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shù)智技術正在深度推動社會加速演進,人類發(fā)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前所未遇,“共生”是應對挑戰(zhàn),化危為機,促進社會與文明發(fā)展的重要選項。共生源于人類最本源性的共同價值基礎,要在差異化要素的有機聚合中建立積極的文明共生。共生在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qū)存在文化差異甚至沖突,而人機的共生關系和共生的心智邏輯在AI技術條件下具有更加復雜形態(tài)和運作形式,由此基于價值理性與整體協(xié)同的共生管理與治理孕育而生并有待系統(tǒng)研究。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蘊含豐富的共生哲學思想和管理智慧,可為當前人類發(fā)展的時代危機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 共生;哲學;文化傳統(tǒng);AI;管理
中圖分類號: C 93-03
文獻標志碼: A
收稿日期:2024-07-04
作者簡介:陳春花(1964—),廣東湛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組織管理、組織數(shù)字化轉型;樂國林(1975—)(通信作者),男,江西撫州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戰(zhàn)略管理、企業(yè)文化;秦子忠(1986—) ,男,海南東方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學、人性-心智哲學。
文章編號:1005-9679(2024)05-0001-07
Exploration of Symbiotic Civilization and Symbiotic Management in theAge of Intelligence—Overview of “Symbiotic Philosophy Forum”
CHEN Chunhua1 YUE Guolin2 QIN Zizhong3
(1.Shanghai Chuangzhi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2,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ingdao 266520, China;3.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re deeply promoting the accelerated evolution of society.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 development are unprecedented. “Symbiosis” is an important option for responding to challenges, turning crises into opportunities,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Symbiosis originates from the fundamental common value found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positive civilized coexistence through the organic aggregation of differentiated elements. Symbiosis exists cultural divergence or even conflicts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ountries, and regions,an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nd cognitive logic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 in the AI technology condition have morZrThv485YVB5MtCnrSITu95m13mC+XIG3NZIeQWdJss=e complex forms and operational modes. So based on value rationality and overall coordination, Symbiosis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have been emerged and need b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contain abundant symbiotic philosophical ideas and management wisdom, which can contribute wisdom and strength to the current crisis of hum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symbiosis; philosophy; cultural traditions; AI; management
數(shù)智技術正在深度推動人類社會的數(shù)字化轉型,世界變局也在加速演進,人類生活的諸領域都在發(fā)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前所未遇之危機?!肮采被蛟S是我們化解這一危機的正確選擇,機械時代的“普遍性”,將被異質文化共生的時代所替代,并有可能成為當前這個時代的新秩序(黑川紀章,2009)。在此背景下,一場關于“共生哲學”的跨界交流論壇于2024年3月16-17日在上海創(chuàng)智組織管理數(shù)字技術研究院進行。論壇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海南大學等高校的哲學、管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26位專家學者進行跨界的思想交流。論壇劃設有“人機共生”“心智共生”“文明共生”三個主題,但在實際的分享和交流中,三個主題的邊界被打破了,“跨越穿透”“交替共進”成為共生哲學論壇的“共生行動”。本文回溯三個主題的交流討論,以論壇的“哲學”特征為開端,以跨學科的寬度展示學者多角度對共生的交互問學,把管理之論作為專家落實共生的管理求解,對本次論壇的成果進行綜述。
1 共生: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恒久主題
1.1 共生的源流
“共生”(Symbiosis)作為一個科學概念的提出始于19世紀晚期,但人類社會對于文明進步的共同追求和共生發(fā)展的活動卻是古已有之,并且不斷更新發(fā)展,可以說共生是“一切文明實踐的底色”。海南大學賈冬陽通過對“共”與“生”的中國古文字學的考據(jù)為共生的“一切文明實踐底色”提供了文字考古語料支撐,他據(jù)《說文》和兩個字的古體字形演變,指出“共”有“祭祀敬奉,交互拱衛(wèi)”的征象,“生”為出土上進,“依時而變”之狀。兩者并合,乃“立足自身,獨立而互補,與時偕行”,這反映共生在人類早期文明發(fā)展中已經(jīng)暗合道妙。而中國國家博物館郭海潮以考古圖像和文明物證為線索恰好展示了人類文明從早期產(chǎn)生到文明交匯和文明共同成長的進程,例證了古老文明超越時間、空間限制與當代現(xiàn)實共生的實情,展示了文明的交流與交融是文明的本能。
從歷史和現(xiàn)實來看,共生來源于人類最本源性的共同價值基礎(尾關周二,2003),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共生,“共生”是人類走向成熟的必修課,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啟蒙”,這是論壇的廣泛共識之一。
1.2 共生的哲學理據(jù)
陜西師范大學袁祖社認為世界的本質應該是相濡以沫、互生共享的有機共生體,自然、生物、植物、動物都應該如其所是、如其所應。自然界的共生遵循的是古典經(jīng)濟學哈耶克所講的自由秩序意義上的自生自發(fā)的自然演化邏輯,而在人類社會中,共生關系具有仿生學意義,共生體、共生態(tài)、共生力以及各種復雜關系網(wǎng)絡的形成,都是我們人類主觀性的或者理性自主建構的邏輯。海南大學秦子忠從文明的歷史演化與跨文化比較角度,提出文明的圖式至少包含人造器物、社會秩序、身份認同與價值信念等維度,可作為文明共生的理論分析的維度,化解文明的沖突主要在于去除任一維度的排他性,重建這些維度的關聯(lián)性,而人工智能時代,要關注共同體(組織)隨之新舊交替,身份認同成為可選項,使心智共生與文明共生互為表里。北京大學李四龍認為人類社會的共生需要夯實理論基礎,“和實生物”中的“和”,是中國本土文化的哲學基礎,8f2d7b55a67313e69127d449d48a899d是共生哲學的一個核心概念,陰陽五行的交感互補,是本體論層面的共生哲學基礎。
進一步,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文明進步需要共生。人類是有限理性的,它所部分認知、所理解和把握的群體間的價值生成,需要通過共生才能匯聚無數(shù)的有限性使人類適應自然和宇宙的無限性,這樣才能促成自身的進化和共創(chuàng)文明的繁榮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世界、歷史社會實踐的本質都是基于共生、擬共生、向共生而生成。海南大學程志敏從人類的成長成熟角度指出,人類需要“共生哲學”,深入理解并學會“共生”,人類才能穩(wěn)健成長,人類社會才能漸次發(fā)展成熟“長大成人”,反之則可能還等不到“長大成人”,就會夭折。不過,從現(xiàn)實來看,人類至今還遠未成熟,其欲望的自我無限膨脹和狂妄理性的反噬,使人類社會遭遇多次浩劫而面臨生存危機,要走出危機“長大成人”,只有真正開始自我降低身位,以共生之心理解這個世界,才能找到生存的根基和意義,才能重回正軌。北京師范大學沈湘平則進一步將人類的共生問題提升到人類正義的高度,他借用羅爾斯正義不是從某種完備性學說(宗教、道德、哲學)中推導出來,而是公民運用“公共理性”所達成的“重疊共識”之觀點(鐘英法,2006),提出共生文明基于諸文明,但不是諸文明的簡單加和,也不能從現(xiàn)有諸文明中的任何一種文明中簡單推導出來。它是超越?jīng)_突之諸善的公共善,是從作為“多”的諸文明中達致的公共性的“一”。正是由于文明共生生成的公共性,因此,共生成為人類社會的正義之所需。
綜上,現(xiàn)代“共生”的哲學核心可能是一種互利共生現(xiàn)象的哲學抽象與概括(袁年興,2009)。共生是自然演化的重要邏輯,也是人類“長大成人”的成長邏輯,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公共正義”。就人類身處技術理性泛濫、資本邏輯橫行、霸權依然恣肆的新全球化時代而言,也許我們最缺少的、同時也是最需要的就是“共生智慧”。
1.3 文明何以共生:共生可行的關鍵
共生是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需要,甚至是世界的本質,人類需要以共生之姿態(tài)自生、互生而“長大成人”,那么人類社會何以做到共生,在共生道路上應注意或應避免什么,這是共生哲學關注的重要課題。
袁祖社認為共生應遵循人類公權力、人類共同福祉這個最大化的基礎,文明共生的最理想的、最原本的形態(tài)就是未來社會超級信息的智能原模態(tài)共生。進一步,文明共生的存在邏輯是差異化要素的有機聚合的本體性表征,文明共生的實踐邏輯是確定性目的驅動下的多主體、主體間性的一種交互生成。從自然角度來說,理想的共生關系遵循存在整體性、過程有機性、要素并在性、機體互構性、自主糾錯性和價值共享性。沈湘平教授認為,共生文明本質上是人類眾道之公道,是人類諸文明之公共文明,我們要避免消極性文明共生,要以差異性文明存在為前提,以更好共存(公共美好)為目的,要靠一種文明間性(Intercivilizationality)的共生文明來保障,用人類整體的視野和情懷、人類共同主體的自覺、人類原則高度的規(guī)范來建構積極的文明共生形態(tài),這是人類避免危機、自我拯救的積極謀劃。程志敏教授聚焦達到“共生的前提”,他指出人類共生的發(fā)展需要3個前提:超越論前提是整體、大全、天道、宇宙、世界,對于西方來說甚至是神,共生必須在這樣一個“場域”里面,并且還要承認在這個“場域”中,有比我們每一個共生的個體更高的存在,所以需要降低人的位置;存在論前提是我們該如何活著、如何存在,共生不是扁平的,而是全方位的,立體的,豐富的,充滿活力的,“共”只是它的手段,而關鍵在于“生”,即富有生命力;人性論前提是人要成為“真正的人”,超越了“主客二分”的存在,一個齊物而無我的存在者,一個無限趨近神性和圣哲的新物種。我們需要降低人的地位,恢復天道的神圣性,才能構建生生不息的共生的新世界。
總而言之,在文明共生的路徑探索中,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表象共生”都是真正的共生或者有價值的共生,要識別和區(qū)分“偽共生化”“虛假共同體”,識別消極文明共生與積極文明共生;充分重視文明共生的前提條件,要警惕多元主義將“存異”顛倒為首要目標,導致共同體的瓦解;要充分重視通過公民的“公共理性”建設達成文明共生的“重疊共識”,找到共同生存的根基和意義,使“共生”成為人類走向成熟的必修課(袁祖社、沈湘平、王志強、程志敏)。
2 AI時代:人機共生與心智共生的交互問題
隨著AI技術發(fā)展,人工智能不僅在智力方面趕超人類,而且具有向復雜的心智、情感智能發(fā)展的趨向。這意味著,它的應用帶給人類生活更多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在給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帶來新的挑戰(zhàn),霍金甚至發(fā)出完美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預示著人類終結的警告。由此,在AI時代,人類文明共生的主旋律離不開人機共生,和人、機器、組織之間的心智共生主題。
2.1 人機共生的哲學思考
人工智能是人類思維程序化的形式系統(tǒng),其智能進化方向,既取決于以文本知識呈現(xiàn)的文明性質,也取決于以意識觀念呈現(xiàn)的思維形式。2024年2月,OpenAI發(fā)布人工智能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華東師范大學吳冠軍即以“從Sora到元宇宙:重思人與后人類”為題,認為Sora為我們理解人與后人類的“共生”提供了全新視角。Sora能夠生成60秒連貫性視頻使世界被“壓縮”,然后重新生成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共同”構成了多元化的世界。Sora的能力意味著它既能理解這個世界的物理規(guī)則,也能理解人類互動的方式。作為“世界模擬器”的Sora,使得世界的生成成為可能。這意味著,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宇宙,并不僅僅是物理的,同時也是生成性的——人類與后人類的共同生成,因此人機共生至關重要。南京大學藍江借用電影《機械公敵》和數(shù)字社會中機器“監(jiān)控”“指揮”外賣員、白領的例子,并引述海德格爾《技術的追問》的觀點,反思人和機器的博弈關系,任何新技術的產(chǎn)生都會擺置(Stellen)、訂置(Bestellen)、促逼(Herausfordern)人類的存在。問題在于,我們需要反思以理性個體為核心的主體理論,不能將人與智能體看成競爭和博弈關系,而是要看成共生關系。進一步,共生的哲學關系不僅僅是主體間性,也不是主客體關系,而是需要建立人與物、人與人和物與物之間物體間性關系,才能重新思考在智能關系下人與智能體的共生哲學。未來萬物互聯(lián)下的生命形態(tài),是人與非人行動元在數(shù)字生態(tài)的共同進化。首都師范大學程廣云則針對AI植入生命體大腦中的人機關系進行哲學思考,他以“腦機接口”——腦控、意念控制來概括這一人機生化物理形式,認為其根本意義在于人機融合主體的出現(xiàn),它的主要風險在于改變了現(xiàn)有人類主體的存在方式。
2.2 人機關系的共生求解
在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來臨的AI時代,人和智能機器人的共生不可避免,但這并不意味著兩者能夠有質量的共生,或者共生的地位與身份不會變化。人類社會進入人機共存后,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在人機關系中人類如何看待自我概念,機器人有無“自我”,人類中心主義是否還要/能否維持等(樂國林、程廣云等)。面對這一現(xiàn)象和問題,程廣云提出要跳出“人類中心主義”思維方式,跳出“主體和自我”的第一人稱視角的敘事策略,以“可能世界”的“反事實”的思維模式,為人機共生重新繪制可能世界與意義世界的圖譜,我們的科學工作、哲學工作就是要去發(fā)現(xiàn)世界圖譜,這是AI時代未來哲學的任務。上海創(chuàng)智組織管理數(shù)字技術研究院陳春花認為AI的出現(xiàn)對人與組織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空間。當前數(shù)字智能技術降低了人人可及“意義的空間”的門檻,促使人感受到須要通過人際互動才能確定“此在”的意義地基。由此,人的生命運動過程從有限運動到了生命的無限可能性——生命的時間意義具有了無限“打開性”,個體的內外部的“意義”評價,要求由其所在或參考的“文化坐標”來決定,突破人、組織、時間、空間的限制并使之達于共生,人人可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空間、意義空間。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則提出要通過大學的教育改革、打開邊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提升AI時代人的能動性,要讓AI拓展人類的知識領域,使人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大學教育改革應重視知識的民主化,解放人的心智、釋放內在潛力,形成獨立人格、道德價值,并具備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行動能力。
越來越高能級的智能機器人的出現(xiàn),改變的不僅僅是人類的世界,也改變了“想象的世界”甚至宇宙的世界(吳冠軍),要建立新的主體間性來求解人機的共生關系。藍江指出人類社會很可能進入后人類時代,“主體間性”的主體身份、跨主體關系的結構與內涵都將發(fā)生變化,不僅人與人之間,而且人機之間、(萬物互聯(lián)的)物物之間都存在“間性”關系(藍江),這將是一種巨大的變革。進一步,AI引起的人工智能倫理、管理倫理問題應引起專家的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原校長陳凱先在“人工智能對生命科學發(fā)展”的分享中指出人工智能既可能對科技進步和新一輪產(chǎn)業(yè)變革帶來有力的推動,也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始料所不及的影響,如:人工智能對人類自身、社會職業(yè)分工、教育、社會結構(社會分層)等的影響。南京大學的藍江、復旦大學的蘇勇都特別提到機器(人)對人的工作監(jiān)控、管理及“(算法)算到骨子里”的實例,無不顯示對人機共生的“倫理治理”規(guī)制多么迫切。認為AI的發(fā)展不能再翻版“泰勒制”問題,數(shù)據(jù)不能漫無邊際地獲取,模型不能不加限制地運用,要考量人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祛除以工具崇拜和技術主義為生存目標的價值觀,要對AI的發(fā)展和應用進行倫理規(guī)制,實現(xiàn)AI時代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價值共生。
2.3 心智共生的心性和間性問題
《江海學刊》主編趙濤以“全球腦,心智共生的最終歸宿?”為題,對心智共生領域做了主題分享。他首先梳理了全球腦的思想來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和中世紀,正式提出則是1983年的英國學者彼得·羅素,是指一個關于分享人類知識,所有人類智力的思想、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的總和的概念。在AI時代,人工智能將會超越人類智慧,人類個體有成為人工智能外設的趨勢。這種情勢下,全球腦可能對個體認知主體地位造成影響,有可能導致人類思維能力閑置,可能會摧毀人的原創(chuàng)意識,人類要規(guī)避或最大限度降低其負面影響。當然,全球腦絕不僅是對個體認知帶來巨大沖擊與挑戰(zhàn),它也改變了知識的出場方式、表達方式、布展方式和生產(chǎn)方式。秦子忠認為人類心智的內部是與人類生命體同在的思維空間,其外部是關聯(lián)于生命體的文明空間。在當前的數(shù)智時代,人工智能作為思維空間的程序化,表現(xiàn)為代碼系統(tǒng)與海量數(shù)據(jù),它的加速迭代正在推動著社會秩序演化,共同體(組織)隨之新舊交替,在多重共同體中,身份認同成為可選項并與個人的價值信念關聯(lián)在一起,而“共生”在這個多重演化中則是信念的取向,由此心智共生與文明共生互為表里。
“主體間性”一詞是這次研討會中學者(陳春花、藍江、樂國林、郭毅等)用來描述、分析人機共生、心智共生甚至文明共生中的心性哲學詞匯。藍江教授提到要把“人類主體與智能主體”之間的互動納入到倫理與法律程序之中;青島理工大學樂國林關注到AI智能化、自主性不斷升級中人機之間的“主體間性”將帶來的身份與心理“同一性”危機;華東理工大學郭毅基于主體間性探討AI時代組織管理的心智共生。揚州大學呂力引述新儒家牟宗三的“心”有五意:心體、心能、心理、心宰、心存,提出創(chuàng)造儒學中的心智共生理念。東北財經(jīng)大學鞏見剛則聚焦心智共生中的“人性”問題,主張以儒家的“性善論”作為心智共生的理據(jù),并以東西方人性假設的比較和批判性分析肯定性善論的全面與深刻;程志敏把人性論視為文明共生的前提之一,要壓制甚至消除人身上的獸性,挖掘和發(fā)展神性,使人成為“大寫的人”。
3 共生與文化傳統(tǒng)
在此次共生哲學論壇中,專家一致認為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對共生的理解、共生理念至關重要,應該關注共生現(xiàn)象、共生行為背后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差異。與會專家比較一致地認為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具有豐富的“共生哲學”“共生管理”“共生治理”的智慧。
3.1 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共生智慧
“共生”在中國歷史文化當中具有豐富的元素和傳承,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蘊含著深厚的共生精神資源,無論是文明共生、人機共生、心智共生都能從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找到共生智慧。李四龍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共生哲學”為題對此做了比較系統(tǒng)的分享。他以佛教的傳入和儒釋道三教合流為例,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特點之一是異質文化共存,這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難能可貴的,“殊途同歸、和而不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萬物共生現(xiàn)象的理論概括,“共生”的基礎應是“和實生物”,要尋找差異,只有在差異中才能創(chuàng)造新事物,要基于人文教化的儒釋道三教合流,把世界觀上的“互補共生”推進到倫理學的“會通共生”。中國的“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天下為公”“和而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美美與共”等文化都蘊含著“共生”的思想和文化傳統(tǒng)。
揚州大學呂力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出發(fā),提出“創(chuàng)造儒學”的概念,指出(商業(yè))儒學的創(chuàng)造包括“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成務,在止于至善”的精神之創(chuàng)造——“良知即創(chuàng)造”,“盛德日新月異、永不停息”的財富之創(chuàng)造,“開物成務”的器物之創(chuàng)造,“元亨利貞”的事業(yè)之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儒學的基本范疇“生生、日新、和合”與“共生”“創(chuàng)造”密切相關,可以視之為儒學視域下的“共生哲學”。東北財經(jīng)大學鞏見剛教授主張以儒家的“性善論”作為心智共生的理據(jù),性善論在強調心、性統(tǒng)一的同時也辨析了彼此的區(qū)別,主張盡心方為知性,由此穿過種種表象看到了人性深處那份永恒的善。
3.2 共生的文化差異
文化的多元性讓世界各地種族或民族之間的異質文化的文明共生變得更有生命力、更有價值共創(chuàng)性,然而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尤其是價值觀、信念、文化個性之差異,和不同文化對異質文化的容納性(彭小妍,2022),將可能使文化之間文明共生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調適。我們應高度重視共生的跨文化基礎差異特別是共生的文明實踐面臨的挑戰(zhàn)及風險。
復旦大學的黃洋以“希臘文明中的共生哲學”為題,從歷史與哲學角度展示了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共生”思想基礎的薄弱,他認為盡管希臘古典哲學當中也有“共生”,如以斯多葛派創(chuàng)始人芝諾為代表的哲學思想中蘊含共生的理念,但是希臘哲學和思想的基本方式是二元對立的——如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共同體內部不同階層的天然對立與沖突,希臘人世界觀中的希臘人與蠻族人的對立。古希臘人的二元對立思想對現(xiàn)代西方人的思維產(chǎn)生深遠影響,這是我們構建共生哲學和開展共生文明實踐需要直面的挑戰(zhàn)。沈湘平以東方文明是植物隱喻、西方文明是動物隱喻說明兩種文明的共生文化的基礎差異,西方更加傾向于文明的沖突,共生理念或許是實現(xiàn)利益的某種修辭或計謀?!吨袊鐣茖W》雜志王志強編審指出,同質性共同體建立在實質性觀念的強制之上,其維持團結的方式會抑制組織活力和進化;從共和原則出發(fā),應承認共同體內的異質性共生,保護自由和活力。程志敏以哲學中存在論為例,認為西方的文化強調個體的獨立存在和自我實體性,而中國文化的存在更強調利他之大德、生生不息的存在,如《周易》的天地之大德是造就“百物生焉”,《老子》的大道是“生而不有”,可見,西方文化更強調“自生”,而東方文化則蘊含“共生”。
4 共生管理:價值理性與整體協(xié)同
隨著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推進,人類社會進入數(shù)智時代,人類在知識、智識和文明變遷方面面臨共生發(fā)展的挑戰(zhàn),在社會生產(chǎn)、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商業(yè)組織方面面臨共生管理的挑戰(zhàn)。本次論壇圍繞“共生”主題展開了組織、管理和治理方面的開放性探討,具有了“共生管理”的思想意象。
4.1 共生管理的價值理性與共生治理
陳春花從共生理念的規(guī)范性維度探討啟題,認為組織不僅僅受技術環(huán)境的影響,也受制度環(huán)境的影響,當前數(shù)字制度環(huán)境對組織的“合法性”與發(fā)展空間具有“規(guī)約力”,即要求組織建立互為主體的關系契約、形成共享使用權的資源配置、信息共享和合理價值分配、建立內外部協(xié)同共生的大系統(tǒng)等。進一步,她基于斯科特的組織的制度三要素的規(guī)范性維度提出共生管理的四個理念:①互為主體,以主體-主體關系強化作為“共生理念”的出發(fā)點;②互作效用,多個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所產(chǎn)生的效應;③價值共創(chuàng),兩個或多個主體共同生活在一起,各方基于相互的依賴和生存而利弊平衡;④整體進化,各主體有更高的生存能力,導致種群整體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增強和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這四個理念引領了共生組織在社會價值觀與社會規(guī)范之約束的行為方式。華東理工大學郭毅從主體間性角度關注數(shù)智時代的科學組織與管理問題,他認為在“AI+”或“+AI”的時代,單純依靠組織管理者“想出法子”,而其他人只負責服從、執(zhí)行“偉大戰(zhàn)略家”指令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未來真正卓越的組織,只會屬于那些探索出如何讓各級員工釋放出最大潛能的組織。這樣的組織以主體間性為視域,建立智者型領導:通過汲取個體或群體的“隱性知識”,化為有高共識性的組織知識,日積月累,會使組織獲取高承諾和高績效導向的組織文化。他進一步提出基于主體間性的組織共生與協(xié)同要充分重視“場”的機制運作——“共享知識的動態(tài)語境或意義空間”的管理效能,包括成員的具身性的“場”管理、隱性知識在“場”中被激活、成員在“場”中分享隱性知識及其整合、成員在“場”中的顯性知識整合。
《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副編審宋澄宇關注共生管理的“價值共生”,他重點引述米塞斯的理論,認為目的世界的達成是人的主體性行動的來源和人的自由實現(xiàn)的基礎,價值的產(chǎn)生和實現(xiàn)都與目的世界、目的自由息息相關,且目的價值高于手段價值。價值共生也要以目的世界的達成、目的價值的實現(xiàn)為目的,價值共生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價值互生”,它包括目的相生、手段相生、目的-手段相生三個條件,其實現(xiàn)的途徑是價值交換和價值共創(chuàng),前者作為手段,自愿交換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后者是個體或群體之間通過分工協(xié)作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他進一步認為價值共生實現(xiàn)的最合適的機制是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市場經(jīng)濟是最精妙的價值共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只有市場經(jīng)濟才能實現(xiàn)人的目的自由與手段自由的和諧共生,因為市場經(jīng)濟的自發(fā)的分工合作機制本身就是價值共生機制,它有助于激發(fā)企業(yè)家精神,鼓勵每個人通過分工合作獲得更多資源和機會,從而擁有更大的目的自由和手段自由。因此,“為了實現(xiàn)人的目的自由,人類需要共同維護市場經(jīng)濟這個精妙的價值共生生態(tài)系統(tǒng)”。
在共生治理方面,樂國林以“AI時代人機關系的組織社會學思考:共生何以可能”為題,從管理學、社會學并兼及倫理學的跨學科視角檢視了工智能技術不斷向高級化、自主性發(fā)展中,人-機、人-組織、組織-社會之間關系存在的沖突、危機和治理問題。他提出AI時代的人-機之間的共生關系并不一定與人的“合意性”相符,而是存在角色關系與身份認同、人的自我效能、人機之間的“主體間性”、精神情感交互等問題;人-組織在加入AI機器人之后存在組織關系的解組與重構問題、價值貢獻問題、規(guī)訓控制與效率異化問題等;組織-社會層面的技術理性“僭越”與資本利潤本性的“合謀”問題、階層鴻溝擴大問題、“生活世界”空洞化與社會變遷方向問題等,然后他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來思考人機關系良性共生的組織社會學對策。蘇勇在“工具理性與價值共生”的分享中,提出對數(shù)字化進程中管理倫理問題的憂思,認為從科學管理角度來看數(shù)字化、智能化對效率的提升有三大利器:數(shù)據(jù)、模型、算法,具有非常強的工具理性,將導向一種以工具崇拜和技術主義為生存目標的價值觀,造成以算法“算到骨子里”的翻版“泰勒制”問題,甚至會發(fā)生如馬斯克所說的人工智能未來會因為它需要完成一個目標而消滅人類的悲劇。據(jù)此,他主張要對AI的商業(yè)應用進行倫理治理,更要考慮價值理性和管理倫理治理要求,AI時代的企業(yè)要堅持四種價值觀:人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共同價值高于個人價值、社會價值高于利潤價值、用戶價值高于生產(chǎn)價值。
4.2 共生管理與文化傳統(tǒng)
在共生的組織管理中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內涵比較豐富的共生管理思想。江西財經(jīng)大學吳照云首先對共生論壇在中國管理的學科學術話語體系、自主知識體系、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方面做出貢獻予以學術期待。其次他提出“天人合一”對共生管理具有非常好的思想啟發(fā)性和指導性。天人合一是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在“一”下才能談共生,共生可視為“天人合一”下萬物一體,沒有比傳統(tǒng)文化的“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更宏大的“人性假設”。共生管理要突破當代管理學中的“人財物”中的“人”是以“小我”的人性假設,充分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智慧,建立共生管理的“一”的稽式和模式。華東師范大學賈利軍受益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道-象-器”的分層智慧,以中國營銷學自主知識體系為例,論述了中國文化的整體論世界觀、天人合一方法論內含的分層之學,更適合當代人類文明的共生融合性發(fā)展,有利于中國管理知識體系和理論的建立。
華南理工大學晁罡在“文明共生”視野下,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文化元素,提出 “天下格局”的管理觀,通過對11位代表性企業(yè)家及其企業(yè)長達10年的跟蹤調研,沿著“修身立德”“成就員工”“多方共生”和“天下為公”路徑,創(chuàng)造性提出 “天下格局”這一中國式企業(yè)家精神,展現(xiàn)新時代的中國企業(yè)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精神和共生的社會責任感?!疤煜赂窬帧笔俏拿鞴采囊环N立場、一種價值觀,其多方共生的原則體現(xiàn)了共生管理的科學要求與倫理價值。“富民厚生”是儒家經(jīng)濟思想的核心觀念之一,北京大學尹俊研究員以“儒家傳統(tǒng)共生哲學在管理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為題,詳細分析了儒家的秩序觀與共同富裕之間的關系,從生產(chǎn)資料、交換、消費等多個維度指出,共同富裕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財富觀與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彼此契合、相互會通,均富共生。
5 結語
來自不同學科專業(yè)和工作背景的學者圍繞“共生哲學”的論壇主題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帶來了思想的智慧融合和知識共同體的共感,展現(xiàn)出不同學科在同一主題、同一問題上的獨特角度、多元范式和學者智慧,成果超出主辦論壇的預期。
盡管不同學科之間存在學科范式、概念不同和理論通約力的學科跨界難題,但是大家憑借“敞開”的心態(tài),通過學科的“跨界過渡性”(MALDNEY,1991),探求學者之間、人機之間、組織之間、物物之間的多樣化的“共生”關系,尋找人與世界之間的動感的、有生氣的、多樣化的“共生”之路(姜丹丹,2015)。正因為如此,本次論壇凝聚了許多共識性的觀點或論題,例如:共生是廣泛存在現(xiàn)象,在當下探討共生具有現(xiàn)實必要性甚至緊迫性;共生盡管是人類的期待,但確實存在跨文化差異,文明沖突與文明共生就是對待不同文明關系的兩種文化價值觀差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深厚的共生文化“礦藏”,對于共生管理學發(fā)展有文化優(yōu)勢;人機共生為人類發(fā)展打開了新篇章,但也挑戰(zhàn)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主體性、人類中心主義;人機關系的發(fā)展亟須管理和治理;等等。
當然,一場圍繞“共生”的跨界交流研討,不同學科之間話語體系差異比較大,對話的難度高,彼此互動交流還不夠深入;共生論壇雖然設計了“人機共生”“心智共生”“文明共生”三個主題,但一些學者交流的論題還不夠緊扣主題,論壇議題發(fā)散性好但聚焦度還不高,期待今后改進論壇形式、提高論壇質量。社會學家、管理學家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yè)》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自己的研究肯定還是非常不完善的。唯有憑借嚴格的專業(yè)化,學術工作者才能終有一天(也許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真正充滿信心地認可自己:我達成了能夠流傳千古的成就?!保f伯,2020)我們期待“共生哲學”和“共生管理”可以成為一批中國學者創(chuàng)造傳世成就的志業(yè),達成“與共之美”。
參考文獻:
[1] 黑川紀章. 新共生思想[M]. 覃力,楊熹微,慕春暖,等譯.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49-53.
[2] 尾關周二.共生的理念與現(xiàn)代[J].哲學動態(tài),2003(6):32-37.
[3] 鐘英法.羅爾斯的公共理性與現(xiàn)代民主思想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2-57.
[4] 袁年興.共生哲學的基本理念[J].湖北社會科學,2009(2):100-102.
[5] 彭小妍.何謂“跨文化”:自我與他者的吊詭共生[J].探索與爭鳴,2022(6):132-138.
[6] MALDNEY,H.Penser Vhomm etla Folie[M]. Grenoble: Jerome Million:1991:306-311.
[7] 姜丹丹.世界與共生:亨利·馬爾蒂尼的現(xiàn)象學思想之跨文化對話[J].哲學研究,2015(9):87-95.
[8] 馬克斯·韋伯. 學術與政治[M].李菲,譯.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