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整本書閱讀彰顯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語文教學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整本書閱讀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中日益凸顯,需要我們不斷優(yōu)化閱讀形式,提升閱讀品味,豐盈閱讀內(nèi)涵,以多元化的整本書閱讀“立體策略”,為學生的思維“開源浚流”,匯聚源源不斷的智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連點成線,讀中理清脈絡
新課標的實施,對整本書閱讀提出了更清晰的界定和更具體的要求,意味著要突破“大與空”,走向“真與實”。無疑,這就需要我們聚焦閱讀的細節(jié),從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出發(fā),解決學生的閱讀困惑與迷茫。那么,對于小學生而言,適于接受的閱讀方式就是清晰化、明了化,確保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在腦海中留下系統(tǒng)明朗的脈絡。連點成線,就是將閱讀中散亂的珠子有序地串聯(lián)起來,從而使得閱讀更有序列、更有方向。
六年級上冊必讀書目《湯姆·索亞歷險記》足足有35個章節(jié),語言沿襲作者馬克·吐溫一貫的幽默風格。孩子們往往讀著讀著就對風趣的文字入了迷,陷入故事情節(jié)不可自拔,而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缺乏梳理與思考。這時,我們就要巧妙地拋出重要的“點”——這本書一共寫了湯姆·索亞的幾次歷險經(jīng)歷?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請一起互動分享吧。一石激起千層浪,很顯然,按照故事發(fā)展的地點劃分,“墓地遇險”“荒島冒險”“鬼屋探險”“山洞歷險”“山洞尋寶”等便浮現(xiàn)在學生腦海。觸類旁通也好,舉一反三也罷,在日常的整本書閱讀之中,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找到核心的“點”,進而連成清楚的線,最終形成整體的面。這是習得閱讀路徑并進行實踐體驗的重要方式,也是優(yōu)化閱讀能力的有形滲透。
二、積少成多,讀中融合方法
不可否認,閱讀的生澀與恐慌是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普遍存在的。一是由于篇幅較長,造成一定的閱讀困難;二是學生大多關注于情節(jié)發(fā)展,往往字字珠璣皆不見,一心只刷好故事;三是有的書與時代脫節(jié),需要背景的鋪墊與渲染。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能力出發(fā),搭建閱讀支架,融入閱讀方法,通過巧妙的引領和精準的遞進,幫助學生在自身閱讀的基礎上,有坡度地行進。
童趣無限,在閱讀時,學生腦海中也往往閃動著一個個神奇的“?”,那么教師就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安排“預測”。比如,在三年級上冊閱讀書目《木偶奇遇記》的閱讀指導中,不妨讓學生大膽預測:木偶戲班的班主碰到了匹諾曹,這也太巧合了吧?事情會怎樣發(fā)展呢?匹諾曹意外遇到了美麗的仙女,又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故事呢?……一個個預測的問題就會在孩子的心間蕩起漣漪。學生為了快速解開謎底,自然讀得充滿期待而又興致勃勃。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顯然,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對于閱讀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既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感知,又能極大程度喚醒讀者與作家及作品之間的共情共鳴。比如,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之前,我就讓學生多方搜集查找資料,了解作者海倫·凱勒的故事。學生通過搜集資料,書未讀心已被感動。這樣的情感鋪墊顯得潤物無聲而又水到渠成,讓學生對閱讀的感受內(nèi)化為精神與品格。
三、化零為整,讀中豐富素養(yǎng)
所謂“整”則指“完整”。那么,在整本書閱讀的訓練指導之中,應特別強調(diào)“整本書意識”,即整體的把握和貫通。我們要主動摒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化閱讀教學,找到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銜接點,找到文本與生活之間的媒介,實現(xiàn)大閱讀大語文的融合共生。如讀《狼王夢》時,我這樣引導——
師:大家閱讀了《狼王夢》一書,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閱讀感受?
生:狼,在我們的記憶里,是兇殘、冷酷甚至嗜血的動物,但在這本書里,展現(xiàn)的是一只作為母親的狼,對子女有著深深的愛與柔情。
師:是啊,動物和人有著一樣的情感,有歡喜、有憤怒、有驚恐、有悲傷,也有著博大的愛。
生:這就是作家沈石溪筆下的動物世界,那分明是有血有淚有情有愛的世界。
師:那就讓我們再度回憶閱讀過的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看看有哪些作品也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最后一頭戰(zhàn)象》,簡直是對生命的禮贊。
生:喜歡《第七條獵狗》這本書,忠心在動物的身上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師:從一本到幾本再到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你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的共性了嗎?
生:雖然都是描述動物的小說,卻充滿了對生命的哲思。
生:這些作品的情節(jié)都很生動曲折,矛盾十分尖銳,讓我們感受到作者跌宕起伏的寫作技巧。
師:這就是閱讀整合的魅力,讓我們的整本書閱讀從單一走向豐富、從孤立走向全面。
四、由淺入深,讀中延展思辨
閱讀的整個過程是靜靜的滋養(yǎng),也是悄悄的融入,更是久久的共鳴與深深的影響。走進閱讀的“深水區(qū)”,尋找文本的“桃花源”,需要我們獨具匠心地開展閱讀拓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深刻的思辨思維,并推動學生對于書中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的閱讀聚焦,從而通過閱讀思考的層層遞進,增強體驗的豐富性與多元性。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必讀經(jīng)典書目《水滸傳》的創(chuàng)新指導中,可以開展相應的融合式項目研究。比如舉行“閱讀情景劇”,請學生撰寫劇本親自演一演,感受故事的緣起與進展,感受情節(jié)的沖突與變化;讓學生親手繪制“經(jīng)典水滸傳人物小卡片”,通過對人物重點事例的概括以及人物鮮明特點的總結(jié),讓喜聞樂見的“小卡片”成為細致閱讀的“好幫手”;進行“經(jīng)典比一比”,將《水滸傳》與《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經(jīng)典著作比較,讓學生感受閱讀的相似性和多重性,助力學生獲得深度閱讀的思考力和持久力。
提升素養(yǎng)正當時,自主閱讀潤心田。整本書閱讀正是喚醒、入心、動情的過程,巧妙運用“連點成線”“積少聚多”“化零為整”“由淺入深”的閱讀教學“立體策略”,既能讓學生汲取原汁原味的“營養(yǎng)”,又能創(chuàng)新有色有味的“佳肴”,從而讓學生讀得更完整、想得更透徹、悟得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