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數據資源建設存在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服務模式單一、資源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在新形勢下,為加強數據資源優(yōu)化利用,應當以協同發(fā)展的思路全面推進圖書館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文章以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的實踐為例,深入分析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機制的關鍵要素和實施策略。通過發(fā)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qū)域圖書館的協同發(fā)展,為其他地區(qū)圖書館開展共建共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共建共享;優(yōu)化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he Co-construction, Sharing, and Optimized Utilization of Library Data Resources
Abstract Traditional data resource service models face issues such as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 under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limited service modes. In the new context, to enhance the optimized utilization of data resources,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library data resources. This paper uses the practices of libraries in Shaanxi as a case study, deeply analyzing the key el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By serving as a model and driving force, this approach promote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ibrarie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s to implement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Key words library; data resource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ptimized utilization
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生成的速度呈爆炸式增長,數據規(guī)模急劇擴大,數據要素已經成為與技術、資本等并列的重要戰(zhàn)略性資源,深刻影響著社會各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fā)揮數據資源價Pcf4xxTtyubTvhoMrWwLcAihNzaJ7v6ZTguG+o3tPpk=值,2023年10月,國家數據局在京掛牌并正式運行,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fā)利用,全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2023年12月31日,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fā)《“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數據產業(yè)年均增速超過20%。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均出臺一系列政策,圍繞激活數據要素、培育數字生態(tài)服務等發(fā)布專項支持,鼓勵各行業(yè)對數據開展深度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應用。
作為數據資源管理的重要支撐機構,圖書館多年來在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等方面積累了大量高價值的資源數據和業(yè)務數據。如何充分發(fā)揮數據資源作用,賦能科研創(chuàng)新活動,引領文化建設與傳播,是圖書館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1 相關研究
自數字革命以來,圖書館界持續(xù)探索數據資源開發(fā)利用。早期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圖書館書目數據從卡片式目錄向機讀目錄的轉變,為讀者提供了現代化的信息檢索導航[1]。萬維網時代,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飛速增加,學術發(fā)現系統的應用實現了海量異構網絡數字資源的一站式匯聚[2]。隨著數智時代來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為圖書館數據資源的價值揭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3]。學界紛紛從數據挖掘[4-5]、數據治理[6]、數據增值[7-8]、數據服務[9-10]等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實踐分析。
縱觀學界研究,實施數據資源服務與利用、促進圖書館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策略,離不開資金、技術、人力的充分支持。盡管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部分圖書館已經將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到數據資源的分析與利用中,但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圖書館面臨區(qū)域建設發(fā)展不均衡[11-12]、服務模式單一[13]、資源利用不充分[14]等障礙。這些問題不能僅依靠單個館的力量來解決,而應當采用協同發(fā)展的理念,共筑圖書館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
自20世紀70年代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赫爾曼·哈肯創(chuàng)立協同學以來,這一理論以其跨學科的視野和整體性思維,為復雜自組織系統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圖書館事業(yè)作為社會化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一個復雜自組織系統。協同發(fā)展理念的引入為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15]。協同學強調不同主體之間的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和深度合作,使系統內的優(yōu)勢要素得以充分利用[16]。對于圖書館事業(yè)而言,這意味著不同地區(qū)、不同級別的圖書館可以打破壁壘,共同開展數據資源的利用。針對數據資源管理初始成本高的問題[17],協同管理可以幫助圖書館與其他機構共享資源、技術和人力,從而降低數據管理的成本;面對數據資源存在的分散化、碎片化問題,可以構建跨機構的信息基礎設施,提高數據的整合度和利用效率。例如,在北卡羅萊納州地理空間數據歸檔項目(North Carolina Geospatial Data Archiving Project,NCGDAP)中,通過構建信息基礎設施NC OneMap,實現了聯邦政府機構、私營部門和大學圖書館等多方資源整合,解決了地理空間數據歸檔中遇到的來源分散、數據丟失、更新緩慢等難題。在英國考古數據服務(Archaeology Data Service,ADS)中,搭建了一站式數據資源發(fā)現聚合平臺,為用戶提供全球多地考古數據的便捷訪問。該平臺不僅成為眾多機構工作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促成了國家和地區(qū)間的跨機構合作。圖書館領域的協同發(fā)展,可有效聯動多元主體,開展共建共享、優(yōu)勢互補、互通互鑒的跨機構數字資源服務,提高區(qū)域整體的服務水平。
2 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機制
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機制是指圖書館之間通過合作與協調,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整合與優(yōu)化,以應對新形勢下數據資源建設的需求與挑戰(zhàn)。這一機制的核心在于協同,即通過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實現資源、技術、人員等關鍵要素的優(yōu)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圖書館應當在形成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戰(zhàn)略共識的基礎上,組建區(qū)域協作共建團隊,構建信息基礎設施,制定信息共享實施方案,完善協同發(fā)展服務保障(見圖1)。
2.1 形成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戰(zhàn)略共識
要實現多元主體的協同發(fā)展,首先應當明確圖書館共建共享的合作目標、合作方式和合作方案。戰(zhàn)略規(guī)劃是協同發(fā)展重要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例如,歐洲社會科學數據檔案委員會(Consortium of European Social Science Data Archives,CESSDA)通過與利益相關方開展協商,制定五年的戰(zhàn)略規(guī)劃[18],明確其在促進數據發(fā)現、提升服務機構支持、加強跨學科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愿景目標。通過凝聚合作共識,對組織治理方式、共建共享內容、數據標準、服務規(guī)范、評估保障方案進行明確細化,為實踐層面的協作開展提供有效指引。
2.2 組建區(qū)域協作共建團隊
區(qū)域協作共建團隊的組建將改變傳統的“單兵作戰(zhàn)”方式,實現向“體系聯動”層面的跨越。在協作共建團隊中,區(qū)域中心館應當發(fā)揮引領作用,與中小圖書館建立廣泛合作關系,幫扶帶動技術水平較弱的機構,以點帶面,帶動區(qū)域整體數字資源服務創(chuàng)新。針對區(qū)域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協作共建團隊共同探索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路徑,共同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優(yōu)化和升級,共同開展人才聯合培養(yǎng)和隊伍建設,形成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2.3 構建信息基礎設施
為降低投入成本,避免重復建設,應匯聚力量構筑通用型信息基礎設施。從國際數字保存聯盟經驗來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數字資源全周期的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澳大利亞網絡信息資源歸檔項目PANDORA采用PANDAS作為數字資源存儲管理工具、美國CLOCKSS項目采用LOCKSS作為數字資源分布式存儲管理工具等。英國考古數據服務的實踐表明,基礎設施和協同工作往往可以形成良性循環(huán)。信息基礎設施不僅是資源或工具的集合,還發(fā)揮著學術生態(tài)系統的作用。
2.4 制定信息共享實施方案
為了實現圖書館數據資源的協同共享,需要制定信息共享實施方案,明確資源共享的范圍、方式、技術手段和實施步驟,以確保資源共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傳統的數據資源整合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管理驅動[19],與機構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相脫離。為此,需要應用信息基礎設施,充分考慮各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和資源優(yōu)勢,在開展資源協同共建、數據深度整合的基礎上,建立標準化的共享方案、打通數據通路,實現共享數據向本地化服務的嵌入式整合,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提升圖書館數據資源服務效果。
2.5 完善協同發(fā)展服務保障
為了確保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機制的順利運行,需要建立并完善協同發(fā)展服務保障。建立長效溝通渠道,深入了解各方需求,及時收集、整理和反饋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協同發(fā)展提質增效。通過培訓交流提升館際人員專業(yè)技能、增進協同合作、激發(fā)協作各方的積極性。此外,應建立完善的協作評估方案,對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的過程進行客觀、科學的評估,及時發(fā)現問題和不足,為后續(xù)的改進和優(yōu)化提供依據。
3 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的實施案例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西北地區(qū)中心、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陜西省中心、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聯盟(Digital Resource Acquisition Alliance of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DRAA)理事單位,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在CADAL、CALIS項目管理中心的指導下積極發(fā)展成員館,在資源集團采購、資源推廣服務方面發(fā)揮了牽頭組織和示范引領的作用,有力支持了地區(qū)高校的文獻資源保障建設。下面以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聯合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兩個CADAL技術類共建共享項目“CADAL成員館特藏庫平臺建設”和“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與推廣”為例,分析如何通過區(qū)域協作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和資源利用。
3.1 項目實施背景
近年來,資源采購成本不斷攀升,給高校圖書館文獻購置工作帶來嚴峻壓力。與此同時,讀者的需求更加多樣化,疫情影響下實體借閱服務受限,數字資源的跨域共享需求迅速增加。面對新形勢下的需求與挑戰(zhàn),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攜手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建立了長效協作機制,達成共建共享的協作共識。通過協同共建,支持數據資源本地化的長期保存,在此基礎上實行協同共享,最大化發(fā)揮本地數據資源的效用和價值,形成資源利用的新型服務體系。
在資源共建方面,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先后向CADAL項目管理中心提供了古籍善本、民國書刊、學位論文等數字資源6萬余冊,并通過搭建通用型信息基礎設施,例如“CADAL成員館特藏庫平臺建設”項目,解決當前圖書館本地化資源建設的痛點難點問題;在共享集成方面,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聯合陜西地區(qū)成員館開展“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與推廣”項目,實現共享數據向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的深度融合。
3.2 通用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圖書館數據資源利用
面對經費緊縮的壓力和技術力量不足、數據孤島等問題,圖書館迫切需要開展通用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新時期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保存與利用。為此,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在區(qū)域協作基礎上,申報了CADAL技術類項目“CADAL成員館特藏庫平臺建設”,旨在為成員館提供多特藏庫一站式發(fā)布的信息基礎設施,即“CADAL通用特藏平臺”。
項目組首先面向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開展用戶調研,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網絡調查問卷。在CADAL項目管理中心的支持下,調研范圍擴展到全國高校圖書館。經調研發(fā)現,盡管高校圖書館本地化資源建設意愿強烈,但實際開展平臺建設的機構有限?,F有的商業(yè)軟件成本高、對數據格式支持單一、重用型不足、數據孤島等問題制約了本地化資源庫的建設實施。為此,項目組基于廣大圖書館的共性需求進行系統設計,建設了支持數據模板自定義、檢索模塊自定義、分類導航自定義的系統功能,支持關聯多類型的資源對象,充分滿足不同圖書館對于數據資源存儲多樣化的建設需求。
CADAL通用特藏平臺的建設為圖書館提供了多庫資源一站式整合發(fā)布的平臺,支持圖書館將分散的數據資源進行匯聚,形成圖書館的數據中臺,提高數據的整合和揭示效果。通過多庫資源的一站式聚合,解決傳統資源庫建設面臨的數據孤島問題,助力圖書館服務升級。平臺也支持以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應用程序接口)的方式進行開放共享,將本地化數據以標準格式發(fā)布,接入圖書館的各類業(yè)務系統。
3.3 共享集成助力圖書館數據本地化服務
在數字圖書館發(fā)展階段,圖書館采用傳統方式進行共建共享,主要是共建單位向CADAL、CALIS項目管理中心提交資源或元數據,通過數據整合技術,為用戶提供跨機構資源檢索平臺。例如,用戶可在CADAL數字圖書館官方平臺對共建單位的多類型資源進行一站式檢索、在CALIS文獻傳遞系統中申請跨機構的資源等。雖然這種方式為圖書館提供了跨域的資源共享方案,但同時也因為脫離圖書館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導致資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為了切實發(fā)揮共建資源對本館資源的補充效應,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通過協作攻關,實施了CADAL技術類項目“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與推廣”,實現了CADAL資源與本館資源相融合的共享集成方案。
開展數據共享集成的過程面臨著集成管理系統類型多樣、系統封閉、對接復雜等問題。為此,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聯合西北工業(yè)大學圖書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西北大學圖書館、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長安大學圖書館、西安工程大學圖書館,組成了陜西省共建共享示范館。從各單位選拔技術骨干組成共享集成技術實施團隊,對多類型集成管理系統的共享集成進行技術攻關,先后實現INNOPAC、匯文、ALEPH、ILAS、金盤、北創(chuàng)等系統與CADAL開放數據接口的對接。此外,為了支持文獻傳遞服務融入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還率先完成了圖書館數字資源發(fā)現系統與CALIS文獻傳遞系統的集成,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獻傳遞服務渠道,極大提升了用戶獲取資源的效率與體驗。
CADAL數字資源元數據嵌入圖書館本地化服務系統后,用戶一鍵檢索即可獲取來自本館資源和CADAL百萬冊開放共建資源的同步檢索結果。在擴充本館館藏的同時實現了對用戶需求的充分響應。對于本館未購買的電子資源,在資源發(fā)現層面快速引導用戶進入CALIS文獻傳遞系統、提交文獻傳遞請求,充分保障用戶需求。
3.4 推廣成效
在“CADAL成員館特藏庫平臺建設”項目中,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積極開展宣傳,推廣共建共享服務及成果應用。例如,在“陜西省示范館工作推進會議”中,與會人員圍繞如何更有效地推進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利用、提升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參與度和影響力進行了充分討論;在“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研討會”中,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就共享集成及年度合作項目優(yōu)秀案例進行分享,介紹CADAL通用特藏平臺的項目實踐經驗,參會成員反響熱烈。為進一步擴大項目在全國范圍的影響力,促進更多圖書館共知共享,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楊峰在“高校圖書館發(fā)展論壇”“元宇宙與智慧圖書館”等論壇中作特邀報告,向全國高校圖書館展示了項目建設成果,引發(fā)廣泛關注。截至2024年4月3日,已經有30余所高校圖書館申請試用CADAL通用特藏平臺。
在“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與推廣”項目中,建設成果的技術方案已提交至CADAL管理中心,用于幫助更多成員館開展共享集成對接實踐。截至2024年4月3日,陜西地區(qū)共有12個成員館實現了本館資源與CADAL百萬冊數字圖書館資源的共享集成。為了評估共享集成舉措對機構資源利用效果的影響,筆者分別獲取12個成員館在實施共享集成前后各一年的訪問量。整體來看,12家成員館的年訪問總量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從原先的64萬人次激增至303萬人次。部分成員館在實施共享集成前,由于用戶對共建資源的認知有限,機構年訪問量不足一千,而自實施共享集成后,用戶能夠便捷地通過日常使用的館藏檢索系統探索并訪問到CADAL資源,其訪問量實現了從千次到萬次的飛躍式增長。
4 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的實施建議
4.1 充分發(fā)揮區(qū)域中心館示范作用,推進跨機構協同發(fā)展
圖書館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地區(qū)發(fā)展水平差異大,必須發(fā)揮區(qū)域中心館主體示范作用,帶動中小館開展協作共建,推進跨機構協同發(fā)展。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組建協作團隊,通過技術攻關解決了數據資源向多類型館藏資源集成的難題,成功幫助區(qū)域內多所成員館實現本館資源與CADAL百萬冊數字資源的共享集成,所建設的共享集成方案提交至CADAL項目管理中心,幫助全國范圍圖書館開展共享集成實踐?!癈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與推廣”項目的實踐經驗表明,發(fā)揮區(qū)域中心館示范作用對于推進協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區(qū)域中心館可以憑借自身實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優(yōu)質資源和技術支持,為中小館提供更多幫助和指導;另一方面,區(qū)域中心館還可以通過與中小館的合作與交流,了解不同機構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制定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協同發(fā)展策略。區(qū)域中心館應當從互利共贏、公平兼顧原則出發(fā),充分帶動地區(qū)內圖書館共同參與協作共建,實現資源優(yōu)化配置、增強區(qū)域整體競爭力。
4.2 推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應用,賦能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
信息技術已深入滲透到圖書館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圖書館數據資源協同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高校圖書館面臨著新技術不斷涌現、讀者需求持續(xù)變化以及文獻購置經費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zhàn)。在“CADAL成員館特藏庫平臺建設”項目中,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所建設的CADAL通用特藏平臺為廣大圖書館提供了一個通用的數字資源建設方案,降低了技術研發(fā)成本,助力資源的匯聚與應用,被納入CADAL的信息基礎設施。這一平臺不僅幫助更多高校圖書館降低技術研發(fā)門檻,成為他們開展資源共建的技術工具,更是促進科學研究、助力文化傳播、共筑學術生態(tài)、推動協作創(chuàng)新的平臺。高校圖書館可推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應用,賦能圖書館數據資源的協同發(fā)展。
4.3 提升圖書館協同服務效果,深度融入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
協同發(fā)展是一種基于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fā)展模式。通過區(qū)域協同發(fā)展,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高整體的發(fā)展效率和質量。然而,要實現協同發(fā)展,僅僅依靠機構層面的資源共建是不夠的。如果用戶不能充分了解、利用共建資源,區(qū)域協作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流于形式。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共享集成的協作經驗表明,將跨機構共建資源融入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能夠顯著提升用戶對資源的利用。圖書館應當充分考慮本地化的需求和特點,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
5 結語
本文通過陜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的實踐案例,提出了協同發(fā)展模式下圖書館開展共建共享的實施策略。面對大數據的挑戰(zhàn)和機遇,圖書館需要繼續(xù)深化對數據資源的認識,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充分發(fā)揮數據的基礎資源和創(chuàng)新引擎作用。同時,本地圖書館也應積極借鑒和參考其他國家、地區(qū)圖書館的實踐經驗,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自身服務,推動數據資源的深度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應用,為科研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與傳播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吳小冰,王丹菲,吳文革.基于圖書館學五定律視角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8(2):88-92.
[2] 包凌,蔣穎.圖書館統一資源發(fā)現系統的比較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2(5):67-72.
[3] 孫建軍,李陽.數智時代人文社科數據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躍遷:從觀念到行動[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4,50(1):45-57.
[4] 蔣引娣.數字圖書館數據挖掘的基礎研究[J].現代情報,2007(8):86-87.
[5] 李繼宏.數據挖掘及其在高校圖書館期刊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情報,2004(7):84-86.
[6] 王靜,王鵬.基于數字孿生的高校智慧圖書館數據治理模型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3(11):41-50.DOI:10.15941/j.cnki.issn1001-0424.2023.11.009.
[7] 張俊娥,陳建龍.高校圖書館基于學科映射的數據資源增值服務[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3,41(3):19-27,18.
[8] 王康霖,李儀.高校圖書館讀者大數據增值利用的困境及價值感知對策研究[J].圖書館,2023(9):24-30.
[9] 王昕陽,劉貞伶.國外高校圖書館數據服務調研及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23(9):91-101.
[10] 張雅婷,陸穎,朱丹,等.基于供需分析的圖書館科學數據服務產品體系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3,67(10):38-46.
[11] 王嫚茹.東北地區(qū)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0(12):59-65.
[12] 肖乃菲.西南地區(qū)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與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45-48.
[13] 王昕陽,劉貞伶.國內高校圖書館數據服務調研及提升策略探究[J].圖書館,2023(9):17-23.
[14] 董京祥.暗數據視角下高校圖書館數據治理策略研究[J].圖書館,2024(4):40-46.
[15] 王惠君.新時代圖書館事業(yè)協同發(fā)展實踐與策略[J].圖書館論壇,2023,43(12):90-94.
[16] KNYAZEVA HELENA.The synergetic principles of nonlinear thinking[J].World Futures,2010:163-181.DOI:10.1080/02604027.1999.9972753.
[17] TELLA A.Librarians' perception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big data in public libraries[J].Internet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21(23):1-25.
[18] CESSDA.CESSDA ERIC's new 2023-2027 strategy[EB/OL].[2024-02-02].https://www.cessda.eu/Strategy-Expertise.
[19] 夏翠娟,賀晨芝,劉倩倩,等.數字人文環(huán)境下歷史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新探[J].圖書與情報,2021(1):53-61.
作者簡介:陳雅迪,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為數據分析與應用系統管理;楊峰,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智慧化圖書館建設、文獻資源建設與績效評估。
* 本文系2024年DRAA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聯盟課題項目“協同發(fā)展下圖書館數據資源本地化服務優(yōu)化研究”(項目編號:2024DRAA16)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