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聲語言極具震撼力,在打開學生思維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想象的興趣,這就是課堂語言的魅力所在。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既是教師必須具有的教學素養(yǎng)之一,也是溝通師生情感、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工具媒介。作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語言修養(yǎng),才會讓課堂精彩、學生喜歡。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錘煉課堂語言方面的粗淺看法,希望對老師們有一定幫助。
一、課堂需要怎樣的教學語言
第一,課堂語言不同于書面語言,它直接面向?qū)W生,應當口語化、通俗易懂。比如,“唯物史觀”這個概念艱澀難懂,講清楚不容易,有位教師在講這個問題時另辟蹊徑,令人難忘:“唯物史觀又稱歷史唯物主義,指的是我們在分析歷史問題時要客觀、要‘唯物’,不能主觀、不能‘唯心’,要考慮那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不能用我們當代人的眼光去評判歷史,要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看問題。比如有人說三國時的馬鈞太落后了,沒有發(fā)明出抽水機;秦始皇太落后了,沒有提出三權(quán)分立;張衡太落后了,沒有發(fā)明出原子彈;鄭和太落后了,沒有開辟出新航路等等。這種認識就是沒有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碑斎唬ㄋ字v授的前提是教師要對問題深刻、準確、清晰地理解。
第二,歷史語言要準確明了、干凈簡潔,切勿長篇大論、冗長啰唆。總結(jié)性的語言要言簡意賅,以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效果。紀連海老師曾經(jīng)在《百家講壇》中這樣評價康熙皇帝:“清代的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間平三藩、定臺灣,兩克雅克薩、三征準噶爾,文治武功,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局面?!庇形唤處熢谥v英國責任內(nèi)閣制特點時總結(jié)道:“此時的國王沒有實際權(quán)力,這種情況我們送給他(她)四個字——統(tǒng)而不治?!边@樣,就很好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文史不分家,適當用文學化、藝術性的語言修飾我們的歷史課堂。比如筆者在講秦末農(nóng)民起義時這樣陳述:“陳勝、吳廣點燃了農(nóng)民起義的烈火,很快發(fā)展為燎原之勢”,遠比說“陳勝、吳廣掀起的秦末農(nóng)民起義影響很大、發(fā)展很快”吸引學生。一位同事在講完慕尼黑陰謀之后,曾總結(jié)道:“在慕尼黑陰謀中,如果把希特勒比作一個強盜,把英、法、意三國首腦比作一群為強盜吶喊助威的流氓惡棍,把捷克斯洛伐克比作一位受到強盜搶劫的美麗少女,把蘇臺德地區(qū)比作少女脖子上的一串珍珠項鏈,那么慕尼黑陰謀其實就是一個強盜在一群惡棍的吶喊聲中搶走了一位少女脖子上的珍珠項鏈?!比绱诵蜗蟮谋扔?,會使學生終生難忘。這種生動傳神、悅耳動聽、韻味十足、引人入勝的課堂語言能夠把學生的思維情緒一下子激發(fā)起來,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干癟無味的語言則容易導致學生昏昏欲睡,大大降低學習效率。
第四,多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啟發(fā)誘導性的語言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并獨立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講述歷史,教師就從一個知識的灌輸者升級為問題的啟發(fā)者、指引者。學生會禁不住順著教師的思路將思考引向深處。
二、錘煉課堂語言的途徑
第一,終身讀書,豐富涵養(yǎng)。語言貧乏的背后是思想和文化積淀的貧乏,語言的蒼白即是思想的蒼白。我們的思想愈深刻、感受愈豐富、情感愈細膩,我們借以表達思想、感受和情懷的語匯就愈需要豐富。錘煉語言,也就是錘煉思想;追求表達的獨特與精致,也就是追求思想的獨特與精致。世界正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教師作為學生知識的傳授人,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潮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所以,不斷讀書,積累厚重的學科素養(yǎng)是錘煉自己教學語言的根本所在,也是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只有不斷充實自己,課堂教學才會幽默風趣、邏輯嚴密,才會做到學生問不倒,自己講得清。教師可以通過閱覽歷史專業(yè)書籍、學術論文、教育博客、教育期刊等,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也可以參加各種專業(yè)培訓,如高三一輪、二輪復習研討會,交流觀摩名師課堂等,逐漸錘煉出流暢、簡練、生動、風趣、富有變化性和啟發(fā)性的課堂語言。當今媒介比較發(fā)達,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充實自己的課堂語言。同時,還要反復揣摩修改完善,熟記于心,才能運用自如、信手拈來。
第二,學習榜樣,收獲啟發(fā)。竇桂梅和紀連海老師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fā)。竇桂梅老師寫的教案篇幅很長,她提前把授課時要說的每一句話都詳細寫在教案本上,課后進行反思打磨修改,日積月累,趨于完美,貌似拙笨的方法,成效卻十分顯著。受竇桂梅老師啟發(fā),筆者在備課時,把導語、過渡語及需要強調(diào)補充的話都用“批注”的形式寫進課件里。一些教師把自己在課堂上要講的話打在了課件下面的備注欄里,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紀連海老師的課頗受大家的喜愛,但他的課也并非一開始就吸引學生?!霸趺床拍芪龑W生,讓學生愛聽呢?”紀老師想到了相聲,他開始研究劉寶瑞先生的單口相聲《官場斗》,研究他說話的技巧、藝術,學習他是怎樣抖包袱的,把相聲里面的元素融入課堂,逐漸地他的課堂生動了,學生愛聽了。一次他講和珅,“和珅姓什么呢?”聽眾會本能地認為姓“和”,他卻話鋒一轉(zhuǎn),“當然姓鈕祜祿了”,聽眾隨即會心一笑,令人拍案叫絕!再比如,紀連海老師講俾斯麥是這樣開頭的:“19世紀中期普魯士有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嗯?您說的不會是俾斯麥吧?唉,恭喜您猜對了?!边@種一問一答表演式的敘述無疑會比平鋪直敘更令人“神”入歷史。
第三,準備充分,思維清晰。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只有思維清晰了,我們的語言表現(xiàn)才有沖擊力。所以,教師在錘煉課堂語言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階段一定要依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依托教材,但并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精心備課、反復推敲、用心設計,教學進程要按照由表及里、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原則,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梳理清楚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課堂語言才會嚴謹周密、邏輯清晰。
三、小結(jié)
教學語言的錘煉,既離不開教師的主動學習研究,也離不開教師課后的及時反思沉淀。教師上完課后可以對剛剛講過的內(nèi)容進行“復盤”,進行課后反思,反思教學中哪個問題表達得不清晰,啰唆、有廢話,琢磨怎樣講才能更好,并記錄下來及時修改,做到下次講授時避免類似問題的發(fā)生。堅持下來,我們的教學水平就會進步很快??傊?,課堂語言的錘煉既能啟發(fā)學生心智,陶冶學生情操,也能成為引發(fā)師生共鳴的橋梁,同時也展現(xiàn)了教師的人格魅力,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龍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