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安徽宣城,敬亭山腳下。宣城在古代也叫宣州或宛陵。城市中央有一個很大的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中央有一個湖叫宛陵湖。
每當(dāng)天氣好的時候,媽媽就會帶我去宛陵湖邊騎車或者散步。
一天傍晚,我和媽媽去宛陵湖邊看戶外產(chǎn)品展覽。展覽結(jié)束以后,我一回頭就看見了一個橘色的“大蛋黃”懸在空中,它的周圍已經(jīng)被渲染得無比美麗。
當(dāng)時整個天空像是一個被玫瑰色、金色、橘色、紫色染成的美麗大花園。宛陵湖的水也穿上了一件絢麗無比的彩色外衣,水中同樣躺著一個“大蛋黃”。
這時,天空和湖面都被美麗的色彩籠罩著,我有點兒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湖面了。我無比興奮,趕快喊媽媽來看。
媽媽說太美了,就拿起手機(jī)咔嚓咔嚓地拍照。
平時特別耀眼的太陽此時變得無比溫柔。我就那樣坐在湖邊,看著那個橘色的“大蛋黃”慢慢地,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下移動。
這時候,我的眼里滿是色彩,心里卻無比平靜。我靜靜地看著它,它也靜靜地看著我,就像一對老朋友,即便不說話,也能讀懂彼此。
泰戈爾在詩里寫道:“夕陽是個守財奴,正藏起它最后的金子?!蔽也绿└隊栆蚕矚g看落日,喜歡夕陽,所以舍不得它離開。
可我卻覺得夕陽很神秘、很大方,它在離開我們之前,把最溫柔的光芒和最美麗的色彩都留給了我們,又怎么會是一個守財奴呢?
編輯點評:
雨昕同學(xué)筆下的夕陽,除了美,還散發(fā)著靈動。夕陽不僅自身魅力四射,還把周圍的環(huán)境渲染得很驚艷。夕陽美得讓人興奮,但也帶給人安寧,雨昕似乎和夕陽有了心靈交匯,不說話也能讀懂彼此。這大概就是人景交融最好的詮釋吧。
最后一段頗有深意,夕陽雖然會離開,但雨昕更看重它留給我們的美,而不去感慨它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