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中,美人魚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然而,那終究是童話,魚不可能用巫術變成人,也不會到海洋之外尋找愛情。但即便如此,大自然賦予了動物們獨特的溫情和智慧,當求偶季節(jié)到來時,雄性動物們便施展出各自絕技追求雌性。在神秘的海洋中,上演了許多真實有趣的“愛情故事”。
胡須彈涂魚為愛做小丑
在澳大利亞的東北海岸,生活著世界上唯一能在陸地上生活的魚。它們在地下挖洞,在沙灘上跳著生命的舞蹈。這種魚就是胡須彈涂魚。在繁殖季節(jié),雄彈涂魚的身體從褐色變成較淺的灰棕色,以此與黑黝黝的泥土形成反差。雄彈涂魚先將尾鰭盡可能地豎起來,然后猛地繃直身子,在空中翻一個跟頭。這種挑逗的動作往往會引來雌魚。如果有“情敵”來到跟前,它會更加賣力地表演,以免“意中人”被別人搶去。它每隔一段時間要停下來,看看對方是否對自己失去了興趣,有沒有被情敵勾引走。
求婚者會鉆入自己的洞中,很快再鉆出來,好像對雌魚說,進來吧,這是你溫暖的家。如果雌魚猶豫不決,它會不斷地進進出出,直到雌魚禁不住誘惑鉆入它的巢中。雌魚一旦鉆進去,雄魚會以極快的速度趕到洞口,抄起一塊泥巴堵住洞口。
摻魚讓媳婦背著走
在大洋深處有一種魚叫摻魚,雌的摻魚體積是雄魚的近百倍。雄魚是如此之小,以至很多年來人們都以為這種魚只有雌性。后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每一條雌魚身上竟然都帶著一條雄魚。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雄摻魚剛一孵化,就已經進行“擇偶”,找到了自己的雌性伙伴,并且就此“許配終身”——將牙齒深深地扎入雌性伙伴的體側而吸附在它的身上。雄摻魚終身隨著雌魚一起漂泊、生息。它依靠直接吸取雌魚的體液維持自己的生命,成為“好吃懶做”的寄生者。雄摻魚的許多生活器官因此逐漸失去了功能,僅生殖腺漸漸成熟。隨著身體的成長,雄摻魚逐漸“長”入雌魚的體表,與雌魚交配,最終成為雌魚體表一個不顯眼的小隆點。這種奇異的婚配,在生物中或許是絕無僅有的。
沙蛙魚假裝好爸爸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動物行為生態(tài)學家不久前對沙蛙魚的行為生態(tài)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雄性在雌性面前,會向幼魚(魚卵)提供更多的愛心,扮演一個稱職爸爸的角色。
沙蛙魚是歐洲海岸一種小型魚類。每當夏季來臨,它們便擁至淺海產卵,由雄性承擔守衛(wèi)卵子的重任。就在這期間,雄性為了吸引和討好雌性,會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
要想贏得雌魚的好感,雄魚首先得筑一個安樂窩。這個窩通常筑在淺海處貝殼或小石塊下面。窩要從中間掏空,上面覆蓋一堆沙子,起偽裝作用,以防范入侵者。如果想得到更多求偶機會,則還需營造一個更大面積、更加舒適的安樂窩。贏得雌魚芳心的另一手段是扇魚卵。雄魚會用胸鰭拼命扇動卵子上面的海水,使水流動起來,產生氧氣,從而促使卵子早日成熟。有意思的是,雄魚只是在雌魚在場的情況下,才會賣力地筑窩,精心地照料卵子。如果雌魚不在面前,它們筑起窩來就無精打采,根本不想盡父親的責任。更可怕的是,雄魚在饑餓時,甚至會毫不留情地大口吞吃卵子。這就是雄沙蛙魚特有的兩面性格。
生物學家指出,其實雄沙蛙魚的行為生態(tài)與人類十分相似?!爱斠粋€好父親的確十分重要。男性要想引起女性的興趣,最好的辦法是去借一個嬰兒或一只小動物,然后向他們傾注愛心?!笨磥?,動物的智商還真不能小瞧!
編輯/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