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次仁
氆氌是什么織的?
牛糞燒出的茶是什么味?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住鐵皮房感受如何?
乘牛皮船什么感覺?
近些年進藏的人越來越多了,考察的、援藏的、找工作的、旅游的、探險的、做生意的各類人等,一句藏味漢話叫“多多有了”。他們見到的是如今新型的城市——寬闊的馬路,新鋪的廣場,高聳的樓房,滿街跑的是夠檔次的出租和高級轎車、進口越野:“四驅”、“V8”什么的。男人們穿的多是漢裝,個個英俊瀟灑;女性的藏裝輕軟、艷麗、款式多樣,孩子們就更是,吃穿用玩均與內地兒童用品無二。人們手里拿著無繩電話,腰里別著BP機,城里人幾乎家家都安了電話,照明用的是電,燒飯用的是(液化)氣,打酥油茶用的是(攪拌)機,渡河有機動船,出行代步是汽車……
改革開放以前,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去過西藏的人,都住過鐵皮為頂?shù)姆孔?,喝過干牛糞為薪煮開的茶水,乘過牛皮木架做的渡船,每天看見的藏族同胞無論男女穿的都是氆氌做的藏裝,傳個口信隔岸喊,點的是酥油燈,玩的是石頭子,出遠門有匹馬就滿足了……
用這些東西都是什么感覺?氆氌是什么織的?牛糞燒出的茶什么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住鐵皮房感受如何?乘牛皮船什么感覺?這里我們給您講幾個小故事,帶您回望昔日的高原。
當然現(xiàn)在這些東西都還沒有完全消失,待您去西藏旅游觀光回來后,請告訴我們哪里找得到。
衣《漫話氆氌》
氆氌,是手工編織的羊毛織物。明代《正字通》說:“登毛。中天竺有登毛,今曰氆氌?!边^去普遍認為登毛在西漢時由印度傳入我國西藏,這種說法不對。青海諾木洪出土文物中有羊毛織物,1984年四川爐霍石棺葬中亦出土有羊毛織物。從墓內見到的跡象分析,多數(shù)毛織物是死者的衣著,少數(shù)是捆扎用的帶繩。因墓葬埋藏時間久遠,密封程度差,紡織品已腐朽,有的只見其痕,有的形存而不可收拾,難以取樣。極少數(shù)墓內毛織品還殘留少量殘片,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殘片,發(fā)現(xiàn)其織法有:單經(jīng)單緯平織,細線密度大;雙經(jīng)雙緯漏孔織,斜交呈菱形格;單經(jīng)單緯交織呈人字格;雙經(jīng)雙緯漏孔平交呈正方形;細經(jīng)粗緯上下交織;雙經(jīng)、雙緯交織呈人字格紋;經(jīng)少緯多平行交織;雙經(jīng)雙緯斜交漏孔織;粗經(jīng)細緯交織呈顆粒狀紋,還有用三色線交錯編織出幾何紋圖案的帶子。爐霍石棺葬墓葬的時代,經(jīng)綜合分析研究初步定為“上起春秋下至戰(zhàn)國中期前,最晚也不會晚于戰(zhàn)國中期?!保ā犊脊拧?991年2期)事實證明,雪域高原人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僅已經(jīng)會用羊毛紡織,而且織法多樣,技術水平較高。
氆氌根據(jù)質地可分多種,品質最上乘者為刷毛未剪者,藏名“胥瑪”,已剪者曰“協(xié)瑪”,以下依次為“胥沃”、“氆氌”、“勁瑪”等,最下等品為“洛瓦”,相當于“褐子”。實際上“氆氌”是上述羊毛織品的一種泛稱。
“氆氌”質地緊密厚實,耐磨,耐洗,耐曬,久不褪色。其顏色有單一色的,也有紅綠黃紫藍白等各色相間織成彩條的,色彩鮮艷、絢麗多彩,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服裝面料之一。
氆氌一直是用古老的織機手工生產(chǎn)的。解放前,西藏日喀則、四川鄉(xiāng)城的上等氆氌號稱嗶嘰,享譽全藏區(qū)。鄉(xiāng)城婦女喜愛著彩條氆氌制成的長坎肩。那坎肩猶如彩虹降落、百花盛開、花仙子蹁蹁起舞,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過去只有貴族、富裕戶才能穿上等氆氌做的藏裝,窮人穿的俗稱毪衫。半個世紀前上等氆氌藏裝開始走進百姓人家,將進入21世紀的今天,制作藏裝的料子已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那就是“輕軟暖艷”。
食《燒火煮茶用牛糞》
容 鐵
西藏高原除了林區(qū),百姓家燒茶離不開牛糞做燃料。舊西藏,百姓要給領主支多種差,其中繳干柴、干牛糞餅等燃料就是其中的一種。
寬廣無垠的藏北高原上樹木是不多見的,牧民們以牛羊為伴,牛羊糞就是他們的燃料。那時,牧民們只要見到牛糞就要拾起來,晾曬在自家的帳篷周圍,哪怕這會弄臟漂亮的圍裙。如此,干牛糞會堆積成座小山。在大雪紛飛的冬季,家家灶里都總留著火,傍晚時分,帳房內炊煙繚繞,爐膛內燃燒著的干牛糞,火光柔柔的,滾開的茶和大鍋的肉已飄香,讓進來的人立刻感到暖融融的,快要流口水了。牧民們離不開牛糞。
農(nóng)民就更精細了,將揀來的牛糞摻些干草,光著腳將其踩勻后,做成大小相等的牛糞餅貼在自家向陽的院墻上,曬干了整齊地堆放在一起。家里牛糞越多,說明這家人的勤勞和富裕。冬天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灶旁,灶里燃盡了的牛糞火灰里埋著孩子們最愛吃的土豆。大家喝著燙嘴的“突粑糌杜”(糌粑面糊湯),旁邊的火盆里裝著的干羊糞著著,是暗火,微微地發(fā)著紅光,火盆上是煮好的茶或者煨著一鍋香噴噴的羊肉。家人們說著一天的見聞,講古老的故事,還對上幾句歌。好個其樂融融圖。
城里就又不同了。拉薩南臨拉薩河,北依幾座光禿禿的山,所用燃料主要來自于農(nóng)牧區(qū)的牛羊糞和東部林芝的木柴。秋冬時節(jié),牧民們趕著牛群,役牛馱著兩大袋牛糞——遠望去就像一堆堆移動的土堆——從很遠的藏北往拉薩給官府、寺廟、貴族運送牛糞,有多的就偷偷地在集市上賣點,或換些糧食、日用品。
后來拉薩建了水電站,只是沒發(fā)出電。
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府在有條件的地方有計劃地修建了許多座電站——水電站、火電站、地熱電站、抽水蓄能電站,有的地方改用電爐燒茶做飯了。
80年代中期,政府修了條從蘭州到拉薩的輸油管道,悄悄地,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城里不少人改用煤油、汽油或柴油爐燒茶做飯了,方便、干凈、快捷。
90年代國家援藏人員來自各省市,誰都在為西藏的發(fā)展出謀劃策。四川青海等地的石油液化氣站迅速在拉薩及周邊城鎮(zhèn)建立了銷售網(wǎng)點,潔凈的液化氣灶具走進了平常百姓家。城鎮(zhèn)居民用上了衛(wèi)生、節(jié)能、火力強的新型燃料。
還有,當你走進百姓院內或牧民帳篷附近,就能看到大自然賜予的天然能源——太陽能的利用正在被大力推廣。太陽能灶具將光能轉換成熱能,太陽能發(fā)電機將光能轉換、儲存成電能,太陽能熱水器使高原人更加精神煥發(fā)了。
如今,雖然生活在城鎮(zhèn)里的老媽媽仍要求在廚房里修砌個能燒牛糞和柴薪的灶,但它真的已經(jīng)退休了,而且用牛羊糞燃料儼然是一種奢侈——市場上它們的價格高得出奇。
住《白鐵皮房——時代的產(chǎn)物》
容 鐵
藏民族對白色無比的偏愛,對其精神崇拜達到了最高境界。白色被認為是最吉祥的顏色,是最純潔的象征,善意的表示;白色的哈達獻給神靈,白色的右旋海螺視為圣物,白色的石頭被置放在田間……,在西藏,無論是城市還是農(nóng)牧區(qū),人們生活中很多事物與白色有關,有些地方典型的藏式院落的外墻都涂成白色。
我這里要講的是白色房頂,它倒不是藏族的特產(chǎn),而是時代的產(chǎn)物。
鐵皮房頂在西藏廣泛應用很可能始于和平解放后。由于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以及建材運輸?shù)睦щy,當時用白鐵皮做屋頂就順理成章了。西藏蓋房一般是用石頭砌成堅固的基礎,用土適當加些草做成特大號的土坯曬干壘墻。用泥做土坯間的粘連物,取代了水泥,泥一干非常結實。砌好的墻得有50公分厚,冬暖夏涼。房頂用木料做成“人”字坨架,用方檁將坨架連接起來,然后在上面釘上白鐵皮,當然室內還得用膠合板吊上頂,這樣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就蓋好了。當時解放牌汽車載重4噸,一車鐵皮可以夠兩棟長約40米的平房為頂。
鐵皮房頂優(yōu)點不少:通風好、導溫性能好、建設速度快、造價低;缺點也不少:密封差、保溫差、燥音大、易被大風掀起,所以要格外加固,好在拉薩地區(qū)不常出現(xiàn)風災。由于鐵皮房頂太薄且密封不嚴,所以風起時外面飛沙屋里起灰塵,鐵皮被吹得隆隆響;外面下小雨屋里感覺大雨傾盆,夜間下雨更是吵得人不能入睡;又因為它導溫性能好,所以冬天太陽出來后,它直接吸收陽光的溫度,屋里也就熱乎乎的很暖和了;下雪時既不怕壓塌了房也不會漏,而且太陽一出雪就迅速化了。
六七十年代在西藏生活的人對鐵皮頂房子一般非常熟悉,住慣了它到內地再住瓦房,沒有了聲息反倒覺得缺點什么。和內地建筑的紅磚綠瓦相比,鐵皮頂房從建筑等級、風格和材料的選用、造價都有很大差別。但它們在西藏的建筑群中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尤其是拉薩城,你如果站在附近的高山上往下看,鱗次櫛比的鐵皮頂房屋使人有種異樣的感覺,陽光照耀下格外明亮耀眼,由于其面積大數(shù)量多,顯得那樣氣勢宏偉。筆者還沒有見過內地有哪個地方有如此龐大有鐵皮頂建筑群。這本來只是為了解決當時用房的權宜之計,但誰也沒有想到它們卻成為西藏地區(qū)在前進中的一種獨特產(chǎn)物。它不僅能夠證實此地的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發(fā)展腳步,也能夠記錄鐵皮屋頂在西藏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從建筑學的角度上講鐵皮做屋頂?shù)遣簧洗笱胖?,只因西藏條件特殊,才出此奇觀。人們不禁驚嘆:“陽光下居然還有這樣一座閃閃發(fā)光的城市!”
美是多方面的,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美來自太陽,白色的美產(chǎn)生于陽光的照耀,鐵皮屋頂?shù)某霈F(xiàn)源于西藏近代發(fā)展的需要。雄偉的布達拉宮與象征著現(xiàn)代發(fā)展的鐵皮屋頂相互映襯,盛開了強烈的時代氣息,使古老的拉薩既保持了真實的歷史風貌,又洋溢著現(xiàn)代的勃勃生機。
行《西藏特有的牛皮船》
魏 克
西藏和平解放前交通條件很差,人們外出只能步行、騎馬甚至騎牦牛,如果運送東西也只能靠人背畜馱。西藏山高水高江河多,而且多從高山峽谷穿行而過,落差大水流兇險湍急,只在江河平緩段有少量的獨木或木船作為水上交通工具。千百年來西藏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的實踐中制造了一種獨特的江河交通工具——牛皮船。
這種船我就乘過。那是1952年5月2日,我奉首長命令從墨竹工卡到拉薩匯報工作,在拉薩河的來東相嘎(渡口)就是乘牛皮船過的河。開始我有點怕翻船,可開船后無論河水緩急還是礁石縱橫,船只都在忽上忽下中自由巧妙地繞過一切險阻,很快就把我們安全送到了拉姆渡口,真像是經(jīng)歷了一次短程漂游。
牛皮船形狀像北方小孩穿的虎頭鞋,前后一樣寬,里面用幾根木棍撐起來,外面用的是幾張大牛皮,可坐8-10人。坐這船必須保持前輕后重,否則會被風掀翻。到岸后船夫們把船從河中拖上岸,用一根橫木攔上,背起它返回上游的出發(fā)點。每只船上都帶有一只羊,下水時,主人把它放在船上,從陸地返回時,它替主人馱上吃食用具——牛皮船只能順水行舟。
每逢藏歷四月十五日是薩嘎達瓦節(jié),這是藏族人民為了紀念釋迦牟尼降生、出家、圓寂的日子。男女老幼一早轉完經(jīng)就到龍王潭游玩。湖中間修有一座4層高的古式樓房,名為“洛康”(龍宮)。這是個綠柳成蔭、湖水碧波蕩漾的季節(jié),更有雄偉的布達拉宮倒影映在水中,真是一個湖光秀麗、景色迷人的游玩勝地。過去西藏地方政府的僧俗官員、活佛、貴族,帶著全家人到這里歡度節(jié)日,牛皮船便派上了用場。宗教上又把乘坐牛皮船的善男信女稱作是普渡苦海、洗脫災難,將來可以升入天堂的形式之一。所以這一天游人特別多,大家爭相乘船游玩。
1952年我調到拉薩工作后,幾乎每年都和戰(zhàn)友跑到龍王潭游玩,坐坐牛皮船,照照相,不是為了脫離苦海,而是享受拉薩的小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