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例,從真實情境出發(fā),以真實問題鏈構筑行動指"/>
摘 要:真實性學習有利于促發(fā)個體真實認知。以統(tǒng)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22課《唱響<國際歌>》為例,從真實情境出發(fā),以真實問題鏈構筑行動指引,不斷進行歷史情境的再造,讓學生與變化的歷史真實群體深入交互,注重跨學科素養(yǎng)融通以解決真實問題,多元群體的對話交流與協(xié)同合作以達成真實認知。學生從解決音樂問題出發(fā),落腳于歷史現(xiàn)實分析,將感性藝術聽覺與理性歷史思考結合,達成真實性學習。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真實性學習 歷史活動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指出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是“真實性”。代建軍教授指出,“真實性學習”的實現(xiàn)路徑應該以“真實問題”為鏈環(huán),引發(fā)真實體驗,以“情境再造”為機制,形成對問題情境中客觀事物的基本感知,再經(jīng)由多元群體的對話交流、共同體驗等,達成“真實認知”的目標。[]筆者將其實現(xiàn)機制繪制成如圖1所示:
就歷史課堂的真實性學習而言,首先要從真實情境出發(fā),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挖掘真實問題,教師以問題鏈構筑學生探索的邏輯主線與問題探求行動指引。緊接著,學生在問題探求行動中,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認識歷史的同時,通過歷史情境動態(tài)再造超越學科的框架,鏈接多樣的知識以分析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聯(lián)系。最后要能夠協(xié)同互助地解決問題,通過多元群體對話交流把握中外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規(guī)律,并在自己的敘述中加以體現(xiàn),以達成真實認知。
真實性學習任務及最終認知往往是開放的,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因此其在歷史活動課中應當更易達成。然而筆者觀察九年級上冊第22課《唱響<國際歌>》相關教學案例,卻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老師依然未能擺脫“教育即傳遞知識”的傳統(tǒng)思維定式,教學停留在“了解《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歌詞含義”,卻未能引導學生深層理解《國際歌》作為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歌的重要意義,未能重構歷史與現(xiàn)實的關聯(lián)。
基于真實性學習的實現(xiàn)機制,筆者以“英特納雄耐爾”為主題重新聚焦本課,引導學生從詞曲創(chuàng)作探尋《國際歌》歷史起源,透過“中文版歌詞譯文抉擇”事件分析以“英特納雄耐爾”為名的精神內涵,回溯歷史上唱響《國際歌》的革命時刻,分析其歷史動機以啟發(fā)對國際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深度理解。最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國際歌》詞曲創(chuàng)編,在自己的歷史認識基礎上續(xù)寫“英特納雄耐爾”之音。具體如下:
一、情境出發(fā):真實問題鏈構筑行動指引
尋求真實問題,既可以從學生本身的生活情境聯(lián)系,喚醒學生的經(jīng)驗,也可以從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fā),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導學生作出決策和解決問題。
在本課中,筆者引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共一大的召開”這一關鍵事件,帶領學生回到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的情景。在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與會代表們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但在會議的最后,他們卻慷慨激昂唱起了一首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戰(zhàn)歌——《國際歌》。這一首戰(zhàn)歌誕生自法國,原名“The Internationale”為“國際”之意,但我國革命先輩卻將之譯為“英特納雄耐爾”,許多革命者甚至是高喊著“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而英勇就義。
由此筆者引出本課的關鍵問題:“對我們的革命者而言,‘英特納雄耐爾’到底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愿意為之奮斗犧牲?”請學生查收課前學習任務單,分小組合作完成對“英特納雄耐爾”的歷史解釋。
課前任務一:請分析《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對比不同國家的《國際歌》歌詞版本以及了解中文版歌詞翻譯的過程,嘗試解答“為什么我們中文版歌詞要將之譯為‘英特納雄耐爾’?”
課前任務二:尋找與《國際歌》有關的國內革命故事,從你的視角分析:為何有這么多人愿意為“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而奮斗犧牲?
僅僅到這里,還不能達成真實性學習。即使是活動課,如教師放手變成學生的一節(jié)表演匯報課,則這一場問題探求行動只能浮于表面,最初所提出的關鍵問題并未得到真正解決。在學生開展完課前探求行動后,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探究所得,利用真實問題鏈構筑學生的邏輯主線與行動指引,在不斷的歷史情境再造中引導學生作出決策并解決問題。
當課堂上小組展示課前任務收獲時,筆者適時插入了以下焦點提問:
提問一:歐仁·鮑狄埃是在怎樣的危險情景下,創(chuàng)作了《國際歌》的歌詞?
提問二:作曲者皮埃爾·狄蓋特時隔16年得到歌詞時,作詞者早已逝世。如果你是他,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速度、力度、情緒來為《國際歌》編曲呢?請結合歌詞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來說明理由。
提問三:基于以上歷史創(chuàng)作背景,你如何理解歐仁·鮑狄埃歌詞中所寫的“Internationale”含義?
提問四:如同學所言,“Internationale”傳達的是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理想(推翻剝削階級,建立人人平等的社會),但為何1923年瞿秋白先生要將其中文直接音譯為難以理解的“英特納雄納爾”呢?
提問五:在中國無產(chǎn)階級斗爭史上,革命者曾在哪些危險時刻唱響了“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其背后的歷史動機是什么?
提問六:有小組同學提到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與國際歌的關系,兩首歌詞的創(chuàng)作其實時隔64年,對比兩者的歌詞,你發(fā)現(xiàn)作詞者田漢在何處回應了歐仁·鮑狄埃的革命呼吁?
提問七:基于以上探究,你認為為何有這么多人愿意為“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而奮斗犧牲?
由此,這組問題鏈層層深入,從問題情境出發(fā),基于邏輯層次步步推進,不斷進行歷史情境的再造,讓學生與變化的歷史真實群體進行持續(xù)而深入的交互,站在不同的歷史時空和角色立場,深入分析歷史動機。同時,這些問題鏈并不固定,而是隨著學生對史料的理解和辨析,嘗試發(fā)現(xiàn)和提出新的問題,師生共同論證,不斷生成新的理解與認知。
筆者在最后予以升華總結:“雖然歷史經(jīng)歷了百年的變遷,但是《國際歌》革命旋律始終未變,它從不為某個特定的政黨和國家所有,它在血與火的斗爭中誕生,也在每一個國家、每一代無產(chǎn)階級建立公正平等社會的使命中傳承?!?/p>
二、情境再造:跨學科真實感知
真實性學習的實現(xiàn)路徑必然存在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交叉及素養(yǎng)交融,當情境中的教學資源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學科性領域,學生的注意域也轉向更為寬廣的生活視域,才能為新的不同觀點生成全新的審視機會。[]但是要注意的是,跨學科學習的“跨”不是學科間的拼湊與累積,而是學科共享遷移,并且最終仍是要回歸學科立場,擴展教學外延最終是為了歷史學科的深度學習。[]
如在焦點提問二中,筆者提問:“如果你是皮埃爾·狄蓋特,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速度(慢速、中速、快速)、力度(弱、漸弱、中強、漸強、強)、情緒(抒情、悲憤、快樂、力量)來為《國際歌》編曲呢?請結合歌詞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來說明理由?!?/p>
在授課時,有學生表達:“想要漸強、充滿力量的情緒來編曲,因為《國際歌》是要揭露當時資產(chǎn)階級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的暴行,呼吁勞動人民團結起來展開斗爭?!惫P者基于學生認知,更進一步地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是的,正如中文版歌詞中所述‘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chuàng)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其實作詞者正想向勞動者闡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p>
在這一師生對話過程中,感性的藝術聽覺與理性的歷史思考被結合起來,體現(xiàn)了音樂價值與史學價值的統(tǒng)一。學生從解決音樂問題出發(fā),落腳于歷史現(xiàn)實的分析,在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更好地理解了歷史。
又如本課最終所要達成的活動任務是一項跨學科主題式學習活動:“一百多年來,《國際歌》的革命旋律所呈現(xiàn)的音樂魅力始終激勵無產(chǎn)者奮勇前進。你又會如何續(xù)寫‘英特納雄耐爾’之音呢?”
由此,不同學科的素養(yǎng)交融給了學生全新的審視視角。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不再是簡單的記憶或概括復述,思維分析表達的過程得以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性,更富有個人的特色,也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多元群體對話交流:達成真實認知
核心素養(yǎng)所追求的真實性是要讓教與學真正地發(fā)生,“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雙向知識傳遞,面向知識創(chuàng)造,持續(xù)地展開探究,進而成為知識建構型學習的主人公,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真實性學習活動中,不僅需要注重跨學科融通解決真實問題,更需要多元群體的對話交流與協(xié)同合作,以達成真實認知。
如在焦點提問四中筆者追問:“‘Internationale’傳達的是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理想,但為何1923年瞿秋白先生要將其中文直接音譯為難以理解的‘英特納雄納爾’呢?”
在處理這一問題時,筆者請各小組寫下其討論成果,放置到投影儀上共同審視。各小組寫道“是為了紀念作者或者吶喊出某種使命”“因為害怕發(fā)表不了”“因為它是國際歌”“類似于德先生、賽先生,當時也未譯為民主和科學,是為了使普通民眾也能更好地理解”等,甚至有小組應用了馬克思的名言“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問題在改變世界”。此時,筆者引入兩則史料幫助學生梳理思路:
瞿秋白曾對人說過,“英特納雄耐爾”這個詞,在西歐各國文字里幾乎是同音的,現(xiàn)在漢語用了音譯,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的時候,可以和各國的音一致,使中國勞動人民和世界無產(chǎn)者得以同聲相應,收到萬口同聲,情感交融的效果。
——《民國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聞》
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是把他拋到哪里,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歐仁·鮑狄?!罚袑?913年為紀念鮑迪埃逝世25周年而作)
學生結合兩則史料展開歷史解釋,對討論成果展開自評和互評,在質疑和辯論中理解“英特納雄耐爾”的精神內涵:其實瞿秋白選擇音譯,正是希望以英特納雄耐爾之名,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者同聲響應國際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共鳴!合音!
如此,學生在進一步與多元群體的交流對話中,將自己的感悟生成對知識的理解,構建起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聯(lián)系。真實性學習也轉向了個體與真實情境與群體多維度的交流,這一持續(xù)而深入的交互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在生生之間,也可以在學生和文本之間,學生和歷史群體之間,甚至是學生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
四、結語
真實性學習還需要真實性評價來支撐,這一評價形式要擺脫傳統(tǒng)的量化評價,更多關注學生的真實表現(xiàn),如觀察學生為解決真實問題而開展活動的過程,觀察其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如何實際應用等。學生在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解決問題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教學的價值追求。
歸根結底,“真實性學習”要堅持讓教與學真實的發(fā)生。學習不是被動地接收知識,而是學生真正參與知識探索的過程。知識能夠被使用出來,用以指導學生自我的人生發(fā)展,才是核心素養(yǎng)時代想追求的變革方向。