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旭
大約是四年前,中國作協(xié)的朋友照顧我參加一個去云南的采風(fēng)團,里邊有幾位名氣很大的作家,卻有一個我從未聽過的“潘向黎”,據(jù)說是《文匯報》記者。我以為是隨團采訪的,跟我一樣是這個名家圈子的局外人。私下也就有些心安:總算有個跟我一樣名不副實的。
沒有想到,同當(dāng)?shù)氐奈膶W(xué)青年開座談會,“潘向黎的點擊率是最高的。文青們踴躍地向她請教,問她這一篇那一篇小說是怎樣寫出來的,問她的優(yōu)雅是怎么修養(yǎng)出來的,問她平時看什么書,一天的什么時間寫小說……沒完沒了。再問下去,我想就該是在哪兒做的美容,用什么化妝品了。
比較起來,一向使我仰之彌高的名家們倒是有些落寞。往日的輝煌已是明日黃花,先前每講必起轟動的怎樣受苦受難,怎樣重踏紅地毯,以及夾在講演中間的幽默調(diào)侃,得到的反應(yīng)只是必要的禮貌。
一邊看著,我不由感嘆,真正是一個時代過去了。落花流水春去也,歲月的淘洗何其無情!我也這才知道,自己跟今天的文壇有多么隔膜,差一點鬧出笑話。因就有了對潘向黎小說的好奇。
回來,便時常留意報刊上的潘向黎小說,發(fā)現(xiàn)她連年在各類文學(xué)排行榜榜上有名。又先后讀到潘向黎的兩本書:《十年杯》和《我愛小丸子》,都是中、短篇小說的結(jié)集。這年頭,不能不講求經(jīng)濟效益的出版社愿為之出中、短篇集的作家屈指可數(shù),潘向黎是其中之一。三年兩頭出書,可見有讀者緣,不愁市場。
說文如其人,用在潘向黎身上最貼切。看她的小說跟看她本人,感覺幾乎沒有差別。她在云南留給我的印象,一是時尚,一是素養(yǎng)。那時候,我還沒有碰過電腦,她卻已是網(wǎng)絡(luò)上的老江湖。這次來云南,臨行前,她在聊天室告別:“我去云南了”,立刻有人回應(yīng):“天哪,連云南你也給我爭?!闭f完這樁公案,她竟自哈哈大笑,有點沒心沒肺的樣子;平時活動中間,一旦遇到難為人的場合,唐詩宋詞,她張口就來,常能讓像我這樣的冒牌“文人”免受尷尬。我后來知道,這類古董,多長的她背起來也是滾瓜爛熟。
又現(xiàn)代,又古典,在現(xiàn)代與古典之間找到一個結(jié)合部,這結(jié)合不是矯揉造作的生硬焊接,而是水乳交融的自然貫通。這就是潘向黎的小說。這樣的小說既在閱讀的層面上吻合了當(dāng)下的審美,又在價值的取向上溝通了傳統(tǒng)。然而這并不是一種策略,而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zhì):現(xiàn)代的方式,古典的底氣;現(xiàn)代的場景,古典的情懷;現(xiàn)代的輕松,古典的執(zhí)拗,幾乎滲透丁潘向黎小說的方方面面。
潘向黎小說的故事大都發(fā)生在中國或外國的都市;主人公多是跟她本人年齡相仿的女性白領(lǐng)、記者、洋插隊和海歸;主題則更集中:這個時尚人群情感的糾糾葛葛。
所有這些,都是我極為生疏的領(lǐng)域。對于我這樣一個處在經(jīng)濟貧弱的農(nóng)業(yè)省份,又遠遠地蝸居在社會生活邊緣的讀者,讀潘向黎的小說,就像一個深山里的農(nóng)民頭一回走進上海南京路?,F(xiàn)代生活的五光十色,琳瑯滿目,喧囂騷動,洶涌澎湃,直讓我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但是當(dāng)我隨著作家敏銳精確的指點登堂人室,然后駐足沉思,靜觀默察,漸漸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可以理解的東西:繁華與蒼涼;熱鬧與寂寞;開心與隱痛;滿足與創(chuàng)傷。
“小妖想,自己走后,還會有多少人踏進這幢大樓,又有多少人離開它呢?”
“離開的人,他們的心里是哭是笑,沒有人知道。就是這幢大樓里的人,他們的明天又有誰知道?就像一棵大樹,看上去一直郁郁蔥蔥,其實它不停地在落下許多葉子,同時也悄悄生長出新芽來,沒有一片葉子會和另一片完全相同,但是除了葉子自己,沒有人明白。而日子也就一季一季、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小嬌》)
這幢大樓其實就是潘向黎建造的這一整個都市世界。她那些職業(yè)體面、收入可觀,因而保養(yǎng)精致、穿著時髦、舉止高雅的男男女女在這金壁輝煌里進進出出,他們有說有笑,有聲有色,開派對,泡吧,法國大菜,日韓料理,名酒名茶名咖啡,高檔時裝和化妝品,說話夾著英文或日文單詞,一切近乎無可挑剔,別人只有艷羨的份。卻不料一片香霧云鬟、清輝玉臂的搖動下面也有那樣悱側(cè)難言的訴求。所有這些人,他們的命運也許像樹葉一樣各各不同,但那訴求,卻一無例外,那便是千百年來不知演繹了多少悲劇喜劇卻仍是亙古不易的對情感和精神完美的渴求。
并非奢望,有時候只是一起靜靜地面對一片月色、一灣湖水、一襲花香(《緬桂花》);
那樣決絕,一場雪就足以顛覆一切(《無雪之冬》);
甚至荒唐,明明知道抓住的只是一個虛幻(《小妖》)。
往往求之而不可得,便有了淡淡的感傷和哀愁,有了川端康成式凄清的美麗(《我愛小丸子》)。
那訴求也是作者的訴求。潘向黎小說的語言跟她說話一樣活蹦亂跳,語速極快,表情達意一步到位。她就用冒似一個說出皇帝新衣的兒童的天真卻其實成熟的練達,這種像她的笑一樣似乎沒心沒肺又滿是書卷氣息的敘述,在讓人目亂神迷的現(xiàn)代生活中,指出那些光潔嬌好的面容底下的滄桑,那些渾然不覺的心靈上面的皺紋,那些生氣勃勃的姿態(tài)內(nèi)在的脆弱,那些氣度不凡的忙碌后面的丟失,那些親切熟悉的交際之間的冷漠,從而希圖為迷惘的人性找一條還鄉(xiāng)的道路。
單單這份用心就夠使人感動。
我以為,正是那幾近偏執(zhí)的浪漫主義訴求——這訴求同時使她的小說唯美——使潘向黎小說同蛋白質(zhì)小說和美女小說區(qū)別了開來,獲得了令人尊重的也必然長久的會被廣泛認同和接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