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美學術界有關殖民主義史分期問題研究評析

2000-03-10 07:36○高岱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00年9期
關鍵詞:殖民主義殖民地殖民

○高岱

在殖民主義史研究的過程中,殖民主義史的分期問題是一個有著重要理論意義的問題。因為通過對殖民主義歷史進程的分階段考察,能使我們更好地掌握殖民主義的發(fā)展線索,進一步了解不同時期殖民主義的特點,深刻認識殖民主義興衰的原因和必然性。所以,殖民主義史的分期問題在英、美學術界也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其中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對我國從事殖民主義史教學與研究的學者有著一定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對殖民主義史的分期來說,大英百科全書的分期法最為簡單。它以1763年為界,將幾百年的歐洲海外殖民擴張活動分為兩個時期,從1450年對1763年為殖民主義的前期歷史,從1763年到現(xiàn)今為殖民主義的后期歷史。殖民主義的前期歷史主要由四部分內容所組成,它包括: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新航路的開辟和西、葡殖民帝國的建立;北歐殖民國家的興起與重商主義;早期殖民帝國之間的競爭。并認為到16世紀下半葉,隨著英、法、荷的興起,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不得不面臨它們的挑戰(zhàn)。1588年,英國殲滅西班牙無敵艦隊后,其地位和實力不斷上升。在七年戰(zhàn)爭期間,英國取得壓倒性勝利。至此,殖民主義的前期歷史結束。

以1763年為標志,殖民主義史進入了它的后期階段。這一時期的殖民主義史共由六部分內容構成:1763—1875年間歐洲的殖民活動;新帝國主義(1875—1914年);對中亞和遠東的入侵;1875—1914年瓜分非洲;兩次大戰(zhàn)對殖民主義的影響;1945年以后的非殖民化運動。它著重表明,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起,原先以香料、糖和奴隸為主的殖民地貿易不再具有重要的意義,殖民地變成了為工業(yè)國家提供原料和糧食的產地,以及這些國家的工業(yè)品市場。從1763年至1875年這一百多年中,英國的殖民擴張活動發(fā)展很快。在19世紀40年代末,英國完成了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工場,在海外貿易和財政金融方面,都擁有明顯的優(yōu)勢。相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動從19世紀初葉開始走向衰落,拿破侖戰(zhàn)爭又加速了這一進程。1825年,西班牙失去了它在南美的殖民地。從187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殖民國家之間競爭加劇。除了老的殖民國家(包括俄國),又出現(xiàn)了德國、美國、意大利、比利時和日本這樣一些殖民國家。最后一塊大陸——非洲的分割,是新帝國主義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殖民主義的統(tǒng)治大為削弱,非殖民化逐漸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加速了非殖民化的進程。1947年,英國退出南亞次大陸。在非洲,埃及于1956年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法干涉的失敗,標志著它們在埃及恢復殖民統(tǒng)治失敗。在隨后的年代里,一系列非洲國家相繼獨立。到70年代中期,往昔的殖民帝國已基本上不復存在了

很顯然,大英百科全書對殖民主義史的分期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即簡單明確,便于掌握。整個殖民主義的歷史進程只被分成為兩個時期,每個時期由若干相關的內容所組成。從整體上看,1763年以前殖民主義處于勃興時期;1763年后,殖民主義便由盛及衰,直至最終的沒落。

然而,大英百科全書的分期法也存在著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那就是它主要以大英帝國的興衰來作為殖民主義史的中心內容,忽視了殖民主義的整體發(fā)展進程,從而難以正確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在不同地區(qū)的殖民手法及殖民特點,以至于使整個殖民主義史帶有濃厚的“英國中心”的色彩。況且,是否可用1763年作為具有時代特征的界標來確定殖民主義史的分期,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事實上,在1763年前后,龐大的西屬拉美帝國還沒有崩潰,它的殖民地面積也仍居首位;英國雖在七年戰(zhàn)爭中獲得勝利,但隨之而起的北美獨立戰(zhàn)爭卻使之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殖民格局在整體上并未發(fā)生重大變化。由此可見,大英百科全書的分期法確有牽強之處,難以充分體現(xiàn)殖民主義進程的階段性特點。

60年代中期,英國著名的殖民主義史研究專家費爾德豪斯教授在其專著《殖民帝國:18世紀以來的比較研究通論》一書中,以新、舊殖民帝國為界,將殖民主義史劃分為三個階段。費爾德豪斯認為,從1500年開始到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是舊殖民帝國時期,也是殖民主義史的第一階段。在此階段,具有這樣的幾個特點:

一是范圍上的區(qū)域性。美洲成為舊殖民帝國時期的主要活動舞臺,西班牙和葡萄牙是這一時期殖民統(tǒng)治的典型代表。雖然荷蘭、法國和英國等殖民國家相繼興起,并在世界范圍內與其展開激烈的爭奪,使以西、葡為代表的舊式殖民帝國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但從整體上講,舊殖民帝國時期的殖民范圍仍帶有明顯的區(qū)域性。

二是政治上的移植性。在政治上,此時殖民統(tǒng)治的一般特點是殖民地紛紛移植宗主國的社會制度。西班牙在墨西哥和秘魯重建了伊比牛斯半島上的社會結構,其殖民政府的機構和觀念都接近母國;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機構也充分反映了葡萄牙自身的政治特征;法國殖民地在沖破特許公司的卵殼之后,迅速顯示出宗主國絕對君主制的印記;英國也像其他宗主國一樣,將自身的政治觀念和制度移植到美洲

三是經濟上的重商主義。在舊殖民帝國時期,由于西歐的資本主義發(fā)展尚處在起步階段,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最大的殖民帝國經濟水平還相當落后。因此,以殖民地貿易壟斷制度為特色的重商主義便被西、葡奉為圭臬,成為它們積極推行的主要經濟政策。費爾德豪斯認為:重商主義政策源于歐洲的長期實踐而非某種新的經濟理論。各個殖民地實行壟斷制度的嚴格程度,取決于宗主國能否向該殖民地提供優(yōu)質廉價的商業(yè)設施、運輸費用、長期貸款、各類商品,以及為殖民地提供最有利的國際市場等。重商主義的限制對殖民地的發(fā)展確有不利的影響,但影響的結果主要是殖民地的貿易形式而不是生產方式。

從1815年至1945年被費爾德豪斯認為是新殖民帝國時期,即殖民主義史的第二階段。與舊殖民帝國時期相比較,這一階段也具有著自己的特點。

首先便是殖民范圍突破區(qū)域性而發(fā)展為全球性。在1815年以后,形成了第二次殖民擴張浪潮。到1878年時,殖民地面積已達世界土地面積的67%。1882年以后,殖民擴張更演變成列強對殖民地的瓜分與再瓜分。到20世紀30年代末,完全沒有遭受殖民統(tǒng)治的非歐洲國家已經寥寥無幾?!爸趁竦氐目偯娣e已達地球土地面積的84.6%。只有阿拉伯的部分地區(qū),波斯、阿富汗、蒙古、西藏、中國、暹羅和日本等幾個國家和地區(qū),還未處在有形的歐洲人政府的直接統(tǒng)治之下”(出于偏見,費爾德豪斯此時沒有把西藏看成中國領土)。

其次,在新殖民帝國時期,殖民統(tǒng)治呈多樣性趨勢,這種多樣性包括殖民地類型的增多和統(tǒng)治形式的多樣化。大英帝國是新殖民帝國的典型代表,它最有價值的殖民地是印度,而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白人移民殖民地則被視為殖民帝國的核心。面對范圍廣闊、類型不同的殖民地,各宗主國采用了不同的統(tǒng)治手段。這些統(tǒng)治手段主要有兩種類型,即有形的直接統(tǒng)治和無形的間接統(tǒng)治。此外,便是根據(jù)殖民地的實際情況,對某些統(tǒng)治方式進行一些具體的調整。

再次,在此階段中,各殖民帝國在加強對殖民地控制的同時,大多在經濟方面采取了相對自由的貿易政策。到1830年,英屬殖民地對其他國家的船只全面開放。而早在1815年時,荷蘭就打開了殖民地貿易的大門。到19世紀60年代前后,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也都采取了相類似的政策。雖然在20世紀初,貿易保護主義又重新抬頭,“但卻沒有一個殖民地完全排斥外國的船只和貨物。甚至在30年代的新重商主義強化時期,也沒有一個殖民地這么做”。

在費爾德豪斯看來,從1945年以后至80年代,可以被看成是殖民主義史的第三階段。在《殖民帝國:十八世紀以來的比較研究通論》一書中,這一階段是作為“跋”(Epilogue)而存在的。它所占篇幅甚小,主要是闡述非殖民化進程及具體表現(xiàn),而沒有進行其特有的比較分析。費爾德豪斯對此的解釋是:“這些事件發(fā)生得太近,還未能進行充分地研究。再者,也沒有哪個說法能對各種不同的狀況作出一種令人信服的解釋。因為在不同的殖民地,非殖民化產生原因也是不同的?!?sup>⑨

費爾德豪斯的殖民主義史分期法,以比較研究為基礎,從宏觀的角度入手,較好地反映了殖民主義發(fā)生、發(fā)展和消亡的過程,突出了新、舊殖民帝國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總結出了殖民主義進程中各種殖民帝國的類型,分析歸納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殖民統(tǒng)治的特點,使人們對殖民主義的進程有更完整、明確的認識。然而,由于費爾德豪斯主要是通過比較的方式來對殖民主義史進行論述的,強調的是對新、舊殖民帝國社會、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狀況進行比較研究,而未能把殖民主義興衰的研究與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研究有機結合起來。他更多注重的是新、舊殖民帝國間的關系,而不是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結果使得他的這種分期法不能明確地反映殖民主義的進程和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影響了人們對殖民主義整體進程的認識和把握。此外,費爾德豪斯的這種分期法只著重于對殖民主義史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進行論述,而對當代殖民主義,也就是殖民主義史的第三階段,未能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總結。它也可以被看成是這種分期法的瑕疵之處。

80年代初,美國學者伯格森等提出一個關于殖民主義發(fā)展的理論模式——“殖民擴張與收縮的長波”(LongWavesofColonialExpansionandContraction),一般將它稱為殖民主義長波理論。由于這種理論是從宏觀上來把握殖民主義進程的,因而也對殖民主義史的分期提出了它的見解。長波理論認為:殖民主義的發(fā)展呈“擴張——收縮——再擴張”這樣一種長周期波動的趨勢。同時,自從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生成以來,西方作為現(xiàn)代世界的“中心”,也經歷了從多中心(列強爭霸)到單一中心(一國霸權),再到多中心這樣一種周期性發(fā)展的過程。殖民擴張與收縮的長波與這一周期性的發(fā)展基本重合10。

長波理論以計量分析和初步綜合為基礎,通過電腦繪制出了1415年以來的殖民主義收縮與擴張的波形曲線。這些曲線表明,近五百年殖民主義進程的演變經歷了三個變化周期:1415—1825年為第一周期,殖民地所存總數(shù)在1770年達到高峰,1775年后逐漸減少,1825年降到最低點;第二周期從1826年開始,1921年達到高峰,1925年下跌,1969年又降至最低點;從1973年起,開始了第三個周期。前兩個周期是正式的殖民主義周期,第三個周期是非正式的殖民主義周期,即中心繼續(xù)通過超經濟機制對外緣地區(qū)加以控制。與此同時,長波理論將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分為五個時期,以此來說明:西方國家在近現(xiàn)代史上所經歷的從多中心到單一中心,再到多中心這樣一種周期發(fā)展的歷程,與殖民主義周期性的興衰基本一致。

在第一個時期(1500—1815年)里,西歐逐漸成為了現(xiàn)代世界體系的中心,出現(xiàn)了列強爭霸的局面。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早期的殖民擴張中處于領導地位。其后,荷蘭、英國、法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也加入了殖民的行列。七年戰(zhàn)爭后,英國開始稱霸,逐步成為實力最強的殖民大國。此間各國對殖民地主要實行重商主義,采取了貿易壟斷的制度。

從1815年到1870年為第二個時期。此時出現(xiàn)了英國主宰西方的局面。除爆發(fā)一次克里米亞戰(zhàn)爭外,沒有發(fā)生大的戰(zhàn)爭,中心地區(qū)相對穩(wěn)定。對于殖民主義進程而言,此間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的崩潰、重商主義的衰落和自由貿易的興起。

從1870年到1945年為第三個時期。這一段時期的特點為殖民主義又一次掀起了擴張的高潮,速度顯著加快,在短短幾十年內將非洲和亞太許多地區(qū)搶占一空。自由貿易遇到嚴峻的挑戰(zhàn),新重商主義的貿易保護制建立,中心地區(qū)出現(xiàn)了新的不穩(wěn)定。為了爭奪利益,重新瓜分世界,結果引起兩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英國霸權旁落,美國成為新的盟主。

在1945年至1973年的第四個時期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再次出現(xiàn)一個霸權——即美國支配下的平衡。隨之出現(xiàn)的便是亞洲、非洲的非殖民化和保護主義再次衰落。

從1973年開始,便進入了第五個時期。該年美國被迫從越南撤軍,以美元支配的國際貨幣體系最終崩潰,中東石油價格暴漲,這一系列的事件使該年成為了美國霸權急劇衰落的標志。隨著蘇聯(lián)、日本和西歐地位的上升,又引起了一系列微妙的力量再組合,保護主義重新興起。與一百年前相比,此時形勢不同之處在于:有形的殖民擴張雖未出現(xiàn),但原宗主國卻通過軍事或非軍事的手段,使舊有的殖民地處于依附地位11。

綜觀長波理論對殖民主義史的分期,我認為最重要的啟迪有兩點。其一,長波理論指出殖民主義不僅是現(xiàn)代世界體系的結構性特征,還是聯(lián)系這個體系內部不同部分的紐帶。因此,提出要從中心對外緣地區(qū)的沖擊和影響入手,并通過對殖民主義興衰所進行的分析,來反映現(xiàn)代世界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這具有較大的學術指導意義。其二,對殖民主義進行研究時,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某一時期或某一個地區(qū)的殖民主義興衰,而應在把握世界發(fā)展總趨勢的基礎上,全面地、有聯(lián)系地考察全球范圍內殖民主義演變的過程,防止把殖民主義史的發(fā)展分解為一個個孤立的歷史事件,以及只與殖民地和宗主國發(fā)生聯(lián)系的歷史。

然而,長波理論的分期法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與其研究手段有關。我們知道,長波理論是以計量分析為基礎的,這種研究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也往往會在標榜客觀分析的同時,卻做出了不夠全面的結論。一方面,因為那些準備輸入電腦的資料,本身就常存在著許多主觀、片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到底選擇哪些材料輸入電腦,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擇者的主觀行為。對于長波理論者來說,輸入電腦進行計量分析的基本材料,主要來自海因格的《殖民總督》一書,該書以各國殖民地的第一位總督到任和最后一位總督離任為依據(jù),對西方各殖民大國五個世紀以來殖民地數(shù)量的多少進行了統(tǒng)計性研究。它的一個突出的缺點就是只強調殖民地的數(shù)量,不考慮殖民地的面積、人口和戰(zhàn)略地位。其結果使得印度與斐濟這兩個在資源、面積等方面不能同日而語的殖民地,都只被“同等”地作為一個計量單位而存在。顯然,長波理論者根據(jù)這些材料而得出的計量分析結果,難以正確地反映殖民主義的興衰歷程。

再者,長波理論為了配合說明計量分析得出的結論,只從爭霸的角度來看待近五百年的歷史發(fā)展,看待中心對外緣地區(qū)的影響,這也是不夠客觀全面的。應該承認,從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主要還是資本主義發(fā)生、發(fā)展、逐步完善并日益走向衰落的歷史,是世界從前工業(yè)社會過渡到工業(yè)社會的歷史,是各國現(xiàn)代化的歷史。列強爭霸只不過是這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能被當作構成這近五百年歷史發(fā)展的主線。如果我們僅僅從爭霸的角度來看待這段歷史的發(fā)展,并把它與電腦所描繪的殖民主義演進的軌跡結合起來,就可能會產生有悖歷史事實和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分期方法。這在殖民主義史的研究過程中,是應當盡量避免的。

與長波理論相比,美國著名學者斯塔夫里揚諾斯對殖民主義史的分期則更具科學性。在《全球分裂》一書中,斯塔夫里揚諾斯為更好地論述宗主國與依附地區(qū)之間相互關系的演進,在將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密切聯(lián)系的基礎上,把殖民主義的進程分成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400年至1770年。此時在中心地區(qū)是工商業(yè)資本主義和重商主義時期,在外緣地區(qū)則是殖民主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時期。在這一時期內,中心地區(qū)的資本大部分投入商業(yè)企業(yè),商人們組織了股份公司并得到了皇家的特許狀,準予他們在一定的海外領土上享有貿易壟斷權和殖民特權。由于商業(yè)資本主義的技術和經濟力量有限,這一階段的殖民活動大部分限于南北美洲。

第二階段是從1770年至1870年。在中心地區(qū)這是工業(yè)資本主義的興盛時期,在外緣地區(qū)則是殖民主義趨于衰落的時期。宗主國從殖民地所獲取的財富,此時促進了英國及歐洲大陸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作為工業(yè)化國家的先驅,英國在所有的競爭中獨占鰲頭。它已不再對特許狀和壟斷權感興趣,而是力圖促進國際自由貿易的發(fā)展,并通過這種方式壟斷全球市場?!耙虼?,工業(yè)革命時期就是所謂自由貿易帝國主義取代壟斷性重商主義時期。其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美洲,也體現(xiàn)在全世界。這應歸功于工業(yè)資本主義較之它以前的商業(yè)資本主義具有無限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故1770—1870年這段時期成為直接攫取殖民地失去吸引力的一個世紀,是殖民主義在第三世界轉趨衰落的一個世紀?!?sup>12

1870年至1914年為第三階段。此時工業(yè)資本主義和自由放任主義被壟斷資本主義與重整旗鼓的殖民主義所取代,實力強大的壟斷組織接替了從前獨立的、互相競爭的工業(yè)企業(yè),并出現(xiàn)了美、德等一些新興的工業(yè)化國家。它們對英國在工業(yè)、金融和世界貿易方面的領先地位構成了直接的威脅。結果出現(xiàn)了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殖民掠奪,非洲和亞太地區(qū)被歐洲列強瓜分殆盡。這種重整旗鼓的殖民主義使第三世界真正成為了一個全球體系,它的存在也充分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后,在軍事和經濟力量方面的長足發(fā)展。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殖民主義的進程便進入了第四個階段。在中心地區(qū)主要表現(xiàn)為保護性的壟斷主義,在外緣地區(qū),則呈現(xiàn)一種由革命、非殖民化和新殖民主義相互交織的狀況。在這一階段里,由于殖民地人民的進步和覺醒,以及壟斷資本內部矛盾和沖突的激化,壟斷資本主義在20世紀不得不采取守勢。矛盾和沖突的集中表現(xià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戰(zhàn)后美國與西歐和日本的角逐,還有60年代以后它們在通貨膨脹和失業(yè)中所反映出的國內問題,這就迫使壟斷資本主義放棄了它對世界性帝國的政治統(tǒng)治,容忍了殖民地政治獨立,但仍保持對原殖民地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控制。所以20世紀對于第三世界來說是一個非殖民化與新殖民化主義兩者含混難分的世紀。

對于斯塔夫里揚諾斯的這種分期法,我認為最具特色之處在于:它始終將殖民主義的進程與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起來加以考察,并處處結合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狀況來進行多方位剖析。它既指出不同的階段資本主義在中心地區(qū)的發(fā)展特點,又點明了殖民主義在外緣地區(qū)的演進狀況,同時還突出了中心與外緣地區(qū)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互動關系。斯塔夫里揚諾斯就曾這樣指出:“由于資本主義是一種具有內在能動性的制度,資本主義的特點不斷變化,它的范圍在不斷擴大。來自外緣地區(qū)的利潤投入宗主國中心地區(qū)的發(fā)展之中,它又轉而影響

了外緣地區(qū)的增長。”13

不過,斯塔夫里揚諾斯的分期法也存在一個值得商榷之處,那就是他將第三階段的下限定在1914年,并認為由此便開始了殖民主義進程的第四階段,其結果便使該階段的內容過于龐雜。它不僅包括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兩次大戰(zhàn)之間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還涉及戰(zhàn)后非殖民化運動與殖民主義的新動向,從而使人們難以把握這一階段的歷史特色,影響了對殖民主義整體進程的認識。

在以往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我國學者雖未對殖民主義史的分期進行過專門探討,但在涉及到殖民主義進程時,大多根據(jù)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特點,把殖民主義史分為如下三個時期,即商業(yè)資本主義時期(16—18世紀);自由資本主義時期(18世紀—19世紀下半時);帝國主義時期(19世紀下半葉—戰(zhàn)后)。這種分期法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但它與斯塔夫里揚諾斯的分期法存在著類似的不足,那就是第三時期跨度過大,不能充分反映這一階段殖民主義進程的歷史特點。我認為,如果以1945年為界,把戰(zhàn)后殖民主義的沒落和終結作為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來看待,不僅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這一時期殖民主義進程的自身特點,還會使我們對殖民主義整體進程有更透徹的了解。事實上,從二戰(zhàn)后至今,的確是殖民主義進程中一個重要的、獨具特色的階段。一方面,隨著民族解放運動和非殖民化的發(fā)展,殖民體系已經土崩瓦解。另一方面,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雖在政治上取得了獨立,但在經濟上卻仍然處在依附的地位。因此,“沒有殖民地的殖民主義”成為了這一階段的本質特征。把握住這一點,我們就不難對戰(zhàn)后非殖民化和新殖民主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會使我們對殖民主義史分期的重要意義有更透徹的理解。

EncyclopaediaBritannica(Depth)Vol.IV,Colonialism,pp.879~880.

Ibid,pp.890~894,pp.890~906,pp.85~95,p.373,p.374,p.395.

該書于1965年第一次用德文出版,1966第一次有英文出版,現(xiàn)所見的版本是1982年出的英文第二版。

D.K.Fieldhouse.TheColonialEmpires,AComparativeSurveyfromtheEightee

thCenturyLondon1982,pp.14~62.

10AlbertBergesen(ed)StudiesofModernWorld-System

AcademicPress,Inc.1980,pp.237~242.轉引自《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三期,第128頁。

11董正華:《長波理論與殖民主義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第124~125頁。

1213L.S.Stavrianos,GlobalRiftNewYork1981,pp.42~43,p.42.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歷史系)責任編輯:倪金榮

猜你喜歡
殖民主義殖民地殖民
論勒克萊齊奧探索異域文明的積極意義
殖民地時期南北美洲農地制度為什么大相徑庭
后殖民主義視域下的《魯濱遜漂流記》解讀
早期華僑文學中的東南亞地區(qū)殖民地狀況
喬治·奧威爾《馬拉喀什》中的寫作技巧探析
北美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原因初探
二戰(zhàn)后英屬各殖民地分離傾向探因
后殖民主義翻譯策略研究
河源市| 江北区| 贞丰县| 金塔县| 磴口县| 定边县| 崇文区| 古田县| 法库县| 甘洛县| 来安县| 江孜县| 遂溪县| 乐亭县| 库尔勒市| 久治县| 济源市| 时尚| 兴仁县| 哈密市| 平阴县| 山西省| 江口县| 潮州市| 阜城县| 灌南县| 麻江县| 仪征市| 东乡县| 北宁市| 泗洪县| 穆棱市| 姜堰市| 贵州省| 长汀县| 东阿县| 赞皇县| 定襄县| 阳东县| 苏尼特左旗|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