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是佛法僧科(Coraciidae)約12 種東半球鳥類的統(tǒng)稱,成員體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多數種類以昆蟲和小動物為食,有些種類食魚,還有些種類食果實。在中國我拍攝到了3 種—— 藍胸佛法僧、棕胸佛法僧和三寶鳥。
佛法僧,即佛教三寶。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那么,主要以食肉為主的這3 種鳥,為何得了一個這么重量級的佛教名稱。
經過查閱發(fā)現此名來源于日語, 這種鳥的鳴叫聲極像日語里“佛法僧” 的發(fā)音,其實“佛法僧”鳴聲為另一種鳥——角鸮的聲音。當人們意識到這個錯誤時,已傳訛久矣,只好將錯就錯了,甚至還成了鳥類科、目的名字。
棕胸佛法僧 野性指數★★
棕胸佛法僧和藍胸佛法僧長相有太多的相同點,但藍胸佛法僧長距離遷徙,來回奔波,棕胸佛法僧通常生活安逸,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東南地區(qū),在西藏南部、云南為留鳥,在四川為夏候鳥, 偶爾小范圍遷徙。
棕胸佛法僧棲息于林緣疏林、竹林、村鎮(zhèn)和農田地區(qū),被大家定義為“農田鳥”,常常出沒在農田周邊的電線桿上, 捕捉農田昆蟲,成為農民的好幫手。麥田,油菜花田里都有棕胸靚麗的身影。
同樣是捕食昆蟲,棕胸佛法僧從高處俯沖到地面,抓到獵物后,從不停留, 瞬間攜帶獵物飛到高處吞食。心情好的時候會長時間站在農民朋友的竹架上欣賞麥田風光。
藍胸佛法僧 野性指數★★★★★
藍胸佛法僧屬于遷徙“狂鳥”,在中國只分布在新疆北部、西部和天山, 但是它們能在各大洲間進行長距離遷徙,從歐亞的繁殖地,飛越1 萬公里到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春天再重復這一旅程。
也許是氣候變暖的原因,5 月10 日, 我在新疆阿勒泰就見到一只,然后陸陸續(xù)續(xù)有藍胸佛法僧到達,藍胸佛法僧在北疆雖然是繁殖鳥,但數量要比棕胸佛法僧多得多,整個北疆地區(qū)到處都有藍胸佛法僧的身影。
5 月中旬,來到塔城的前山丘陵草原,隨著農業(yè)的開發(fā),原本的草原多被農田所替代,但不同于平原農區(qū),因為地廣人稀,人為干擾不大,所以給鳥類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
初夏的前山草原,草還沒有長高, 能拍到藍胸佛法僧上下飛舞,在草叢中捕食、休息的畫面。不知是風大的緣故, 還是生境的不同,藍胸佛法僧經常匍匐在地面的草叢里,一待就是好長時間。
風和日麗的午時,雄鳥會叼著獵物飛到高處的電線上喂雌鳥,一萬多公里的遷徙,此時無聲化有聲。
藍胸佛法僧喜歡吃“野食”,同樣是吃昆蟲,通常遠離人類。
藍胸佛法僧的捕食習慣,與棕胸佛法僧不同:它們從高處俯沖到地面,捕到昆蟲后,喜歡原地吞食,有時一口氣能同時抓住好幾只昆蟲,飽餐一頓。
三寶鳥 野性指數★★★
三寶鳥,亦稱老鴰翠、東方寬嘴轉鳥、闊嘴鳥。嘴鮮紅,腳亦紅色,身體藍綠色。分布廣泛,但并不常見,屬遷徙鳥。
三寶鳥覓食時常在空中來回旋轉, 通過不停地飛翔捕食,速度較快,獵獲昆蟲之后復返原來枝椏。該鳥常單獨或成對棲息于山地或平原林中,也喜歡在林區(qū)邊緣空曠處或林區(qū)里的開墾地上活動,早、晚活動頻繁。天氣較熱時, 常棲息在密林中的喬木上,或在較開闊處的大樹梢處。偶爾起飛追捕過往昆蟲,或向下俯沖捕捉地面昆蟲。
佛法僧目絕大多數種類都吃蟲,有些種類幾乎純吃蟲,不少種類還特別喜吃白蟻,可見,它們在抑制林木和農作物蟲害方面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同時,佛法僧目大都羽色艷麗、舉止優(yōu)雅, 有它們裝點大自然,美景會更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