迮 衛(wèi)
對文學翻譯理論的爭論久已有之。在我國的歷史盡管短一些,也有一個多世紀了。當年嚴復提出的“信達雅”依然是翻譯界普遍認可的標準,只是對這三個字的解釋出現(xiàn)了許多新花樣。翻譯實在是一門藝術,“揭示這個秘密就是文學翻譯理論的任務?!睆埥裢镜男轮段膶W翻譯原理》,可以說在翻譯理論領域吹過了一陣清風,使人另有一番感受。
張今同志在書中以不少篇幅分析了古詩英譯中的一些問題,舉了許多實際的例子,諸如李白的《怨情》,杜甫的《春雨喜雨》,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分析的基礎上,作者把文學譯品的風格分為五個境界,推第二種境界為楷模,即原作者的風格+若隱若現(xiàn)的譯者風格。從這一獨到見解可以看出作者多年來的潛心攻讀,應該說這種境地的確是很完美了。但是,何為“作者風格”,何為“譯者風格”,二者以何種尺度把握,卻是不易解答的問題。扯得遠一些,這涉及到了中西方文化的本源。
中西方社會和文化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中國幾千年一直是農(nóng)業(yè)化社會,商品化氣息很淡薄,人們?nèi)狈ξ鞣缴鐣哪欠N競爭意識。而另一方面,中國的知識界長期籠罩在傳統(tǒng)的光環(huán)之中,人們學到的至高境界是順乎自然,求得精神世界的完美,遠離世俗,譴責人為。在這種氣氛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便明顯地帶有“意”的色彩,風格含蓄、暗指、引發(fā),作品中對人物和場情的描寫只是一種手段和外殼,借以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洶涌澎湃又棱角模糊的情感。西方社會是靠商業(yè)和工業(yè)發(fā)展起來的,人們每天打交道的是數(shù)字和具體的東西,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容不得半點含混;在生活中,人們都具有競爭意識,遇事首先拚命宣揚自己的長處,以博得對方的重視。這些特點反映到文學作品中,便給人以“實”的感覺,以直接、準確的辭匯充分表達豐富的感情,力圖一下子抓住讀者。打個比方,讀西方文學作品很容易看到它的骨頭,作者也希望達到這種效果,以證明自己的感染力。而讀中國古典作品,尤其是詩詞,卻不易真正把握住骨頭的所在,即使千思萬想把握住了,也難免摻入了讀者自己的想象。
這便回到了“作者風格”和“譯者風格”的問題上,譯者以什么標準來斷定自己對原詩的理解便是作者的本意呢?其結果便是,古詩譯成英語后,只是對原文的一種解釋,因為譯文只能傳達一個意思,而實際上,除了譯者傳達的意思外,原詩還可能有許多別的意思和暗指。應該承認,中國古詩是極富有暗示性的,而譯文則不是,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此,古詩英譯勢必帶有明顯的譯者色彩,而原文固有的豐富內(nèi)容和引發(fā)則不可避免地被打了折扣。
當然,這并不是說翻譯是不可能的。一代代譯者在這方面嘔心瀝血,正是為了不斷完善這項工作。張今同志在書中,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和以往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一系列頗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這對于翻譯工作者很具有啟發(fā)性。我國的文學翻譯史不算短了,但是像這樣具有獨到理論的著述還很少,還應該進一步引起翻譯界同仁的重視。
(《文學翻譯原理》,張今著,河南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九月版,1.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