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則
亂翻書的伴隨習慣之一,是亂買書。幾年前從攤上撿回來的一部“破書”(家長和老師昔日的評語,這話表明他們當初既不看,又不何以知其“破”?)是《濟公活佛》。付錢之際瞥見還有一部《濟公后傳》,便也都買了。回家后不敢放在家里,怕兒女見笑,說老爹返老還童;帶到班上也怕同事見笑,就塞在亂書堆里。坦率說一句,那書里大量的故事實在不高明:皇權(quán)與佛法相結(jié)合(活佛身為相爺?shù)摹疤嫔?;神通與無賴行徑相結(jié)合(抓起新出籠的包子佯作要咬又放下,說是買不起;但既已留下了黑指紋和黃牙印,行為者又是出家人,又氣又笑的小販只得索性布施給他,他便拿去權(quán)當送相爺?shù)膲鄱Y);皈依三寶的妖精(“悟禪”)與歸順朝廷的綠林好漢(“多虧徒兒楊雷陳”)相結(jié)合。這幾結(jié)合中浸淫且滴流而出的小市民低級趣味全然壓倒了他們在苦難中對俠的仰慕和渴求,愚昧淹沒了神話,成為對一卷卷佛教經(jīng)典的嘲弄。但我還是買了,而且至今不舍得扔掉,因為書中有兩個細節(jié)我一直掛念。
細節(jié)之一講的是濟公生擒了一個強盜——用定身法固定了他,然后把他扛在肩上,穿過鬧市,直奔官府而去。路上行人見而詫異,問和尚怎么回事。和尚答曰:廟里搬家,小和尚搬大和尚。
另一個講的是從官府出來,不是奔官府而去:和尚與兩個差役當堂領下海捕公文,到外地捕盜。在大堂之上和之下時,大約他還是正常行走的罷。一出衙門口那走法便別出心裁:走三步,退兩步;再走三步,再退兩步。兩差役顯然著急了,問道(多半是怯生生的罷?當差者中可算難得一見):這樣走法,多咱才能到?答曰:路都是這么走的。
“路都是這么走的”,書中未必有這句話,有也未必是這個說法。但我懶得去查。老實說,我估計是按自己的理解對故事的總結(jié)。然而,濟公既行此寓言,則說不說出來、由說書人說出來或眾看官循美學原理自行補充以完成認識過程,結(jié)論都是一樣的:世路如斯,世人行路如斯。放眼歷史,這恐怕是如實的寫照。所以阮籍哭窮途,魯迅詠嘆“人間直道空”。而濟顛笑著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玩世不恭恐怕比后現(xiàn)代派的黑色幽默還要超前。魯迅先生有名言:有人走了才有路。先生又有“名問”:“娜拉走后怎樣?”恕我大膽學舌:有路之后怎樣?思路和世路豈不都是這樣的么?先行者的仁愛加上后來者的困頓,法相庶幾得其全。
至于濟公實踐的搬家方式,那似乎恰恰是“佛法精嚴”的解讀?!胺鸱ā敝胺ā?,與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之法至少有一點相通:都要“制下”,而“佛法精嚴”則包括等級森嚴在內(nèi)。不信,就到任何的大雄寶殿去“隨喜”一番罷。眾佛像不但上下有序,坐立有別,就連個兒大小也都不同。這后一條每每令我不解:這從大至小的系列終不成是在娘胎內(nèi)有序地定做的么?豈不為難煞人?而且,如來佛慈祥而且含笑,羅漢們有些便已橫眉怒目;及至看到山門內(nèi)外、左右兩廊,則護法諸神無非手持兇器,兇像畢露。既有這樣的一種排列組合,則廟里搬家若不失序,小和尚勢必只得扛著大和尚走。而如若眾看官記得前面提到的情節(jié),想到濟公肩上端坐如塑像的并非打坐修行的和尚而是一位強人,那就尤其有意思。從強人的角度來看,端坐別人肩上由別人扛著走,自是高人一等且省氣力。但這算得什么趣味、屬何種的享受或幸福,同樣費解。雖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濟公身體力行的這種行走方式和搬家法門,在原書原屬不同章回,在我的思緒中這兩種形象卻疊印而重合。眾庶人進三退二乃至進二退三之際總是有諸侯高踞肩背之上的;如果踉踉蹌蹌,顛躓困頓,又有什么辦法?思路和世路從來如此,歷史寫滿了無奈。
轉(zhuǎn)述細節(jié),原應查書,書也已找出來放在案頭,卻發(fā)現(xiàn)早已失去了童年的胃口。那就憑半個世紀前的記憶隨便說說如上,幸而不過是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