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墨炎
魯迅一生辦過七個出版社。他不但是革命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實在也是出版家。一生而辦七個出版社,就是在職業(yè)出版家中,也是頗為難得的。他搞出版,不是為了賺錢,倒是每次都賠了本,而且還有殺頭,坐班房的危險。但他不顧經(jīng)濟困難,不顧政治風險,仍然樂此不疲,因為革命需要。魯迅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xué)習(xí)。
魯迅辦的七個出版社,三個是“合資經(jīng)營”的,其中之一就是未名社。未名社成立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成員共六人,除魯迅外,其余五位(曹靖華、韋素園、李霽野、臺靜農(nóng)、韋叢蕪)都是二十余齡的青年。魯迅為未名社主編了《未名叢刊》,專收譯文,所譯的主要是俄國、蘇聯(lián)和日本的作品及文藝批評。魯迅在《未名叢刊與烏合叢書》中說:“所謂《未名叢刊》者,并非無名叢書之意,乃是還未想定名目,然而這就作為名字,不再去苦想他了。”至于這套叢書的編輯方針,魯迅說:“這也并非學(xué)者們精選的寶書,凡國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費,便即付印,想使蕭索的讀者,作者,譯者,大家稍微感到一點熱鬧。內(nèi)容自然是很龐雜的,因為希圖在這龐雜中略見一致,所以又括而為相近的形式,而名之曰《未名叢刊》。”這套書的經(jīng)營宗旨則是:“大志向是絲毫也沒有。所愿的:無非(1)在自己,是希望那印成的書從速賣完,可以收回錢來再印第二種;(2)對于讀者,是希望看了之后不至于以為太受欺騙了。”這兩條很重要:第一條說明出版這套叢書不是為了賺錢;第二條說明決不粗制濫造。這套叢書共收譯文二十三種,譯者除未名社成員外,也有一些社外的青年。為了鼓勵青年譯者,同時也為了引起讀書界的注意,魯迅把自己的五種譯文也編入這套叢書。魯迅為未名社還另編了一套叢書《未名新集》,是專收創(chuàng)作的,先后共出六種,作者都是未名社成員。魯迅自己的《朝花夕拾》也收在里面。未名社還在魯迅的支持和指導(dǎo)下,編輯出版了《未名》半月刊,主要發(fā)表同人的作品。自一九二八年一月創(chuàng)刊,至一九三○年四月出至二卷十二期而??N疵缭诒本┚吧綎|街設(shè)有出版部,有出售書刊的門市部,還辦理外地來郵購的業(yè)務(wù)。未名社的經(jīng)費,開辦之初,五位青年各出五十元,而魯迅一人則出四百六十六元。魯迅在未名社出版六種書,從不提取稿費。一九三三年,未名社結(jié)束后,將一部分書轉(zhuǎn)給開明書店出版,魯迅才從該店得到了大部分補償。魯迅說:“未名社的同人,實在并沒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實實的,點點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卻是大家一致的。”(《憶韋素園君》)魯迅主張埋頭苦干,踏實工作。他自己也正是這樣。
繼未名社之后,魯迅又辦朝華社。朝華社成立于一九二八年底,成員五人,即魯迅、柔石、王方仁、崔真吾、許廣平。開辦之初的經(jīng)費是共同投資的。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中說:“王、崔、柔石三人連魯迅四人共同投資,每人一股,魯迅除借墊柔石,自任一股外,后來又自動再加一股,算是我的名義,無非增大出書能力,合起來魯迅擔任五分之三?!背A社出版了《朝華周刊》,由魯迅、柔石合編,編排格式、刊頭圖案、插畫等,均由魯迅設(shè)計、籌劃。該刊創(chuàng)作、譯文兼收。譯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翻譯東歐、北歐的“弱小民族”的文學(xué)作品。從一九二九年一月起,該刊附出《藝苑朝華》畫刊。魯迅為該畫刊寫的廣告中說:“雖然材力很小,但要紹介些國外的藝術(shù)作品到中國來,也選印中國先前被人忘卻的還能復(fù)生的圖案之類。有時是重提舊時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遺產(chǎn),有時是發(fā)掘現(xiàn)在中國時行藝術(shù)家的在外國的祖墳,有時是引入世界上的燦爛的新作。每期十二輯,每輯十二圖,陸續(xù)出版。”這段話雖然寫在廣告中,卻很重要,可說是該刊的編輯方針。《朝華周刊》共出了二十期,《藝苑朝華》只出了五輯,沒有能實現(xiàn)預(yù)期的計劃?!冻A周刊》于一九二九年五月??涣?,朝華社即出版《朝華旬刊》。周刊是十六開本,旬刊是三十二開本。旬刊仍然兼收作品和譯文,出至十二期???。除刊物外,朝華社還出版了《朝華小集》叢書,但只出了由捷克翻譯過來的《接吻》一種,是狹長的六十四開本,由魯迅設(shè)計封面;還出版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叢書,但只出版了《奇劍及其他》和《在沙漠上》兩種,共收比利時、捷克、匈牙利、猶太、南斯拉夫、西班牙、法國、俄羅斯、蘇聯(lián)的短篇小說二十五篇;還計劃出版《北歐文藝叢書》,但一種也未能出。關(guān)于辦朝華社的動機,魯迅曾說過:“……約定了幾個同意的青年,設(shè)立朝華社。目的是在紹介東歐和北歐的文學(xué),輸入外國的版畫,因為我們都以為應(yīng)該來扶植一點剛健質(zhì)樸的文藝?!?《為了忘卻的紀念》)但朝華社終于只辦了不到一年而天折,刊物不能繼續(xù)辦,叢書不能繼續(xù)出,主要的原因是賠完了老本。朝華社成員之一的王方仁的哥哥,是開文具用品商店的。朝華社出的書刊就托他代銷,印書用的紙、油墨就托他代買。那知代銷的收不回款,代買的都是次貨不能應(yīng)用。朝華社不但賠了老本,魯迅和柔石都還分擔了債務(wù)。柔石只得加緊譯作去償付欠款。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刻,魯迅看到了柔石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忠厚待人的高貴品質(zhì)。
接著,一九三一年,魯迅辦三閑書屋。三閑書屋既無編輯部,又無出版部,也無門市部,是魯迅自費印書的一個名義罷了。該書屋先后出書六種:蘇聯(lián)長篇小說兩種——《毀滅》和《鐵流》;版畫四種——《士敏土之圖》、《引玉集》、《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死魂靈百圖》。兩種蘇聯(lián)小說,原是神州國光社約請魯迅編的《現(xiàn)代文藝叢書》中的。由于反動派的壓迫,該社毀約,魯迅為了和反動派“賭氣”,決定自費印刷。魯迅十分喜歡這兩部小說,“就象親生的兒子一般愛他”,因為“這兩部小說,雖然粗制,卻并非濫造,鐵的人物和血的戰(zhàn)斗,實在夠使描寫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嬌百媚的佳人的所謂‘美文,在這面前淡到毫無蹤影”。(《關(guān)于翻譯的通信》)出版四種版畫,可以說是朝華社的工作的繼續(xù),目的在于使中國的“藝術(shù)學(xué)徒”有借鑒的依據(jù),以期木刻藝術(shù)在中國得到繁榮發(fā)展。魯迅是抱著“拋磚引玉”的厚望的。這六種圖書,都由魯迅親自編輯,親自校對,親自設(shè)計裝幀,親自跑印刷所,力求從內(nèi)容到形式的精美。魯迅曾在《三閑書屋校印書籍》中說:“本書屋以一千現(xiàn)洋,三個有閑,虛心紹介誠實譯作,重金禮聘校對老手,寧可折本關(guān)門,決不偷工減料,所以對于讀者,雖無什么獎金,但也決不欺騙的?!边@雖是書籍廣告,但也是實事求是的對讀者的誠懇的告白。
在三閑書屋的“一千現(xiàn)洋”逐漸虧蝕的過程中,魯迅還另辦野草書屋,也是一個自費印書的名義,出版了瞿秋白編譯、魯迅作序的《蕭伯納在上?!泛臀乃囘B叢中的一種《不走正路的安得倫》(曹靖華譯),后文藝連叢移給聯(lián)華書局出版;魯迅還以鐵木藝術(shù)社名義,自費印書,出版《木刻紀程》一種;魯迅又辦版畫叢刊會,和鄭振鐸合資印造了《北平箋譜》和《十竹齋箋譜》;最后,魯迅取名諸夏懷霜社,自費精印了瞿秋白的《海上述林》。這諸夏懷霜社寓意深遠——夏,中國人之古稱;諸夏,全國人民之意;霜,瞿秋白早年的名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反動派殺害了瞿秋白,但全國人民都在懷念他。這本《海上述林》就是為懷念他而出版的。
從上述可見,魯迅辦出版社是很有特點的:
一、為革命需要而辦。出版《毀滅》、《鐵流》等小說,就是因為對當時的中國來說,“也還是戰(zhàn)斗的作品更為緊要”(《答國際文學(xué)社問》)。出版“弱小民族”的作品,則是因為境遇相似,“易于心心相印”(《題未草(三)》)。而提倡木刻版畫,是因為“當革命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也。(《<新俄畫選>小引》)
二、出于發(fā)展文化事業(yè)的需要。出版外國文學(xué)作品和中外美術(shù)作品,都可供青年作家、青年美術(shù)家的借鑒。魯迅說:“采用外國的良規(guī),加以發(fā)揮,使我們的作品更加豐滿是一條路;擇取中國的遺產(chǎn),融合新機,使將來的作品別開生面也是一條路。”(《<木刻紀程>小引》)魯迅并自豪地宣稱:“我已經(jīng)確切的相信:將來的光明,必將證明我們不但是文藝上的遺產(chǎn)的保存者,而且也是開拓者和建設(shè)者?!?《<引玉集>后記》)
三、也是為了占領(lǐng)出版陣地。出版蘇聯(lián)、俄國等文學(xué)作品冒政治風險,私商不敢出;美術(shù)畫冊成本高,銷路低,容易賠本,私商不愿出。魯迅的出版蘇、俄等作品和出版畫冊,就是為了沖破私商出版社的種種限制,占領(lǐng)出版陣地。魯迅在《文藝連叢——的開頭和現(xiàn)在》中說:“投機的風氣使出版界消失了有幾分真為文藝盡力的人。即使偶然有,不久也就變相,或者失敗了。我們只是幾個能力未足的青年,可是要再來試一試?!濒斞?、柔石等就是“真為文藝盡力的人”,他們也曾“失敗了”,但魯迅仍要“再來試一試”,使出版界還存在若干亮色。
四、人員精干,功效卓著。在未名社和朝華社時,就是魯迅和一、二青年的一部分精力,卻編輯出版了那么多圖書刊物。自費印書時,除許廣乎給予一些幫助外,主要靠魯迅自己一專多能、事必躬親地做。他既是作者、譯者,又是編輯,又是裝幀設(shè)計者,又是“校對老手”,又是“通訊員”得和印刷廠等聯(lián)系,又是“發(fā)行員”得和書店接洽代售事宜。而這么多工作,只能用去魯迅一部分精力,因為他還要以主要精力從事寫作、翻譯,參加左翼文藝運動等等。魯迅的工作效率,實在驚人。
魯迅辦出版社,離今已有四、五十年了。但魯迅的革命精神,至今對我們?nèi)院苡薪逃饬x。正是魯迅,以及鄒韜奮等革命前輩,為我國出版事業(yè)建樹了為革命而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出版社是生產(chǎn)精神產(chǎn)品的。它固然也要為國家積累一些資金,但主要是要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讓我們學(xué)習(xí)魯迅,繼承前輩們的革命傳統(tǒng),真心實意地為實現(xiàn)“四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