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科的人多少都有點“祖先崇拜”的傾向—他們不僅需要經(jīng)常研讀自己學科領(lǐng)域內(nèi)古代大師的作品,而且在遇到當代困境的時候,也會反復叩問,如果這些大師“穿越”過來,會對這些問題作出怎樣的評價,以及能夠給當代人提出哪些建議。美劇《傲骨之戰(zhàn)》(The Good Fight)中有一集(第五季第五集)就用極為戲劇性的方式,表達了黑人調(diào)查員杰和三位先賢之間的一場“神交”—在夢境中抑或是在他大病初愈的幻覺中,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病房里來了三個人,一個是美國廢奴運動領(lǐng)袖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一個是卡爾·馬克思,另一個則是黑膚色的耶穌。彼時杰對人生和時局產(chǎn)生了諸多困惑,于是四人開啟了一場言辭激烈但又充滿洞見的論辯……
近日又在重讀柏拉圖的《理想國》,間或似乎感覺蘇格拉底跳出了紙面,在對我們講話。眾所周知,在《理想國》第四卷里,柏拉圖借著蘇格拉底之口提出一個好城邦需要的四種美德:智慧、勇敢、節(jié)制和正義。這一判斷背后包含了個人與城邦之間的類比關(guān)系。前三種美德恰恰對應(yīng)人類身體的三部分:頭腦負責智慧,心臟產(chǎn)生激情,而腹部以下產(chǎn)生諸多欲望,因此需要節(jié)制。如果柏拉圖“活過來”看到今天的世界會說什么呢?按照上面的三種美德的劃分,他興許會認為,現(xiàn)代人的智慧尚可,可惜分布不均;因為消費主義而顯得欲望過剩;和古希臘人相比,我們少了太多的激情—尤其是在古代奧林匹克賽會中體現(xiàn)出來的對“卓越”(arete/?ρετ?)的追求。而在各種激情當中,可能最為缺少的是勇敢。
那么對柏拉圖而言,什么是勇敢呢?柏拉圖認為,勇敢并不是指在戰(zhàn)場打仗勇敢。他給出了一個特殊的定義:“勇敢就是一種保持?!保?29D)他借用了一個羊毛染色的比喻加以說明:羊毛染色之后,需要吃色牢固。以后無論怎么洗,都不會褪色。“‘顏色’不致被快樂這種對人們的信念具有最強褪色能力的堿水所洗褪,也不致被苦惱、害怕和欲望這些比任何別的堿水褪色能力都強的堿水所洗褪?!保ā独硐雵?,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有了這種“勇敢”,公民的良好天性和因教育而培養(yǎng)出來的信念才會牢牢生根。翻譯成漢語的話,佛家所講的“定”和《論語》中“恒”大概可以對應(yīng)柏拉圖所講的這種“勇”。這一刻仿佛慧能、孔子和柏拉圖相視莞爾一笑。是以勇者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