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區(qū)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建設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文章調查遼寧省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實質性解決策略,引導高校圖書館聯盟更好地開展數字資源服務,也為中小型圖書館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與融入資源協作提供助力。文章采用網絡調查法,以與遼寧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密切合作的6所高校圖書館為例,對各館數據庫數量、分類及官方賬號在社交媒體平臺發(fā)布的文章進行調研,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發(fā)現,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存在資源重合、共享不暢、宣傳不足、合作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文章從完善規(guī)章制度、加強宣傳合作、投入多元經費、統(tǒng)籌協同發(fā)展4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為遼寧省區(qū)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領域中,高校圖書館聯盟作為組織化的資源共享平臺,依托共同協議與標準的協作模式,促進館藏資源的共建、共享與高效利用[1]。教育部2024年教育工作重點任務著重強調高等教育數字化新賽道,包括“兩個先行先試”、科教融匯、智能化賦能教育治理等[2]。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高等教育數字化建設上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果。從理論研究看,一些學者和研究機構針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建設管理以及圖書館信息化轉型,提出了數字化資源建設理論框架和創(chuàng)新性建議[3]。實踐上,多校圖書館已建立自己的數字平臺,如“文泉學堂”“未名學術搜索”等,并通過CALIS等平臺共享國內外優(yōu)質數字資源。遼寧省內,區(qū)域高校聯合體或團體組織以及代表性成員聯盟在資源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包括遼寧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涵蓋104所會員高校)和大連高校圖書館協作組(涵蓋20多所高校),遼寧省公共高校圖書館聯盟(包含6所高校)。綜上,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是高等教育數字化的關鍵,更是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養(yǎng)數字人才、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基石[4]。然而,目前關于高校圖書館聯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尚顯不足,數字資源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鑒于此,筆者以與遼寧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密切合作的6所高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調查其數字資源建設現狀,據此創(chuàng)建兼具可行性與實效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5]。
1 高校圖書館聯盟發(fā)展現狀
1.1 調查對象、方法及內容
在深入研究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現狀的過程中,中國醫(yī)科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農業(yè)大學和沈陽航空航天大學6所高校的圖書館與遼寧省公共圖書館聯盟緊密協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合作機制和運行模式。筆者逐一訪問6所高校圖書館官網,統(tǒng)計和分析其數據庫數量、種類等核心指標,從而準確把握各館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的整體水平和特色。
與此同時,研究還關注各館官網發(fā)布的通知公告、活動信息等內容以及在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上的活動。通過收集和分析2023年1月1日—2024年4月25日數字資源的相關數據,掌握各館在數字資源應用、推廣、服務創(chuàng)新以及用戶互動等方面的現狀[6]。
1.2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主要涵蓋6所圖書館的中文數據庫、外文數據庫、OA資源、試用數據庫數量以及各館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官方賬號情況,調查時間為2024年4月25日。
1.2.1 高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分布
調研6所高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布局發(fā)現,各館數據庫數量整體上較為均衡,均覆蓋多學科中文數據庫,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兩所綜合性大學的圖書館中文數據庫數量上明顯較多,分別達到55和50個。在外文數據庫方面,各館資源豐富,收錄了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的多種文獻,其中,中國醫(yī)科大學圖書館在外文數據庫建設上表現突出,達到47個。OA數據庫作為近年來學術資源獲取的新趨勢,也得到了部分高校的重視,各館也開始積極引入以豐富免費資源。部分館還積極引進試用數據庫擴充資源種類。
在此基礎上,調查研究還發(fā)現,東北大學圖書館僅對校內成員開放,部分館沒有對數據庫作出明顯分類和展示(如沈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將所有數據庫歸類為“電子資源”),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無OA資源分類,而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雖有OA資源導航,但并無具體數據庫展示等,具體如表1所示。
1.2.2 高校圖書館社交媒體應用
在社交媒體平臺應用方面,各館在微信公眾號上普遍建立了本館服務號,用來發(fā)布圖書館資訊與資源推薦等信息,增強與用戶的互動,但發(fā)文數量參差不齊。微博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也受到了部分館的關注,如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在微博平臺上的宣傳已較為成熟。然而,對于抖音、快手和小紅書等新型平臺,各館的參與度普遍較低,未能充分利用這些平臺的特色和優(yōu)勢,顯示出各館在社交媒體利用上的不均衡性。
內容上,各館主要聚焦資源推薦、活動通知、學術講座等方面。其中,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官網數字資源建設相關內容比例最高(54.84%)。微信公眾號作為各館信息發(fā)布的主要渠道,內容更新頻繁,形式多樣,東北大學圖書館發(fā)布數字資源相關內容比例最高(36.25%)。微博平臺則更加注重信息的實時傳播和互動交流,僅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發(fā)布相關內容,占比4.83%。社交媒體平臺使用情況如表2所示。
2 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建設現存問題
遼寧省公共高校圖書館聯盟自2016年成立起積極聯建數字資源,優(yōu)化配置,逐漸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數字資源保障體系。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7]。但通過調研得知,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尚存在問題。
2.1 聯盟整合力度欠缺,數字資源共享度低
2015年,教育部修訂《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強調高校圖書館應積極投身資源共建共享實踐,發(fā)揮其在信息資源與專業(yè)服務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為社會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務。但目前遼寧省內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受限,各館由于系統(tǒng)差異大,技術條件各異,多平臺、多標準、多模式并存,在平臺搭建上往往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互聯互通與互助合作。數字資源的獨享性問題也不容忽視,由于數據庫的數量、種類、費用以及服務對象的不同,各館在資源共享上較為保守,僅將部分資源對外開放,導致共享資源的覆蓋面有限。更為關鍵的是,高校圖書館之間對自建數據庫的共建共享意識較薄弱,鮮有合作共享的實踐。這些因素共同制約了數字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限制了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效能。
2.2 聯盟宣傳推廣力度不夠,館員工作積極性不足
在當前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下,短視頻平臺快速興起,圖書館界紛紛借此宣傳以避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然而筆者經過調研發(fā)現,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開發(fā)傳播上力度不足,往往僅介紹部分數字資源的使用方法,未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其豐富性及潛在價值,從而影響數字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影響力。同時,主流短視頻平臺也鮮見對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宣傳內容,導致高校圖書館及其用戶無法充分挖掘數字資源的價值及內涵。《遼寧省公共、高校圖書館聯盟建設章程》雖明確了組織架構,但高校圖書館對數字資源建設缺乏專職的組織管理人員,館員們除忙于處理本館的日常繁雜事務,還肩負起了聯盟工作的執(zhí)行重任,并需投入大量精力進行館際間的協調與溝通。這種額外的工作負擔對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構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多數區(qū)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的組織結構也具有虛擬性質,其工作也非自上而下完成,各高校圖書館相對獨立,這也間接導致聯盟內的數字資源無法以更高效、更便捷、更經濟的形式呈現給用戶。
2.3 聯盟經費投入不足,數字資源開發(fā)受到制約
區(qū)域性圖書館聯盟在數字資源建設、開發(fā)、采購、活動組織及館員培訓等方面,均需要穩(wěn)定的經費支持以確保其高效運作。當前,遼寧省公共高校圖書館聯盟經費支撐體系尚顯薄弱,主要依賴政府財政撥款,輔以高校成員館的有限出資,這種單一的經費來源極大地限制了聯盟在數字資源建設及開發(fā)上的投入與發(fā)展。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當經費不足時,文獻資源投入經費的削減首當其沖,削減嚴重時,圖書館一年的文獻資源建設甚至“顆粒無收”[8]。調研顯示,近3年來與遼寧省公共圖書館聯盟緊密合作的6所高校圖書館在數據庫采購和特色資源開發(fā)等方面增長較為緩慢。反觀國外區(qū)域性圖書館聯盟在經費籌措上更多元化,包括政府財政撥款和政府部門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資助比例高達80%以上[9]。這種模式不僅保障了圖書館聯盟的穩(wěn)定運行,也為其在數字資源建設與發(fā)展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因此,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在經費籌措上亟須拓寬渠道,實現多元化發(fā)展,以更好地推動數字資源的建設與服務。
2.4 聯盟缺乏合作意識,正式成立受到阻礙
遼寧省公共高校圖書館聯盟致力于全面整合優(yōu)化全省高校圖書館資源,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更好地滿足廣大高校圖書館用戶的需求?,F階段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意識相對淡薄,其原因如下:首先,數字資源在內容上存在同質性,缺乏鮮明的特色。遼寧省內的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在內容結構上呈現出高度相似性。例如,多數圖書館都購買了類似的電子期刊數據庫、學位論文庫以及學術文獻檢索系統(tǒng),這無法體現遼寧省特有的學術優(yōu)勢和地域特色。其次,高校圖書館之間缺乏科學有效的共享機制。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合作業(yè)務開展得并不普遍,不僅限制了資源的充分利用,也制約了圖書館服務效能的進一步提升。最后,高校圖書館聯盟與公共圖書館聯盟之間交流合作意識不足。盡管《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2015年修訂)第三十六條明確指出:“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各館之間以及與其他類型圖書館之間的協作,開展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聯合參考咨詢等共享服務”[10],但由于服務對象、管理體制、制度規(guī)范等方面的差異,各館在主動開展合作服務方面的意愿并不強烈,積極性也不高,給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建設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3 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建設路徑分析
3.1 完善聯盟規(guī)章制度,加強組織工作力度
規(guī)章制度是確保合理配置遼寧省文獻信息資源、發(fā)揮各館數字資源優(yōu)勢、建立數字資源保障體系、開展館際互借、推動聯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礎。鑒于當前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布局,加快構建聯盟規(guī)章制度尤為迫切。遼寧省教育廳作為全省各級各類教育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協調管理者,應發(fā)揮統(tǒng)管全局的作用,彌補現階段高校圖書館聯盟規(guī)章制度的“缺口”,以促進全省高校圖書館協調發(fā)展。與此同時,建設亦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支持。缺乏具有權威性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則必然削弱聯盟整體工作能力[11],導致組織內部混亂、目標不明確、資源浪費和決策困難,甚至可能威脅到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聯盟制度的完善也將促進聯盟組織結構的構建與優(yōu)化,使工作流程更加協調統(tǒng)一、穩(wěn)步發(fā)展,形成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業(yè)務規(guī)范,為遼寧省高校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和聯盟數字資源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3.2 加強數字資源宣傳與合作,優(yōu)化館員培養(yǎng)路徑
數字資源宣傳推廣是聯盟工作的重點,其形式涵蓋培訓講座、公眾號推文、短視頻平臺宣傳、張貼海報以及開展數字信息素養(yǎng)競賽等[12]。在宣傳推廣的同時,聯盟應推動各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增加合作與交流。遼寧省圖工委既在高校圖書館和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發(fā)揮了紐帶作用,也總體協調了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具體表現為:(1)數據庫聯合采購的實現。例如,2023年遼寧省圖工委繼續(xù)發(fā)揮資源協調優(yōu)勢,組織省圖工委談判組、數據庫成員館館長和相關工作人員參加 Springer、Emerald、RSC 3個外文數據庫和EPS等中文數據庫集團采購談判,圓滿完成集團采購年度目標。(2)數字資源共建項目的完成。例如,遼寧省圖工委2022—2023年完成“遼寧省高校合作辦學數字資源共建項目”,購買了7種中文數字資源并面向全省104所高校開展服務。共建項目的成功落地進一步加強了遼寧省高校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設,促進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建設與交流,提升省內高校服務遼寧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全面支撐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等遼寧省發(fā)展目標。因此,高校圖書館聯盟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方面,可以探索與之發(fā)展路徑相似的協作體、聯合體、社會團體等共同投入數字資源建設與宣傳工作;或者基于遼寧省高校圖書館的實踐基礎,借助新技術構建高校圖書館聯盟共建共享平臺,將規(guī)劃、資源、宣傳、培訓、服務、交流、合作、特色展示等實現一站式統(tǒng)一管理。
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宣傳與開發(fā)離不開高素質館員的協作。當前,館員需兼?zhèn)湓鷮嵉膶I(yè)知識與信息處理能力,包括檢索、挖掘和價值判斷等。因此,館員素質培訓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館員類型的深度細分和分層培訓,拓展培訓內容與渠道,完善培訓體系,增強培訓效果,從而優(yōu)化館員培養(yǎng)路徑,推動遼寧省高校圖書館事業(yè)全面協調發(fā)展[13]。
3.3 探索多元經費投入,實現聯盟持續(xù)性發(fā)展
高校圖書館聯盟在數字資源開發(fā)、整合、采購、培訓、閱讀推廣及展覽服務等方面均需要財政支持。為解經費之困,應探索多元經費投入機制,以保證聯盟日常工作與活動有序開展:第一,政府財政撥款。遼寧省公共高校圖書館聯盟由遼寧省圖書館發(fā)起,向全省人民提供平等、免費、無差別服務,為廣大學生和教職員工提供更加豐富和優(yōu)質的學術資源與服務。第二,設立基金會。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可以成立基金會或與其他基金會達成戰(zhàn)略合作,以獲得經費支持?;饡詮氖鹿媸聵I(yè)為目的,與圖書館聯盟事業(yè)發(fā)展目標一致[14],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聯盟借此以達到穩(wěn)固聯盟自身發(fā)展的目的,實現聯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第三,其他經費支撐。如會員會費支持,聯盟的會員定期交納會費用于聯盟經費支出,但所占比例不大。該機制能夠為高校圖書館聯盟的發(fā)展提供更全面、穩(wěn)定的支持,助力其在數字資源建設、服務推廣等方面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果。
3.4 統(tǒng)籌推進高校協同發(fā)展,加快聯盟建設進程
高校圖書館聯盟并非孤軍奮戰(zhàn),其運作依賴于與其他機構的長期深度合作。在協同發(fā)展的道路上,聯盟必須重視內部協同,確保成員館之間溝通順暢、合作緊密,在面對挑戰(zhàn)和問題時,能夠建立起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良好關系,積極貢獻各自的資源和經驗,從而推動聯盟不斷前進、共同進步。同時,聯盟也要積極融入外部體系,與公共圖書館、科學及專業(yè)圖書館、社會機構合作,開展科技查新、知識產權等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所做出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聯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必由之路[15]。在此基礎上,應加快聯盟的建設步伐,積極擴大聯盟成員館的規(guī)模和多樣性,深化數字資源整合,不斷完善聯盟的數字資源體系,提升單一圖書館的服務能力與水平,為遼寧省的數字資源建設與發(fā)展筑基。通過協調發(fā)展,聯盟將在知識傳播與學術交流方面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遼寧省圖書館聯盟的數字資源建設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fā)展,為社會文化的繁榮與進步貢獻更多力量。
4 結語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高校圖書館聯盟數字資源建設狀況與成效關乎其服務質量和學術價值。本文調查了與遼寧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密切合作的6所高校圖書館,分析其數字資源現狀,發(fā)現其中存在資源同質化、特色不明顯、共享程度低以及宣傳合作欠缺等問題,并針對性提出改進建議。
展望未來,區(qū)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應進一步加大數字資源建設的投入力度,注重資源的篩選和整合,構建統(tǒng)一共建共享平臺,提高資源的質量和利用效率;同時加強數字資源的宣傳與合作交流、經費投入等,找準聯盟內外的關聯,共同推動學術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實現區(qū)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國杰.高校圖書館區(qū)域聯盟平臺新探:基于新的需求分析視角[J].圖書館學刊,2024(2):81-8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部署2024年教育工作重點任務[EB/OL].(2024-01-12)[2024-05-0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401/t20240112_1099870.html.
[3]姚曉霞,高冰潔.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愿景[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2(2):13-24.
[4]何秀全,歐陽劍,張鵬.新時期的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策略研究[J].圖書館雜志,2021(11):117-124.
[5]胡謙鋒.數字版權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素養(yǎng)教育實踐與優(yōu)化策略:以C9聯盟成員高校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4(1):9-14.
[6]胡光林.數字人文視域下江西高校圖書館聯盟特色資源共建共享[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3(10):153-155.
[7]吳慰慈,董焱.圖書館學概論[M].4版.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8]肖瓏.突破困境:探索新時代中西部高校圖書館發(fā)展之路[J].晉圖學刊,2022(3):17-27.
[9]李朝陽,高波.英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3):137-141.
[10]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的通知[EB/OL].(2015-12-31)[2024-04-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11]于忠,邢軍.對遼寧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學刊,2017(4):29-31.
[12]翟爽,李慧.高校數字資源宣傳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0(7):68-71.
[13]李書寧,呂俞萱.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需求調查及素質提升策略探究:以北京地區(qū)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需求調查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20(2):77-84.
[14]黃俊.區(qū)域性公共圖書館聯盟建設思考:以“中三角”(湘鄂贛皖)公共圖書館聯盟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6(12):23-31.
[15]王南.基于協同理論的高校圖書館聯盟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10):11-14.
(編輯 李春燕編輯)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of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DING Yuhang1, WANG Xiaoxia2, ZHANG Xue1
(1.School of Manage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2.Library, Liaoning Higher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henyang 110122,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any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alyzes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ubstantive solutions to guide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to better carry out digital resource services, and also provides assistan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librar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gital services and integrate into resource collabor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network survey method, takes six university libraries that cooperate closely with Liaoning public library alliance as an example, investigates the number, classification and official accounts of each library’s database published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in Liaoning province, such as resource overlap, poor sharing, insufficient publicity, and weak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 : improv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cooperation, investing in multiple funds, and coordina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y alliance; digital resour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一般項目;項目名稱:遼寧區(qū)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L23BTQ002。
作者簡介:丁宇航(1999— ),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