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 中國早期文獻穩(wěn)定性與可信度的矛盾問題
- 周秦漢唐經典文本的“記錄傳統”與“詮釋義法”
- 《漢志》與早期書籍形態(tài)之變遷
- 在南朝舊都讀北朝故籍
——十六國北朝文學史、文化史之新思考 - 殘破大城中矗立的地標
——從別集深度整理看中世文學經典定位 - 經學研究中的“信”與“疑”
-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
- 爭論中的“基因政治學”:理論、方法與范式
- 清代中期竹枝詞的市井化趨向及其意義
- 《禮記》哲學詮釋的四個向度
——以《禮運》、《王制》為中心的討論 - 所知障(jeyāvarana)是無明(avidyā)或無知(ajāna)?
——以印—藏中觀學為例 - 同、異品除宗有法的再探討
——答沈海燕《論“除外說”——與鄭偉宏教授商榷》 - 綜說佛教前期對婆羅門教優(yōu)勢之因素
- 主持人的話
- 禮儀之爭中的中國聲音
- 試論張之洞與晚清自鑄銀元
- 1921~1924年前后彭湃與中共及陳炯明之關系
- 《復旦百年經典文庫》出版歷史系10位資深教授學術著作入選
- 我國區(qū)域金融中心形成的經濟、金融發(fā)展閾值效應研究
- 論2 1世紀的自然資本與不平等
——環(huán)境質量的收斂和經濟增長 - 新區(qū)域主義視角下中韓組建自貿區(qū)的動因分析
- 中國核能利用立法問題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