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殘障人士享有與其他人平等獲得高等教育的權利?!稓埣踩藱嗬s》對殘障人士獲得高等教育的權利作出了規(guī)定。美國、英國等國家在高等融合教育方面有著可供借鑒的良好實踐經(jīng)驗。中國高等融合教育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建立高考合理便利制度,實行高等教育單考單招,開展高等融合教育試點,部分高校提供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但是,中國高等融合教育仍面臨著挑戰(zhàn)與障礙。建議廢除《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殘障人士的限制性規(guī)定,改革單考單招制度,高校繼續(xù)改善無障礙環(huán)境,積極提供合理便利。
【關鍵詞】 殘障人;高等教育;融合教育;無障礙;合理便利
【中圖分類號】 G760
【作者簡介】 張萬洪,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武漢,430072);劉逸君,研究員,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公益服務中心(通訊作者:liuyijunjulia@foxmail.com,武漢,430063)。
高等融合教育(Inclusive Higher Education)即高等教育階段的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融合教育的內(nèi)涵非常豐富,其中較為關鍵的是不被排斥或隔離、無障礙環(huán)境和提供合理便利。具體而言,不被排斥或隔離指的是殘障學生不因殘障而被拒絕在高等教育之外,不與非殘障學生分開,在單獨的環(huán)境接受高等教育;無障礙環(huán)境既包括高校設施的無障礙,也包括高等教育內(nèi)容的無障礙,比如教育內(nèi)容采用手語、盲文等方式;提供合理便利是應殘障學生個人的要求,在考慮現(xiàn)有高等教育資源和殘障學生具體需要的基礎上,進行必要和適當?shù)男薷暮驼{(diào)整,比如改變上課地點,提供不同的課堂溝通形式,提供筆記員或口譯員,允許學生在學習和考試中使用輔助技術,采用替代性的評估方法,等等。如果高校僅僅因為殘障而拒絕招收殘障學生,或者拒絕在高等教育中為殘障學生提供合理便利,都構(gòu)成基于殘障的歧視。
本文將先介紹高等融合教育的國際經(jīng)驗,然后闡述中國高等融合教育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zhàn),最后為推進中國高等融合教育發(fā)展提出建議。
一、高等融合教育的國際經(jīng)驗
本部分將介紹《殘疾人權利公約》和一般性意見對高等融合教育的要求,以及國外一些國家在高等融合教育方面的良好實踐。
(一)公約及一般性意見
《殘疾人權利公約》于2006年由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公約第二十四條要求締約國確保殘障人士能夠在不受歧視和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獲得普通高等教育,確保向殘障人士提供合理便利。公約強調(diào)“各級教育”都應當實行“包容性教育”制度。
2016年,殘疾人權利委員會發(fā)布《關于包容性教育權的第4號一般性意見》,對“包容性教育”作出了進一步解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強調(diào),包容性教育是所有學習者的基本人權。包容(Inclusion)是一個系統(tǒng)的改革過程,包括調(diào)整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育理念、結(jié)構(gòu)和戰(zhàn)略以克服障礙,希望向同年齡段的所有學生提供公平和參與式的學習經(jīng)歷,以及最符合其需要和喜好的環(huán)境。在提及“高等教育”時,殘疾人權利委員會指出,締約國應考慮在高等教育階段采取有利于殘障學生的平權行動措施。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殘疾人權利公約》及一般性意見使用“包容”一詞,但在中文語境中,“包容”含有寬容、容忍的意思,所以本文更傾向于使用“融合”一詞來表述“包容性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中文語境中有時也使用“全納教育”的表述方式。
(二)外國良好實踐
美國、英國等國家在高等融合教育方面有著可供借鑒的良好實踐經(jīng)驗。
在美國,殘障人士不分殘障類型都能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及意愿選擇不同專業(yè)和層次的高等教育[1]。根據(jù)修訂后的《殘障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學校需要為每位3—21歲的特殊學生提供合適的個別化教育及相應的個別化教育計劃,并且學校應該盡可能讓特殊學生與其他學生在一起接受教育[2]。
美國高等融合教育良好實踐的具體實例如下。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殘障學生服務辦公室設計和實施了世界上第一個用于評估全世界高等教育殘障服務的專業(yè)標準,并且?guī)椭艘豁椃ò噶⒎?,該法案要求密歇根州的出版商必須向高等教育機構(gòu)提供電子版書籍供視力、閱讀障礙的學生使用。2020年,一位唐氏綜合征女性于美國的羅文大學畢業(yè),獲得學士學位。在一學年中,羅文大學共招收了2400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羅文大學對殘障學生和非殘障學生完成學業(yè)抱有同等的期望,并且實施了旨在幫助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滿足其學術要求的計劃[3]。美國的加勞德特大學為健聽人、聾人和其他殘障人提供了交流的環(huán)境,上課時大家圍坐在一起,確保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對方打手語;超市和食堂的聽人員工基本都會手語,室內(nèi)的墻壁以透明的玻璃為主,便于看手語。
另外,美國的大學殘障資源數(shù)據(jù)庫(Campus Disability Resource Database)網(wǎng)站中可以檢索到不同大學為殘障學生提供的具體支持[4]。殘障大學生國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NCCSD)的官網(wǎng)、高等教育和殘障聯(lián)盟(Associ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AHEAD)的官網(wǎng)都提供了關于美國高等融合教育的信息[5-6]。
英國建立了高校殘障學生補貼制度,補貼基本上都用于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方面。例如,為殘障學生提供輔助設備補貼(資助學生購買電腦、打印機、輪椅等)、非醫(yī)學服務補貼(如聘請學業(yè)助手、購買閱讀器等)、一般補貼(用于支付殘障學生的需要評估等服務),并且為殘障學生支付部分服務的費用(比如為聾人提供手語翻譯,為閱讀障礙學生提供筆記員和專業(yè)導師,為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影印筆記,以及為視力較弱的學生影印放大資料等)。英國還建立了以特殊需求評估為核心、學習支持和考試支持為保障的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方式。在學習支持方面,不僅包括制訂殘障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還包括課外的學習支持,比如學校圖書館為聽力障礙學生提供包含手語的視頻資料[7]。
二、中國高等融合教育的進展
根據(jù)《高等教育法》,中國的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高等學歷教育又分為??平逃⒈究平逃脱芯可逃?。公民均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中國高等融合教育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沒有專門針對殘障人士高等教育的政策。1985年,教育部、國家計委、勞動人事部、民政部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做好高等院校招收殘疾青年和畢業(yè)分配工作的通知》,填補了殘障人士高等教育政策的空白,但該通知中的“殘疾考生”僅指肢體障礙者。目前,中國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通過參加普通高考進入普通高校就讀,通過單考單招進入普通高校的特殊教育學院或針對殘障學生開設的專業(yè)就讀,還包括通過參加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及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等方式接受高等教育[8]。進入高等教育的殘障人士已經(jīng)不限于肢體障礙者,而是包括所有障礙類型。
近年來,中國在高等融合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和成就,包括建立高考合理便利制度、實行高等教育單考單招、開展高等融合教育試點、部分高校提供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
(一)建立高考合理便利制度
高考合理便利制度為殘障學生通過高考進入高等教育暢通渠道,消除制度障礙。2014年,中國首次在高考中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試卷,2014年也因此被稱為“盲人高考元年”。2015年,教育部、中國殘聯(lián)印發(fā)《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管理規(guī)定(暫行)》,這份文件第一次在國家層WVkXsrHiR3QfC+sTB039QA==面規(guī)定各級招生考試機構(gòu)應為殘障人士參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2017年,教育部、中國殘聯(lián)印發(fā)《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管理規(guī)定》,要求各級教育考試機構(gòu)為殘障人士參加高考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2017年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殘疾人參加國家教育考試,需要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請。教育考試機構(gòu)、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予以提供。”2017年,中國共有5626名殘障考生申請了高考合理便利。2020年,教育部在高考中為5名考生印制了盲文試卷[9]。2021年,中國共有11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試卷參加高考,是2014年首次使用高考盲文試卷以來,參加高考全盲考生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10]。2022年,共有8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試卷參加高考[11]。
另外,雖然高考合理便利有了重大進展,但是考研合理便利還有待完善。
(二)發(fā)展高等教育單考單招
中國一些普通高校成立特殊教育學院,開設針對殘障學生的專業(yè),進行高等教育單獨命題考試,單獨招生錄取??紤]到殘障人士在受教育方面長期處于弱勢地位,這種為特定障礙類別的殘障人士進入高等教育提供“單考單招”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構(gòu)成了平權行動,增加了殘障學生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截至2019年底,教育部已批準同意22所高校面向殘障考生采取單獨考試、單列計劃、單獨錄取的措施[12]。
在殘障類型方面,中國的高等教育單考單招最初面向肢體障礙學生,后來逐漸包括視力、聽力障礙學生。目前,高等教育單考單招主要針對視力、聽力障礙學生,另外也有少數(shù)精神、肢體障礙學生。例如,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招收輕度精神障礙(高功能孤獨癥)學生[13]。面向肢體障礙學生的單考單招雖然逐漸減少,但并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在學歷學位方面,中國的高等教育單考單招最初只有??坪捅究苾蓚€層次,后來單考單招出現(xiàn)碩士研究生層次。1985年,濱州醫(yī)學院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殘障人士本科院系,專門招收肢體障礙學生;1987年,長春大學成立中國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學院(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學校),開始對視力、聽力障礙學生實施單考單招;2014年,北京聯(lián)合大學設立面向視力障礙學生的中醫(yī)碩士學位,并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實行單考單招,這是中國首次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實行殘障學生單考單招,也是中國首個視障生源碩士點;2019年,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開始以單考單招的方式招收聽力障礙碩士研究生。
(三)開展高等融合教育試點
中國六所高校順利開展了殘障人高等融合教育試點工作。2017—2019年,教育部和中國殘聯(lián)選擇六所高校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殘障人高等融合教育試點工作,探索殘障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從入口到出口的支持保障服務。開展殘障人高等融合教育試點工作的六所高校分別是四川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長春大學和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其中,四川大學作為首批殘障人高等融合教育試點高校,開辦融合教育通識課程,組建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殘障學生的就業(yè)率達到100%[14]。武漢理工大學成立“高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和“無障礙標準化研究與服務中心”,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資源支持平臺,完善殘障學生動態(tài)更新數(shù)據(jù)庫,在數(shù)據(jù)分析、座談咨詢與需求評估的基礎上制訂個別化支持計劃[15]。武漢理工大學在招收視力障礙學生黃鶯后,將紙質(zhì)版教材做成可供讀屏軟件閱讀的電子版本,為黃鶯提供單獨考場和電子版試卷[16]。數(shù)據(jù)顯示,武漢理工大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招收殘障學生,2020年在讀殘障大學生共36名,涉及13個學院、23個專業(yè)[17]。
(四)部分高校提供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
部分高校為殘障大學生提供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學校相繼成立無障礙研究機構(gòu),推動校園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18]。
開展中國高等融合教育較早的是濱州醫(yī)學院,其模式也被稱為“濱醫(yī)模式”。目前,濱州醫(yī)學院的肢體障礙學生已經(jīng)破除專業(yè)限制,融合到學校各個專業(yè),與非殘障學生一起上課。濱州醫(yī)學院對視力障礙學生采用模擬實踐、感官缺陷等差異補償教學法;開設“適配式體育課”,開發(fā)“坐式排球”“瑜伽”“輪椅舞”等體育項目[19];免費提供輔助用品,提供盲文版、音頻或視頻版等各種學習資料和教材,創(chuàng)建翻譯團隊和資源教師團隊[20]。
另外,天津體育學院、溫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也在探索高等融合教育方面有所突破。天津體育學院有著教育輔導殘障運動員的經(jīng)驗,所以師生都知道如何正確對待殘障學生,既不歧視也不特殊照顧殘障學生[21]。溫州大學于2015年為前來報到的視力障礙學生提供合理便利,例如準備盲文教材、電子版教材,提供盲人點顯器,調(diào)整考核方式,將該生的宿舍從“上鋪睡覺、下鋪學習”改造成“下鋪睡覺、上鋪放物品”。溫州大學還為該生成立了一個互助小組,由宿舍舍友、老師和同學等組成[22]。中央民族大學于2020年招收了該校第一位視力障礙學生。中央民族大學向相關出版社申請電子版教材,組織學生志愿者通過手工錄入等方式幫助該生準備教材,并由同學為該生提供其他學業(yè)和生活上的幫助[23]。華中師范大學于2020年與湖北省殘聯(lián)合作建立融合教育學院,這是中國首個融合教育學院。據(jù)統(tǒng)計,2020年,華中師范大學有43名在讀殘障學生[24]。
三、中國高等融合教育的挑戰(zhàn)
中國在高等融合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和成就,但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包括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接受高等教育的殘障學生可能在專業(yè)選擇上面臨限制;接受高等教育的殘障學生面臨著普通高校無障礙環(huán)境不完善、缺乏提供合理便利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等困境。
(一)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
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衡量高等融合教育發(fā)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檢驗義務教育階段融合教育質(zhì)量的重要依據(jù)。2010 —2021年,中國通過普通高考被普通高校錄取的殘障學生人數(shù)和通過單考單招進入高等特殊教育學院學習的殘障學生人數(shù)詳見表1。
由表1可知,雖然殘障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shù)呈逐年增加趨勢,但殘障人士總體受教育程度不高,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根據(jù)《2013年度中國殘疾人狀況及小康進程監(jiān)測報告》,2013年,18歲及以上殘障人士的受教育程度構(gòu)成中,大學專科占1.1%,大學本科及以上僅占0.5%(詳見表2)。有統(tǒng)計顯示,2016年被高等教育院校錄取的殘障學生人數(shù)只占全部錄取人數(shù)的0.14%[25]。另據(jù)任偉寧等人推算,2017年殘障人士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2.8%,而同年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5.7%[26]。
之所以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與殘障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未能獲得與其他人平等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有關。
首先,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拒絕招收殘障學生的情況仍然存在。在全國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發(fā)起的調(diào)研中,2017年殘障兒童申請但未入學的1149個案例里,43%是被學校直接拒絕,40%是沒有達到學校的標準和條件,學校不接收。在被學校直接拒絕的案例中,普通學校拒絕的主要理由是學校不接收特殊孩子[27]。2012年,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在就《殘疾人權利公約》中國初次履約報告通過的結(jié)論性意見中提到,實際上,只有存在某些種類的障礙的學生(身體殘障或輕度視覺殘障)能夠接受主流教育,而所有其他殘障兒童都被強制就讀特殊教育學?;蛘吒纱噍z學[28]。并且一部分視力、聽力和智力障礙學生從小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其獲得的教育資源不足以使其能夠與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學生在普通高考中競爭[29]。
其次,高等教育階段普通高JfU+yPVOqJEPq/Mkw/yf2sH6bFLq6vkVWnVJ7uXk7mA=校存在拒絕招收殘障學生的情況。例如,2013年,肢體障礙學生李建昌報考某學校,其高考分數(shù)超出該學校文科最低投檔線31分,但是該學校拒絕錄取李建昌,認為其身體殘障,不適合在該校學習生活,后經(jīng)媒體報道和殘聯(lián)協(xié)調(diào),才“破例”錄取李建昌[30]。2014年,視力障礙學生張耀東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15分,卻被多所醫(yī)科大學因其視力問題而拒絕錄?。?1]。2020年,某大學拒絕了視力障礙學生吳瀟報考該校研究生的請求,稱學校沒有能力培養(yǎng)視力障礙學生,而且稱吳瀟報考的心理學專業(yè)對視力有要求[32]。據(jù)統(tǒng)計,2016年,殘障人士高考錄取率為67.25%,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已經(jīng)達到高考分數(shù)線的殘障考生沒有被高校錄?。?3]。
最后,從殘障類型的角度看,進入高等教育的殘障學生主要為聽力、視力和肢體障礙學生,而智力障礙、重度殘障與多重障礙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仍存在較大障礙。根據(jù)2016年的招生數(shù)據(jù),普通高校和殘障人士高等教育學院校共招收本、??茪堈蠈W生11374人,其中肢體障礙學生占53.1%,聽力障礙學生占24.4%,視力障礙學生占13.6%,這三類殘障學生的總數(shù)占錄取總數(shù)的91.1%。普通高校招收的殘障學生中肢體障礙學生所占比例最高,為70%,且一般為輕度殘障學生[34]。
(二)殘障學生在專業(yè)選擇上面臨限制
殘障學生無論是通過單考單招還是普通高考的方式接受高等教育,都可能在專業(yè)選擇上面臨限制。一方面,通過單考單招的方式進入高等教育的殘障學生可能在專業(yè)選擇上面臨限制。例如,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單考單招碩士學位點為教育學、中醫(yī),本科專業(yè)為特殊教育、教育康復學、視覺傳達設計(聽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聽障)、針灸推拿學(視障)、音樂學(視障)[35]。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設針灸推拿學(視障)、康復治療學(視障)、音樂表演(視障)、繪畫(聽障)、視覺傳達設計(聽障)、動畫(聽障)、工商管理(聽障)7個高等特殊教育本科專業(yè)和1個特殊教育師范類本科專業(yè)[36]。據(jù)一位盲校教師介紹,其所在學校的視力障礙學生通過單考單招進入高校后,主要就讀于針灸推拿專業(yè)、音樂專業(yè)、中醫(yī)專業(yè)和康復治療專業(yè),其中就讀于針灸推拿專業(yè)的學生人數(shù)最多[37]。另一方面,即便是通過普通高考的方式進入高等教育的殘障學生,也可能因為身心障礙在專業(yè)選擇上面臨限制,因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存在著對殘障人專業(yè)選擇方面的限制。
研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等文件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支持普通高校設置特殊教育學院或相關專業(yè)等方式滿足部分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這離實質(zhì)意義上的“高等融合教育”仍有一定距離。實質(zhì)意義上的高等融合教育中,所有殘障人士在專業(yè)選擇上均不因殘障而受到限制,普通高校不需要為殘障人士設立“專門”的學院或?qū)I(yè)。王鑫等人調(diào)查國內(nèi)兩所高等特殊教育學院在籍視障學生對高等教育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有70%以上的被調(diào)查者希望去普通高校學習[38]。
(三)普通高校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不盡完善
接受高等教育的殘障學生,往往面臨著普通高校無障礙環(huán)境不完善、缺乏提供合理便利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等困境。聲波殘障社會服務中心通過對多位視障大學生進行跟蹤支持服務發(fā)現(xiàn),普通高校往往缺乏無障礙版本(比如電子版本、盲文版本)的教材和辦公軟件,也沒有為視障大學生提供獨立出行訓練[39]。根據(jù)針對某學校融合教育學生的一項調(diào)研,這些學生的理工類課程面臨學習障礙,其原因包括:教師教學進度未考慮特殊學生具體情況(占比25.32%),課件和板書等手段不合適(占比20.25%)等。調(diào)研對象表示,希望通過增加師生額外幫助、其他技術輔助(如手語)等方式來提升成績[40]。
普通高校在無障礙環(huán)境和提供合理便利上的不足甚至會間接影響殘障學生參加普通高考的積極性。例如,2020年考慮到普通高校可能無法為數(shù)學專業(yè)的視障學生提供足夠的支持,重慶特教中心的教師建議一位成績優(yōu)異、想要在大學期間學習數(shù)學專業(yè)的盲人考生參加單考單招而不是普通高考[41]。
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殘障大學生家人陪讀的情況。例如,2017年,視力障礙學生王寵被東北師范大學錄取,東北師范大學以安全為由要求王寵在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走讀學習。2017年,肢體障礙者魏祥和母親入住清華大學專門為其準備的套間[42]。2019年,肢體障礙學生張連川的父親在其就讀的山東大學陪讀[43]。如果普通高校的無障礙環(huán)境足夠完善,并且能為殘障學生提供合理便利,那么殘障學生將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獨立在校生活,也能夠讓殘障學生的家長減輕陪讀的負擔。
四、大力推進中國高等融合教育的發(fā)展
2021年國務院發(fā)布《“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穩(wěn)步推進殘障人士高等教育,為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支持服務,支持高校開展殘障人士融合教育。
如前所述,中國高等融合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殘障學生在專業(yè)選擇上面臨限制;普通高校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不盡完善。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建議:廢除《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殘障人士的限制性規(guī)定,包括在招生錄取和專業(yè)選擇上的限制;改革殘障人士高等教育單考單招制度;普通高校繼續(xù)建設無障礙環(huán)境,積極提供合理便利。
(一)廢除對殘障人士的限制性規(guī)定
由教育部、原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于2003年聯(lián)合發(fā)布,現(xiàn)行有效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存在著對殘障人士的限制性規(guī)定,包括在招生錄取和專業(yè)選擇上的限制。例如,在招生錄取方面,《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明文規(guī)定,如果學生有“重癥或難治性癲癇或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嚴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質(zhì)濫用和依賴”,普通高等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在專業(yè)選擇方面,《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肢體障礙、精神障礙等考生“學校有關專業(yè)可不予錄取”和“不宜就讀的專業(yè)”作出了規(guī)定,例如規(guī)定“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nèi),或一耳聽力在5米以內(nèi)另一耳全聾的,不宜就讀法學各專業(yè)、外國語言文學各專業(yè)、外交學、新聞學、偵察學、學前教育、音樂學、錄音藝術、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動物科學、動物醫(yī)學各專業(yè)、醫(yī)學各專業(yè)”[44]。2014年,某學校正是基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認為雙腿殘障學生劉婉玲體檢不合格,不符合招生錄取條件,作出退檔決定[45]。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殘障人士的限制性規(guī)定本質(zhì)上對殘障學生構(gòu)成了基于殘障的歧視,阻礙了部分殘障學生進入普通高校以及自由選擇專業(yè)。雖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已提出要修訂體檢意見,但是截至2024年6月30日,2003年版體檢意見的內(nèi)容仍未得到修訂?!陡叩冉逃ā返诰艞l規(guī)定,“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guī)定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46]。因此,建議廢除《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殘障人士的限制性規(guī)定,不應讓體檢成為殘障學生進入高等教育的“攔路虎”。
(二)改革單考單招制度
殘障人士高等教育單考單招制度屬于一種平權行動,為殘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個相較于普通高考來說門檻較低的渠道,客觀上有利于更多的殘障人士進入高校學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殘障人士高等教育單考單招制度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單考單招和高考存在互斥關系,“二選一”讓一些殘障考生基于保險起見選擇單考單招。據(jù)統(tǒng)計,2014年到2021年這8年期間,用盲文試卷參加高考的視力障礙學生全國總共僅49人左右[47]。可以看出,即便從2014年開始高考可以提供盲文試卷,但是申請用盲文試卷參加高考的視力障礙學生人數(shù)并不多。高考盲文試卷的出現(xiàn)并沒有導致使用盲文試卷考生人數(shù)的顯著增加,背后的主要原因便是大多數(shù)視力障礙學生還是選擇參加單考單招而非高考。其次,由于單考單招的考試難度往往低于高考,這種考試會強化特殊教育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對殘障學生的低期望和基于低期望的較低教育資源供給[48]。另外,單考單招還存在可選擇高校數(shù)量不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層次不高[49]、殘障學生因奔波應試而經(jīng)濟負擔較重等問題[50]。
因此,殘障人士高等教育單考單招制度未來需要加以改革。對于單考單招制度的改革方向,存在不同的意見。例如,蔡聰建議在過渡階段實行雙軌考試招生制度,即允許殘障考生提前參加單考單招,也允許殘障考生參加普通高考,在兩個考試成績出來后,讓殘障考生進行選擇[51]。邊麗和滕祥東認為,應該把由各高校自主實施的殘障人士單考單招改變?yōu)橛蓢铱荚嚬芾聿块T主導的國家級殘障人士統(tǒng)一考試[52]。黃偉和鄧岳敏則建議考試形式以部分高校聯(lián)合考試為主,并實行多元入學方式,比如可以不參加入學考試,直接憑高中畢業(yè)證明或同等學力證明注冊入學[53]。據(jù)了解,中國殘聯(lián)受教育部學生司委托,目前正在研討如何完善殘障人士高等教育單考單招政策。
總體來看,根據(jù)“高等融合教育”的理念,在義務教育階段殘障人士教育質(zhì)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殘障人士進入高等教育的方式最終有希望向“統(tǒng)考統(tǒng)錄”轉(zhuǎn)變,也就是不設單考單招,讓殘障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通過高考統(tǒng)一考試統(tǒng)一錄取。
(三)改善無障礙環(huán)境,積極提供合理便利
無障礙是《殘疾人權利公約》的基本原則之一,締約國應當查明和消除阻礙實現(xiàn)無障礙環(huán)境的因素;并且為促進平等和消除歧視,締約國應當采取一切適當步驟,確保提供合理便利。如果拒絕提供合理便利,則構(gòu)成基于殘障的歧視。在《關于包容性教育權的第4號一般性意見》中,殘疾人權利委員會要求締約國及時制作或印刷盲文教材以及數(shù)碼教材,還應將無障礙化作為教育相關采購的一個重要方面。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發(fā)布的《全球教育監(jiān)測報告摘要(2020年)》進一步指出,還沒有做好準備讓殘障人士進入沒有得到支持、無法負擔起實現(xiàn)包容重任的主流學校,會加劇排斥現(xiàn)象,引發(fā)人們對提高學校和教育系統(tǒng)包容性的強烈反對[54]。
如前所述,中國已經(jīng)有六所高校順利開展了殘障人士高等融合教育試點工作,并且也有部分高校提供無障礙環(huán)境和合理便利的成功實踐案例,但仍存在很多普通高校在無障礙環(huán)境和提供合理便利方面不盡完善的問題。結(jié)合《殘疾人權利公約》的要求和中國自身的情況,建議更多的普通高校能夠進行無障礙環(huán)境改造,積極提供合理便利。
建議在規(guī)章制度層面對普通高校提供合理便利加以規(guī)定。目前,已有政策對普通高校的無障礙改造和殘障學生學業(yè)支持提出了要求,例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要求普通高等學校進行必要的無障礙環(huán)境改造,給予殘障學生學業(yè)、生活上的支持和幫助。在法律層面,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法》雖然規(guī)定教育機構(gòu)應當加強教育場所的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但是并未明確要求教育機構(gòu)“為殘障學生提供合理便利”。此外,無論是《殘疾人保障法》《高等教育法》還是《殘疾人教育條例》,都尚未將“為殘障學生提供合理便利”作為普通高校的法定義務。因此,建議未來將“為殘障學生提供合理便利”作為普通高校的法定義務。
在實際操作層面,除了讓普通高校改善無障礙環(huán)境和提供合理便利之外,建議建立省一級的高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普通高校為殘障學生提供合理便利,不意味著普通高校應該不計成本、不惜一切代價滿足殘障學生的需求,而應在考慮現(xiàn)有高等教育資源和殘障學生具體需要的基礎上,進行必要和適當?shù)男薷暮驼{(diào)整。為了使普通高校對殘障學生的支持更加可持續(xù),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建立省一級的高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高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可以為普通高校提供盲文打印機、盲人點顯器等資源,協(xié)助普通高校制作盲文版、電子版的教材和試卷,并提供手語翻譯、速錄、獨立出行和定向行走訓練等服務。高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單個高校實行高等融合教育的成本,還可以起到整合各高校專業(yè)師資和專業(yè)資源的作用。
【編后記】本文是今年2月向張萬洪教授的約稿。6月初,收到文稿。不承想,6月29日張萬洪教授英年早逝。本刊特地在第40個教師節(jié)之際推出張教授遺作,亦寄托哀思。
【參考文獻】
[1]陳蓮俊,宋礽玉.美國在校殘疾大學生職業(yè)決定能力發(fā)展研究——基于社會認知職業(yè)理論的視角[J].殘疾人研究,2017(25):28-36.
[2]Tong C M, Wong T C, Lee S Y. The revelation of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pecial education: from the law and operational status to explore[J].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2018(6): 96-105.
[3]Farah R. This student is first person with down syndrome to earn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Her Uni-versity[EB/OL].(2020-06-03)[2022-08-11].https://mypositiveoutlooks.com/student-with-down-syndrome -university-bachelor-degree/.
[4]National Cen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Campus disability resource database[EB/OL].(2021-08-14)[2022-08-11].https://www.cedardata ba se.org/.
[5]University of Minnesota.National cen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EB/OL].(2019-07-06)[20 22-8-11]. http://www.nccsdonline.org/.
[6]Associ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 Associ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EB/OL].(2016-03-15)[2022-08-11].https://www.ahead.org/home.
[7]師琪.英國高等融合教育支持的發(fā)展及其啟示——基于教學管理的視角[J].現(xiàn)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9(22):33-38.
[8][26][34][49]任偉寧,孫巖,葛明明,等.殘疾人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8(9):19-30.
[9]殘疾人權利委員會.中國對與中國第二次和第三次合并定期報告有關的問題清單的答復[EB/OL].(2021-04-21)[2022-08-11].https://tbinternet.ohchr.org/_layouts/15/treatybodyexternal/Download.as px?symbol no=CRPD%2FC%2FCHN%2FRQ%2F2-3&Lang=zh.
[10]高偉強,高磊.今年全國有11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試卷高考[N].新京報,2021-06-07(2).
[11]高偉強,王新琦.盲文試卷為全盲考生提供便利[EB/OL].(2022-06-07)[2022-08-11].https://m.gmw.cn/baijia/2022-06/07/1302984633.html.
[12]易舒冉.去年近四十萬殘疾學生在普校學習[N].人民日報,2020-09-15(13).
[13]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2020年殘疾人單考單招招生簡章[EB/OL].(2019-12-17)[2022-08-11].https: //bkzs.njts.edu.cn/2019/1217/c4970a59758/page.htm.
[14]馮善偉,趙溪.第十三屆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論壇綜述(上)[J].殘疾人研究,2020(1):95-96.
[15]于娣.武漢理工大學高等融合教育的實踐經(jīng)驗與守正創(chuàng)新[N].中國教育報,2019-12-19(4).
[16]張子淵.635分盲人考生背后:盲卷推行6年為何仍舊遇冷?[N].北京青年報,2020-08-17(3).
[17]艾靚.“殘障大學生融合教育支持與服務研討會”會議報告[R].武漢:華中師范大學融合教育學院,湖北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2020.
[18]梁丹.“我來北京上大學”殘疾人新生座談會舉行[N].中國教育報,2019-09-23(3).
[19]張興華,蘇令.怎樣為殘疾人提供適合的高等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8-07-10(4).
[20]濱州醫(yī)學院.2020年殘疾人單考單招招生簡章[EB/OL].(2019-12-18)[2022-08-1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4MTcwOQ==&mid=2650536272&idx=1&sn=405d9c5f92d4e4e74b5c31dd 9fb6f969&chksm=8826d392bf515a848271b8d53df6fa 4cd914f49bf4af8690b6976b79283248ad57598e8adf58&scene=27.
[21]劉茜,陳建強.把我當個普通人吧[N].光明日報,2020-10-16(6).
[22]尤建明.勵志盲生“看”到希望[N].浙江日報,2015-09-09(人文版).
[23]白杰戈,王利,王嫻.盲人考生昂子喻入校報到:住上鋪、學數(shù)學 希望和同學們一樣地學習生活[EB/OL].(2020-10-09)[2022-08-11].https://m.cnr.cn/news/yctt/20201009/t20201009_525289906.html.
[24]王倩倩.“殘障大學生融合教育支持與服務研討會”會議報告[R].武漢:華中師范大學融合教育學院,湖北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2020.
[25]許巧仙,吳填.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與我國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J].人權,2018(5):96-107.
[27]何慧君.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在線調(diào)查報告[M]//解巖.中國殘障觀察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107-124.
[28]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委員第八屆會議(2012年9月17日至28日)就中國初次報告通過的結(jié)論性意見[EB/OL].(2012-10-15)[2024-08-11].https://tbinternet.oh chr.org/layouts/15/treatybodyexternal/Do-wnload.aspx?symbolno=CRPD%2FCHN%2FCO%2F1 &Lang=en.
[29]黎建飛.殘障人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70-71.
[30]王燦.南陽殘疾考生高考遭退檔,河南中醫(yī)學院破例錄?。跱].大河報,2013-08-06(6).
[31]鄒艷.湖北一醫(yī)科大學拒錄取盲人考生 稱不符合招生章程[N].法制晚報,2014-07-07(5).
[32]趙釗、郭廣宇.視障大學生報考研究生遭拒,陜師大:專業(yè)對視力有要求[EB/OL].(2020-10-28)[2022-08-11].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 les/202010/353f6facf8a84b898731b3943f5cb3a8.html.
[33]劉璞.殘障人受教育權保障的國家義務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136-137.
[35]北京聯(lián)合大學.2020年殘疾人單考單招招生簡章[EB/OL].(2019-12-23)[2022-08-11].https://zsxx.
buu.edu.cn/news/show-705.html.
[36]長春大學.2020年殘疾人單考單招招生簡章[EB/OL].(2019-12-5)[2022-08-11].https://cdtjxy.ccu.edu.cn/info/1046/2069.htm.
[37]張德志.“殘障大學生融合教育支持與服務研討會”會議報告[R].武漢:華中師范大學融合教育學院,湖北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2020.
[38]王鑫,竹田一則.中國視障大學生的在?;顒蛹爸С中枨笱芯浚跩].殘疾人研究,2020(38):66-74。
[39]黃鶯.“殘障人高考招錄和教育公平研討會”會議報告[R].香港: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平等權項目組.2020.
[40]蔣賢維,張妙嫻.基于調(diào)研視角的高等融合教育學生學習障礙情況分析——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17):113-115.
[41][47]劉怡仙.“單考單招”還是普通高考:盲人考生只選一個公平嗎?[N].南方周末,2020-08-20(2).
[42]張航.“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N].北京晚報,2017-06-28(4).
[43]鄒元德.贊!父親背著上學的張連川考上山大!學校為他改造宿舍!還為他爸找了個活……[N].山東商報,2019-09-01(3).
[44]教育部,衛(wèi)生部,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03-03-03)[2024-08-11].https://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6/s3258/200303/t20030303_79883.html.
[45]孟昭麗,宓盈婷.殘疾女生高考549分被退檔[EB/OL].(2014-08-04)[2022-08-11].http://edu.people.com.cn/n/2014/0804/c1053-25400899.html.
[4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EB/OL].(2018-12-29)[2024-08-11].http://www.moe.gov.cn/jybsjzl/sjzlzcfgjyfl /20220421_6202 57.html.
[48]王藝.視障生考研報陜師大被拒 陜師大:下設的研究方向沒有一個適合她的[N].新京報,2020-10-29(4).
[50]邊麗,張海叢,滕祥東,等.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單獨招生考試現(xiàn)狀與改革建議[J].中國特殊教育,2018(5):9-14.
[51]蔡聰.對視障者參加普通高考“合理便利”政策的理解與思考——基于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利國際公約》的視角[J].現(xiàn)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8(12):42-47.
[52]邊麗,滕祥東.比較視域下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思考[J],教育觀察,2018(21):59-60.
[53]黃偉,鄧岳敏.殘疾人高等教育單獨招考制度的改革目標與形式選擇[J].中國特殊教育,2014(7):8-12.
[54]全球教育監(jiān)測報告組.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全球教育監(jiān)測報告摘要(2020年)[EB/OL].(2020-03-04)[2022-08-11].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3721_chi.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ZHANG Wanhong LIU Yijun
Abstract: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have the right to obtain higher education on an equal basis with others.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stipulates the righ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obta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goo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China’s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has made some progress, for example,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system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eveloped the single examination and single recruitment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 carried out the pilot of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providing accessible environment and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However, China’s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still faces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It is recommended to abolish the restrictive provision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Guiding Opinions on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Enrollment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form the single examination and single recruitment system,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accessible environment and actively provide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higher education; inclusive education; accessibility;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Authors: ZHANG Wanhong, professor, School of Law,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 LIU Yijun, researcher, Wuhan East-Lake Institute for Social Advancement(corresponding author,liuyijunjulia@foxmail.com, Wuhan, 430063).
(責任編輯:王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