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渭銘
生長壯老死,乃是人類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探索衰老的現象和規(guī)律,盡可能延長人的生命,這是當前廣大生物學家、醫(yī)學家和體育科學工作者正在研究的課題。
人過中年,隨著歲月的流逝,衰老就會偷偷地襲來,使人體的生理機能發(fā)生一系列退行性改變。如大腦的重量逐漸減輕,神經細胞數量漸漸減少;肌肉的力量逐漸減弱,骨骼中有機成分減少,容易發(fā)生骨折和骨裂等;眼睛的晶狀體發(fā)生退行性混濁,造成晶狀體硬變,白內障形成;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引起血管硬化;肺組織萎縮,肺活量明顯減少,容易引起老年性肺氣腫;胃腸粘膜變薄,導致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
老年人出現上述各種衰老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guī)律。不過,如果養(yǎng)生有道,則可以延緩衰老的進程。體育科學工作者的研究表明,人體衰老過程與機體的新陳代謝休戚相關。從積極而有效地改善人體新陳代謝的情況來看,體育運動的作用是任何抗衰藥物所無法比擬的。
從古今中外有關長壽者的一些記錄來看,他們之所以長壽,有一條共同的經驗,就是長期堅持適量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古羅馬著名醫(yī)生加倫就認為:“體操是天然的醫(yī)生。”
有人認為,已經漸入老境的人參加體育運動為時已晚。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指出:“最易使人衰竭,最易于損害一個人的,莫過于長期不從事體力活動?!甭?lián)邦德國運動生理學家霍夫曼經研究后指出:“老年人的訓練效果盡管比年輕人要小得多,但是都有明顯的功能增長。實驗證明,老年人的可訓練性是存在的,而且到了高齡依然存在,每一個老年人都可以指望通過足夠負荷的適當的體育運動,來改進其機體的組織狀態(tài)和身體功能?!币虼?,任何老年人,甚至是病魔纏身的老年人,只要在醫(yī)生和體育工作者的指導下,經常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均能使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從而愉快地度過幸福的晚年。
體育運動能夠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已被科學所證實。但大多數老年人畢竟體力較弱,行動緩慢,步履蹣跚,動作不靈活。因此,老年人參加體育運動應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進行。一般來說,適宜于老年人的體育運動項目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氣功、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都適合于老年人進行鍛煉,其中氣功以靜為主,太極拳以動為主,兩者并用,動靜結合,最適合于老年人鍛煉;散步、健身跑、保健體操等也適宜于老年人鍛煉。
但是,由于老年人各項生理功能均已下降,動作遲鈍,平衡能力差,血管已有不同程度的硬化,故老年人不宜做速度快、強度大的沖刺、跳躍J旋轉、憋氣、倒立、低頭等動作,以免發(fā)生摔倒或意外事故。同時,老年人從事體育運動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和持之以恒的原則。
老年人鍛煉禁忌
王悌福
人到60歲以后,全身各組織、器官的機能出現明顯的衰退進程,俗稱“老化”。其中呼吸機能下降最快,比如,一個25歲的青年人每分鐘從肺輸送氧氣約4升,待到70歲時只能輸送2升;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血管彈力減退,_心肌收縮力變弱,一般老年人心臟每搏輸出量較年輕人減少40%,血壓也隨年齡增長而有所增加,據測定,65歲以上老齡者患高血壓達44%;同時運動器官也發(fā)生一系列的退行性變化,如肌肉萎縮、興奮性降低、速度減慢,骨質松脆等。此外,老年人的聽覺、視覺、觸覺、平衡器官等也明顯表現出反應緩慢、靈敏度低、協(xié)調性差等一系列癥狀。
老年人的這些生理特點,就決定了運動強度大、激烈競賽、負重憋氣、頭下腳上、晃擺旋轉等練習是不適宜年老者鍛煉的。為此,在選擇鍛煉項目和內容時,務必做到:
一忌快速跑跳。這是固為老年人心肺功能衰弱,動脈血管硬化,呼吸弱淺,腦中供血黃也相應減少,如果突然起動快速跑跳,必然會引起心率劇增,供氧不足,血壓猛升,眼花耳鳴,超過人體有限的承受能為,極易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
二忌激烈競賽。尤其是一些足球、籃球、角力、摔跤、柔道、拳擊、散手、對練等與他人身體有直接接觸的運動競賽項目,更要嚴格禁忌。因為這些項目免不了彼此碰撞,而老年人神經反應遲緩,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上骨質脆化,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又差,稍不留神,極易摔倒,以致發(fā)生骨折或其他嚴重損傷。
三忌負重憋氣。憋氣用力時,肺、胸、腹內壓都明顯升高,造成血液循環(huán)受阻,很容易引起腦貧血、頭昏目眩、胸悶惡心、甚至休克。吐氣放松后,不暢的血液急驟回流心臟,致使血壓突然上升,這對原已血壓增高、血量減少、血管硬化的老年人_十分危險,很可能會導致心肌梗塞。因而象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雙臂屈伸、拉力器、俯臥撐、爬繩爬竿、握力比賽、潛水等運動項目是不宜參加練習的。
四忌頭部位置變換。如前俯后仰、側倒旁彎、各種翻滾、頭低腳高、腳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屬于頭部移位的動作。老年人不宜多做低頭彎腰、仰頭后倒、左右側彎動作,更不要做任何頭向下的倒立動作。原因是這些動作會使血液向頭部流動。老年人血管壁變硬觶力又差,一旦經受不住易發(fā)生血管破裂,就會造成腦溢血疾患,重者危及生命。若是從上述倒立姿勢迅即恢復直立,血掖就快速流向腰腹和下肢,腦部會發(fā)生貧血,出現兩眼發(fā)黑,站立不穩(wěn),甚至摔倒。
五忌晃擺旋轉。老年人協(xié)調性差、平衡力弱、腿力發(fā)軟、步履緩慢、肢體移位遲鈍,因而象溜冰、蕩秋千、彈跳板以及各種旋轉動作也宜忌諱,否則一旦失去平衡,輊則局部受傷,重者骨折,甚至腦震蕩。
此外,老年人骨質增生,關節(jié)僵硬,韌帶伸縮性差,靈活性及粘滯性減退,因此象劈叉、弓腰、壓背、拉肩等一些柔軟性練習,易發(fā)生肌肉、韌帶拉傷,同樣是不適宜的。
總之,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應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既要“服老”,又要“不服老”,前者是指衰老進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后者則指“生命在于運動”,只要因人而異,堅持科學鍛煉,保持樂觀情緒,注意飲食起居,就一定能夠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