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籍毀損淆亂原因淺析

2006-11-24 13:35趙有福
關(guān)鍵詞:古書古籍

我國古籍之多,常用“汗牛充棟”、“浩如煙?!眮硇稳荨6偶写嬖诘臍p、淆亂現(xiàn)象之復雜,卻難以用恰當?shù)脑~語來描述。戴震以《永樂大典》所引《水經(jīng)注》 校近刻本,發(fā)現(xiàn)近刻本缺漏者2128字,妄增者1448字,臆改者3715字 [1]。近人章鈺以宋本及他本《資治通鑒》校清代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得胡刻本脫、誤、衍、倒四者蓋在萬字以上,其中脫文2520余字,關(guān)系史實尤大[2]。筆者在考察古書毀損淆亂現(xiàn)象的基礎上,尋究出下列原因。

一、天災兵燹

天災兵燹是指自然(如風吹、日曝、水浸、火燒、蟲蛀)和戰(zhàn)爭等因素。風吹、日曝造成石刻文獻字跡殘缺或是模糊不清,如戰(zhàn)國時期秦刻石鼓文(十個,約700字),長期曝于荒野達1300多年,唐宋時字跡已有剝落,北宋歐陽修見到時僅存465字,清乾隆時已減至310字,現(xiàn)存僅272字,殘缺得已難以誦詠[3]。位于杭州三茅觀古園內(nèi)的青衣泉,刻有距今已一千多年的唐代石壁題記,上書“唐開成五年南岳道士邢令聞錢塘縣令錢華道士諸葛鑒八分書”二十六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發(fā)現(xiàn)時字跡清晰可見,由于自然侵蝕和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巖石風化剝蝕,題記現(xiàn)在已漫漶難辨??逃谡级耆碌奈赫既w石經(jīng),在古文字學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可惜自晉永嘉之世始,屢經(jīng)崩壞廢毀,至唐貞觀中已十不存一[4]。

戰(zhàn)火不僅使生靈涂炭,而且使人類文明毀于一旦。《隋書·牛弘傳》載隋文帝開皇初,秘書監(jiān)牛弘上書建言廣開獻書之路時,曾列舉書遭五厄:

及秦皇馭宇,吞滅諸侯,任用威力,事不師古,始下焚書之令,行偶語之刑。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此則書之一厄也。漢興,改秦之弊,敦尚儒術(shù),建藏書之策,置校書之官,……漢之典文,于斯為盛。及王莽之末,長安兵起,宮室圖書,并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光武嗣興,尤重經(jīng)誥,未及下車,先求文雅。于是鴻生巨儒,繼踵而集,懷經(jīng)負帙,不遠斯至?!靶I移都,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載七十余乘。屬西京大亂,一時燔蕩。此則書之三厄也。魏文代漢,更集經(jīng)典,皆藏在秘書、內(nèi)外三閣,遣秘書郎鄭默刪定舊文。時之論者,美其硃紫有別。晉氏承之,文籍尤廣。……屬劉、石憑陵,京華覆滅,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則書之四厄也。永嘉之后,……晉、宋之際,學藝為多,齊、梁之間,經(jīng)史彌盛?!昂罹岸山?,破滅梁室,秘省經(jīng)籍,雖從兵火,其文德殿內(nèi)書史,宛然猶存。蕭繹據(jù)有江陵,遣將破平侯景,收文德之書,及公私典籍,重本七萬余卷,悉送荊州。故江表圖書,因斯盡萃于繹矣。及周師入郢,繹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則書之五厄也。

這些厄難,使文獻典籍大部分毀失,殘留的一些亦凌亂不堪,不經(jīng)整理,難以卒讀。

二、政治使然

統(tǒng)治者為了政權(quán)的鞏固,控制輿論,障人耳目,往往從文獻入手,大肆禁毀。如秦始皇聽信李斯諫言,欲堵儒生之口,焚書坑儒。焚余之儒經(jīng)散亂,造成今古文篇章文字的極大差異,導致學術(shù)界經(jīng)久難息的今古文之爭。唐五代圖書除毀于戰(zhàn)火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毀于禁令?!短坡墒枳h》卷九《職志》中明確規(guī)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私習天文者亦同?!彼未?、真宗也曾相繼下發(fā)禁書詔令,禁止天文、相術(shù)、六壬、遁甲、三命及陰陽書。乾隆帝下詔編纂《四庫全書》時,嚴令編纂官員對圖書認真審查,凡遇有“違礙”(對清統(tǒng)治者不利)之作,便大肆焚毀或竄改,致使數(shù)千種古籍被弄得面目全非。

除大規(guī)模的禁毀外,還常有一書一文的竄改,如乾隆四十六年圖明阿的一份奏折即可說明這一問題。其奏折說:“奴才圖明阿跪奏,為恭錄勘辦劇本,進呈御覽事。竊照查辦劇曲,昨奴才擬請凡有關(guān)涉本朝字句,及宋、金劇本,扮演失實者,應遵旨刪改抽摯,另繕清本,同原本粘簽進呈;其余曲本,有情節(jié)乖謬,恐其誑惑愚民者,亦照此辦理……” [5]如此以來,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他們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nèi)廷;還頒之文風頗盛之處……掩蓋了歷史的真實面貌?!?[6]

在王權(quán)威嚴的封建時代,文獻典籍往往是迫于政治壓力而改,否則著者就可能招致殺身之禍。明太祖開國之初就大興文字獄,因文辭細故砍掉不少頭顱,如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替人寫《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句;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替人作《萬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句(“則”與“賊”同音),明太祖認為是罵他做過賊,一概處死。常州府學訓導蔣鎮(zhèn)為本府作《正旦賀表》,內(nèi)有“睿性生知”句,“生”被讀作“僧”;尉氏縣教諭許元為本府作《萬壽賀表》,內(nèi)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八字,“法坤”被讀為“發(fā)髡”,“藻飾太平”當作“早失太平”,作者也被處死。清代對文獻的禁毀更是超越前代,單是康熙年間就出現(xiàn)了莊廷鑨《明書》案、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標《滇遊紀聞》案等。清翰林官徐駿在給雍正的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字,雍正帝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后來再派人一查,在徐駿的詩集里找出了兩句詩:“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挑剔說這“清風”就是指清朝,這一來,徐駿犯了誹謗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

三、避諱

陳垣先生在《史諱舉例》中講到:“民國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書當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須用其他方法以避之,是之謂避諱。避諱為中國特有之風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歷史二千年?!背煌?,所避之字不同,要求寬嚴不同。以避諱之風最盛的宋為例,為避宋欽宗趙桓諱,有桓、恒、完、莞、紈、丸、院、皖、垣等四十九字不得用;為避宋高宗趙構(gòu)的諱,竟有句、茍、垢、詬、購、夠、姤等五十五字不能用!王利器在《杜集校文釋例》四十三《清人避諱改字》中說:“宋本卷十六《有感五首》之五‘胡滅人還亂,玉句草堂本作‘盜滅人還亂,此清人避諱改字也?!伪揪淼谄摺栋税г姟分顿涀笃蜕溧崌珖拦洹贰T忽縱橫,《全唐詩》胡騎改賊騎;……同一胡字,恣意改之,竟一為寇,一為賊,一為邊也”。因為清朝統(tǒng)治者為少數(shù)民族,忌“胡”字,當時的文獻資料,只得更換字眼。類似的還有“明、虜、夷狄”等字。這么一改,既失原義,又失原本面貌,造成眾本文字上的差異。

避諱改字,遍及經(jīng)史子集。改經(jīng)的如唐石經(jīng)中的“洩洩其羽,桑者洩洩兮,無然洩洩,是絏袢也,俾民憂洩”,[7]洩本為泄,因唐太宗名字避世旁。改史的如《后漢書·儒林傳》“孔僖因讀吳王夫差時事,廢書嘆曰:‘若是所謂畫龍不成,反為狗者”,[8] 狗本應為虎,是后人為避李淵祖父李虎的諱,竄改孔氏之語。再如李白《送韓侍御之廣德》詩“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泉明實際上是淵明,是為避李淵諱而改。

避諱這種中國“特產(chǎn)”,給文獻典籍帶來的淆亂,主要表現(xiàn)在文字方面。它給文字造成的混亂程度,較其他原因最重。

四、作偽

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中講:“古人好以己之著書假作他人,今人好以他人之書假作自己?!弊鱾斡腥N目的,或是為了牟取利祿,或是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或是借助古代名人以抬高本身、本派的身價。作偽的方式有:1.偽造佚書。如漢成帝時張霸偽造“百二篇”,冒充《古文尚書》,籍此撈取利祿,被漢成帝用為博士。2.假托撰人。如《本草》托之神農(nóng),《內(nèi)經(jīng)》托之黃帝,緯書多托名孔子,占卜書多托東方朔、郭璞,憑此抬高身價,以期廣為流傳。3.改頭換面。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七說:“明人刻書有一種惡習,往往刻一書而改頭換面,節(jié)刪易名。如唐劉肅《大唐新語》,馮夢楨刻本改為《唐世說新語》?!绷簡⒊凇豆艜?zhèn)渭捌淠甏分袑螘姆N類歸納成10條:1.全部偽;2.一部分偽;3.本無其書而偽;4.曾有其書,因佚而偽;5.內(nèi)容不盡偽而書名偽;6.內(nèi)容不盡偽而書名人名偽;7.內(nèi)容、書名不盡偽而人名偽;8.盜襲割裂舊書而偽;9.偽后出偽;10.偽中益?zhèn)巍?/p>

由此可見,作偽導致的不只是文字的錯誤,更為嚴重的是整部書、整篇文章以及書名、作者的混亂。張之洞曾講:“一分真?zhèn)危艜テ浒搿?,[9]張氏之說雖有些夸大,卻也一語道破了偽書給古籍帶來的嚴重后果。

五、刻印、校點、注釋致誤

古籍在傳抄、刻印、校點、注釋過程中造成的淆亂,涉及面最廣,情況也最為復雜。

抄誤雕版印書技術(shù)發(fā)明以前,人們主要靠傳抄得以對文獻占有、保存和流傳。在傳抄的過程中,由于祖本本身問題致使抄寫者無法識別,或者抄寫者疏忽大意,又或者抄寫者水平所限,就難免造成訛誤。葛洪《抱撲子·遐覽》中引諺曰“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即反映了古籍在傳抄過程中以訛傳訛的現(xiàn)象。這主要表現(xiàn)在致訛、致脫、致衍和致倒四個方面。

刻誤自唐代產(chǎn)生雕版印刷后,文獻典籍流傳的數(shù)量日益增大,同時書籍也開始大規(guī)模商品化起來,出現(xiàn)以贏利為目的的坊刻本??坦せ驎Z的偷工減料,如刪字句(甚至章節(jié)),給古籍帶來淆亂。周輝談到王荊公與宋次道同為三司判官時,“次道出其家藏唐詩百余編,托荊公選其佳者。荊公乃簽出俾吏抄錄,吏每于長篇字多倦于筆力,隨手削去?!袷浪鶄鞅?,乃群牧吏所刪者。”又如明代刻書風氣極不嚴謹,建陽刻書雖多但因校勘粗略,紙墨俱劣,在當時就受到讀書人的強烈批評。朗瑛在《七修類稿》云“我朝太平日久,舊書多出,此大幸也。惜為建陽書坊所壞。蓋閩專以貨利為計,凡遇各省所刻好書,聞價高,即便翻刻,卷數(shù)目錄相同,而于篇中多所減去,使人不知……” 清代陸心源《儀顧堂題跋》卷一《六經(jīng)雅言圖辨跋》中,對明人妄改亂刻古書,說過這樣的話:“明人書帕本,大抵如是,所謂刻書而書亡者也”,即反映了這一現(xiàn)象。

校誤由于校勘者態(tài)度不夠嚴謹審慎或為水平所限,往往出現(xiàn)誤校(如妄刪、妄增、妄補和妄改)。王念孫在《讀淮南子雜志書后》列舉的“因字不習見而妄改”、“不識假借之字而妄改”、“不審文義而妄改”、“改字以合韻而實非韻”等條;陳垣《元典章校補釋例》列舉的“妄改”、“妄添”、“妄乙”以及“不諳元代用字而誤”、“不諳元代用語而誤”、“不諳元代名物制度而錯改原文”等條,皆為這方面的例證。顧炎武在《日知錄》卷18“別字”條中說:“山東人刻《金石錄》,于李易安《后序》‘紹興二年玄黓歲壯月朔,不知‘壯月之出于《爾雅》,而改為‘牡丹。”清人黃廷鑒在《第六弘溪文鈔·校書說》中說:“妄改之病,唐宋以前謹守師法,未聞有此;其端肇自明人,而盛于啟、禎之代。凡《漢魏叢書》以及《稗?!?、《說海》、《秘籍》中諸書,皆割裂分并,句刪字易,無一完整,古書面目全失,此載籍之一大厄也?!?陳垣先生利用元本及他本校補沈刻《元典章》,得謬誤多達一萬三千余條。由此可見,??笔且槐p刃劍:既可以砍掉錯誤的東西,也可以砍掉正確的東西;一方面可能改正了古書的一些錯誤,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是更大的訛誤。

校點誤呂叔湘在《整理文獻的第一關(guān)》中指出“標點是整理古籍的第一關(guān)”。如果斷句錯了,文意必然難通。中華書局標點本《歸田瑣記》43頁“食有脫粟飯,出無款段、馬”。[10]“段、馬”二字旁標有專名號,中間加頓號,是以為二人之姓,不知“款段”是形容馬緩緩而行的樣子。再如中華書局1982年斷句本《東京夢華錄》72頁“有酒肆在其側(cè)。號仁和酒。有名于京師”。酒肆怎能號“仁和酒”呢?于理不通。應作“有酒肆在其側(cè)。號仁和。酒有名于京師”。再如1934年時代圖書公司出版了劉大杰標點、林語堂校閱的《袁中郎全集》,斷句錯誤甚多,其中《廣莊》篇幾句的正確標點應是:“色借日月,借燭,借青黃,借眼,色無常。聲借鐘鼓,借枯竹竅,借……”但該標點本卻誤點為“色借,日月借,燭借,青黃借,眼色無常。聲借,鐘鼓借,枯竹竅借……”貽笑大方,被魯迅譏為“借得一塌胡涂”。[11]

注釋誤給古籍作注,目的是為了給時人或后來者閱讀理解提供方便。然而,正如清段玉裁所說:“著書難,注書尤難?!痹谧⑨屵^程中由于著者自身的原因,難免出現(xiàn)無意而為的淆亂。如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呢?《古文觀止》三個不同版本有三種注法:一是“不過分尋求深奧的解釋”;一是“不拘泥穿鑿,強自為解”;一是“只求了解書中精神”。[12]孰是孰非,令讀者無所適從。又如《莊子·逍遙遊》中:“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逼渲械摹跋ⅰ北欢嗉易⑨尀椤靶菹ⅲ瓜ⅰ?,這是不恰當?shù)模_的解釋應該是作“風”講。另外,有些注疏者(尤其古人)在征引別人的注釋時,不詳署姓名,如《十三經(jīng)注疏》頻繁出現(xiàn)的張氏、周氏、馬氏等,他們到底是何許人,令一般讀者惑疑。這雖不算作注釋錯誤,事實上卻給古籍造成了淆亂。

造成古籍毀損、淆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整理古書的過程中,要有戒備之心,應持審慎態(tài)度,對待古書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信。在讀古書遇有疑難時,應考慮到這些原因。這將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勘正古籍做出貢獻。

注釋:

[1][2][10][12]劉琳.古籍整理學[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第一版,35頁,35頁,75頁,228頁.

[3][11]高尚榘.古典文獻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22頁,280頁.

[4]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118頁.

[5]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乾隆四十六年圖明阿奏遵旨查辦戲劇違礙字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117-118頁.

[6]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第一版,149頁.

[7]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石經(jīng)避諱改字[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61頁.

[8]陳垣.史諱舉例·不講避諱學之貽誤[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72頁.

[9]張之洞.張之洞全集[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9796頁.

(趙有福,山東曲阜師范大學古典文獻學教研室)

猜你喜歡
古書古籍
盡快制定《貴州省古籍保護條例》的幾點建議
古書
這道題很難嗎
西藏大批珍貴藏文古籍實現(xiàn)“云閱讀”
古籍修復師的巧手與匠心
隨時隨地感悟傳統(tǒng)之道 古書之美
江蘇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古籍收藏可先從藏經(jīng)入手
少年宋慈
如何領會語文教學的神韻
横山县| 陕西省| 家居| 临泉县| 任丘市| 民丰县| 兴文县| 浦县| 富川| 普兰店市| 夹江县| 申扎县| 合作市| 梅河口市| 安顺市| 富顺县| 县级市| 治多县| 台东县| 山丹县| 邢台市| 新竹市| 龙陵县| 新田县| 太仓市| 繁峙县| 峨边| 中江县| 珲春市| 桃园县| 福贡县| 卢湾区| 哈密市| 青田县| 伽师县| 廉江市| 乌什县| 泾源县| 六盘水市| 巴东县| 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