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對教材選用和評價機制的研究多限于描述性的探討層面,文章通過建立和完善教材選用管理信息系統(tǒng),管理部門能實時掌握教材選用情況,并根據統(tǒng)計數據隨時進行調整和撥正,提供了一個在實踐上操作性較強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本科教學;教材選用;管理信息系統(tǒng)
教材選用情況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教育部教高(2005)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教材建設,確保高質量教材進課堂;要不斷錘煉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為教材選用的主要目標:對發(fā)展迅速和應用性強的課程。要不斷更新教材內容,積極開發(fā)新教材,并使高質量的新版教材成為教材選用的主體。要健全、完善教材評審、評價和選用機制,嚴把教材質量關。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對教材選用的要求,為加強本科課程教材選用工作管理,確??茖W、先進、適用的教材進入課堂,從教材層面上實現對教學質量的有效監(jiān)控,浙江大學在原來的教務管理系統(tǒng)的框架內,構建了教材選用管理信息子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實現教材選用數據信息的收集、編輯、修改、查詢,并能實現對優(yōu)秀教材、最新教材、外文原版教材、自編講義及無教材等的分類統(tǒng)計,提高對我校本科課程教材選用的管理效率。
一、建立教材選用數據庫管理子系統(tǒng)
(一)建立教材選用管理數據庫和優(yōu)秀教材資源庫一
教材選用管理數據庫包含如下字段信息:學年、學期、開課學院、課程代碼、課程名稱、任務類別(課程性質)、授課對象(面向專業(yè))、周學時、學分、教師姓名、起始結束周、教材名稱、第一作者、出版單位、出版年、版別、規(guī)劃級別、獲獎情況、是否外文教材、是否雙語教學、是否使用課件、上課地點及備注。
教材選用原始數據的收集渠道包括教師本人、學院、教材供應中心等多方面,力求得到最完整的數據。
優(yōu)秀教材資源庫的數據收集需要工作時的有意識積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收集大量信息。目前優(yōu)秀教材庫的記錄已達六千多條,且仍在不斷充實之中。
(二)構建和完善有關管理功能模塊
1、教務管理系統(tǒng)中現有的學院落實教學任務模塊中,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收集教材選用信息功能。在落實教學任務時,教師必須提供所承擔教學課程的推薦選用教材的基本信息。對此接口作了如下修改:(1)增加選用教材的信息錄入字段,如出版年、版別、選用教材的獲獎情況和規(guī)劃級別等。規(guī)定字段信息錄入格式,如“出版年”字段,規(guī)定要四位數字。(2)補充相應的提示功能:列出該課程以往學期所選用的教材供選擇;建立常見出版單位數據庫。在錄入“出版單位”字段時,菜單列出幾個常見的出版單位名稱供選擇,如菜單選項中沒有的出版單位,提示錄入出版單位全稱;輸入“教材名稱”時,提供模糊查詢功能和繼承功能;輸入某字段內容后,列出該內容對應的教材信息等。(3)若暫無推薦教材,則講義名稱、作者、編寫時間等信息必須輸入,并在“出版單位”字段內填寫“講義”。
2、教材中心教材發(fā)放模塊。為保證選用教材信息完整,要求系統(tǒng)設置強制性措施,發(fā)放教材時,如果教材的信息中與統(tǒng)計結果密切相關的任一字段內容為空,系統(tǒng)就提示發(fā)放人補充內容為空的相關信息。只有該教材的信息補充完全后,教材發(fā)放過程才能繼續(xù)。
(三)新增功能模塊
1、教材選用維護模塊。任課教師修改所任教課程教學班選用教材信息模塊;學院修改本學院本科課程選用教材信息模塊;學校主管部門維護本科課程選用教材信息模塊。
2、教材選用數據庫統(tǒng)計、查詢模塊。包括查詢各級優(yōu)秀教材、新版教材、外文原版教材、自編講義及無教材的課程,統(tǒng)計教材選用率、新版教材使用率、優(yōu)秀教材使用率、外文原版教材使用率、自編講義使用率等。
3、教材選用管理系統(tǒng)功能控制開關設置模塊。
4、教材選用管理子系統(tǒng)代碼維護模塊。
二、教材選用管理子系統(tǒng)特色
(一)實現多源頭、全方位數據收集
教材選用信息數據庫的信息來源多樣。
1、在教學計劃任務生成時,同步生成教材選用管理主數據庫。下達教學計劃,落實教學任務時,教師推薦教材的信息。該信息目前僅用于向教材中心提供教材征訂信息。
2、教材中心從上述數據庫中取出有用信息,逐個向教師征詢準確的教材征訂信息,更新教材中心的教材征訂數據庫,同時也更新教材選用管理主數據庫。
3、學生所訂教材到貨后,教材中心發(fā)放教材之前,必須補充完整每本教材的相關信息。所缺相關信息補充后,自動更新教材選用管理數據庫。
4、有些教學班任課教師推薦教材,但是并不通過教材中心訂書,在上述1、2、3三項過程中都不能得到該部分教學班所選用的教材的真實信息。因此,專門為此開發(fā)了一個功能模塊,用于給這部分教師補充相應的教材選用信息。這個模塊在每學期開始后一至二周內向任課教師開放。教材選用管理子系統(tǒng)的主數據庫既不同于落實教學任務的教材數據庫,也有別于教材中心的教材征訂數據庫。它是二者的結合體,外加上述4項所指教學班選用的教材信息。以1項數據庫為藍本,2、3過程中只要涉及到教材信息的改動,主數據庫做同步修改。4項是直接在主數據庫中修改。
(二)合理分類,方便統(tǒng)計
本項目通過大量調研和深入分析,把課程選用的教材作了較為合理的分類。根據我國歷年在教材方面的評獎評優(yōu)情況和教材規(guī)劃情況,把教材分成兩大類:獲獎教材和有規(guī)劃編寫的教材。其中獲獎教材細分為九個子類,規(guī)劃編寫的教材也可以分成九個子類。通過這種分類并為每個子類編碼,所有教材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屬的類別,大大方便了其后的統(tǒng)計查詢工作。
(三)設置開關,簡便控制
本系統(tǒng)設置了多個控制開關,如學院修改教材控制開關、教師網上修改選用教材開關等。通過這種靈活設置,實現教學管理部門對教材選用的簡便管理。
(四)查詢統(tǒng)計,功能多樣
教材選用數據庫字段較多,查詢需求多種多樣。通過一個簡單的控制程序,實現了查詢字段的多樣化組合。既可隨時變動組合設置,又可以通過保存這種設置,實現直接查詢。
三、教材選用管理子系統(tǒng)仍需完善
教材選用管理還需要不懈的探索。還有很多方面值得繼續(xù)努力。系統(tǒng)建立之后,由于各種原因,教材選用的原始數據收集有困難,需要學校、學院、有關部門和教師的重視、配合和協(xié)作,且工作不僅止于收集信息、查詢和統(tǒng)計,還需要利用這些信息,有效調動院系和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教材選用管理中的主體作用,積極開展教材選用評價工作。要在比較中鑒別,在鑒別中擇優(yōu)選用。要以選用獲國家、省部級獎的優(yōu)秀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教育部重點規(guī)劃教材、專業(yè)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教材為原則,讓真正高質量的教材進課堂。良好的教材選用和評價機制將為優(yōu)秀教材進課堂提供保障,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