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現代技術手段的進步及新媒體矩陣的搭建與完善,微紀錄片以其短、平、快、新的個性化特色,在當下日趨豐富的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浪潮中脫穎而出。比起傳統(tǒng)紀錄片,微紀錄片體量較小,其具體時長雖未得到國內學界、業(yè)界的統(tǒng)一,但“1—25分鐘的時長有彈性的包容度,對于紀錄短片來說方顯其微”(王春枝.微紀錄片:新媒體語境下紀錄片的新樣態(tài)[J].電視研究,2013(10):49-51.)特征儼然深入人心。
作為甲辰龍年的開年主推節(jié)目,系列微紀錄片《翠云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策劃與制作,以每集5分鐘,一共5集的微體量,采取趣味且富有特色的影像敘事策略,一方面向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多元、靈活且生態(tài)的敘事視角,另一方面從凝練的時空選取中搭建敘事結構,從而切入千年古蜀道“翠云廊”段的歷史脈絡、文化內涵、人文變遷、詩詞寄托及背后的故事。
視角:主、客觀視點交錯的敘事手法與情感體驗
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一帶的“翠云廊”一名,源于清代文人喬缽的同名詩作。詩人時任劍州知州,路過這古柏叢生的壯觀風貌,觸景生情地寫下“翠云廊,蒼煙護。苔滑蔭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边@句詩似乎既為這條兼具生態(tài)與人文的蔥郁盛景做了注腳,也給予了紀錄片《翠云廊》在視覺敘事和審美體驗方面的靈感線索。
作為“迄今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統(tǒng)”,有著“陸上交通活化石”之稱的翠云廊,無疑蘊含了深厚的歷史痕跡與磅礴的文化支撐。但紀錄片《翠云廊》卻沒有完全采用歷史題材所慣用的全知全能視角,而是有所創(chuàng)新地率先鋪墊出一棵古樹、一位古人——以有限的主觀視角敘述拉開序幕,吸引觀眾踏上這條古道的探尋之路,再逐漸由微觀敘事過渡到宏觀敘事,視點交替地引出見微知著、知古鑒今的宏大主題思想。
《翠云廊》第一集選取了古道上最為著名的參天柏樹——2300歲的“劍閣柏”的擬人視角,賦予其主動講述故事、印證歷史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借助生動的第一人稱旁白,讓觀眾在古樹娓娓道來的口吻之下,深入了解古蜀道自戰(zhàn)國以來的千年歷史,以及從秦始皇時代起始種松柏的“行道樹”使命,指出它僅是此道上兩萬多株古柏中的一員,以點帶面、以局部見整體地展開中國歷史與生態(tài)古木的千年對話,進而使觀眾對劍閣柏的滄桑歷變產生更深的情感共鳴與對生態(tài)的思辨。
《翠云廊》從開篇起就將古蜀道上的一草一木與其他歷史印記,置于與觀眾同一語境的內聚焦視點之中,調動觀眾對后續(xù)情節(jié)發(fā)展的好奇與興趣。這在第二集代以“鋪兵”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中,得到了更為淋漓盡致的技術體現與情感體驗。透過模擬游戲視角的主觀鏡頭,觀眾仿佛化身千年前傳送公文的一位鋪兵,以日夜奔走的移動鏡頭和喘息不止的主觀音效,沉浸式地再現了這條連接川陜重要道路上,曾接力奔跑、快速傳信的驛站與急遞鋪歷史。而限知的主觀視角敘事特色亦在此集發(fā)揮了作用,鋪兵提及當差的“抄手鋪”時笑嘆:“此‘抄手’與四川小吃無關,這里古時又稱‘叉手鋪’,叉手是一種房屋的建筑構件。”但至于“叉手”何時傳成了“抄手”還立碑為名,他也不得而知。體現出第一人稱限知視角的真實度與可信度,啟發(fā)和激勵著觀眾自行探索。
結構:歷史線性脈絡與古蜀道區(qū)域空間的雙重建構
側重展現人文歷史的文化類紀錄片,可視作是不同文化與紀錄片形式的有機融合,在攝制時,不能只是簡單地照搬現實來進行記錄,而是要在保持真實性的同時,實施一定意義上的故事化講述策略。因此,哪怕是僅5分鐘的微紀錄片,也有可能串起非連續(xù)性的事件和跨越地域的故事。在缺乏像故事片那樣線性線索明晰的情況下,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十分依賴敘事策略中的敘述結構技巧。
《翠云廊》的敘事時空架構可謂是浩瀚無垠:從時間方面來看,故事中心始發(fā)自戰(zhàn)國時期的修道種樹,綿延至當下的生態(tài)保護與文化傳承;從空間角度而言,古蜀道是從西安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經漢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交通網絡,僅翠云廊一段就長達150千米。在如此龐雜恢宏的背景鋪墊下,《翠云廊》選擇了時空切片的方式,根據側重內容進行板塊式結構的分集聚合,以“古柏”“鋪兵”“廣元”“劍門”“劍州城”的分集小標題排列,再分別對應歷史、交通、交融、詩歌、生態(tài)等特色主題。這些板塊結構既可以是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也可以是各自獨立的特色內容。各敘事板塊之間并沒有明顯的時間或因果聯(lián)系,但是通過各板塊的共同敘事,可以準確地反映出一部紀錄片的主題,真正地做到了一葉相依、一脈相連,適應于當下更為靈活多樣的新媒體投放與傳播形式。
實際上,《翠云廊》每一集的板塊敘事結構有較為明顯的線性時間指示和限定空間提煉,也因此構成了單集中結構要素與內容呈現的有機整合,使敘事邏輯和講述方式變得輕松易懂。例如第四集聚焦“劍門關”一地,以李白《蜀道難》的詩句開場介紹古蜀道上最兇險的一段,引出這里所見證過的無數歷史瞬間和文人墨客的壯志凌云——從公元756年,戰(zhàn)亂中唐玄宗李隆基攜御林軍蜀道逃亡,待風波平定后返程途中寫下《幸蜀西至劍門關》的故事;到公元759年戰(zhàn)火再次紛飛,杜甫逃亡入川時作詩《劍門》,抒發(fā)百姓流離失所、國家破敗凋敝的惆悵情緒;再到公元1172年,宋代詩人陸游抗金未果、壯志未酬,路過此處不禁提筆造就一首《劍門道中遇微雨》……正如該集結尾處的點題旁白,“境遇不同,詩風也不同,詩人在變,山河不變”,從而升華出《翠云廊》“從蜀道而來,從歷史中走來”的整體時空建構模式與歷史思辨內核。
結語
時長短是微紀錄片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短小的容量里展開宏大主題敘事,也因此成了該類型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難點之一。盡管篇幅簡短,微紀錄片的呈現內容和藝術表達手法卻在不斷更新迭代,涉及傳統(tǒng)文化歷史類的典范案例亦在推陳出新。
從2018年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到2021年的《中國微名片·世界遺產》,再到2022年以后“扎堆”出現的《畫里有話》《“字”從遇見你》《來龍去脈》等,以及本文所論述分析的《翠云廊》,均體現出——即便是在五分鐘左右時長的小體量模式下,素有深厚底蘊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依舊可以借助“視聽切片”的微妙視角和敘事策略,以細膩、深入、創(chuàng)新、獨特的視角,帶領觀眾發(fā)現不一樣的傳統(tǒng)文化與歷史故事,在潤物細無聲中汲取精神力量與美學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