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銘
在一次談話中,聽到北京的一位同行這樣說:“僅憑學生的學習成績或某方面的特長來評價學生,這種做法很不可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有的這方面好,有的那方面好,怎么能斷言誰就是好學生,誰就是壞學生呢?”本來一直認為評價學生是很自然的事,但仔細揣摩同行的話,覺得確實很有道理。
反思一下我們對學生的一些評價,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弊端。教師在衡量過程中,往往因主觀原因而產(chǎn)生偏差。有的是根據(jù)一時一地的表現(xiàn)來評價學生: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績代表全面;更有甚者,僅以師生關系是否密切作為標準。至于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的現(xiàn)象,也不少見。這樣,很多富有開創(chuàng)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學生,常常因老師的偏見被一票否決。
也許有人贊成多設單項獎,以擴大學生獲獎面。可我認為,這樣做好比把陽光分成七色,再把每色光束分別照到不同的人身上,等于人為地把學生分成幾類。在承認他們某些方面具有特長的同時,也暗示他們其他方面難以發(fā)展。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適的環(huán)境,他都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師公正對待,他都能在應有的位置上發(fā)揮最佳作用。達爾文、愛迪生、法拉第、愛因斯坦,他們不是曾一度被認為反應遲鈍、行為荒唐、甚至不可救藥嗎?按現(xiàn)在一些老師的標準,他們不僅不能被評為好學生,恐怕還要受到嚴厲批評,甚至要被脫胎換骨。
究竟該怎樣評價學生?應該引起廣大教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