利,而大堰河致死也未能明白這一點。這“夢”比起祥林嫂來不更有其悲慘的一面嗎?祥林嫂死了,她的人生悲劇就徹底結(jié)束了;而大堰河雖死,悲劇卻還在延續(xù)。“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兒做了土匪,/第二個死在炮火的煙里,/第三、第四、第五/在師傅和地主的叱罵聲中過著日子。”這是悲劇的余音,琴弦已斷,余音不絕,這是多么令人傷心斷腸的結(jié)局啊!
對魯迅筆下的祥林嫂被迫害摧殘而死,讀者投入的主要是同情和眼淚,從而激起人們對萬惡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憤慨。小說有著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祥林嫂成為舊中國千萬勞動婦女中的悲劇典型。而對大堰河,除了同情外更有敬仰和愛戴。詩人在這個形象身上陳訴了切切愛心,使得大堰河悲劇生命閃耀著圣潔的光環(huán)。詩人對她痛苦而悲慘的一生的描寫,控訴了社會的黑暗與不公,大堰河在艱苦竭蹶中度過一生,但她總是含著笑不停地操勞。這就是詩人為大堰河鑄造的永久的塑像,也是勤勞、忠厚的中國勞動婦女的塑像,因此這是詩人呈現(xiàn)給千千萬萬勞苦貧民的“贊美詩”,也是“給予這不公平的世界的咒語”。大堰河養(yǎng)育了詩人,也養(yǎng)育了詩人的詩——她的遭遇,她的性格,她的情操,她的舉手投足,都成為詩人的詩的營養(yǎng),也可以說,一個普通的女性,推出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魯迅先生說:“人們滅亡于英雄的特別的悲劇者少,-消磨于極平常的或者簡直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者多?!毕榱稚┖痛笱吆泳蛯儆谶@種幾乎無事的悲劇。但在小說家和詩人的筆下,卻有著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因為這種悲劇不是低沉,而是深沉,是蘊(yùn)藏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