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是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將生詞詞語通過大量閱讀來達到靈活運用的前提,也是小學生進行高效習作的基礎。對此,在本課題的研究當中,以四年級學生為對象,選擇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作為設計學習任務單的依據(jù),從而建構起思維導圖、群文閱讀之間的關系,為提升小學生群文閱讀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群文閱讀;思維導圖;學習任務單
在2022年版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感的作用、能通過閱讀整本書大致理解作品內容、能向同學表示閱讀感受、通過閱讀能夠累積一定的詞匯量能更好地為習作服務。
一、以思維導圖形式設計學習任務單在語文群文閱讀中的有效性分析
1.群文閱讀的概念
群文閱讀是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然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群文閱讀不僅內容龐雜,體系多支,閱讀環(huán)境豐富,這就決定了在群文閱讀中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建構不同文本內容之間的支鏈,幫助學生清晰地梳理出群文閱讀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提升閱讀速度和效率。
2.以思維導圖形式設計學習任務單在群文閱讀中的有效性分析
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設計學習任務單在群文閱讀中的有效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群文閱讀內容選擇范圍更大。教師選擇群文閱讀議題內容后,可結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情況,對這些材料進行篩選、分析、加工,形成一個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散的群文閱讀專項議題。
(2)驅動群文閱讀任務完成更具指向性。由于在學習任務單上有明確的任務開始和完成時間,學生結合學習任務單還可進一步將群文閱讀項目分解成一個小的單元,這更有利于學生完成綜合閱讀項目。
(3)依靠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高效完成群文閱讀項目。思維導圖建構起了群文閱讀中不同文本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這層關系是體現(xiàn)在群文閱讀文本內容內部之間的關系,這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序拆解群文閱讀項目。
二、探究學習任務單在單元群文閱讀中的重要性分析
1.選擇群閱讀文本內容作為學習任務單設計的基礎
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加劇了信息內容的傳播,這必然決定了小學生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搜集到適合自己有用的價值信息。但是如果直接將學生置身于海量文本素材中,必然會增加他們的閱讀障礙。所以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就可以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媒介作用—那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逐步開展群文閱讀訓練。下面以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作為群文閱讀文本內容對象,設計一份學習任務單。
在這份學習任務單當中,仔細可以發(fā)現(xiàn),三個題項內容與三篇課文的文本敘事有關,也就是學生只是看一小節(jié)是無法理解的,需要通讀全文。但是要做完這些題目,還需要通過思維導圖的設計才能完成。因此本學習任務單明確了學生在本單元中學習的目標和方向。
2.學習任務單及時下發(fā)到小組利用思維導圖來建構起群閱讀文本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
如果將一個單元中的每篇課文的教學合理地分散到學習任務單當中,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來設計每篇課文的行文脈絡(基于本課題的論述,只在思維導圖中凸顯出需要回答題項的內容)。對于這三個題項內容,要求一個小組完成一個題項,最終由三組完成全部學習單任務內容。
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生詞詞語的學習,并能熟讀課文并結合題項內容來進行完成相關題目。小組成員中,不同成員思考方法,做題速度不同,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要容忍學生的錯誤以及引導學生試錯并解決錯誤問題,到最后找到正確的答案。此時思維導圖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匯總資料,并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容體系。這樣他們就知道出現(xiàn)錯誤是在哪一步,需要在哪一步進行糾正。當學生完成了這部分工作以后,教師就需要對三個題項內容中的分析方法和解題思路進行詳細講解,最后還需要找到三個題項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其目的是提升學生閱讀的速度,并為學生加快解題速度服務。
經過討論,教師發(fā)現(xiàn),解決三個題項內容之間的相似性在于根據(jù)題目主干,成功定位相關文本內容所在的地方,然后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合并歸納;不同之處在于第一題中關聯(lián)的課文是童話故事,第二題關聯(lián)的課文說是科普文,第三題關聯(lián)的課文是科技說明文,所以需要分別結合記敘文、說明文的特點來理解文本內容,然后進行歸納,并總結。
因此在這部分的群文閱讀中,學生運用比較法來進行群文閱讀,通過定位問題信息,再到分析文本內容敘事的方式來進行,就能很快地進行閱讀。下面是三道題目的解答內容:
3.結合學習任務單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評價
結合學習任務單進行全面評價,以此為依據(jù)利用思維導圖構建課內外閱讀技能遷移進行串講。結合前面兩點內容的分析,到這一個階段要考察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的情況,對此要從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來進行分析,其中過程評價可從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與文本內容內部溝通,文本與文本內容之間邏輯溝通等方面進行分析,考察學生與群文閱讀文本內容之間的關系。那么對于閱讀方法的遷移,學生可以從記敘文閱讀方法遷移到說明文文體閱讀當中來;也可以從理解題目主干信息定位,再遷移到文本內容中意思闡述的起點、過程和結果。因此當學生掌握這些單元內課文的閱讀技巧后,那么學生在整本書的閱讀當中,就可以通過運用這些閱讀技巧來解決整本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三、結論與反思
對于本課題的研究從群文閱讀的角度探討了小學語文四年級課堂教學中的相關對策和思路,當然對于本課題的分析還需要其他的教學軟件支撐以及豐富的閱讀素材為載體,通過群文閱讀內容的選擇來設計一套專項的群文閱讀方案,只有這樣對學生進行閱讀思維的訓練,那么才能降低他們在群文閱讀中的困難,幫助學生以更好的態(tài)度來面對后續(xù)的語文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漆欣瑜.群文閱讀中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3.
[2]孫程玉.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藝術,2023(08).
[3]向飛.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討[N].科學導報,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