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今天成為一個時髦的口號(這多少也反映了我們社會的進步),人們耳熟能詳??扇魡枴耙匀藶楸尽钡摹叭恕笔钦l,恐怕很多人會一時語塞。這反映出我們許多的人對一些口號的理解是空洞的,漫不經心的。
2400多年前的古希臘哲人普羅泰戈拉就指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不存在的尺度。”盡管他主要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而不是從價值論和倫理學的意義上作出這一命題的,但他指的“人”是作為“個體的人”。人是人世間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據和理由,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蛇@個樸素的真理在我們的社會中一直被扭曲的意識形態(tài)扭曲著。所有的人仿佛只有為“真理”而“獻身”,只有為高遠的目標而“奮斗”,只有為宏偉的事業(yè)而“犧牲”,生命才有意義。作為勞苦大眾的個體,他們的需要與期盼,他們的痛苦與酸楚一直被有意無意地忽略著。
作為一種價值的引導,“以人為本”的人,只有是現實的、具體的個人,特別是每一個現實的、具體的普普通通的勞苦大眾,它才真正具有價值。高官們,以及其他社會精英們固然也會有自己的煩惱,也還會有感到生活不便的時候,但他們生活的舒適,特別是他們享有的社會資源的豐富和優(yōu)質,是廣大勞苦大眾所無法比擬的。
“以人為本”不僅要落實在政策的制定上,而且要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行為之中。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考慮一下可能帶給別人的影響。2006年11月中旬,我在廣州做講座,中午吃完飯回到酒店房間休息,保潔員在樓道用吸塵器清理地毯,噪音極大。我提醒她在中午12點半到兩點之間是顧客的午休時間,這個時間不要使用吸塵器工作??蛇^了一會兒,她在另一個樓層仍在制造噪音。這個保潔員在履行她的職責的時候,她大概沒有想到過會給別人帶來消極影響。使用吸塵器工作完全可以在上午8點半至中午12點半和下午2點半到晚上8點半之間,為什么非要在客人午休的時間呢?類似這樣的事每天都大量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還比如,據我有限的個人經驗,至少有百分之八十多的酒店的窗簾都關不嚴。要讓窗簾關嚴,技術難度并不高,需要的只是一顆為客人著想的心。
“以人為本”應該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而正是這樣一些細節(jié)體現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我們?yōu)闄鄤菡邆兊姆椒矫婷婵紤]得非常周到細致,以致他們都無法體驗到普通民眾生活的艱辛,可我們?yōu)槠胀癖妳s考慮得太少太少。將我們對于社會和人生的關注點回到普通人平凡的需要中,回到對平凡的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的體恤中,對于警惕“以人為本”成為一個空洞的高調,無疑是值得反復強調的。
編輯/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