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六年秋,我在德國一所大學(xué)圖書館偶遇一部名叫《故鄉(xiāng)》的德語作家詩文集, 一片《移動的風(fēng)景》闖進我的視野:
你本可以離開
卻像一棵樹:
扎根于大地,
仿佛我們靜止,只有風(fēng)景移動。
你必須屏住呼吸,
直到風(fēng)漸漸停息,
直至陌生的空氣將我們包圍,
直至光與影,
藍與綠的游戲,
重現(xiàn)舊日情景,
恰似回到家中,
無論身在何處,
我們坐下,彼此依偎,
就像倚靠著
母親的墓碑。
(作者譯,下同)
這首短詩包含了雙重的喪失—失去故鄉(xiāng)、失去親人。故國渺邈,追思纏綿,結(jié)尾處“母親的墓碑”卻并未給人荒涼孤寂的感覺,它支撐起一具疲憊虛弱的身體,也為靈魂提供了終極歸宿:母子之間擁有原始深沉的生命鏈接,人脫胎于母體,最終也將回到母親與大地的懷抱。整首詩分泌著細密的痛楚,但流動的光影和藍綠的色彩緩解了哀慟,讀它的人也最終落入安寧的氛圍。這便是我與德國猶太裔詩人希爾德·多敏(Hilde Domin,1909-2006)的“人生初見”?!兑苿拥娘L(fēng)景》是多敏最早的詩作之一,也是她的成名作之一。多敏像一個獵手,把我輕輕捕入她的詩語世界。 我開始讀她的詩作,并探尋她近一個世紀的生涯經(jīng)歷。
我發(fā)現(xiàn),這位被迫流亡二十二年的女詩人兼具鴿子、鈴鹿與母獅的特質(zhì)。晚年的多敏白發(fā)蒼蒼,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仍然保留著少女的俏皮和明亮。一九八八年,多敏摯愛的丈夫歐文·瓦爾特·帕姆(Erwin Walter Palm)去世,在此后十七年的獨居生活中,多敏依然每天在早餐桌上為自己擺上一朵玫瑰。是什么使她在歷經(jīng)滄桑后依然從容優(yōu)雅,始終保持對生活的愛與信念?多敏在與為她作傳的友人伊爾卡·沙伊德根(Ilka Scheidgen)的談話中給出了答案:“那是在科隆,在里爾街。我的父母給予了我信任感,那是一種不可摧毀的原始信任,而我從中汲取了依然堅持下去的力量?!?/p>
一九○九年,多敏出生在科隆,本名希爾德加德·呂文施泰因(Hildegard L?wenstein)。父親是一名律師,嚴謹而理性,對子女的教育寬嚴并濟。母親受過專業(yè)的聲樂訓(xùn)練,性格活潑,喜歡在家中舉辦音樂沙龍,家里總是賓客盈門,歡聲笑語。在多敏的記憶里,擁有十一個房間的科隆老宅是衣食無憂、充滿信任的安樂窩。童年和少女時期獲得的安全感是多敏一生的精神財富,護佑她戰(zhàn)勝成年遭遇的流離失所和心理危機。
從科隆女子文理高中畢業(yè)后,多敏在海德堡、科隆、柏林學(xué)習(xí)法律,之后攻讀國民經(jīng)濟學(xué)、社會學(xué)和哲學(xué),師從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和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一九三一年,多敏結(jié)識了古典考古學(xué)與語文學(xué)專業(yè)的帕姆,隨后和他一起移居意大利,在羅馬和佛羅倫薩繼續(xù)學(xué)業(yè)。一九三五年,多敏在佛羅倫薩獲得政治學(xué)博士學(xué)位,一九三六年與帕姆成婚。婚后的多敏與那個時代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一樣,放棄了自己的學(xué)術(shù)生涯,充當(dāng)起丈夫的學(xué)術(shù)助理和生活管家。在德語之外,多敏也精通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她能夠像“換衣服一樣熟練地切換語言”。
一九三九年,處于法西斯統(tǒng)治下的意大利已經(jīng)沒有多敏夫婦的容身之地,他們流亡到了英國。隨著二戰(zhàn)爆發(fā),身為猶太德國人的多敏夫婦在英國的安全也岌岌可危。次年六月,夫婦倆躲藏在一條蒸汽船的最下面一層船艙,經(jīng)過六個星期危險重重的旅途,跨越大西洋,最終落腳于多米尼加共和國。一架小型水上飛機把他們帶到了島上,兩個年輕人拎著少得可憐的行李,站在比他們個子還高的一片甘蔗地里。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逃到了世界盡頭,終于可以松口氣了,按多敏的話來說,從此可抱有“謹慎的希望”。
多敏夫婦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生活了十四年。此地說西班牙語,到處生長著香蕉樹、椰子樹,見不到落葉喬木和針葉林。同一時期,流亡加利福尼亞的布萊希特在詩中念叨家鄉(xiāng)奧格斯堡的李樹、冷杉和接骨木,而多敏詩歌的“植物圖志”則到處是榆樹、蘋果樹、巴丹杏、橄欖樹的身影。
我躺在
你的臂彎里,親愛的,
像杏仁核躺在杏仁里,
告訴我:我們的巴丹杏
如今在何處?
(《我們的巴丹杏在何處?》)
在美洲的歲月里,多敏夫婦的生活還算風(fēng)平浪靜。帕姆不久后就在圣多明各大學(xué)得到了一份固定的教職,從事建筑史的教學(xué)和研究。一九四八年,多敏也獲得了一份在大學(xué)教授德語的工作。夫婦倆結(jié)識了一些新朋友,常常與朋友們聚餐與出游,當(dāng)?shù)厝藢λ麄円渤錆M善意。然而,一九五一年,母親在英國去世導(dǎo)致多敏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機,甚至瀕臨自殺的邊緣。長年的流亡和避難生活并沒有壓垮她,母親的死卻給了她致命的一擊,她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了,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孤兒。突然之間,把痛苦寫下來的欲望從胸中噴薄而出,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寫詩拯救了她。多敏形容自己之前的歲月是為第二次生命所做的“準(zhǔn)備”?!澳莻€叫多敏的人,是在我開始寫詩以后才有的。”于是,詩人希爾德·多敏(Hilde Domin)誕生了。作為雙重?zé)o根的孤獨者,她用島嶼的名字重新命名自己,并這樣描繪自己的“第二次出生”:
我,H.D.,出奇地年輕。我直到一九五一年才來到這個世界。像每個人一樣,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并不是在德國,盡管德語是我的母語。這里說的是西班牙語,房子前的花園里種滿了椰子樹。確切地說,有十一棵椰子樹。都是雄性椰子樹,所以沒有果實。我出生時,父母都已去世。我的母親幾周前剛?cè)ナ?。?dāng)我,希爾德·多敏,睜開哭紅的眼睛,在位于世界邊緣的房子里,那里生長著胡椒、甘蔗和芒果樹,但玫瑰卻難以生長,蘋果、小麥、樺樹根本無法生長,我孤苦伶仃,流離失所,我站起身,走向家園,走向詞語。
與同時代成名較早的保羅·策蘭(Paul Celan)、奈莉·薩克斯(Nelly Sachs)、羅莎·奧斯蘭德(Rosa Ausl?nder)、瑪莎·卡萊珂(Mascha Kaléko)等猶太裔德語詩人不同,多敏四十二歲才開始寫詩,五十歲才出版第一部詩集《只有一朵玫瑰支撐》(1959)。
我在空中布置一個房間,
在雜技師和群鳥中間:
我的床鋪安在感覺的秋千
像風(fēng)中鳥巢
在最遠的梢尖。
我買下一條羊毛毯
它擁有最柔順的羊毛
月光下的羊群
像閃亮的云朵,漂移在
堅實的大地上。
我閉上眼,把自己裹入
可親動物的毛皮
我想感受羊蹄下的細沙
傾聽夜里的馬廄
門閂插上的聲響。
但我卻躺在羽毛中,
顫悠在高高的虛空。
我頭暈?zāi)垦#y以入眠。
我的手想要抓住什么,卻只找到
一朵玫瑰作為支撐。
(《只有一朵玫瑰支撐》)
多敏在“雜技師和群鳥中間”布置起來的房間懸于高空,與馬拉美“詩歌是最偏遠的建筑”和策蘭的“絕無之境”形成詩學(xué)地形上的對照。這是一個構(gòu)筑在藍色太平洋島嶼上空的“德語居所”,唯有在此處,她“不可驅(qū)逐”,能擁有自由和安寧。多敏在空中抓到的“玫瑰”不再是愛情的象征物,而是一個人在危機處境里仍然抱持的信念,一種向死而生、以寫作抵抗死亡的決斷。“在一切都被證明為可以失去之后……語言是最后的避難所?!?從此,多敏用她纖細的手指在空中搭建詞語的“金色之城”和“烏有之鄉(xiāng)”。唯有在詞語中,故鄉(xiāng)的蘋果樹才能與異鄉(xiāng)的芒果樹并排而立,羊羔與狼群和平相處,人類之間的游戲才能重新開局。
二
二○○六年,多敏去世,德國各大媒體紛紛發(fā)文悼念,德國的兩所中學(xué)以她的名字重新命名。德國考夫曼出版社同年推出一部《多敏傳》,以“依然如故的詩人”(Dichterin des Dennoch)為副標(biāo)題。德語副詞“Dennoch”包含了百折千回后的信念:相信語言的力量,相信生命的奇跡。
不要墜入疲倦
而是為奇跡
輕輕地
遞出你的手
像迎接一只鳥。
(《不要墜入疲倦》)
這首小詩具有的魔力,讓僵硬的手掌變得柔軟,幽暗的心靈重燃希望的燈火。多敏的詩歌使用簡單樸素的語詞和短句,幾乎不施技巧,卻具有一種讓人過目難忘的“簡潔的完美”。多敏善于化沉重為輕盈,從幽暗里汲取光明。她偏愛那些輕盈優(yōu)美的意象:玫瑰的花瓣,蝴蝶的翅膀,鴿子的軟羽,風(fēng)中的鳥巢……希爾德·多敏為戰(zhàn)后德語詩歌的枯冷荒野增添了一種溫柔澄明的音色。
我們的枕頭潮濕一片
那是紛亂夢境的
淚水。
但是,從我們空蕩
而無助的手中
鴿子再一次起飛。
(《勇氣歌》)
在二十世紀德語文學(xué)史中,希爾德·多敏被歸類為“流亡文學(xué)代表”。多敏前期的詩作大都與流亡經(jīng)驗相關(guān)。流亡是人類狀況的極端體驗。在流亡生活中,一個人必須不斷承受外在的無家可歸,還需對抗內(nèi)心的孤絕處境。在一九六九年發(fā)表的文章《流亡經(jīng)歷》里,多敏描述流亡的過程:“這是將一個人從其正常生活的背景中剔除,且這一剔除是暴力且非自愿的?!痹陂L篇代表詩作《被擊中者》的開篇,多敏描述被連根拔起的斷裂感和失效感:
被擊中者
將被清除
如同被一架大型起重機挖出
再倒入一個
失效之地
那里沒有道路
從昨天通往明天
多敏在一九六六年寫給友人奈莉·薩克斯(德國猶太裔詩人,1966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的公開信中闡明了語言之于她的意義:
當(dāng)一個人遭到驅(qū)逐和迫害,被排除在一個共同體之外,在絕望中,他抓住了語言,他讓語言復(fù)活,更新,讓這種既屬于他,同時又屬于迫害者的語言變得生動。在所有流亡者中,因種族仇恨而被迫流亡的人是最為不幸,最被否定的一群。而恰恰在遭遇迫害,被迫流亡,也許甚至被殺害,他的語言已在為回歸作著準(zhǔn)備,為了回歸到迫害者的生活中心,也就是進入他們的語言。他由此獲得了一種不可剝奪的公民權(quán),仿佛他本就可以留守在家中。
一九五四年,多敏夫婦結(jié)束了流亡生活,回到德國故鄉(xiāng)。“我在那座種植著巴丹杏樹的城市跳上了一列火車。我的父母坐在月臺上。我走過他們身邊,我們并未交談。畢竟,他們也沒有葬在德國。”一九六○年,帕姆得到海德堡大學(xué)的穩(wěn)定教職,第二年,多敏夫婦正式定居海德堡。一九七一年,多敏獲得梅爾斯堡德羅斯特文學(xué)獎(Meersbuger Droste-Preis),多敏的友人、哲學(xué)家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在頒獎典禮的發(fā)言中,把多敏明確定義為“回歸的詩人”(die Dichterin der Rückkehr),陰性定冠詞“die”表明多敏作為回歸詩人的專屬性和特殊性。伽達默爾指出了多敏回到德國故土這一事實與她詩歌創(chuàng)作之間的結(jié)構(gòu)性關(guān)聯(lián),并引用多敏本人對于流亡與回歸的看法:“確實,對我而言,回歸比流亡更為重要?!辟み_默爾進一步闡釋了“回歸”超越個體的意義:“回歸不僅僅包含了一位流亡者勇敢而充滿冒險的行動,流亡的命運也不僅僅是喪失與告別、異鄉(xiāng)與遠方、漂泊與暫居、友誼和愛情等經(jīng)歷的總和……她的詩作在談?wù)撐覀兯腥?。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或必須學(xué)會什么是回歸……希爾德·多敏的詩讓我們以新的方式理解什么是詩歌。誰若能與她共同認識到回歸的意義,就會突然明白,詩總是回歸—回歸到語言中。”多敏的回歸使多年前那句“站起身,走向家園,走向詞語”終于塵埃落定,詞語真正回到了它們的故土家園。
我的腳驚訝地發(fā)現(xiàn)
在它們旁邊
走動著別的腳,
那些腳也吃驚不小。
我,赤足前行的我
沒有留下痕跡
我總是注意人們腳上的鞋子。
路卻和我
羞澀的雙足
歡慶著
重逢。
在童年的屋子旁
在二月的天氣里,
那棵巴丹杏樹開花了。
我曾夢到過
杏花綻放。
(《歸來》)
三
多敏一九六七年發(fā)表了詩學(xué)論著《今日詩歌何為?》(Wozu Lyrik heute?),是戰(zhàn)后德國最重要的詩學(xué)著作之一。在這部論戰(zhàn)著作中,多敏為詩歌做了強有力的辯護,扭轉(zhuǎn)了當(dāng)時針對文學(xué)是一種逃避的指責(zé)。受過哲學(xué)和政治學(xué)系統(tǒng)訓(xùn)練的多敏用生動明晰的語言重新詮釋了詩歌的作用和必要性。詩歌對她而言是“有意識的暫?!敝兀恰白杂傻乃查g”,也是一個重生之地,它使個體得以從“孤獨的群體”中重新浮現(xiàn),重新體驗到作為自由個體的自我。在多敏諸多細膩動人的情詩中,人稱代詞“你”“我”“我們”將其他人排除在私密的情感空間之外?;貧w德國之后的多敏變得更強大,更能同情他人的痛苦,她關(guān)注不幸的人和遭遇不公的人,“你”“我”“我們”變成了包容所有人的稱呼,擺脫了私人敘事的狹窄和感傷。
自由這個詞
我要把你磨糙
我要用玻璃碎片填充你
讓人說起你,舌頭就變得沉重
讓你不再是任人嬉戲的球
(《我要你》)
多敏的詩歌書寫鄉(xiāng)愁與愛情,也絕不回避苦難和不公,她堅持用細微而清晰的“vox clamas”(拉丁語,“呼號之聲”或“呼喊之聲”)呼喚人性的良善和勇氣,呼喚那些“可被喚醒者”。
這就是我們的自由
能說出正確的名字
沒有畏懼
用小小的聲音
彼此呼喚
用小小的聲音
叫響吞噬的獸
僅用我們的呼吸
(《救救我們》)
如果說,多敏第一部詩集《只有一朵玫瑰支撐》的題詞具有超驗主義的氣息:“我的腳踏入半空,于是,空氣承載”,那么在出版第三部詩集《此地》(1964)之際,她已經(jīng)牢牢站在了故國大地上。該詩集的題詞引用了十五世紀意大利哲學(xué)家和人文主義學(xué)者皮科·德拉·米蘭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的一句話:“仰頭挺胸是人的標(biāo)志。”同時,多敏不隱瞞創(chuàng)傷,不故作堅強,她的脆弱敏感與勇敢堅韌是一體兩面,她從未試圖掩蓋其中一面。
你得和果樹談?wù)劇?/p>
創(chuàng)造一門新的語言,
櫻花的語言,
蘋果花的語言,
粉紅的,白色的話語,
風(fēng)將它們悄悄地帶走。
去向果樹傾訴
若你遭遇不公。
學(xué)會沉默
在那粉紅的和潔白的語言中。
(《語言學(xué)》)
《語言學(xué)》這首詩第一小節(jié)只有一個詩句“你得和果樹談?wù)劇薄F硎咕湔咽玖诵袆拥臎Q心,顯然具有語言學(xué)家J. L.奧斯?。↗ohn Langshaw Austin)所指稱的“施行話語”的特征—一種既召喚行動又能構(gòu)成行動的語言,也是愛默生在《論詩人》中所說的“語言也是行動”。第二小節(jié)關(guān)乎“怎么談”,為此需要創(chuàng)造“一門新的語言”。果樹與花朵的話語之所以值得信任,是因為它們存在于人的意志和暴力之外,這門 “語言學(xué)”有其龐大細密的詞匯,按照精密有序的語法規(guī)則永恒運轉(zhuǎn)著,涌動著無窮的力量和新意。人需要聆聽和學(xué)習(xí)大自然的“語言學(xué)”,來矯正自身既傲慢又脆弱的語言系統(tǒng)。第三詩節(jié)把“必須談?wù)劇比峄癁椤皟A訴”的姿態(tài),當(dāng)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遭遇重大創(chuàng)傷后,尋求自我療愈的途徑之一便是“傾訴”。多敏指明的傾訴對象既不是法庭,也不是同類,而是“果樹”。超出人類想象和承受極限的“不公”無法再依賴人類的語言得以消化,只能轉(zhuǎn)而尋求自然生物帶來的慰藉。詩歌最后一節(jié)包含了沉默與言說的辯證法,沉默阻斷了人類語言的喧囂,同時又催發(fā)大自然的語言魔力。
法國詩人瓦萊里在《年輕的命運女神》中提到“沉默是詩歌的奇特來源”;德國詩歌評論家胡戈·弗里德里希在其經(jīng)典詩論著作《詩歌的結(jié)構(gòu)》中詳述了沉默對于詩歌的意義:詩歌是“一種言說中的沉默”(Schweigen im Sprechen)。在另一首《更美的》的短詩中,多敏用一句“更美的,是我不會寫下的詩”帶領(lǐng)我們返回沉默之地。在那里,人的語言又一次失去了效用。我們必須屏息靜氣,才能感受和幸福相關(guān)的圖像和聲音。“無言之言”最接近詩:
更美的是關(guān)于幸福的詩。
好比花朵比催它開放的花莖更美,
更美的是關(guān)于幸福的詩。
好比鳥兒比鳥蛋更美
也好比燈亮的時候很美
更美的是幸福。
更美的是我不會寫下的詩。
這首詩包含了寬廣而深刻的時間經(jīng)驗和生命體驗。尋常事物被一個靈巧之人的手重新安排,在出其不意的比較與柔和的循環(huán)中,展現(xiàn)出事物“更美的”面目和姿態(tài),這美就像水波和燭光一樣蕩漾開來,發(fā)出意味深長的低吟。而在詩歌的表層,詩人專注于描繪更美的具體事物:花朵,燈光,鳥兒。而“幸福”不可描述,它如同一頭警惕的小鹿,極難被捕捉;“更美的”是那些不會寫下的詩,總是超過寫下的那些。語言既強大也無力,在它的可能性邊界之外,是一片活躍的沉默;詩歌把詞語展現(xiàn)到極致,同時藏匿或遮蔽了另一些詞語。在一九六四年出版的詩集《此地》的卷首,多敏用一首短詩定義了她心中的抒情詩:“非詞”隱藏在詞語的縫隙里,拉伸在“詞與詞之間”。
“非詞”(Nichtwort)是多敏的發(fā)明,這個妙不可言的說法呼應(yīng)了德國文學(xué)理論家沃爾夫?qū)ひ辽獱枺╓olfgang Iser)所主張的文本“空白”(Leerstelle)和“召喚結(jié)構(gòu)”(Appellstruktur),也讓我聯(lián)想到中國古典美學(xué)的“留白”,以及魯迅那句“從字縫里看出字來”。多敏的詩學(xué)觀念與中國古典詩學(xué)和中式審美心理確有共通之處: 在意的是“點到為止”的靈犀,“欲說還休”的克制。多敏使用“非特定的精確性”(unspezifische Genauigkeit)這一概念進一步表明她的詩學(xué)立場,這種精確性“存在于省略和節(jié)制的藝術(shù)之中,它使詞語未完成和未被照亮的一面得以共鳴。一首詩由此獲得了感染力”。
四
多敏的后半生詩才綿延不絕,風(fēng)景變幻。第一部詩集《只有一朵玫瑰支撐》之后,她又陸續(xù)出版了《歸船》(1962)、《此地》(1964)、《洞穴畫像》 (1968)、《我要你》(1970)、《樹依然開花》(1999)五部詩集。除詩歌外,多敏還著有一部長篇小說《第二個天堂》、多部散文集以及文藝評論。多敏在后半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文學(xué)成就,獲得了海涅文學(xué)獎、里爾克文學(xué)獎、奈莉·薩克斯文學(xué)獎和梅爾斯堡德羅斯特文學(xué)獎等重要文學(xué)獎項;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間,多敏成為著名的“法蘭克福詩學(xué)講座”的主講人,以“詩歌作為自由的瞬間”為題舉辦了系列講座;晚年的多敏被授予海德堡市榮譽市民稱號,遙遠的多米尼加共和國為多敏頒發(fā)了杰出成就勛章。
直至去世前的最后幾年,多敏仍活躍在德國各個城市的作品朗誦會上,多敏把詩歌誦讀會看作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她作為詩人的公眾使命。多敏把一首詩比喻為一個凝凍的瞬間,每個讀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讓它流動起來,帶它進入此處和當(dāng)下。多敏的嗓音明亮、清晰而堅定?!袄收b使我走向可呼喚的人,每一首詩都蘊藏著呼喚。”她朗讀時有一個習(xí)慣,每首詩都會讀兩遍,聽眾通過第二次傾聽,擁有更多時間領(lǐng)悟詩句背后不易顯現(xiàn)的意義。迄今為止,多敏的詩作已譯為二十多種語言,人們喜愛她的詩,也許恰恰是因為她簡單干凈的詞語散發(fā)著“人的氣息”。在一首題為《閱讀巴勃羅·聶魯達》的短詩中,多敏寫道:
你簡單的詞
你純粹的詞
就像我
簡單的詞
散發(fā)著人的氣息。
多敏曾寫下誓言,“和語言手牽手,直至盡頭”。在我看來,多敏做到了知行合一,把自己活成一首恒久之詩。她輕盈的詩行總是帶著分量,做到了詞語之輕與生命之重的平衡。美國當(dāng)代女詩人、散文家和詩歌評論家簡·赫斯菲爾德在其詩論著作《十扇窗—偉大的詩歌如何改變世界》提到詩歌的作用:“詩歌無需扭轉(zhuǎn)悲傷,也無需推翻和重鑄歷史;詩歌只需去感動和改變?!保顤|偉譯,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22年)在這個意義上,我想,多敏已經(jīng)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詩人的道德使命。在《我何其無用》這首詩的最后兩節(jié),詩人謙遜地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價值:
我行過 —
但也許我留下了自己
細小的聲音,
留下了我的笑和我的淚
還有一小張紙上
黃昏樹的問候
在經(jīng)過的一刻,
無意間,我
點亮了路邊
一盞或兩盞
心的燈火。
多敏用自己的生命勇氣和熱情點亮的“心的燈火”何止一盞兩盞,她也點亮了我這個異國讀者內(nèi)心深處的溫柔之燈。二○二四年夏天,我完成了多敏詩選的翻譯,托付給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多敏將擁有一個漢語的居所。“請為我造一座房屋”,多敏曾在一首詩中請求,我想,我以我的方式響應(yīng)了她的召喚,這使我感到欣慰。
二○二四年初秋,于上海清水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