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新理念為我們廣大教師洞開了一片天地,教師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教育教學改革。當前的語文教學存在著過分追求形式的傾向:上課時既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又花樣百出地指導學生朗讀,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等。很多老師感嘆語文越來越難教,越教越糊涂。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應該尚簡,應該抓得住語文最根本的東西,扎扎實實而又簡簡單單地教學,把復雜的內(nèi)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復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
一、教學目標簡明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具有導向、反饋、調(diào)節(jié)、激勵等功能。因此,備課時首先應該確立教學目標,然后為了達成目標而選擇教學策略、擬定教學程序,以及為實施目標所進行的教學活動。但目前有些老師將教學目標復雜化,把課程標準里目標的“三個維度”誤當成三個方面的目標,教學時頭緒繁多;有些教師一節(jié)課要達成的目標太多,貪多求全,教學時蜻蜒點水。因此教學目標應該簡明,要舍得放棄,有舍才會有得。一節(jié)課我們要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提煉并解決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問題,真正給學生留下點東西。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我們要把語文課上得簡單,就是識字、讀書,就是朗讀、背誦,就是教他們寫作文”。其實有時課文中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非常簡明。如:復述課文,但我們老師不重視,錯失了豐富學生語言,發(fā)展學生語言的機會。
二、教材處理簡易
現(xiàn)在教材多是選文型課文,內(nèi)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可教的內(nèi)容往往相當多,教師應該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想,備課時要自覺強化目標意識,根據(jù)階段目標、每組教材學習主題、所教課文特點和學生學習現(xiàn)狀,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取舍。如《晏子使楚》,值得師生在學習中研讀的大概有10方面:(1)了解作者通過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特點的表達方式;(2)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敘事的寫作方法;(3)首尾照應,行文緊湊,結構嚴謹?shù)膶懽黠L格;(4)夸張、類比等修辭手法的認識和運用;(5)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擊的過程;體會晏子語言的巧妙;(6)了解《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和《晏子春秋》;(7)體會古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三個成語“連袂成陰”、“揮汗如雨”、“摩肩接踵”;(8)有感情朗讀課文,關鍵詞語的理解、復述課文、表演課文劇情及其他練習;(9)感受主要人物的不卑不亢、凜然正氣和他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10)次要人物描寫對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襯托作用。如果教學時覺得什么都重要,無法取舍,面面俱到,必定浮光掠影,事倍功半。課文是例子,不完全等同于教學內(nèi)容。每一篇課文都選擇少而精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集中“火力”攻克,另一部分內(nèi)容略帶而過,還有一些內(nèi)容可以暫時放置一旁,等待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學習。這樣有利于簡化教學過程,真正落實“課課有得”的理念。
三、教學過程簡約
語文教學的改革是摒棄過去那種串講串問、繁瑣分析的教學方法,提倡由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人手,實現(xiàn)與文本的多向立體的對話過程。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鄉(xiāng)下人家》第一自然段(瓜藤攀檐圖)時這樣做:(1)畫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2)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語最能寫出瓜藤的特點?(學生找了“攀”、“爬”、“掛”、“碧綠”等詞語,老師強調(diào)“必須是最能體現(xiàn)瓜藤特點”的詞語,最后學生找到“別有風趣”)(3)“別有風趣”是什么意思?(生答“有趣”、“特別有風趣”。老師肯定說就是“有趣”、“好玩”)(4)用喜歡的符號畫出描寫瓜藤“別有風趣”的字詞,寫下感受;(5)交流感受;(6)展示獅子圖,對比瓜藤圖和石獅子圖,這兩幅圖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生說:嚴肅、威武的感覺,師強調(diào)“呆板”、太嚴肅、不可愛)(7)想象此時來到布滿藤蔓的小屋前,看到的畫面及感受。(8)根據(jù)第一自然段內(nèi)容試著給這幅圖取名字(學生無從下手)。
這個片段的教學,老師似乎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感悟語言。但缺乏整體教學的觀念,主觀地把教學內(nèi)容條分縷析,教學過程拖沓繁復,教學問題瑣碎、散亂且缺乏針對性。這無形中就把本課的教學復雜化、神秘化,學生無法通過自己的讀悟?qū)Ξ嬅嬗幸粋€整體的感受,也就無法享受因為感受美麗祥和、富有生機的畫面所獲得的樂趣。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跟著老師的問題亦步亦趨。其實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xiàn)出來的鄉(xiāng)村生活的美;二是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因此應該采用整體原理進行教學設計,師生共同感受“整體——部分——整體”的簡單、明晰的學習流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部分”精讀品味,如《鄉(xiāng)下人家》全文語言精妙,內(nèi)涵豐富,學生只要懂得針對其中的幾處有準確、精細、深入、獨到的感悟,就是有效的學習,就達到“入乎其內(nèi)”,又“出乎其外”的境界。
四、教學方法簡便
現(xiàn)在不少教師上課不是把勁用在“教什么”上,而全花在了“怎么教”這類技術性問題上,他們熱衷于選用最時髦、最新穎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學能夠出彩,從而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美麗的丹頂鶴》中的“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時,是這樣教的:
師:“引吭高歌”什么意思?
生:大聲唱歌。
師:那是“高歌”的意思,“引吭”是什么意思?
(學生不知如何回答)
師:“引”就是伸長的意思,“吭”就是喉嚨的意思。誰來做做“引吭高歌”的樣子?
(一個學生嘗試伸長脖子,老師鼓勵他唱一唱,他不知道要唱什么)
師(進一步引導):“高歌”是真的唱歌嗎?是丹頂鶴在大聲叫。你試著叫一叫。
(學生大叫了兩聲)
師:喜歡引吭高歌的孩子,來,一起做一做。
(全班學生伸長脖子叫了幾聲)
師:做得真好,誰再來做做“展翅飛翔”的樣子?
(學生像小鳥、小蜜蜂一樣扇扇“翅膀”)
師:你們的動作多么高雅。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原本一個非常優(yōu)美的句子,丹頂鶴一種非常高雅、優(yōu)美的姿態(tài),經(jīng)過如此教學,孩子們的感受不言而喻。
同樣的內(nèi)容另一位老師是這樣教學的:讀句子,課文里寫了丹頂鶴的哪些姿態(tài)很高雅?在課文的插圖中找出展翅飛翔的丹頂鶴、引吭高歌的丹頂鶴,感受丹頂鶴優(yōu)美的姿態(tài);課件演示一群丹頂鶴在它的故鄉(xiāng)生活的情景(丹頂鶴有的展翅飛翔;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在水中悠閑散步;有的在草叢中梳理羽毛;有的在高高的草叢中尋找食物;還有的單腿站立,轉(zhuǎn)動脖子,左顧右盼。姿態(tài)非常優(yōu)美,十分逗人喜愛),學生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再次感受丹頂鶴高雅美麗,并把這些感受帶進課文的朗讀。顯而易見,老師恰當運用插圖和課件,輕而易舉地讓學生理解了重點詞語,獲得準確的映象。老師教得簡單,學生學得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