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明
麗芳懷孕不久,就與先生陸武一起去了醫(yī)院,想建立一張圍產(chǎn)期保健卡。醫(yī)生對他倆又問又查。很是仔細,最后又遞給他們兩張化驗單,囑他們明日清晨空腹到醫(yī)院來抽血,檢查肝功能和乙肝“兩對半”。
麗芳接過化驗單,走出檢查室外,心中很有些不悅,嘴里小聲嘀咕說:“現(xiàn)在醫(yī)院真會變著法兒賺錢,生孩子又不是看肝臟病,查什么肝功能呀?”
陸武也覺得妻子懷孕,讓丈夫查肝功能,是多此一舉,聽了麗芳的話,便折回檢查室,對醫(yī)生說:“我們家離得遠,來往不便;再說我愛人又怕抽血,這驗血查肝功能不太要緊,就免了吧?!?/p>
醫(yī)生見他倆有些誤解,便耐心解釋:我國是乙型肝炎(簡稱乙肝)大國,流行情況比較嚴重。據(jù)調查,乙肝感染率約60%,即全國約有7億多人感染過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約10.9%,估計有1.2億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約3000萬人最終死于與此有關的肝臟疾病。每年還有上百萬的新生兒進入這個行列,他們大多源于母嬰傳播。若孕婦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攜帶者,新生兒約有40%成為攜帶者;若孕婦體內乙肝c抗原(HBeAg)陽性,新生兒100%成為攜帶者,且于成年時發(fā)展成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癌的可能性較大。
麗芳聽了,便有些擔心,小聲問醫(yī)生:“這母嬰傳播到底是咋回事呀?”
醫(yī)生告訴她,乙型肝炎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孕婦主要通過3種途徑將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一是產(chǎn)道分娩和羊水污染。這是最主要的途徑。在分娩過程中,胎兒通過母親產(chǎn)道時,咽下含有乙肝病毒的陰道分泌物、血液,或胎兒頭皮、皮膚、粘膜發(fā)生輕度擦傷,與之接觸而被感染。二是出生前,病毒通過胎盤、臍帶進人胎兒體內。三是產(chǎn)后母嬰密切接觸。母親乳汁中的病毒可通過哺乳傳給嬰兒,唾液中的病毒則可通過與新生兒親吻傳播。因此,通過抽血化驗了解孕婦肝功能,有無乙肝感染,以便盡早采取防范措施,阻斷母嬰傳播,是圍產(chǎn)期保健的重要內容。
麗芳聽了,方知自己誤解了醫(yī)生的一片好意,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正想說話,陸武插言道:“原來如此!可是,我為什么也要
“哦!是這樣的。”醫(yī)生說,“研究證實,父親感染乙肝病毒,可傳給嬰兒。因為乙肝病毒可進入精細胞,卵子一旦受精變成受精卵,再發(fā)育成胚胎,而此時的胚胎已被乙肝病毒感染。有時即使是正常胚胎,也可因性交由精液傳播病毒?!?/p>
陸武聽了恍然大悟,連說:“這樣說來,我是真該好好查一查。”
麗芳又問:“要是我們查出了問題,該怎么辦呢?”
醫(yī)生指著墻上的宣傳畫,說:“你們看,那兒都寫著呢?!?/p>
兩人順著醫(yī)生的手看去,宣傳畫上寫著:預防母嬰間或父嬰間的乙肝病毒傳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孕婦產(chǎn)前應以敏感方法檢測乙肝兩對半、氨基轉移酶等指標。如檢測結果表明孕婦處于乙型肝炎活動期,則考慮適時終止妊娠。
2對有母嬰或父嬰傳播機會的嬰兒,可采取聯(lián)合免疫措施。于出生后根據(jù)具體情況,注射高效價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注射乙肝疫苗。
3這類產(chǎn)婦在分娩后,有條件的地方,可檢測新生兒臍血乙肝兩對半;出生后一年內,每隔1~2個月復查一次。
4患有乙型肝炎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攜帶者的母親需謹慎哺乳。母親在接觸新生兒前要洗手,有乳頭皸裂時應暫停哺乳。避免親吻、口對口喂養(yǎng)等母嬰密切接觸。
想不到一次建卡咨詢,就弄清楚了這么多問題,陸武和麗芳高高興興地與醫(yī)生道了別,他們準備明天一大早就趕到醫(yī)院來抽血。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