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科
2005年初,博客網曾經想要大干一場,并獲得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之后,立即宣布要“建成中文第一博客網站,并爭取成為全球第一博客網站”。此后,博客網開始大量招兵買馬,人數(shù)一度達到了500人,在動用了許多的資金與資源進行市場推廣之后,最終成效甚微,這也為日后的大裁員埋下了隱患。
2006年4月初,北京籠罩在一片春色之中。
然而,對于第一個將博客概念帶進中國的博客網來說,寒冬似乎還沒有遠去,整個公司被一種冷漠的氣氛所包圍,與某些門戶網站正在“博”起博客熱潮相比,博客網倒有一種置身度外的冷清與蕭條。
裁員風波
對于被傳播得滿城風雨的裁員事件,博客網董事長兼CEO方興東不愿多談,他否認了裁員過百的說法,“幾十人,大概百分之十幾左右,作為公司,我們不可能裁員超過50%?!?/p>
但是一位被裁員工提供了很確切的數(shù)字:“走的人數(shù)是136人?!?/p>
被調整的員工人數(shù)最多的部門,要算是內容和設計部門。一些在博客網的員工和離開博客網的員工證實了這個說法。幾乎每個部門都有不同規(guī)模的裁員,戰(zhàn)略調整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往往意味著有些員工必須離開。
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是,博客網將一些部門完全外包或者獨立出去,包括移動事業(yè)部和才收購的中國黃頁,這樣這些部門的員工不能準確地算是否被裁員,這也引發(fā)了裁員人數(shù)數(shù)字上的差別。據說,中層管理層還是留了下來。
該燒的錢燒了
該燒的錢燒了,但卻沒有帶來相應的收入。
博客網在一路猛烈燒錢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引來更多的觀眾,就不得不開始壓縮開支了。所有的明眼人都知道,博客不賺錢,是因為“沒有找到盈利方向”。
一般來說,博客網站的盈利主要依靠短信、廣告、無線以及博客空間托管。
“現(xiàn)在公司還是以廣告和無線業(yè)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看上去確實和門戶網站沒什么差別?!币晃徊┛途W高層說,“但我們的確應該找到一些更與眾不同的盈利模式。”顯然,從這位人士的口中,宣稱是互聯(lián)網2.0的博客網并沒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方式。
另外,這種似曾相識的大干快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博客網的轉型。
2005年初,博客網曾經想要大干一場,并獲得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之后,立即宣布要“建成中文第一博客網站,并爭取成為全球第一博客網站”。此后,博客網開始大量招兵買馬,人數(shù)一度達到了500人,在動用了許多的資金與資源進行市場推廣之后,最終成效甚微,這也為日后的大裁員埋下了隱患。
“人太多了,很多人慕名前來,博客網幾乎到處是總監(jiān)和主編?!币晃粏T工說。
調整已經基本結束。博客網把此次調整叫做“升級”,而不是“轉型”,未來將強調應用和服務。但在很多外人眼中,他們就是在轉型,不過怎么轉,似乎仍存在著很多疑問。整個產業(yè)鏈并不成熟,加上用戶互動、網站的粘性、應用服務方面都沒有做好,這是博客一大敗筆。
方興東宣稱自己的博客網就是web2.0,博客網是基于博客的第二代門戶,是“中文第一博客網站”,目標直指號稱中文第一門戶網站的新浪、搜狐和網易三大門戶網站。在指責門戶網站已經過時的同時,博客網的頁面和內容以及盈利方式,卻越來越向門戶網站方向靠攏。
能力問題
方興東是博客網的董事長,但是嚴格地說,方更像一個文人或斗士。曾幾何時,方興東幾乎成了“反微軟壟斷”的代名詞,也是“博客”這個概念的中國代言人,他很熱衷于說web2.0時代到來,他還將木子美、芙蓉姐姐這些網絡名人羅織到博客網名下。但是方興東被人質疑最多的一點是,能否領導規(guī)模如此巨大的公司。
“沒干過這么大的事,現(xiàn)在看起來,管理一個大公司還真不容易。”一位高層表示,無論是在管理上,還是經營上,都跟不上。
方興東做事事無巨細,喜歡親歷親為,這在博客網內部都人盡皆知。他早年創(chuàng)建了互聯(lián)網實驗室,十幾人,后來創(chuàng)建了博客網前身博客中國,人員并未達到今日之規(guī)模,剛開始也不過十數(shù)人而已。一位離職的基層員工則表示:“我挺佩服老方的,很文的一個人,擅長寫尖銳的批評文章。但他就是一個文人?!币徊糠謫T工也正是由于方興東的影響力而前來,但現(xiàn)在“心灰意冷”。
對方興東批評最激烈的人員算是他曾經的戰(zhàn)友,Blogspower制作人,正在創(chuàng)業(yè)的周永德。周永德創(chuàng)建了一個博客,名字很刺激:扒方興東的皮。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方興東正站在懸崖上,我不妨推他一把——周永德”。周永德在博客網獲得第一筆5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之前,與方興東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并離開了博客網的前身博客中國,獨自創(chuàng)業(yè),在離職之前,方興東曾經與他討論過的期權承諾沒有兌現(xiàn)。
瓶頸階段
中國到底有多少博客,恐怕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有1000萬,也有人說過了2000萬,但是真正寫博客的活躍用戶并不多?!八^活躍用戶是每周最少寫一篇博客。如果在國外,每個月寫一篇就算活躍用戶了?!?/p>
而根據另一位專業(yè)人士的看法,情況卻并不樂觀。他認為國內不同博客網站的博客之間有很多是重復的,“假設按照百度公布的中國有大約1500萬名博客,通常活躍的也就2%-5%,如果按5%來計算,活躍用戶只有75萬。”圈子里把一個月寫一篇博客的看作是活躍用戶?!凹词故怯?00萬活躍用戶,盈利點也達不到。因為互聯(lián)網是靠規(guī)模來盈利的?!?/p>
zcom公司總裁黃明明提供的數(shù)據更悲觀,中國不超過一萬到兩萬人在認真地寫博客,不過幾十萬人的受眾規(guī)模是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的。
但不可否認,即使博客網沒有找到盈利方向,新的博客仍然在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
在最原始的以文字為主的博客形式之后,又陸續(xù)出現(xiàn)些新的模式,跨出了文字的范圍,比如說圖片博客或者叫做拍客(在博客中展示圖片為主),DV博客(以DV影像為博客的主要內容),播客(把電臺的模式搬到網上),等等,讓大家眼睛一亮。
“但仔細地看一下,它們滿足人們的,還是娛樂的需要?!痹僦?,包括韓國的賽我網(一個以虛擬房間為主要內容的社區(qū)),以及國內的貓撲社區(qū),包括比較老的知名社區(qū)天涯社區(qū),都聲稱自己是博客。張本偉說:“博客就像一個套子,每個網站都把自己套進去。剛剛開通了拍客(手機圖片博客)的zcom總裁黃明明說:他們和純粹的博客不一樣,拍客只是業(yè)務中的一個部分,而且隨著3G到來,手機博客會越來越有市場。
“最早起來的未必能夠成功,也許他們起的是教育用戶的作用。”黃明明表示,1998、1999年中國最早有互聯(lián)網的時候,決不是只有三大門戶,“現(xiàn)在博客網發(fā)展可能到了一個瓶頸的階段?!?/p>
“秀”得不成功
博客網的失利在于沒有“秀”成功。
“目前的博客網站,還是一陣風?;蛘呤俏覀円龑У牟粚?,或者是我們還沒找到更好的刺激用戶的方式?!币婚_口,曾經任中國博客網(網站名blogcn)副總裁的張本偉就指出問題所在?!拔覀兛梢杂脩K淡經營來形容目前的市場現(xiàn)狀,另外一個比較貼切的詞是雷聲大、雨點小?!?/p>
自2004年離開中國博客網之后,張就一直在考慮博客的前途問題。他認為博客網站的發(fā)展存在兩個最根本的問題:第一,博客到底是一種時尚,還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到底能否像某些業(yè)內人士所說的那樣,改變人們的生活;第二,做博客網站,應該從娛樂入手,還是從應用入手。
首先,至少到今天為止,博客還沒有改變人們的生活。其次,博客是一種娛樂方式,還是必不可少的應用?!艾F(xiàn)在看,真正的博客并不很多,跟風的多。它就像一個秀場,就像一陣風。”張本偉說。
“如果你的大方向錯了,技術再好也沒用?!逼鋵?,這也是眾多看好博客的創(chuàng)業(yè)者所疑慮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博客?
“整個市場有個誤導,那就是一說博客,就讓人認為是寫東西。”這是因為在當年博客概念的導入上,給人以根深蒂固的感覺,博客就是‘寫字。”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我認為未來各網站應該共同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重新定義博客。
中國的互聯(lián)網還是娛樂導向,不然很難賺到錢。張本偉認為,”現(xiàn)在博客用戶真正的想法是什么?秀自己。而網絡粘住用戶的關鍵是什么?是人際交流。從目前網絡的消費主體來看,這些上世紀80-90年代出生的人更有個性,更愿意展示自己,所以要抓住用戶的最基本特征——“秀”的感覺。
“2006年競爭的焦點,就是比誰讓用戶‘秀的感覺更好。在秀一把之后,讓用戶之間互動,產生黏性?!苯涍^半年的準備,張本偉將在2006年1月中旬上線一個“個性門戶”———喔塞社區(qū),在私下里他稱之為集成式多媒體博客,這里面包含了四大部分內容———文字、圖片、音樂和虛擬房間,他希望這個網站未來能成為用戶打開電腦之后的一個“個性門戶”,包含互動、新聞、生活應用等等一系列的服務,它讓相當一部分人改變打開頁面的方式。
“我們要把工具提供全。首先,人來了,我們給他自己動手DIY的功能,讓他充分地展示自己;其次,他以后的每一個行為,都能讓他找到一個群組,這是一個社區(qū)的核心,讓他找到一群人,把用戶粘在這兒;然后,讓他和其他的個體產生互動,快速消費?!?/p>
期待爆發(fā)點
“博客的真正爆發(fā)點還沒有到來,如果博客有革命性的提高,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的時候,并且用戶基數(shù)達到一定數(shù)量級別的時候,博客網才可以盈利?!秉S明明表示,現(xiàn)在中國所有媒體的廣告收入加起來才不過一千億元人民幣出頭,和美國互聯(lián)網廣告90億美元的規(guī)模差不多,這表明中國還有巨大的互聯(lián)網廣告空間沒有開發(fā)。
“線上和線下業(yè)務的整合,新媒體結合手機,能保證互聯(lián)網的盈利?!秉S明明說。
國外的博客網站也開始進軍中國,試圖在中國龐大的博客市場分一杯羹。北京維亞泰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與韓國最大社區(qū)網站Cy-world合作的重點項目賽我網,于去年6月登陸中國。韓國賽我成立于1999年,到了2003年的8月用戶出現(xiàn)了爆炸性增長,目前韓國賽我擁有了1500萬的用戶數(shù),一天的收入就達到20萬美元。
賽我網總裁全胄鎬表示,賽我第一次在韓國的盈利是在2003年的12月,然后收入都在不斷地增長,去年賽我網在韓國一年的收入達到了2億美元。賽我在韓國的盈利由虛擬物品銷售、移動賽我、有版權的音樂上傳和品牌主頁組成,其中虛擬交易收入約占40%,移動賽我30%,品牌主頁占30%。韓國賽我的盈利經過了一個發(fā)展的積累過程。全胄鎬認為,中國賽我網目前的發(fā)展重點不是贏利,而是首先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把基礎打好,累積賽我網的用戶數(shù)量,特別是培養(yǎng)賽我網的忠實用戶甚至”中毒“用戶。
曾經在1999年上一次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浪潮中有過失敗經驗的黃明明表示,現(xiàn)在的新創(chuàng)業(yè)者也許要做到兩點,才能避免重蹈當年互聯(lián)網泡沫的覆轍。一要相信你的業(yè)務方向是正確的,要堅持做實事,讓你的用戶需要你的產品。另外就是不要著急燒錢,不要過早燃盡用戶的價值和熱情。
“性”博客的失敗
方興東在拿到了1000萬美元之后,來自投資者的壓力與日俱增。于是一系列的做秀活動開始了。為了讓自己的博客吸引眼球,方興東的博客網大力推動木子美、芙蓉姐姐兩位女性的個性化東西,最終讓博客成為網友所不恥的一個“另類”網站。
當這種不成功的作秀成為一種推廣方式之后,書生的弊病也就暴露出來,一個站點的發(fā)展,特別是類似博客網這樣的網站,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無疑是把自己推廣上了風口浪尖。方在利用木子美和芙蓉姐姐這樣的網絡藝人,為自己網站造勢的同時,但也把自己趕進了一個死胡同。所以,當以描寫日常生活為主題的“生活”博客(某門戶網站“老徐的博客”點擊過二千萬)興起之時,就意味著方興東的“性”博客的失敗。
從20名員工膨脹到400人只花了短短的2個月時間,加上內部管理混亂、主要領導人糾纏于種種糾紛之中、高層精英紛紛跳槽,這一切,似乎注定了博客網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