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聰
國外有位學者這樣說過:要想快速有效地學習,任何東西你必須看它、聽它和感覺它。音樂教學必須從學生對音樂的親切感、趣味性入手,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藝術情境,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音樂的存在,逐步引導他們步入音樂的殿堂,體會其中的奧妙。
美的音樂要在美的環(huán)境中才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音樂教室的環(huán)境要美得個性化。如墻壁上有五彩繽紛的彩色圖畫、音樂家的畫像、音樂格言,小學還可有動物粘帖、音符小椅子、五線譜地板,配上柔和的光線和色調、良好的音響效果等。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
設立音樂教室“點歌臺”。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生理、性別和興趣愛好等,為孩子們儲備大量的不同風格特點的中外、古典名作、民族民間音樂等等音像資料、目錄歌單。課前十分鐘,由第一位進入音樂教室的學生、或有進步的孩子點歌播放,作為一種激勵。
開設“我們的音樂”宣傳欄。欄目中有教師制作的音樂知識圖片及解答學生的“音樂疑問”,包括“走進交響音樂”、“我向大家推薦的一首歌”、“我最不喜歡的一首歌”、“街舞的起源”等等。
開設“樂器拾趣”一角。教室中除了配備鋼琴、多媒體電教設備外,再開辟一個小角落,擺放屬于孩子們的小樂器:五花八門的打擊樂器、課堂樂器、自制樂器等,給予孩子們認識、使用樂器的機會。
多使用音響、錄音機能給課堂帶來活力。音響、錄音機對于音樂教學具有獨特的作用,每個月都為一位學生錄制一首歌曲,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點評,使孩子們在自我欣賞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鑒賞和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利用有趣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能力及表現(xiàn)能力。課堂中的講故事、小演講可讓孩子們從點歌臺中選擇音樂進行配樂;讓孩子們利用各種小樂器模擬自然界、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的各種聲音。如:雨水滴答、狂風呼嘯,火車、汽車、鐘聲各種小動物的聲音等,把各種各樣的聲音進行節(jié)奏、節(jié)拍的變化就是最初級的樂曲創(chuàng)造,不失為創(chuàng)新教育的好方式。
讓音樂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主陣地。每節(jié)課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每位學生都能動手探索、親身體驗,以聲音為物質材料,充分利用孩子們手中的各種學具、打擊樂器、筷子、飲料瓶、黃豆、沙子、塑料袋、鑰匙串、紙等等可以發(fā)出聲響的物品,通過聲音的高低、強弱、音色等變化,將旋律、節(jié)奏、力度、音色、調式調性等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邏輯形式加以變化發(fā)展,以此來表達人的內心情感和客觀世界,使孩子們在各式各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建立創(chuàng)新意識,讓創(chuàng)新教育有效地貫穿于課堂的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